【www.guakaob.com--三年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感恩面对苦难 珍惜对待生活
---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心得 观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感动和泪水不断在我心间
涌动着。电影结束后,影院的观众也无不中了这记催泪弹,一边擦拭眼角的泪水一边不断和身边的友人议论着电影中的情节,沉浸回味在其中。
影片中再现的大地震惨烈场景令我触目惊心,23秒天崩
地裂,平静的生活瞬间就被摧毁粉碎,那轰然垮塌的房屋、四散坠落的瓦砾、惊恐逃离的身影、撕心裂肺的呼救、哀鸿震天尸横满地的画面,真实的展现出生命遭遇天灾的残酷和脆弱。也是这23秒,从视觉和心灵上强烈的冲击着我的感官,自身犹如被牵引穿越到34年前灾难发生的那天。在这样心灵震撼和共鸣下影片中的故事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当我看到母亲元妮必须要在被石板压着的孪生姐弟中
做出选择时,我的心也被紧紧纠结在一起。同是亲身骨肉,手掌手心,却要由母亲去决断谁生谁死,而孩童生命的垂危,地震危情的严峻不容她多做思考,更没有机会满足她同时保住两个孩子的生命,她哀求、无助、苦痛、绝望可她必须做出抉择。也是这个选择,让一位母亲从此背负上沉重的心灵枷锁。震后,虽然一个人生活艰难,但她仍婉拒他人的爱慕,坚持独自含辛茹苦的抚养儿子方达,甚至儿子长大后外出打拼衣锦还乡时,她也不原意跟随儿子去过更舒适更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一个人守着丈夫和女儿的遗照继续承受孤独和
清贫。这位母亲,带着对女儿的愧疚,在爱的前提下用自我
折磨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心灵的赎罪。
影片里震后奇迹生还的女儿方登,幸运的活了下来,并
且被军人夫妇收养。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烙下了地震时,
母亲选择放弃自己的印记,这个心结一直伴随着方登的成
长。她不愿回去找寻生母,做出很多伤人和自伤的事情,却
未意识到这是埋在心中的怨恨吞噬着她的内心,影响着她的
人生观。她活在怨恨和痛苦中,对亲人的思念化成内心的自
我封闭,用远离、和叛逆治疗舔抚内心的创伤。直到她再一
次亲身经历汶川地震,体会大灾中人们心灵和道德的碰撞后
终于解开心结,踏上了找寻生母的回家之路。看到此时,我【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内心不禁唏嘘,女儿方凳因为怨恨而感受不到母爱的温情,
更因为怨恨而不能体会母亲的痛苦。现在,她明白了,懂得
回报和感恩,而顿悟这份迟归的爱,用了30多年的时间。
人生有多少个30年,又有多少人能经得起岁月的等待。
在看到影片中唐山人民烧纸祭奠而火光遍城的悲壮影
像,以及镜头前那刻有因地震逝去的20多万个姓名的铜牌
时,我的耳边不禁回想起剧中的话语:“真的没了的时候,【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剧中女儿方登发现真情,找回温情之
时,母亲元妮还在世的设定安排,让我感到了遗憾中的圆满。
我记得在影片中,一盏盏许愿灯飘飞之时,有一盏灯上描写
着“感恩”两字。我深刻的感触到在山崩地裂后,能够修补
心底裂缝的唯有人间的真情,懂得珍惜生命,直面人生,奉
献真情,感恩回报才能诠释出生命的真谛与美好。如今大灾
已去,生活在和平稳定中的我们,仍要懂得亲情的可贵,生
命的珍贵,珍惜生活,珍惜我们身边的人,不论是对亲人、
朋友还是同事,都将对爱的感恩融进每一天,当我们彼此健
在并拥有着对方的时候。
当然,在我们为人间亲情、母爱而感动的时候,透过影
片,我们看到解放军战士不顾自身安危,一直奋力救助群众,
直到累倒在抗震一线;还看到很多人顾不上对自己家人的照
顾,而拼命的寻找其他生存者。。。。这些面对群众危难之时
勇于无私救助他人的人们,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唐
山记住了他们,唐山人民记住了他们。在唐山大地震中,夺
去了242769人的生命,活着的人在默默承受这惨烈巨变的
同时,仍咬牙坚持,积极生活着,正是这种珍惜生活,积极
生存下去的信念,折射出人类在面对绝境时的生活勇气,唐
山的人民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恩回报着曾经接受的博爱救助,
如今一个崭新的唐山又再一次屹立起来。
《唐山大地震》刻画了人性的至善至美,体现了中华民
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揭示了建设新唐山精神内核。如今
生活的车轮不断在前行着,曾经伤痛的历史定格在人们的记
忆中,让我们为大灾中不幸遇难的人们祈祷、为大灾中真情
大爱而感动之时,懂得用感恩之心面对苦难,用珍惜之情对
待生活。 面对我们所处的大自然,珍惜爱护我们的生活环
境,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减震减灾做出自己的努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即便普通观众在急于抹泪时会对故事结构放松标准,仍有人注意到《大地震》让细碎的煽情和主人公的命运激起共鸣之间发生脱节的细节,这些让人不甚满意,或者说不能理解的处理出现在主人公震后余生的32年里,也就是影片的后2/3段落。
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唐山大地震》“要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原著小说《余震》书名影射的也是这种内心的震荡。只是书里集中表现的受创者从女儿变成母亲、女儿、儿子,及其相关的若干人等。一家人因为大地震散落天涯后,故事也演变出两条叙事线。【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从呈现创伤来说,徐帆扮演的母亲是最直接明了的,郝建认为这是因为角色伤痛根源从影片最初便出现并贯彻始终,也最容易为人理解;徐帆戏份吃重,也有更多空间与对白使心灵创伤对她正常生活的干预一一具体化,而结尾她跪在女儿面前一场催泪大戏,观影团成员也表示设计合情合理。
与母亲的痛苦相比,儿子和女儿的遭遇则只有各种片段式的事件通过大跨度的时间为线索、松散地组合而被观影团成员指节奏过于缓慢、流于细碎,尤其是张静初饰演的女儿方登,从怨恨到心灵得以释放的过程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标志性事件作为心态转变的佐证;原著中方登因为被养父性侵犯而受到了二次伤害,她对父母生怨、继而离家出走也在情理之内,但来到扭转了价值取向的电影里,养父成了“恩人”以及“亲人”解放军中的一员,这个完全正面的形象反而使方登在电影里继续扭曲的性格和任性的行为难以赢得同情,唯一能说得通的纠结之处,只有当年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留下的阴影,但观影团成员认为利用汶川大地震作为她情绪宣泄口的设计过分刻意,一位成员评价道“刘莉莉演的汶川母亲很让人感动,但张静初的心灵转变快得太突兀了。”张小北认为影片后半段节奏失衡、人物感情传达不到位的缺陷并不归咎于编剧:“以苏小卫的能力不可能出现这种失误。据我所知粗剪版有2小时30分钟,剪成现在的长度,原来的节奏和结构都会变样。”
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灾后的心灵重建”,除了方登有明确的重建过程-尽管稍显粗糙,方达和母亲并未表现出重建的必要或可能,母女团聚应是母亲心灵重建的开始,影片却迅速以此作为终结;即便冯小刚曾说过自己“不负责心灵重建”,纯粹地呈现精神上的苦难,观影团成员表示方达莫名发财和方登的莫名叛逆都和这一主题距离太远。再进一步说,这个被灾难分离、又因灾难重聚的苦情家庭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影片只提供了结局,没有可供深究的答案,被问及影片除了煽情之外还有什么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留下,肯定《大地震》商业操作手段和拍摄动机的张小北却有些不客气地回答:“几乎没有!”
而对这个结局为何处理得如此仓促,我们权且相信冯小刚在接受杂志采访时的说法吧:“从文艺批评的角度来说,一个困境被这么轻易地解决,作品会流于浮浅,但是他们承受的苦难太大了,我还是期待他们从困境里走出来,希望大家看完了会哭,但是哭完了,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还是对生活抱有一些希望,还是有一点温暖的感觉。”
《唐山大地震》徐帆陈道明演技撑起戏
陈道明饰演的军人慈父颇让人动容。
因为影片获得唐山市政府高达6800万的投资,也得到杭州市政府的鼎力协助,影评人们对《唐山大地震》浓浓的主旋律味道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并不反感。张小北评价道:“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政府定制电影”,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拍成这样已经不容易。横向比较同期或同类国产电影也是相当不错”也有影评人认为,冯小刚一向注重好莱坞式商业电影的操作手段,但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中国的,即使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主旋律也是目前拍的最好看,“同样是灾难题材,要比《超强台风》好太多了。”
刨除人物情感过渡处理上的部分缺陷,影片的演员阵容发挥值得鼓掌,尤其以徐帆和陈道明两位老戏骨最亮眼。角色背负着最大的创伤,徐帆堪称全片的泪腺发动机,而在海报上只算是“特别演出”的陈道明着实演得特别,影片把原著里这个角色并不纯洁的内心改写成把养女视为己出的慈父情怀,他对演绎宁静中突然爆发的技巧显然最为纯熟,无论是寻女未果的愤怒、还是盼到女儿回归而老泪纵横,跟他搭戏最多的女二号张静初也不得不一再被抢戏。 影片另一个重量级配角就是只出现了五分钟左右的特效场面,尽管时间短暂,但眼看着整个城市如何瞬间瓦解成灰烬、人群如何在坍塌的房梁间惨叫逃生、被压死或受伤,对地震的惨况只曾耳闻的人也会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陷入如临其境的恐惧。特效的精良水准也最为观影团成员推崇。只是,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如果抱着看灾难大场面热闹心态的观众,《唐山大地震》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除了上述提及长达十分钟左右的地震现场,大部分场景表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平民生活,就算放在IMAX巨幕上看,也不可能看出个《阿凡达》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身为90后的我们,对唐山大地震的感触并不深,我们仅仅知道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灾难,它让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无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没有感同身受。
直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时候,仅仅是震感就足以让我们恐惧万分,让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地震带给人们的绝望。从电视上看到那一座座废弃的房屋,那一张张绝望的面容,那一幕幕惊险的画面,都让我对地震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在唐山大地震上映的第一时间,我就迫不及待的买了票,和好友一起走进电影院。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中国唐山-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在仅仅几秒钟后,唐山夷成废墟,656100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世界罕见。
开播前,全场肃静,还特意提醒把手机关掉声音,以免手机铃声干扰到大家,都准备好全心投入的状态,我心跳也加速,死死盯住屏幕,担心错过每一镜头。
电影开播了,我聚精会神地盯着,生怕错过每一个重要场景。当镜头放到大强和元妮在车后厢亲热的时候,突然地震来临,我一下把心拉到了脖子上,被这突然的场面给吓到了。我们担心他们家里还熟睡着的两个孩子,这可能就是大家最担心的。那一瞬间,天地摇晃,罹难场面极其惨烈,内心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
影片放到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时候,这一刻,现场隐约传来了抽泣声,也带动我积累多时的情感一下爆发,在眼圈打滚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转头看一眼好友,她以经泣不成声了。影片随着时间,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带到了另一个场面。收拾了一下心情,从归平静。
中间一段就跟看情感连续剧一样,讲述大学期间女儿文登和读研究生的师兄恋爱怀孕,因文登不愿意打胎而导致分手,文登把孩子生了出来。而弟弟文达背上行囊外出打工,自己开了公司,还开上宝马,带回了媳妇。这些确实有些无聊,本来睡眠不充足的我,看到这里确实让我有些睡意,影片中还放了毛主席逝世的场面,我在想,影片是讲述大地震,关毛主席他老人家什么事了?难道是上天为毛主席的逝去而悲伤,所以才会发生像唐山大地震这样浩大的灾难吗?接着放到了姐姐和弟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最后在汶川地震,同时参加救援队而相遇,却没有发生任何故事就姐弟相认,让我很莫名其妙,影片怎么可以忽视了这个过程?本来还抱有期待姐弟相认的感人镜头,最终都没有出现,直接就转换到弟弟带着姐姐回家见妈妈。
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已的女儿活命而同意把女儿的脚据掉,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硬是强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在姐姐文登和妈妈元妮相认的场面里,我承认自己没被感动,和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相比之下,这显得不够动情,而是有点过于虚假,毕竟徐帆这年龄还演绎不出一个老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影片整体上让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特别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让我特别有感触。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亲人,正是这些人间真爱让场面感动,让观众落泪。
看完整篇电影,走出电影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是那么的脆弱,
不堪一击。但是亲情的力量又是那么强大,足以支撑起我们的一片天。帮助我们从阴影中走出来,继续我们精彩的人生。选择是必须的,舍弃也是迫不得已,但我们要相信,即使被舍弃了,我们依然被爱着。
地震读后感
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全国许多省区市均有震感。这场地震,威力之猛、破坏之大,为我国几十年来所罕见。我们的民族正在遭遇巨大的自然灾难!
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捶叹。地震读后感。震区屋倒墙塌,生命瞬间隐没于废墟。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全国亿万同胞的心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如此猛烈的自然灾害面前,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救助,需要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朋友们,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最后,向在四川汶川县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相信四川汶川县人民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带来的困难,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园。
地震读后感(二)
今天,我打开电视观看新闻报道,5月12日四川省成都市汶川县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7。地震读后感。8级大地震,让人震惊!
目前地震近1万多人死亡,数万人受伤,近6万人未找到。党中央非常关心这次自然灾害,温总理、胡主席等前去灾区,代表党中央和国家亲切的安慰和问候灾区群众们。2万4千多名解放军叔叔和3千多名武警官兵,还有医生们抢救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那时候线路中断,交通堵塞让他们非常辛苦。在这里我们看见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名儿童失去父母;多少位人民没有了亲人和孩子。()看见这新闻报道让我深受着感动,心潮澎湃、热泪满盈:虽然地震无情,但人有情让我们热爱生命从现在做起。虽然解放军们去努力的挖掘着,但总理们的安慰,展现了党的大爱无疆,警察们勇于奉献的品质,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吧!俗话说得好“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你们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你们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你们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力量。当灾难降临时,不要害怕不要觉得孤单,我们与你同在。与灾区的小朋友心连心,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地震读后感(三)
暑假里,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次,我们看的是一部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最近新出的。
进了影院,电影开播了,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地是在中国唐山,1976年7月1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位父亲在外面打工,孩子们正在家中熟睡,突如其来的的大地震使这位慈祥的母亲奋不顾身的向家跑去,一下子一幢楼房倒了下来,母亲没事,但是父亲为了救妻子自己丧命了。震后,救援队发现了两个孩子,但却只能救上来一个,母亲无奈的低下头微微的颤抖的说:“救弟弟”。一场大雨后姐姐从地上爬起来,被解放军收容了。08年汶川又发生地震,姐弟两相认了,弟弟带姐姐回家了,妈妈对姐姐说:“我给你道个歉吧”。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了解妈妈的难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只能救一个简直是进退两难,姐姐虽然是受害者,但是她也不能不想想妈妈的难处。终于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一位母亲的举动让她感动,所以,她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回想着电影的内容,我被那电影中的母亲感动了。母爱真是伟大。
让子弹飞观后感
三年级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五)
[篇一: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站着就把钱给挣了!”欣赏之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当今社会,到底谁能站着就把钱给挣了?
照理说,在一个官有化的社会里,当官的必然是一个强势的阶级,他们是最有可能站着挣钱的。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德国铁血宰相俾斯曼有句名言:“你只要去当官,就注定没有自由。让子弹飞观后感。”这是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你只要处在官僚阶级之中,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上级,古语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上级面前,你固然挺不起胸膛,更要命的是,除非你是官员中最大的那个,默然出现在自己的心头。百姓们为什么最后有勇气拿起qiāng杆对抗了?不是正义的号召,因为直到黄四郎的死讯传来,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们才突然变得血气方刚,勇猛杀敌!胜利后大家为什么不欢而散、各分东西?老大哥张麻子最后成了一个人,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他显得茫然迷惑、一无是处,华丽的马车与颓废的老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底要何去何从呢?马车里隐约传来一阵阵说笑声,却还是静的可怕……
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从演员表现上来说,<让子弹飞>这部贺岁片都值得一看。
[篇五: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写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所以,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不过黄四爷”。但师爷却特别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要回鹅城”。
这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能力将他打翻,却是因为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因为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所以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应该是干净的,他就应该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
[篇六:让子弹飞观后感]
2010年有两部电影是我格外难忘,一部是<阿凡达>另一部是<让子弹飞>,其中,<让子弹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主要讲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辆坐着买官的人的火车。麻匪的头——张麻子扮成买官的人和软弱能的老汤去鹅城骗财,到了鹅城,张麻子看见了贪官黄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计谋战胜了黄四郎,让鹅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形象无疑是从西部牛仔形象演变而来的——维持正义,敢打抱不平,喜欢用qiāng声向人们示威,但这些却被融入了官场,爆露出了官场上的种种不良的现象。在现实的社会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比如说陈水扁,他在台湾贪污了好几个亿,在监狱中用种种方法出狱,继续在外面贪污,像在台湾上的一颗污点——就是<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只不过张麻子变成了无形的法律——最后结果也是依法处置。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张过滤纸,用镜头述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一个字,那就是——贪。它几乎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腐败,用不合法的手段随意拿钱——这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滑落,假若全世界没有了贪官,那么就没有了腐败!没有了落后!更没有了贫穷!其他国家早已开始号召,但唯有中国,为贪官而烦恼,因贪官而贫苦,贪官似乎成了中国特别的标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铲除那些让中国落后的贪官!不让<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出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