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 五年级 |

【www.guakaob.com--五年级】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一】:五上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一班

小数乗整数,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1、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2、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3、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小数乘小数”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第一单元安排的小数乘法主要内容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利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等几个知识点!回顾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困惑:

一、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点上,学生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知识的影响,习惯性的列竖式计算过程中也把小数点对齐了!结果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在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后,末尾出现“0”时,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点小数点与去“0”的先后顺序!在作业中出现了先把“0”去掉后再点小数点的错误!

三、同学能够理解“一个非0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要大;一个非0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要小”这一性质,但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同学们在处理756×0.9○756这一类型题目时,还停留在通过计算得出左边结果再比较的认识上!

以上是在进行小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而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点则是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几点上!

对策:

针对第一种情况,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专项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强化训练和对比训练来帮助学生区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在计算的过程中的区别!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三】: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五二班 鹿路

本周我们继续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同时还有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等内容。 小数乘法

它的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点搬家;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以及整数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课的开始,出示“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了解到其中几种商品的价格信息,并提出铅笔1.8元/支,买三支铅笔要花多少钱?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列出了算式1.8 ×3,我问:1.8 ×3表示什么?然后逐渐开展课堂教学。

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为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第三步,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但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出现方法上的错误、计算上的失误错误现象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懂得课堂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

积的近似值:

这节课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球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已完全忘记了,而教学新课前我有没有复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上的不是很顺利,因为在发现问题后,我有在新课的教学中穿插了对求小数近似值的复习,所以课不仅不顺利,而且没讲完,看来,数学课新授前的复习不管在什么课上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决问题:

我的课前设计是将学生已学知识“整数的简便运算”与新接触的小数乘法的知识相联系,从而迁移到小数的简便运算内容上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本想注重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实践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地书写习惯和较快的计算速度。但是对于数学课而言,我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如在听算时缺少策略所以耽

误了很多时间。同时复习题的针对不强,应把第二道改成一个运用乘法结合律的复习题。对整节课的教学就更有帮助了。还有应及时发现学生共性的问题板书出来,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过并改过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就会更深刻,对问题的理解也就会更透彻。说明自己在教学中还要学习很多东西,更要结合新课程的标准深钻教材,不断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意识和观念,认真实践,努力创新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四】: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学习小数乘法中“小数乘整数”这一节课。新课程的教学在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意义的同时,强化了算理的研究与算法的探索。在新课开始后,让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这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发现自己对“小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我让学生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 6” ,他们就会去思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接下来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计算的,针对这一算法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学生把“58.6× 6” 看作“586× 6” ,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缩小10倍。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方法大胆质疑,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把58.6看作586来乘”、“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

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争论,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五】: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小数乘整数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小数乘小数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都是学生自己总结的。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六】: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张艳

小数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制都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我在教学时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一):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元,角,分”是他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所以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情境,引入小数乘法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圆,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二)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的本领。

(三)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化成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数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的移动小数点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四)应用对比,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倒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1.2×0.8的竖式下面精心安排了一个探讨性的问题:“看一看,因数和积的小数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悟出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2.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如何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呢?这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个序以图、文、式并茂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七】: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面对实际的教学中,有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理解和计算小数乘法,知道变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是很模糊。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不断的地寻找学生能理解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大胆的思考。通过整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达到解决问题。

1.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判断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判断“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一定是四位小数的情况!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八】: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石永鹏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习情况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填写()×()=4.8,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学生想了很多,但时间关系,没有能发现所填算式之间的联系。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九】: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在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

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当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这些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3、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4、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课堂 教学过程中几点感受:

1、 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小数乘法应从生活经验开始,采用校园内丰富多彩活动,选择“买风筝”、“换玻璃”活动为背景,这样的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学生接受起来感到亲切。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十】:五年级《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想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少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4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