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
2015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前门小学三年级 钟海飞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4—35页的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合适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顺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准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书写格式。

3、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2)各小组活动材料的准备:便于各小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习活动中。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小军和小晴一起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进而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文具店。先让同学们观察文具店里有些什么,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混合运算。

(由学生的学习用品引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比较有兴趣进行后面的活动,也让学生密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观察商店商品,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2.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对5×3+20进行分析,它是由两个算式和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并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同学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让学生思考50-15×2如何运算,接着将5×3+20与50-15×2的运算过程放在一起比较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3.习题小试,巩固内化

a.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写计算过程,并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b,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观察题目,再说说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c. 完成想想做做第3.4.5.6题

4.课堂小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导入,结识了混合运算,知道了在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希望同学们回去要好好梳理一下,并做一些练习巩固消化一下。

四.板书设计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5+20 50-15×2 =15+20 =50-30 =35(元) =20(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二)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综合算式,了解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认识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了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过程体会混合运算的相应顺序,能联系计算过程归纳、概况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增加归纳、概况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学习新的收获,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认真计算和按规格认真书写,以及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能根据计算规则估计一些两步计算得数的大小,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过程体会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联系计算过程归纳、概况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增加归纳、概况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计算和认真书写、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除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

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第三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小括号,认识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初步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使学生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需要,体会添加小括号能改变算式原来的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联系计算过程归纳、概况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归纳、概况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计算和认真书写、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小括号的作用,在列综合算式中能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三)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

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

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

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

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

右的,因此本单元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且乘除法在后需要先

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书写格式上,则首次要求用递等

式显示计算过程。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

算的基础,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

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

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

的基础。

三、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

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

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

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

计算。

四、教具准备:出示P30主题图,和习题图。

五、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

设计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

题图)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

元,一筒可乐3元。 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

的想法。学生1: 2×3=6(元)6+7=13(元) 学

生2: 2×3+7=13(元) 学生3: 7+2×

3=13(元)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

算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

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

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动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三大步骤:【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1乘加问题。

根据上面所提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

① 2×3+7 ② 7+2×3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

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提出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

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

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

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

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

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

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下一步可以借题发挥延伸另一道题),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

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

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

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乘减问题

提问: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

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们来看看

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还能剩多少

钱呢?

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 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

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3、除加、除减问题。

乘加乘减问题都已解决,让学生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

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让学生明确: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

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

学说)。

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

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

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

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

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

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五、脱离情景 让学生牢固掌握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让学生先说出下列式子含有什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师生共同指正。 6×4+4= 25—3×7= 72÷8—4= 20—63÷9=

六、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想想做做”

上述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四)
【最新配套】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五)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第 页(总 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0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