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 小学英语 |

【www.guakaob.com--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一)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摘要】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与家长取得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68-02

1 朗读的现状

在笔者观摩过的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 面没有单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没做到音形义结合,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造成了难度。

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我们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星期只开设三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二)
浅谈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会读 乐读 好读

——浅谈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 李军

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师每天要练拳,歌手每天要练嗓子。我们学习英语也要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三四十分钟,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一、朗读的重要性

1. 朗读训练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口语,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教学,我发现只要是认真读书的孩子,在各单元的考试中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这样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有很大帮助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门学科充满自信,他才会对本学科感兴趣,从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2、坚持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学习语言就必须培养语感,语感对学好一门语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有节奏的,而节奏是英语首要的、最显著的特征。英语的节奏是句子的重音在句子中有规律出现的结果。句子重音之间的相隔时间大致相等,使语言产生节奏感,多朗读就能使之更加流畅,更加优美。

3、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

朗读的过程要从准确地识读单词开始,接着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

脑神经中枢,然后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朗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识记的过程,它既要认识字形,也要准确的读出发音。从而达到巩固已学词、短语、句子的作用。

4、坚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所读的短文只是一些表层性朗读,只要知道短文的大概内容就可以了。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从简单的词义到句义,从句义到短义,再到短文的理解。这是由感受到顿悟的转变。因此,准确无误的朗读,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5、坚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与句子的积累,大脑里就储存了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写作时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让学生能才简单的仿写过度到自己创作。反之,如果你的书都不会读,写的时候就更无从下手了。因此,大量的准确无误的英语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小学生英语朗读的现状

部分小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集体朗读时虽然口型跟的上,但发音拖音明显,节奏较差。如果让他们单独读书,则显得较为困难;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认真看书,经常出现漏词的想象;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

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三、英语朗读教学的建议:

1、由易到难,为“说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最初可以朗读单个的词开始,朗读时必须把音读准,达到一定单词量的积累,就很轻易发现读音和拼写之间规律性的东西。这样,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词汇识记就变得简单多了;单个词的音读准了,就可以反复朗读一些句型。开始时,可以跟录音读,尽量模拟其中语音、语调、连读、音节、失音等技巧,反复操练。继而,就可以不跟录音,大声地快速地读出这些句型。有些典型句型要百遍千遍地读,直至能不假思考地脱口而出。至此,这些句型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了,为以后的“说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早读习惯,提高朗读的质量。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早晨的空气好,学生在清晨读书没有作业的负担,精神状态比较好。早读不是说读书的声音越高越好,但太小的声音无疑不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而没有声音根本就不叫朗读了。只要全心投入,边读边理解边记忆,就能很快体现学习成效。为此,我们必须杜绝如下一些误区。①只是朗读而不理解与思考。结果是不知所云。②只是朗读而不记忆。结果是一无所获。③把朗读变成默读。没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④声嘶力竭、过高声音朗读;这样注意力、体力势必会过多地花在提高声音上而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⑤利用游戏,培养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兴趣。如catch the spy,让学生在齐读的过程中寻找一门只张嘴而不发出声音的同学。这样即保持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又保证了朗读的质量。

3、有效利用Chant,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如在教学数字时,可用以下的chant:

One, two, three, four.

Work hard and read more.

Five, six, seven, eight. Always be early and never late.

综上所述,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与家长取得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帮助小学生们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三)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要]: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识记能力及说英语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策略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阶段对英语学科“读”的教学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小学里学好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语调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朗读好。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外语教学与理论》一书中提说:“学外语主要靠‘经历’(experince)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理性的分析。”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基础教学,它对以后学生学习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几年里,我发现在现行的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书面成绩,往往特别注重语法讲解,单词默写和习题的操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结果出现了许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很好但不愿开口的尴尬局面。我认为目前小学生在英语朗读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如:很多学生在读英语时拖音很重,节奏很差,毫无感情;有的学生不敢读,表情僵硬,声音很轻,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有的学生直着嗓子喊,却不懂得如何正确调整语速和语调,大大地破坏了语言的美感„„ 同时,大部分的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不把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当作业,没有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操练。

二.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小学只是英语学习的启蒙和起始阶段,这种拖音,喊读和不敢读的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小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小学英语的朗读训练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探索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对于激发小

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英语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的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大声地念出来,各种朗读训练是增加这种“经历”的有效方法,加强小学英语的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各种朗读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使小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培养,更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小学生想读、爱读,进而爱说、爱学。

那么,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与实施,中小学英语朗读教学该采用何种有效的策略呢?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1)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2)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语流相结合,不要一味追求单音的准确性。(3)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

三.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在如何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方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1. 教师范读优美准确,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要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英语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教会他们正确运用升调或降调,注意重音、节奏、连读和失去爆破等,做到不增不减,不误不倒,如:A cup of tea?读升调表示“要一杯咖啡吗”?但如果用降调读则表示“要一杯咖啡。”不同的升调赋予了句子不同的意思。所以如果学生在说英语时往往是平铺直述,没有一点感情,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口语水平,甚至有时候会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教师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

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2. 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如单词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高低声读,小组读或男女生读,并展开竞赛,看谁读得好。学生还不很熟练时用,也可采用开火车读.我们一般的开火车,无非是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读,有时是两个学生接两个学生读,我根据这个朗读方法,稍微采取了点“变化”。让先读的学生声音放得很低,开火车同学一个比一个响;或者让先读的学生声音读得很响,其他学生一个比一个轻。经过这样一变,学生朗读起来始终兴趣盎然.单词朗读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快速朗读(即老师出示单词卡,学生快速读出单词)、随机朗读(即老师随意指出黑板上的单词,故做秘密状,学生看教鞭朗读,速度由慢到快)、Magic eyes(即老师看一眼所有单词中的某一个,学生猜老师到底看了哪一个)、Magic ears(即老师用很轻的声音说某个单词,学生大声说出老师读的单词)、心灵感关应(老师心中想一个单词,学生猜老师想的单词)等。这些游戏的本质都是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却比单纯的朗读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课文的朗读的训练上,我们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听录音跟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强调模仿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采取全班朗读、开火车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如果给朗读加点“竞赛”的味道,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地效果。教师采用这些方法,加强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在教学牛津英语4A”try...on时,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单词句型教师出示自编的chant,

Try on , try on ,try the dress on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Try on , try on ,try this one on ;

Try on , try on , try the jeans on ;

Try on , try on ,try this pair on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一单元结束后还可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动.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3.注重晨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练习口语和诵读课文的黄金时间,要充分利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大声朗读背诵,不但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善自己英语学习的状态。在班级的早晨读时,可以让语音准确的同学带读,全班跟读,或者让学生轮流带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朗读中来,在我试行轮流带读的一个多月里,我惊喜地发现好多同学为了带读准确,都在课外苦练语音语调,效果很显著。所以加强早晨诵读的力度,对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朗读比赛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班级中设立“英语朗读明星”、“每周朗读一星”等。这样一年下来,学生对英语的朗读有了独特的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可以评选出“朗读进步明星”, “勇敢朗读学生”让班级全员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班级的朗读气氛热烈,也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

5.开展小组学习法,为后进生创造朗读环境.

小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后进生的辅导,后进生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群体,后进生大多朗读有困难,帮助他们纠正错音,对个别难读的句子,多领读几遍尤为重要。我的班级采用了“一帮一”朗读法,后进生的同桌安排的是语音语感很好的学生,这样每次新课跟读录音后的自读时间,他们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就是朗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桌“互帮”提意见,时间长了,朗读水平均见

长。当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初步的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

6、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1. 大声读

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2. 跟录音读

录音磁带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然而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学生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开展“我和妈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听录音的兴趣。有些家长英语比较好,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长虽然没有英语基础,但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 用“心”读

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四)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论文

摘要: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重点关注。只有学生能够做到“大声读、大胆读、自信读、精彩读”,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之路才有可能走得从容自信又多姿多彩。为了这个目标,英语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朗读训练进行到底。

朗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朗读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日常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朗读教学的做法及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读”的作用不容忽视

《英语语言学》对于语言的定义是:“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由此可见,语言是“有声”符号体系,且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交际”。人类交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说。而在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会说”这个目标通常是在“听——模仿朗读——说”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事实上不仅是英语,朗读在任何语言的习得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朱熹认为:“要读地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英语翻译家杨自伍说:“朗朗上口而后铭记在心,久而久之自能言语有章,行文有法。”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六年级结束时达到分级目标体系中的二级目标。语言技能二级目标中明确规定:能在口头表达中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五)
如何做好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做好小学英语朗读教学

作者:蒋金媛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5年第02期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非常重视英语的朗读教学,让学生更多地读,在读中不断感知、感悟、增强语感,在短文中接受情感的熏陶。但当前的小学英语朗读教学还不容乐观,出现很多的误区,为了提高英语朗读水平,提高英语能力,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现状

朗读课文需要用心,但是很多小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只是跟着其他学生一起读,不用心,嘴在机械地动,但不知道读了些什么,这是因为他没用心去读。集体朗读时也出现拖音现象,没有节奏感,虽然听到教室里很大的朗读声,表面的热闹不能掩饰一些缺点,停顿、语音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很少,基本都让老师用来进行新授知识,没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没有养成读的习惯,这种课上不读、课下不读的情况为英语学习造成了障碍,直接导致学生的语感不强,只会写不会说更不会听。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英语朗读的功能不可小视,有助于提高英语记忆,重要的是培养语感,为提高说的能力打好基础;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与句子,提高英语想象能力和听力;还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打好基础。所以,进行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非常关键。下面就英语的朗读策略提出几个建议。

(一)教授学生英语朗读的技巧

1.英语老师起到示范榜样作用。英语的朗读需要领读,老师要做好示范作用,也可以运用录用机做好示范,但是老师的示范作用更好。打铁还需要自身硬,所以,老师要加强朗读练习,用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感觉听英语、说英语是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在示范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口形要正确并让学生观察,学生认真听、认真练习。比如,在朗读在教音标/ae/和/e/时,要告诉学生,这两个音标很相近,需要学生仔细听,而且要辨别口形,在老师的带领朗读下,让学生说一说两个音标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

2.运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或者在说时,学生可能害羞,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这就需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把朗读当成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把朗读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朗读任务的手段,朗读的形式可以分角色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等,这些形式活泼,受到学生的喜欢,在朗读时学生注意力集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六)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一、朗读的意义
     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
     1.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
     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70%;进行纯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60%;而视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15%、75%。而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
     2.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我国英语界老前辈之一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我体会到学语言与学曲子一样。学曲子贵在能唱。”“早晨一起,学生们就在屋外,树下,千遍万遍地读……不到半年,舌头听使唤了,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可见英语语感的增强和朗读课文是分不开的。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理论进一步证明,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
     3.朗读有助于提高写作
     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赵卿敏认为,内化就是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样的道理,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与句子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朗读的现状
     在笔者观摩过的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面没有单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没做到音形义结合,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造成了难度。
     部分小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
     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我们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星期只开设三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朗读教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性差,兴趣易变、不稳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训练中感到枯燥,在绕口的朗读面前失去信心。
     1. 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教师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笔者在实践中还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在教学PEP BookⅣ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B Let’s learn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新授单词时先采用听录音跟读,操练时采取开火车朗读(在开火车朗读的过程开展各组之间的竞赛),并且发现语音语调特别好的同学让其进行领读。在单词教学完毕后,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单词句型教师出示自编的chant,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unny, sunny, It’s sunny.
                       It’s sunny in Singpor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Cloudy cloudy, It’s cloudy.
                       It’s cloudy in Sydend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indy, windy, It’s windy.
                       It’s windy in Beijing.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Rainy, Rainy, It’s rainy.
                       It’s rainy in Lond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nowy, snowy, It’s snowy.
                      It’s snowy in Moscow.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一单元结束后还可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动.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四、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1. 大声读
     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2. 跟录音读
     录音磁带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然而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学生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开展“我和妈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听录音的兴趣。有些家长英语比较好,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长虽然没有英语基础,但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 用“心”读
     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4. 及时读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训练项目又较多,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第一个“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减慢,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因此,放学回家后及时放录音,并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教材,这样效果较好。但是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往往需要家长的监督以及教师的一些检查和鼓励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时间向学生家长说明“朗读”对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的重要性,教给家长监督的方法,指出学生在家中朗读英语的要求,然后每次上完新课或阶段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家校通”这一平台向家长发送“朗读作业”,家长监督签上评价和日期,见下表。
     
    日期 朗读内容(用页码表示) 家长评价并签字
    Mar.1 P1-2 能认真听录音跟读,熟练掌握所教单词,语音语调较好……
    Mar.2 P1-3 ……
    单元教学后教师评价    
     实验还证明:两次外部刺激之间一次睡眠,易于记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他们更科学有效的朗读习惯,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两次,临睡前一次,起床后一次,每次20至30分钟为宜。
     综上所述,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与家长取得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七)
农村小学英语朗读技巧探究

           农村小学英语朗读技巧探究

                          广东增城派潭七境小学      张枢练

内容摘要由于应试教育在农村根深蒂固,老师们花大量的时间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上却挤不出一点时间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漠视朗读教学,视朗读教学为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本文从朗读的意义和朗读的现状进行朗读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    英语朗读   技巧探究

朗读是一门艺术,是“自觉运用语音技巧对书面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否用正确的语音,流利的语调,适当的节奏准确生动地表达和准确迅速地理解他人的说话,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语感的掌握,“缺少语感就永远谈不上掌握或精通。”所以,“培养语感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大纲也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以,在小学阶段,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训练和加强朗读技巧的培养,把朗读技能视为重要任务来教学,努力探索朗读教学。

一、小学英语朗读的意义

(一)朗读有助于树立信心

“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读书、念文章······,朗读,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张志公语)由此可见,大声朗读,是眼、耳、口、脑等器官协调配合完成的,是脑神经中枢活跃兴奋的过程,这样就有效地引起一些比较内向的、心理自卑的或是害羞的学生也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交际焦虑和课堂焦虑及学习无助感,在大声朗读中,感觉到自己的发音正确、语感流畅,节奏恰当,表达清晰,就会更好地在众人面前大声地朗读,就会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和信心。

(二)朗读有助于增强记

我国老一辈英语教育家葛传椝曾极力宣传朗读的益处,他说:“朗读帮助你记入心中,而记入心中对于志在写得好的一切人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充分说明了朗读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篇文章,只要我们大声地反复地进行朗读,便可以熟记和背诵他们,其实朗读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记忆心理过程:多种感官参与,有看、听、说、做的联合活动,这样就会使信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达到大脑皮层,留下“同一意义”的痕迹,并在视觉区、听觉区、言语区、动觉区等建立起广泛的神经联系,从而加强记忆的效果。实验也发现:朗读次数越多,识记材料的数量也越多。学校安排晨读,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内容,这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我们要运用有声语言进行顺利交际,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准确地听懂别人的说话,说话者一定要发音清晰、语流顺畅、节奏抑扬顿挫、语调得体,否则,语言的交际作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进行朗读才可以得以实现,因为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意思表达出来,大声清晰地把词、句、文章等念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语感,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和听懂语言,正如王德春老先生所说“朗读是提高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四)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杨自伍翻译家曾经说过:“朗朗上口而后铭记在心,久而久之自能言语有章,行文有法.”张志公语言学家也说:“经常朗读优美的课文,可以丰富词汇,熟悉句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事实也证明:朗读好的学生,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比较强。朗读是“驾驭语言的过程”

立体全面地接受语言信息,朗读时,语言的结构、形式、规则、符号和内容等都完整地在人的头脑皮层留下记印,储存在头脑中,学生反复地朗读,自然就会习得听、说、读、写能力的技能并取得提高。

二、农村小学英语朗读现状

(一)老师对朗读技能掌握不够熟练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相对短缺,很多英语教师都不是英语专业,都没有受过正规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对朗读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课堂上很难正确地把朗读技能传授于学生,驾驭朗读教学。朗读讲究发音准确、语流顺畅,语调得当、节奏合理,要习得朗读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有些老师疏于练习和懒于研究和学习,对朗读技能掌握得不够细致,在朗读句子时该用什么语调和那个单词该重读,弱读都读不出来,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都用同一个调来读,没有朗读的技能存在。

(二)老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现在由于很多老师都片面地追求成绩和分数,都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上整个课堂教学花大量的时间说唱、表演、游戏,不停地向学生灌输文化和知识,因为这是考试之所在,都舍不得挤出一点时间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简单地让学生跟读单词,跟录音读,就草草结束算是朗读了,根本就没有重视朗读教学,没有将其视为教学任务,学生能够读出单词,能够整齐大声地读出课老师就认为完成了也算是指导了朗读,至于什么语调,节奏,升调降调,连读老师们就没有将其列入评估的行列,学生会不会朗读这无伤大雅,因为朗读跟考试沾不上关系,对成绩影响不大,听了十多年的英语公开课,在老师的教案设计中难觅朗读身影,所以朗读教学老师的教学任务中逐渐消失啊。

(三)学生对朗读技能掌握不够熟悉

在英语课集体朗读课文时,学生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没有升降调,重弱读不明显,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漏词,滥竽充数;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朗读,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不读等现象。其实出现这些朗读毛病,是老师没有把朗读的技能准确地传授于学生,比如朗读句子文章时,什么词要重读,什么句子要用什么语调读,连读等朗读知识学生还不太清楚,还不够熟悉,学生自然就不会朗读了。

三、农村小学英语朗读技巧策略

(一)在教学中渗透朗读知识

要学生学会朗读,真正“驾驭语言”,朗读时语音准确,语调顺畅,语速适当,节奏得体,老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朗读知识和朗读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朗读的初步知识,用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形成初步印象,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也会在理论的指引下自己去练习朗读,所以让学生跟老师和录音读的同时,也要把朗读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与学生,做到音形义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朗读技能就会很容易习得和掌握,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以下朗读知识的教学:

1.连读(Liaison)

连读的条件:相邻的两词在意义上必须密切相关,同属一个意群。连读所构成的音节一般都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不可读得太重,也不可音。连读符号:~

2.失去爆破(Loss of plosion

 在正常速度的语流中,如果一个爆破音(/p/, /b/, /t/, /d/, /k//g/后面跟着一个辅音(j,w,h,r除外),则其这一步就免掉,就是只做要“爆”的样子或姿态,没有让憋在口腔中的气喷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读”。

3.重读

在句子中为了对某个或某些词加以强调要重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指示代词,疑问词代词要重读,重读时发音用力,音量大,时间长。

4.节奏

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节奏,英语的节奏是以重音来计时的,由重音和轻读音节构成,朗读时,将重音读得长而重,轻读音节则读得轻又快,一重一轻,读起来就会很节奏感。                                                               

4.语调

在朗读英语句子时,语调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句子朗读时语调也有相应的规定,在英语中,语调就有升调和降调,在朗读一般疑问句时,就要用升调;而朗读肯定句、否定句、祈使句和特殊疑问句是就要用降调;而朗读选择疑问句时前面用升调后面则用降调。语调不同语义也所不同,在教学生朗读时一定要好好运用语调。

(二)在教学中反复模仿朗读

农村小学生由于缺少语言环境,缺少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所以很难掌握讲英语时的语调,节奏等技能,所以只有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来模仿老师和录音朗读,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都很强,在学习课文时,叫学生反复跟老师或录音朗读是农村小学生习得朗读技能的方法之一,在跟老师或录音朗读时,老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能指导,在朗读的句子上标明升降调、重读词,让学生边朗读边学习和记忆,只有在长期的朗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掌握朗读技能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学生才能使用正确流利的语调,适当的节奏朗读课文。

(三)在游戏表演中学习朗读

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使学生精神集中快乐地学习,游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含义,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会根据游戏的内容用不同的句型不同的语调来指挥学生。如:教学字母时,让学生充当A,B,C……,然后用“Who is A?Who is B ? Who is C?来提问学生,学生回答 Im  A Im  B Im C这样来教起来,学生既有兴趣,又学到了朗读的技能。

(四)在歌谣中练习朗读

小学生特别喜欢唱歌,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童谣,因为歌曲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易读,节奏感强,有韵味。可通过说唱童谣,儿歌,练习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如:

Rain, rain, go  away.

Peter and Mary want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the other day.

  如:

Moms in the living room.

Dad is too.

Im in the bedroom.

Where are you?

Brothers in the kitchen.

Im in the bedroom.

Where are you?

学生通过这些歌谣既练习了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朗读技能,又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要掌握朗读技巧需要长期的语言实践,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朗读技能的训练和指导,只有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在日常交际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思,也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  纪玉华   编著

2.《汉语语法的特点和学习》  张志公  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3.《英语诵读菁华》 杨自伍  编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4.《英语教学法》  胡春洞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2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