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一)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

A.270° B.135° C.90° D. 315°

2.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C

①DC′平分∠BDE;②BC长为(22)a;③△B C′D是等腰三角形;④△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 A.4cm B.6cm C.8 cm D.10cm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1),(3) B.(2),(3) C.(3),(4) D.(1),(2),(4) 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

A.30° B.36° C.45° D.70°

8.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内有一点0,那么0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之和为 ( ) A.3 B.23 C.2 D.43

10.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

A.40° B.45° C.50° D.60° 二.填空题

1.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为 。

2.如图,△ABC中,∠C=Rt∠,AD平分∠BAC交BC于点D,BD∶DC=2∶1,BC=7.8cm,则D到AB的距离为 cm。

3.一辆汽车沿30°角的山坡从山底开到山顶,共走了4000米,那么这座山的高度为 米.

4.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D⊥BC,PE⊥AB,PF⊥AC,则△DEF是 三角形。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5.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注: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 6.如图,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若AD=6,则CD= 。

7.“有两角和其中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逆命题是 .是 命题。(真或假)

8.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F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已知△ADE的周长为24cm,且BC = 8cm,则△

ABC

的周长= 。 三.解答题

1.如图,已知AB=AC,AD是中线,BE=CF. (1)求证:△BDE≌△COF;

(2)当∠B=60°时,过AB的中点G,作GH∥BD, 求证:GH=

2.如图,△ABC中,∠ACB90,ACBC,CO为中线.现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上并绕点O旋转,若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C,CB的延长线于点

1

AB. 4

G,H.

(1)试写出图中除ACBC,OAOBOC外其他所有相等的线段; (2)请任选一组你写出的相等线段给予证明. 我选择证明 = . 证明:

3.如图,在△ABC 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添加一个条件,使DE= DF,并说明理由. 解: 需添加条件是 . 理由是:

A

C

H

4.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放成如下右图的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AB⊥ED;

(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

5.已知:如图,△ABC是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

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面的问题: 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B

D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PB,PC,6.如图,连结PA以BP为边作PBQ60,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

且BQBP,连结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3:4:5,连结PQ,试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7.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

BD

CAD则BDCB1D1C190, BCB1C1,CC1, △BCD≌△B1C1D1, BDB1D1.

A

P

C

Q

B

C

D

CD1

A1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二)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北师大版)

北师大最新版本.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 中学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孔庆国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检测题A 北师大最新版本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关 注 成 长 每 一 天。 第 2 页

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且∠O=65°,∠C=20°,则∠OAD=【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13、 如图1-Z-10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15、如图1-Z-10所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连接EF交AD 于点G , 则AD与EF的位置关系是 .

图1-Z-10 图1-Z-9

D

三、解答题(共40分)

图1-Z-11

16、(12分)如图,在△ABC中,AD是中线,AE是角平分线,CF⊥AE于点F,AB=5,AC=2, 则DF的长为

关 注 成 长 每 一 天。 第 3 页

17、(12分)已知: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若∠1=60°,AE=1.

(1) 求∠2、∠3的度数;

(2) 求长方形纸片ABCD的面积S. 18、(16分)如右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D、F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

(1) 求证:△ACD≌△CBF;

(2) 点D在线段BC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且∠DEF=30°? 证明你的结论. A E

C

关 注 成 长 每 一 天。 第 4 页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第小题4分,共24分)

10、30,12,60,等边;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95°; 13、47; 14、20°或80°;

1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垂直平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角平分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R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R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角平分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垂直平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解答题(共40分)

16、 解析:如图,延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角平分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以得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中位线,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 17、(1)∠2=∠3=60° (2)S=3

18、(1) 在△ACD和△CBF中,AC=CB,∠ACD=∠CBF(已知△ABC等边三角形),CD=BF(已知), 所以△ACD≌△CBF(SAS)

(2) D在BC的中点处时,符合条件。 理由如下:

关 注 成 长 每 一 天。 第 5 页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三)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经典习题)

证明

1

2

3

4【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5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培优训练

第一章 培优训练

1.在△ABC中,∠BAC=130°,若PM、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那么∠PAQ= 度. B

P

Q

C

B

A

M

N

A

F

E

【三角形证明题,八年级】

C

D

(1题图) (2题图)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5,BC=6,D是BC上一点,作DE⊥AB,DF⊥AC,则DE+DF= . 3.如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象图中那样折叠,使A与B重合,∠B=30°,AC=3,则折痕DE等于 .

4.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E=105° DAC=10°则∠DFB= . ∠B

C

A

(B)

D

E

F E

C

D

A

B E G C

B

A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5.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120,D、F分别为AB、AC的中点,DEAB,FGAC,E、G在BC上,

BC=15cm,求EG的长度 6、如图,∠AOB是一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 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 根。

7.两个三角形如果具有下列条件:

①三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③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④三个角对应相等;⑤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其中一定全等的有( )个

A.2 B .3 C .4 D.5

8.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一个问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CMD=35°,则∠MAB是多少度?”大家经过了一翻热烈的讨论交流之后,小雨第一个得出

D C

了正确结论,你知道他说的是( ) A.20°

A

B

B.35° C.55° D.70°

M

9.从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分别向三边作垂线,三条垂线段长的和为( ) A.

3

B.2 C.2 D.22 2

AD

F

B

C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有三点D、E、F,且△DEF 也是等边三角形,其中BD=3,CF=1,则△ABC的高等于( ) A.3 B. 23 C. D.4

11.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过C作CE⊥AB于E,且AE=数.

E

(10题图)

1

(AB+AD),求∠ABC+∠ADC的度2

D

C

A

(11题图)

E

B

12. 如图1、图2,△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º,

(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4分) (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力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为什么?(8分)

BB

D

A

O

C

D

C

图1

O

图2 

13.在⊿ABC中,点O是AC边上一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与

∠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与∠ACB

14.如图2-5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E=CD,AD,BE交于P点,BQ⊥AD于Q.求证:BP=2PQ.

15.如图,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于G. 求证:①G是CE的中点.②∠B=2∠BCE. A

E

G

B

C

(15题图)D

16.如图,美伊战争中,特种兵在C处发现E,F处各有一股伊军,电传A,B两处的美军,此时,△ABC为等边三角形,F,E点恰好在BA,BC的延长线上,由于伊军分布情况,A股美军抵F后分化一部分向CE中点D行军,经测量,AF=BE,试判断FD能为F到CE的最近距离吗?并说明理由。(15分) F

B C D E 图16

17.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

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A40. (1)求NMB的度数;

(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

00

NMB的度数;

(3)你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试证明之;

(4)若将(1)中的A改为钝角,你对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

18、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 求证:AB=CD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提示,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

19、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h1、h2 、h3,则△ABC高为h。

(1)若点P在一边BC上如图(1),请问h1、h2、h3、h之间有何关系? (2)若点P在△ABC内如图(2),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h1、h2 、h3 与h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2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