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一)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八年级物理试卷

同学们请注意:

1.本卷考试为闭卷形式,答题时间120分钟。 2.本卷共6页,共28个小题。 3.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 4.计算中均取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出并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无数科学家前仆后继,为这门科学的宝库不断增添着绮丽的瑰宝,为人类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绩。为了纪念这些科学巨匠,人们便以他们的姓或名来作为某些物理量的单位。功和能量的单位是以图1中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A.焦耳

B.牛顿

图1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2011年5月1日,贵阳实施了“禁烟令”,禁止烟民在公共场合吸烟。我们都知道,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就会吸上“二手”烟,这主要是因为烟的分子

A.很小 B.有引力

C.有斥力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材料,如图2所示。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因使用了

这种材料,

而大大减轻了探测器的质量,由此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坚硬 B.传热性好 C.密度小 D.密度大 图2 4.以下关于物体质量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质量会立刻减小

B.把一个正方体的木块削磨成一个木球,其质量不变 C.密度大的物质,质量不一定大

D.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则质量也变大

5. 小芊将吸管插入水中喝水时,无论她怎么用力,水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吸管壁上有孔 B.吸管插得太深 C.吸管不够长 D.大气压太小

6.生活中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压力产生不良后果,而通过减小压强的方法来实现。下面所列举的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A.将刀刃磨得很锋利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撒细沙 C.把儿童玩具的边缘、棱角磨平 D.足球运动员穿钉鞋踢球

7.使用简单机械不可能实现的是

A.省力 B. 省功 C. 省距离 D.改变力方向

8.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对于我们的生活,机械能有利也有弊,有时要主动利用机械能为我们服务,有时却要想法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下面所列举的事例中,是为了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构筑水坝,增大水的重力势能 C.拉弓射箭 D.不在高楼阳台边沿放置花盆等重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某物质的密度为1g/cm3,即指1cm3的这种物质的质量为1g,那么,5cm3这种物质的质量为 g,其密度ρ= g/cm3。

10.你知道可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举一例)。目前,科学家测得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4 kg,合__________t。

图3

11.如图3所示,人与伞的总重为800N,若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则伞和人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12.如图4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_________ρ乙。(选填“>”、“<”或“=”) 13 .小帆用200N的水平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推行10m,用时20s。则这个过程中小帆对物体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J。

14.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今年6月24日在太平洋海域潜入7020m的海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潜水深度的新纪录。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压强 (均选填:“变”或“不变”),在7000m的深度时,潜水器受

33

到来自海水的压强为 Pa(设海水的密度为ρ水=1.0×10kg/m) 15.如图5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要利用撑竿的 能转化为他在最高处的 能,从而跃过横竿。

16.如6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提高h,拉力做的功W应(选

填:“>”、“=”或“<”),这是因为 。要想提高此滑轮的机械效率你的方法是: 和 。(任写两条)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如图7所示,一个杯子里装有一个乒乓球,当用嘴沿杯口表面水平方向吹气时,会看到乒乓球“飞”出杯子,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并举出一个生活中涉及到这个物理原理的实例。

图4

图6

18.如图8所示,进行深海潜水的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图甲),在外太空的宇航员要穿特制的宇航服(图乙),请你从压强的角度解释这两种服装的不同之处。 甲 乙

图8

19如图9所示,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正悬浮在“天宫一号”的舱内。请问此时在舱内她能否用天平完成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为什么?

9

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0.如图10所示,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滑动。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木块受力的示意图。

21.如图11所示为开瓶器的示意图。开瓶器在使用时可以看作一个杠杆,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F1

O

10

图11

22.一个篮球从离地面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请在图12的坐标系中画出篮球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这一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EP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要求:画出大致关系即可)

EP

h

图12

23.如图13所示,一个物体在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已画出了力F1的示意图,请你画出另一个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24题5分,25题8分,26题12分,共25分) 2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14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

(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有3个钩码,

如图14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

挂上钩码,你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有一组同学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乙甲

于是,他们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图14 +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可信吗?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为什么? 。

25.实验小组在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作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A: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

猜想B: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实验中准备了大小相同的烧杯、水、食盐、刻度尺,并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 (2)通过实验他们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一:

图15

表二:

图16

通过表一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表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猜想C,你认为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要完成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又拿来了两只相同的烧杯,里面装了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想用实验中的装置判断出哪杯是水,哪杯是酒精(ρ酒精 <ρ水)。他做了如图16甲、乙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现象,他判断出了甲中装的是酒精。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帆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

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7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 g。

(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贴有标记的烧杯,按图18所示步骤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图17

A.加水到标记处 B.取出矿石 C.将量筒中水倒

(矿石浸没于水中) (准备补充水) 入杯中至标记处

图18

六.综合应用题(27题8分,28题6分,共14分)

27.如图19甲所示,运动员在进行极限攀冰运动。攀冰时,运动员脚上要穿上特制的冰爪鞋(如图19乙所示)。某重力为600N运动员在攀冰时,两只钉鞋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8mm2,登上100m的冰山,用时1h,请计算:

(1)运动员爬上冰山做了多少功?他的功率是多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当运动员登顶成功,双脚踩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甲 乙 图19

(3)为什么攀冰运动一定要穿上特制的冰爪鞋?

28.据报道,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今年将对南海可燃冰进行专项调查,明年有望开钻取样。可燃冰(如图20所示)是以矿藏形式存在的神秘冰晶体,它的密度约与冰的相等,可在短时间内变为气体,而体积增至原来的164倍。实验证明,1m3可燃冰与164m3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当。若能解决开采、运输等环节的技术难题,使用可燃冰做燃料,将会使

3333

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ρ冰 =0.9×10kg/m,ρ水 =1.0×10kg/m) (1)探测估计,仅我国西沙海域可燃冰储量就达4.0×1012m3,其质量为多少吨?

(2)若0.45kg的可燃冰全部变成了气体,其密度变为多大? 图20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二)
贵阳市word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1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八年级物理试卷

同学们请注意:

1.本卷考试为闭卷形式,答题时间120分钟。 2.本卷共6页,共28个小题。 3.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 4.计算中均取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出并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无数科学家前仆后继,为这门科学的宝库不断增添着绮丽的瑰宝,为人类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绩。为了纪念这些科学巨匠,人们便以他们的姓或名来作为某些物理量的单位。功和能量的单位是以图1中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A.焦耳

B.牛顿

图1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2011年5月1日,贵阳实施了“禁烟令”,禁止烟民在公共场合吸烟。我们都知道,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就会吸上“二手”烟,这主要是因为烟的分子

A.很小 B.有引力

C.有斥力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材料,如图2所示。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因使用了

这种材料,

而大大减轻了探测器的质量,由此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坚硬 B.传热性好 C.密度小 D.密度大 图2 4.以下关于物体质量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质量会立刻减小

B.把一个正方体的木块削磨成一个木球,其质量不变 C.密度大的物质,质量不一定大

D.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则质量也变大

5. 小芊将吸管插入水中喝水时,无论她怎么用力,水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吸管壁上有孔 B.吸管插得太深 C.吸管不够长 D.大气压太小

6.生活中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压力产生不良后果,而通过减小压强的方法来实现。下面所列举的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A.将刀刃磨得很锋利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撒细沙 C.把儿童玩具的边缘、棱角磨平 D.足球运动员穿钉鞋踢球

7.使用简单机械不可能实现的是

A.省力 B. 省功 C. 省距离 D.改变力方向

8.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对于我们的生活,机械能有利也有弊,有时要主动利用机械能为我们服务,有时却要想法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下面所列举的事例中,是为了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构筑水坝,增大水的重力势能 C.拉弓射箭 D.不在高楼阳台边沿放置花盆等重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某物质的密度为1g/cm3,即指1cm3的这种物质的质量为1g,那么,5cm3这种物质的质量为 g,其密度ρ= g/cm3。

10.你知道可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举一例)。目前,科学家测得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4 kg,合__________t。

图3

11.如图3所示,人与伞的总重为800N,若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则伞和人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12.如图4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_________ρ乙。(选填“>”、“<”或“=”) 13 .小帆用200N的水平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推行10m,用时20s。则这个过程中小帆对物体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J。

14.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今年6月24日在太平洋海域潜入7020m的海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潜水深度的新纪录。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压强 (均选填:“变”或“不变”),在7000m的深度时,潜水器受

33

到来自海水的压强为 Pa(设海水的密度为ρ水=1.0×10kg/m) 15.如图5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要利用撑竿的 能转化为他在最高处的 能,从而跃过横竿。

16.如6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提高h,拉力做的功W应(选

填:“>”、“=”或“<”),这是因为 。要想提高此滑轮的机械效率你的方法是: 和 。(任写两条)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如图7所示,一个杯子里装有一个乒乓球,当用嘴沿杯口表面水平方向吹气时,会看到乒乓球“飞”出杯子,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并举出一个生活中涉及到这个物理原理的实例。

图4

图6

18.如图8所示,进行深海潜水的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图甲),在外太空的宇航员要穿特制的宇航服(图乙),请你从压强的角度解释这两种服装的不同之处。 甲 乙

图8

19如图9所示,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正悬浮在“天宫一号”的舱内。请问此时在舱内她能否用天平完成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为什么?

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0.如图10所示,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滑动。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木块受

9

力的示意图。

21.如图11所示为开瓶器的示意图。开瓶器在使用时可以看作一个杠杆,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F1

10

图11

22.一个篮球从离地面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请在图12的坐标系中画出篮球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这一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EP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要求:画出大致关系即可) EP

h

图12

23.如图13所示,一个物体在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已画出了力F1的示意图,请你画出另一个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24题5分,25题8分,26题12分,共25分) 2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14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

(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14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你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有一组同学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乙甲

于是,他们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图14 +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可信吗?(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为什么? 。

25.实验小组在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作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A: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

猜想B: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实验中准备了大小相同的烧杯、水、食盐、刻度尺,并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 (2)通过实验他们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5

图16

通过表一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表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猜想C,你认为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要完成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又拿来了两只相同的烧杯,里面装了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想用实验中的装置判断出哪杯是水,哪杯是酒精(ρ酒精 <ρ水)。他做了如图16甲、乙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现象,他判断出了甲中装的是酒精。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帆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7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 g。

(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贴有标记的烧杯,按图18所示步骤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

图17

A.加水到标记处 B.取出矿石 C.将量筒中水倒

(矿石浸没于水中) (准备补充水) 入杯中至标记处

图18

六.综合应用题(27题8分,28题6分,共14分)

27.如图19甲所示,运动员在进行极限攀冰运动。攀冰时,运动员脚上要穿上特制的冰爪鞋(如图19乙所示)。某重力为600N运动员在攀冰时,两只钉鞋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8mm2,登上100m的冰山,用时1h,请计算:

(1)运动员爬上冰山做了多少功?他的功率是多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当运动员登顶成功,双脚踩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甲 乙

图19

(3)为什么攀冰运动一定要穿上特制的冰爪鞋?

28.据报道,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今年将对南海可燃冰进行专项调查,明年有望开钻取样。可燃冰(如图20所示)是以矿藏形式存在的神秘冰晶体,它的密度约与冰的相等,可在短时间内变为气体,而体积增至原来的164倍。实验证明,1m3可燃冰与164m3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当。若能解决开采、运输等环节的技术难题,使用可燃冰做燃料,将会使

3333

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ρ冰 =0.9×10kg/m,ρ水 =1.0×10kg/m) (1)探测估计,仅我国西沙海域可燃冰储量就达4.0×1012m3,其质量为多少吨?

(2)若0.45kg的可燃冰全部变成了气体,其密度变为多大?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图20

(3)取5kg的可燃冰放在水中,在它变成气体前,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三)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清远市清城区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6、B 7、D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1、重力、竖直向下、地球 12、400、200、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3、反射、扩散、运动 14、大气压的存在、不会流出来、大气 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15、减小、大、小 16、小、低于、高压锅 17、12、等于、无关【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19、(1)左 (2)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3)F1L1=F2L2

(4)变大

20、(1)形状 (2)乙、丁

(3)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五、计算题

21、

(1)F浮= ρ水gV排

= 103kg/m3×10N/kg×3×10-4m3

=3N

(2)G=F浮+F示=3N+1.6N=4.6N【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2)P=F/S=G/S=mg/S

=1.2×104kg×10N/kg

6×0.02m2

=106Pa

六、综合题

23、(1)小砝码受到平衡力作用(2)弹性钢片发生形变

(3)物理现象:纸片飞出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4、(1)1.6

(2)de (3)bcd

(4) ①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②用烧杯装清水,把鸡蛋放入沉没在水 底,在清水中加盐搅拌,直到鸡蛋上浮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四)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物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 物理

第I卷 选择题 (共24分)

第I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檐上冰凌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

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

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第3题)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

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

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

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点 B.放于A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第5题)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 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

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 乙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

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

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

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

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第10题

) 的质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

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 D.1.2×103 kg/m3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

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 次的音调低,第 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4

某(第13题) (第14题

) (第15题) 物

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

点是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

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

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

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 .

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 .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

③“白气”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选填“甲”、“ 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第18题) (第19题)

19.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选填:“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20

3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1) ;(2) ;(3) .

三、作图题 (共6分)

21.⑴如图甲,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

⑵如图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⑶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甲 乙

四、解答题 (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22.(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的情景,

请你指出图中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1) ;(2) ;(3) .

23.(4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

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

(第22题) 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

图中的选项字母)

24.

3

)图甲 图乙 (第24题)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铜丝的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11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

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

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

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处,移动光屏,

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

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 cm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

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

折点是 和 .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

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

(第25题)

贵阳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五)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 物理参考答案 (1)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 物理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一 一 20

14.晶体 80 5 固液共存 15. 252.5 70.1 红外线 16. 2 2 1.7

17. 前 凹 靠近物体 18.(1)小水珠

(2)①高 液化 ②遇冷液化 ③汽化 (3)甲

19. 凸透 靠近 反射的光线很弱 20.(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和固体的密度 (3)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三、作图题(共6分) 21. 图略

(1)作出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1分),作出光源(1分);或作对入射光线(1分),

作出光源(1分)。

(2)作出焦点(1分),画出折射光线(1分)。 (

3)作出入射光线(1分),画出折射光线(1分)。 四、解答题(共37分)

22. (1)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没有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右盘放在砝码)

(2)用手取放砝码(没有用镊子拿取砝码)

(3)没有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每空1分)

23.(1)变速 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每空1分) (2)C (2分) 24.1.90~1.95cm 760 偏小 (每空1分) 25.(1)10

(2) ①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透镜没有放在烛焰和光屏的中间 (3)缩小 (4)放大 投影仪 (5)u=f不成像,(可以获取一束和凸透镜等大的光斑。) (6)二倍焦距点 焦点 (7)完整 变暗 (1分) 26.(1)长 (1分)

(2)如图 (2分) (3)正比 (1分)

(4)采用以多测少法,可以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 20次)所用的时间,再求出摆动一次的时间 (2分) (5) 使钟摆长度变短一些。(1分)

27.(1) 汽车行驶30 min的速度为v1

s118km36km/h (2分) t10.5h

t1'

s118km0.45h27min (2分) v1'40km/h

s218km3h (2分) v260km/h

(2) 以最低限速v2=60 km/h行驶时,t2

以最高限速v2′=120km/h行驶时,t2'

s218km1.5h.(1分) v2'120km/h

所以,小明告诉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30~13:00 (1分)

33

28.(1)V盖=V水=m水/ρ水=14.8g/(1.0g/cm)=14.8cm (2分)

33

ρ泥=m盖/V盖=44.4g/14.8cm=3.0g/cm (2分)

33

(2)V壶=m壶/ρ泥=159g/(3.0g/cm)=53cm(2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2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