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三年级】
适当的试题能让考生很好的掌握考试节奏,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贵阳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8月语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D [D 选项说法绝对。中国画要保持长久生命力,除了需要“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和兴象的表达”外,还需要有其他条件。]
2.C [C 选项混淆时间。“三代”应为“夏商周冶三代,而不是汉魏晋三代,文本中“延至冶一词说明二者的时间顺承关系。]
3.B [“形象并不重要”一句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意得象先”,并非“形象”不重要。]
4.D [“服”应为“信服”]
5.C
6.B [“当朝皇上明帝”有误,当时的皇上应为(宋)少帝,明帝时任丞相。]
7.(1)你过去在尚书府中,(1 分)不是公事不随便乱做,(1 分)为官宽大严厉能折中调和;(2 分)现在担任南司,(1 分)一定能使百官震动整肃。(1 分) (2)江淹年少时凭借文章而声名远扬(以文才著称),(1 分)晚年才华文思衰微减退,(2分)当时的人都说他才思枯竭了。(1 分)
8.“叶”葱绿,(1 分)诗人把叶色比作“裙色”,但如果此裙是碧绡做的,其色仍嫌浅了些,从而突出了叶色的葱绿;(2 分)“花”浓艳,(1 分)诗人把眼前之花比作“芙蓉”,但芙蓉花色粉红偏淡,不及此花色深,从而突出了山枇杷花的浓艳。(2 分)(意近即可)
9.本诗以乐景衬哀情,(抒情特点2 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情感1 分)诗人通过对山枇杷花的描写,渲染了浓浓的春意,春意越浓,越发反衬出身处异乡、归期遥遥的友人孤寂冷清,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分析2 分)
10.(1)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6 分,一句1 分,有错字、别字、漏字等整句不得分)
11.(1)AC [A3 分,C2 分,B1 分,DE 不得分。B“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献给政府”依据不足,从原文看,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 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两者没有构成对比。
(2)①贯穿全文情节。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串联起来的。②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③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6 分,一点2 分)
(3) ①善于接纳新生事物(2 分) ②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2 分) ③执着 ④机智 ⑤恪守诚信 ⑥看淡金钱(③至⑥答出任意两点给2 分)
(4)①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有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②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爸爸写到小五子本人,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③小说所写人物的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小五子的爸爸为保护老照片也备受摧残。④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跨度大,富有历史纵深感。从慈禧认为火车是妖怪、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晚清,到破坏文物、残害开明之士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再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些迥异的社会背景让读者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一点2 分,共8 分)
12.(1)DB [D3 分,B2 分,A1 分,CE 不得分。A 项虽正确但理解表浅,未能揭示出第一段文字所表现出的杨绛先生对生命、爱人、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只给1 分; B 项理解正确,涉及对语段的理解,给2 分;C 项对“痴人”的理解有误,根据上下文,可知说钱钟书“痴气十足”是强调他性格上的简单以及埋头于学问的执着,而且“绝无仅有的爱情观”过于绝对,文中没有这个意思,不给分;D 项理解正确,涉及对全文主旨的把握,对文题手法的判断,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给3 分;E 项理解错误,引用钱钟书的话是为了赞扬杨绛,引用钱母的话并不是表现杨绛的孝顺,引用丁伟志的话是为了表现杨绛对钱钟书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面对痛苦的坚强,不给分。
(2)①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②体贴关爱丈夫,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让钱钟书能够专心做学问;③悉心照料缠绵病榻的丈夫,无微不至,甚至保养自己也是为了照顾病中的丈夫;④丈夫去世后,她致力整理钱钟书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保存钱钟书的学术遗物。(6 分,每点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不是,杨绛的一生同样属于她自己,她在照顾钱钟书的同时也活出了个人的精彩。(观点1 分)杨绛全心全意爱着丈夫,生活上体贴、家务上承担、事业上支持,但她却没有因此而完全依附于丈夫,迷失自我。(原因1 分)作为女人她非常坚强,面对晚年先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丧亲之痛,她硬硬朗朗地在悲痛中站了起来,活出了一位女子坚强勇敢的精彩;(例证2 分)作为作家和翻译家,她笔耕不辍,写作、翻译、整理先生手稿,她活出了一位文人自强不息的风采。(例证2 分)(意近即可)
①“给予冶是付出,包括付出真心、付出关爱、付出努力等具体行动,在杨绛的身上,这种可贵的“给予”不仅表现为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用默默的付出让钱钟书生活无忧,全心投入学问研究,还包括她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的努力和成就。(3 分,诠释内涵1 分,结合文本分析2 分)②“赠与”是无偿地赠送,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态度,杨绛面对生活的苦痛和酸楚,还生活以平和、淡然和隐忍的态度,在先后失去丈夫和女儿后,她敛起丧亲之痛,整理钱钟书学术遗产,已几近九十的高龄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这些都是一种对生活、对学术的无偿赠与和不求回报的表现。(3 分,诠释内涵1 分,结合文本分析2 分)③“已经离开了”,是指生命的消逝,意味着生命终究是要结束的,这里包含了杨绛对生命的理解,她一生无求、无悔付出,因此,当面对终将结束的生命时,她才能享受离开时的平静和祥和。(2 分,诠释内涵1 分,结合文本分析1 分)
13.D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形容事实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半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于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
14.C [A 项,成分残缺,缺少与“阵痛”搭配的谓语。B 项,语序不当,把“还有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改为“还有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D 项,语义重复,“具有”和“极富”都有“含有、拥有”的意思,此处应当去掉一个。
15.A [首句末尾说“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据此可找出句⑤语意与之衔接最紧,句⑤的“这”很明显承上文指代“特征”;句②中有“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明显承句④而来,②在④后;“而是”前面应该有“不是”,恰好是句⑥。
16.①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②其辐射却是人类的隐形杀手 ③所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句2 分,符合语境,不超过12 个字,意思对即可)
17.①自然条件优越;②采摘时机讲究;③采摘标准精细;④形色香味俱佳;⑤具有多重功效(每点1 分,意近即可。顺序颠倒、超过字数均不给分)
18.参见2014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 分)
[参考立意] ①不能实现理想是可悲的,得到了却不懂珍惜更可悲。②幸福不止是不断追求心中理想,更是实现理想后会倍加珍惜。③人生的悲和乐在于自己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小时候父亲早逝,很好学,性格沉静不好交游。刘宋建平王刘景素喜欢有才学的人,江淹跟随他在南兗州。广陵县令郭彦文获罪,其口供牵连到江淹,江淹被关进监狱。江淹在狱中上书诉说自己的冤枉,刘景素看完上书后,当天就把他放了。不久举为南徐州秀才,对策很好被评为优秀,任巴陵王国左常侍。
刘景素为荆州郡守,江淹随行任镇将。少帝即位后,朝政昏乱,刘景素掌握大权,大家都劝他趁机起兵反对朝廷。江淹总是劝谏说:“ 谣言招致灾祸,这是管叔、蔡叔一同灭亡的原因;抵触招来怨恨,七国诸侯因此被杀。您不求国家的安危,听信左右的计策,就又会看到麋鹿霜露出现在姑苏台上。冶刘景素不采纳他的建议。
少帝初年,在本官职位上兼任御史中丞。当时明帝任丞相,对江淹说:“ 你过去在尚书府中,不是公事不随便乱做,为官宽大严厉能调和;现在任南司,一定能使百官震动肃然。”江淹回答说:“现在的事,可以说是据官职而为,更担心才小志短,不能使丞相满意啊。”于是弹劾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绩、护军长史庾弘远,全都以长期有病不能管理帝王陵墓的罪名而弹劾;又奏告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私藏赃物上万,立即逮捕交给廷尉定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还有不少郡二千石官员及其大县的长官,多数被弹劾整治,内廷外府一片肃然。明帝对江淹说:“自刘宋以来,不再有严格清明的中丞,你今日可算得上仅有的一个。”
等到叛乱被平定,大家都信服江淹的先见之明。东昏末年,义军到新林,江淹穿着百姓的衣服来投靠,梁高祖提任他为冠军将军,仍任秘书监。
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为监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江淹于是对子弟说:“我本来是一个无实权的官,不想富贵,如今忝居这样的官位,实在有愧。平生总是说知足之事,也已经足够了。人生只要快乐,何必求富呢。我功成名就,正想回到家里过平常人的日子。”当年,因病任金紫光禄大夫,改封为醴陵侯。四年江淹去世,终年六十二岁。(梁)高祖穿素服致哀,赠钱三万,而五十匹。赠谥号为宪伯。
江淹年少时因为文章而声名远扬(以文才著称),晚年文思减退,当时的人都说他才思枯竭了。他的著作总共有一百多篇,自行结为前后集,与《齐史》十志,一并在当世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