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篇一: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小学语文课题

小学语文课题

1、赶海(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第一课时)

2、荷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第一课时)

3、鹿和狼(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第一课时)

4、槐乡五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第一课时)

5、剪枝的学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第一课时)

6、最佳路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课,第一课时)

7、三顾茅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课时)

8、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课时)

9、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第一课时)

10、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课,第一课时)

篇二: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2015年 语文 教学课题立项申报表

附件2

济 阳 县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申 报 表

课题类别__小学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______刘振荣 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济阳县曲堤镇中心小学姚集校区

填表日期__2015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济阳县教科室制 2015年3月

填 写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

2.在课题类别一栏,属于学科类的需具体填写学段学科或领域名称,如“高中语文”、“初中数学”、“小学音乐”、“学前教育”等;属于综合类的,填写“综合”;属于管理类的,填写“管理”。

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负责人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

4. 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 5. 填写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6. 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篇三: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2015语文课题实施方案

方案一:语文课题实施方案

通过研究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1、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2、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开展立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研究以来,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课题衔接,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3、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四、主要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五、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指导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2、实施阶段

工作目标:

(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新绿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4、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方案二:语文课题实施方案

一、提出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此,为了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突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搞好语文课程改革,所以语文试题中的阅读分值不断增加,题型更加新颖灵活多样,试题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刻,试题除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以外,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表达观点的能力也成为明显趋势。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已成为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课题。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报告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阅读方法指导不力,学生天然阅读兴趣丧失等问题严重存在”。那么我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归纳如下:

从教师来看

1、学校及班主任重视不够,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2、课堂阅读教学,仍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没有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教学方式的空洞化,使所要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教学方式的空洞化,使所要取的阅读教学效果没有达到。

3、我校课堂外阅读教学几乎没有涉及,即使有课堂外阅读教学,教案设计也是千##第1篇律,没有凸现不同阅读课型的差异。

4、教师不善于阅读,对阅读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有效地训练,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从学生方面看

1、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即是阅读。

2、很少做读书笔记,很少深入思考,没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从阅读教学双向交流的实际来看

1、阅读教学形式与学生实际需要不一致。课堂上学生阅读时间太少,阅读量严重不足;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内容由于受网络和电视的影响严重受限,有的家长课外强迫学生读唐诗宋词,学生的阅读情趣不佳。但如果仅仅学习课本又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利。

2、阅读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规范对应不一致。语文阅读课程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有规范(规范是课标的要求)可循的,因而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的规范之间的对应关系,但语文阅读教学对这一对应关系考虑存在严重问题,课堂上常常出现草草阅读即了的现象。

3、多媒体化造成阅读教学的失色。之所以把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行为称为“多媒体化”,就是因为这种行为放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抹杀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直接感受、形象思维和人性亲和力的对话。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我校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改善。

《课程标准》中以初中三年级的阅读要求来看:例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行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从例一中“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我们通常通过听课看到,不少学生并未达到这样的效果;从例二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要得出这样的心得常常是很艰难的;从考试成绩来看,阅读部分失分依然严重,特别是现代文的阅读,2015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共10分,从绵阳考区B56号(本)试卷学生平均分不到6分。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不高,与课标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很有研究的空间。

本课题就是基于以上原因,提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目的是从师生的阅读现状出发,从教师语文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出发,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与策略,力求达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的原则和理论

(一)课题界定

“语文阅读”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拓展视野的一种手段。课外阅读是中学生特有的一种高级需求,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对课堂学习的共同检测形式,课内阅读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理解的规则、方法和技艺。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学业成绩,是从整体上检测师生在教学中对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客观公正性和科学性。也是对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量化检测。从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反之,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业成绩的效益最大化。

(二)依据的原则与理论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个性化的主体,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地对话与交流,努力做到把关注的目光,洒落在每位渴望知识的孩子身上,为他们的终身与未来着想。主体性原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首先应用到的教学原则,如果连主体性问题没有搞清,那么实施“改革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将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2、开放性原则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网络化使世界陡然之间变得很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然以大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更新阅读教学行为,如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体系呈现多样化。使我们的语文阅读与写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互动、互融、互促。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个性化的阅读,理应吸收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因为即使是应试教育,里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三、课题目标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两大目标:

1、学校及教师因势利导为其营造个性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把学生由课堂“一方小池”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创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2、改革阅读课的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交流,重视理解的深刻,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学校声誉,真正实现“科研兴教”这一办学理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四、课题的主要内容

1、探究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

①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的产生、形成,提高的机制、程序、途径。

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指导与训练的动机,价值取向,可能性,期望值。

2、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形成“自主阅读”操作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

①指出正确的阅读学习的方法,将这些方法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

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和操作模式研究。

3、提高实验教师阅读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指导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业成绩效益最大化关系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步骤针对可能影响学生阅读的各项因素进行详实调查,准确定位所调查学生的现状及症结所在。

2、行动研究法。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研究实际情况调整研究内容、方法、程序等。

3、文献研究法。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借鉴各种教育书籍,报刊杂志中介绍的理论和经验,多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中把实践的经验形成报告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

5、实际观测法。通过学生学业成绩测试作出对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效果的进一步评判。

六、课题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准备和调查研究阶段

组建课题组,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2、落实课题研究网络。

3、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4、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5、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两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二)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1、设立问卷调查,从初一、初二各抽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阅读状况及解决的方法。

2、组办:“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启动仪式:

①由学习吟诵《弟子规》

②演讲《文明,从诵读经典开始》。

③学生代表演讲《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④讲话《让读书成为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⑤提出希望和要求,提出所有活动奖品以赠书的形式。

启动仪式要达到激发阅读兴趣为目的。扩大课题影响。

3、制定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阅读氛围。

①学校图书室整理图书,列出书目、序号。提出学生借阅管理办法。公布阅览室开放时间以及阅览要求。

②召集班主任成立班级“书柜”,由学生捐献1—2本书,由语文科代表管理。举办“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读书成就梦想”,的主题班会。

③校团委成立广播室,招聘播音员,组建记者站,收集整理学生来稿。宣传读书活动。播放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来浸润书香,滋润心灵,精极人生。

④初一、初二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坚持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记,每月一得,每班一集,每期一会和举行演讲比赛,朗诵会等多种形式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书香的浸润,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改革阅读教学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把所学语文知识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的技能,这种技能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是阅读并不可怕,它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①、针对不同文体、整理、编撰阅读方法。

② 改革课堂阅读教学方案(试行)

A、每一单元讲授课,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把深广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邓阅读的具体过程中。

B、每一单元的自读课,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具体自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点拨。

C、适当选编课外阅读练习,在江油统考、绵阳期末统考的试卷中,选取阅读题,训练时讲究“适度”、“梯度”、“力度”。

D、此试行方案分别每人编好一篇示范教案,写好教学心得,跟踪学生阅读变化,根据阅读能力变化,做好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变化统计。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每人写好论文。方便下阶段总结推广,以点带面。

(三)课题总结和完善阶段

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的阅读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

4、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四)研究措施

1、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①完善课题管理体系:校课题组—语文学科组—试验参与教师。校课题负责课题研究管理和理论、实践指导。

②语文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确定实施方案。

③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研究管理和指导。

④纳入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考核。

(五)加强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

①教导处通过会议、简报等渠道,广泛宣传省、市、县有关课题研究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提高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课题研究的认同度和参与性。

②学校加强课题的策划和宣传,动员全体教师尤其是参研的语文教师深刻学习和理解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主动向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③注重宣传策略和方式,把课题研究对“我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把全面改进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质量放在首位,提高课题研究宣传的有效性。

(六)强化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

①每常年度组织2—3次市(县)内课题研究研讨会,安排骨干成员交流经验,通过同伴互助优化课题研究。

②定期邀请市课题组的学者、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学术报告和讲座,培训和指导参研教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课题研究效益。

③加强与上级总课题组的联系,及时收集和精心选择省内外、市内外优秀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组提供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参与借鉴学习依据。

⑤ 在师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师生订阅国家级优秀刊物、本课题指定读物—《学语文之友》杂志,引领各级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七)搭建课题研究的活动平台

①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专项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召开和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②每学年度开展一次课题研究的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优秀习作评选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上级和《学语文之友》杂志社组织的有关评优推选活动。

③及时准确介绍省、市总课题组研究活动信息,组织参研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学习培训研讨活动。

(八)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的激励机制

①表彰鼓励参研教师中的佼佼者。

②每学年评选次优秀课题研究教师,表彰、奖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先进个人。

③参研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及效果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并与评优、晋级挂钩。

(九)确立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制度

①每学年由课题研究小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测评,检验课题研究实施的实际效果。

②通过教学质量调研,验证课题研究实施的水平和质量。

③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组开展的有关知识能力竞赛,验证课题研究实施的的客观成效。

七、预期成果和效益

推出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或阅读活动现场;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编制论文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和相关成果。研究期间,我们将研究成果向总课题组推荐公开发表。研究结束后,部分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将结集、最终形成《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论文集。另外,本研究由《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参与,还将形成《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资料汇编,以课外辅导书、杂志等形式出版。

1、《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使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具体反映在有深厚的阅读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实在的阅读效果。

2、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方面,有强烈的阅读教学指导和训练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能有效引领和帮助学生获取阅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3、学校、家庭在中小学生阅读环境、氛围、条件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初步构建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家庭的生态环境。

4、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5、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丰富中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提升其审美情趣,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方案三:语文课题实施方案

一、选题缘由

我们课题组之所以要选定和研究这个课题,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信息化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而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曾祥芹和韩雪屏两位阅读专家曾研究,新世纪的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阅读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一致认为阅读的深度、广度、效率的形成,最佳时期就是中学阶段,这就迫切需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又是相互关联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爱读是会读的基础,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

2、教育改革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阅读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阅读能力不只是指能够解答好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更重要的是指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在阅读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被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加以关注和研究。当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学生发出了提高阅读兴趣的强烈呼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惰性和单向性积习已成常态,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包大揽,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只是机械应答、学习,处于极被动地位,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出现了一种高费低效、简单机械学习的现象。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厌恶语文阅读学习或无积极意识学习,只是课堂上为学习而阅读,课外根本不涉及阅读知识,这又导致了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极低的现象。学生极期望一种开放、合作、探讨的教学态势的形势,期望教师由知识的单向传授的权威模式中走出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大门。

3、农村中学校情的需要。《课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在农村,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守中学生数量剧增,即使有少部分在家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我校就属于农村中学,正是由于办学条件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学生自幼就阅读兴趣不浓,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基础较为薄弱,阅读活动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阅读,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我校的校情,寻找有效途径与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研究空白填补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先后完成了国家级子课题、市级、县级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阅读教学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我们在教学反思中发现,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没能让那充满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成为教师的乐趣、学生的渴求,成为师生忘情的精神享受;相反,阅读已成为枯燥乏味的一种技艺,一种望而生畏、做而生厌的训练。我们时常只是让学生粗略地“扫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问、去分析、去归纳,最后便是梳理出几条所谓的“规律”,让学生记记。遇到公开课更是去追求表面的繁荣与新奇,而学生却很少真正地走进文本,我们教师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阅读兴趣的培养意识淡薄,培养方法盲目、混乱、低效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理论缺乏造成的。因此,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一致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对我校来说既是一项研究的空白,同时又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应该去研究,也值得去研究。

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作为研究课题,希望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教育界对阅读的探索和努力从未间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行动研究读书会一直以来非常关注阅读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15年的主题是“读书与未来”。 于漪、曾祥芹和韩雪屏等阅读专家长期致力于语文阅读的研究,并强调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们也都纷纷投入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各类刊物都能看到发表的相关论文。这些对与我们的研究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但我们也发现,其中有些研究也只停留在短时效应和肤浅的层面上,既不系统,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

因此,我们希望在专家的理论指导及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三、理论依据

1、“兴趣”理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在中国古代,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主张。的确,正是因为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学家都十分重视兴趣这种认识和能动的价值,明代学者王明阳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也说:“学习兴趣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杜威则把兴趣看作是活动的原动力,他说:“除非一个对象或一个观念里面有了兴趣,其中便没有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

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了看,兴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挥动力。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里也谈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会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该理论应用到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阅读浓厚而强烈的渴望和需求的心理,从而让学生产生出愿读、想读、会主动读的读书行动。

2、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兴起建构主义思潮。它对笛卡儿的教育认识论进行反思,提出了“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的观点。之后,建构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从此,建构主义思想渗入语文阅读教学中。

该理论应用到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就需要教师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

四、研究思路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着力研究解决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或缺失的问题,探索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盲目、混乱、低效的问题。

(2)探讨出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模式,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兴趣的培养理论缺乏和无模式可借鉴的问题。

2、研究内容

(1)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现状的调查。

采取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主要包括: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样,学生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对语文教师有哪些期待等。

(2)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教学实验研究。

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我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体系。具体来说,即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怎样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取哪些基本的策略、方法,坚持哪些原则,通过哪些途径等。包括:

①“阅读兴趣的培养”的理论研究

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原理、机制的学习与研究,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②“培养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证研究

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探讨出激发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创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提供借鉴,提高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能力。

如:培养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古文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研究。

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的难点。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我们探讨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总结教育对策,主要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问题,为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实作方法,如:

培养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古文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检索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即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取“预测—设计—开展—调控—反思—改进”的动态研究方法。

(2)文献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著作、报刊、网络、实地听课等) 关注影响语文教学存在的因素及其对中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语文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学生问卷、师生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阅读兴趣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

4、研究原则

(1)独特性原则:即在课题研究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2)稳定性原则:从研究初期到形成成果、以及以后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该课题的实施,确保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不断充实、完善。

(3)主体性原则: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4)实事求是原则:如实总结和反馈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不因急功近利而夸大或虚构研究成果,失败和教训也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5)灵活变通原则:尽量灵活、巧妙地处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和失败,以不同视角和方式改进研究方法和策略。

(6)坚持不懈原则:不管研究过程中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强,成功与否,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5、研究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三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课题准备阶段、开题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3月)

(1)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开题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

(1)培训研究教师,增强对本课题的认识,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施办法。主要形式有:举办专题讲座、订阅教育刊物、邮购理论专著、印发重要资料、专题摘抄集锦、派员外出观摩、理论探讨交流等。

(2)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团结一致的研究队伍,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研究经费到位。

(3)广泛了解研究动态,争取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展研究,并且使研究在有组织、有计划、有动力的环境中运行。

(4)举行开题论证会。

(5)展开实验研究工作。开展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6)撰写阶段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5年7月)

(1)高质量地搞好主题研究工作。

(2)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活动。

(3)在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整理有关的资料,为结题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1)开好结题工作研讨会,理清思路,布置工作。

(2)整理并完善附件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完成主件资料。

(4)迎请专家结题。

五、具体实施措施

1、以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今日强调校风校纪,成语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要表明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图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学生看到满目琳琅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模糊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应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我们还可组织学生组建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这样让每位学生捧出两本书,你就拥有全班一百多本书,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的班风。学校的“广播站”也可开辟佳作赏析节目,这样,使学校有“书香”“墨味”,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以各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竞赛活动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如,经常在校内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读名著名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赛、背诵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评选出优秀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丰富个人的生活经历,彰显个性色彩,并且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3、以教师阅读兴趣的外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学识渊博的老师有强烈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给学生介绍好书,做出个读书的表率让学生看。每天晨读,教师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

4、以教学各环节的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应该做到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只给学生传授阅读知识与方法,更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学各环节(预习、导语设计、课堂研读、作业设计与评价等)的优化,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5、以写促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借课堂教学的课文之“读”加以延伸,以“读”后之得之感,引发“写”的动机,让学生有得“写”;在写作课中,通过题目的设计,让学生为“写”而“读”,“写”的过程又是对“读”的深化和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又以“写”体现阅读的成果,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所开展的以写促读活动,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动学生动笔去写,首先是为了更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去阅读、感知、梳理文本。认真读书,也许不一定有多少话写,但不认真读书,是一定没有话可写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写要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写的过程,是对课文阅读理解的梳理。在阅读中体会写作的妙处,虽然表面上看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收获的是对教材内容更透彻清晰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阅读期待,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释放学生的心灵。

六、本课题研究的预想成果及预想成果形式

1、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预期获得如下成果:

(1)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培养学生不同文本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3)培养学生不同文本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4)以写促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预想成果形式:

分阶段完成论文及实验报告

(1)调查报告(基于课题实验所进行的各项调查情况)

(2)实验报告(实验总体报告、阶段性计划与总结等)

(3)论文(基于课题研究的各类论文)

(4)来源于学生的多样化的延伸性的阅读成果(读书笔记、活动记录、各类作品等)

(5)实验教师、学生的各项成果如案例、影像资料、发表或获奖作品等。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教育教学条件优越。我校为农村远教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2、过硬的研究基础。我校已形成了浓厚的科研之风,涌现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实干精神佳的科研能手,而且教师队伍年轻化,富有开创精神。本课题组成员都曾参加过校级、县级课题研究,有的还参加过市级和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本课题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咨询了许多专家,确保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4、制定了全面细致的《课题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性和务实性。

5、经费保障:对于课题设计的经费学校将专款专用,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篇四: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2015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计划一: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人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语文的校本研修就是通过对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全体教 师师德修养、理论水平、教学管理、教学能力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有事业心、能适应学校更好发展的教师队伍,从而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二、学期目标

1、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使每位教师自己能成为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教师。

2、以“学程导航”备课范式研讨沙龙为平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提高备课专业技能,以达到让好备课带动好课堂,好课堂带动高的教学质量。

3、通过校本研修,解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三、研修内容

1、积极参加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修,特别是“学程导航”备课范式的研讨,并做好有关记录。

2、利用时间,进行国内外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教学常规的学习。

3、认真上好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课,撰写论文案例或随笔在学年末参加论文交流。

4、积极参加教师理论沙龙活动,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交流“学程导航”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和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5、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训练。如:三字一话、说课、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一系列评比活动,使自己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6、经常阅读教育报刊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反思或心得体会,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主要措施

1、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

利用时间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追求现代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机整合。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在各种竞赛中,进行校本研修,促使自己尽快成长。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切实提高自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继续开展“读书活动”,丰富自身内涵。

积极阅读各类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寻求更多的水源,只有这样让自己不断提高,才能真正干好本职工作。

5、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进行校本研修,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按照计划研修,尽职尽责的干好本职工作。

计划二: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4.通过学习,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做创新型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写出教育教学研讨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在备课管理上,朝着打造高效课堂目标奋斗,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前一步。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通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计划三:小学语文校本研修计划

我们语文第一学段共有组员8名,教师素质优良,教学工作负责,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整体水平较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搞好校本研修活动,工作中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要点,我们教研组将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教研组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学校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开展教研工作,并围绕课题组织学习,开展教学,及时记录、交流,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继续开展“蓝辅青秀”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结合教研课题,上好语文(教研)课。加强教研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5、继续加强对课堂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及时提炼成个人学期研究方向(问题就是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反思,写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每人一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6、围绕“经典国学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利用早读时间有计划的背诵《弟子规》及其他经典诗文。

篇五: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2016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宁阳四中 程国栋

一、简介部分

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2、摘要

本报告主要阐述宁阳四中“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小组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内涵的理解、体会,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实验的发现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数据以及今后的建议。

3、内容结构图

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目的、意义。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

二、实验、研究程序 3、实验时间

4、实验过程及步骤

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

四、分析和讨论

五、建议

六、参考文献

二、主体部分

(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告诉”方式。不少老师把高考内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语文性质的异化,这种做法必然会使语文教育丧失人文性,使学生既无文化,也就是无文明化;也无人化,也就是无个性化。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改革。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好的做法,应该继承和发扬。朱熹说过:“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要读得“熟”,不单要如此,还要做到“精思”。何为“精思”?朱熹说过的读书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就能做到“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明“精思”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必要的。“熟读”只是一种读书要达到的熟读程度,“精思”则是更深一步的加工过程。只有我们做到“精思”了,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精思”是一个过程,是不断领悟的过程,是伴随着“读”的过程反复进行的。“熟读”伴随着“精思”,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深化。

好多人都误以为传统语文教学让学生背诵,是死记硬背,是扼杀他们的天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统语文教学的“背”是为了吸收、借鉴更优秀的成份来内化、美化自己的修养和文笔。也许学生在最开始时不能对其学习背诵的文章有所领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也会增长,那时便会猛然醒悟。可是如果等他们能领悟时再学再背,恐怕已经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那时再开始背,开始学和从小便开始积累,从占有的量上就能看出差别;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东西最快,印象也最深,传统语文教学很好的利用了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这一特性;等再大一些,人的记忆力会退化,记东西会很慢,很吃力,便失去了这一先机。

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设计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三级达标实验课题。本课题的内涵简单描述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使参加实验的学生高中语文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分别达到以下三个不同层级:第一层级,熟练诵读300篇经典名诗文的“温饱型”水平;第二层级,在第一层级基础上再精读100(或80)篇现代诗文和一两本经典名著,学会阅读经典的“小康型”水平;第三层级,在前面两个层级的基础上达到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以探究为主的“富足型”水平。

这一课题必将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探索语文学科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推进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实验、研究程序

2016年9月,我们宁阳四中有幸被选为“三级分层达标”省级教学实验课题最早的10个实验学校之一。这个实验课题能够花落四中,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学校重视抓素质教育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语文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

实验开展两年来,学校王校长、贾校长、赵校长多次对实验的规划、安排作了具体的要求;对实验的进程非常关注,经常给予指导;教学科研处、教导处、高中三个年级也都对本次实验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组举办的各种活动各个单位都全力配合。课题组成员更是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扎实工作,大胆创新,科学实践,全力以赴。两年来,我们确定的“在活动中提高兴趣,在活动中增强底蕴”的实验构想已初见成效,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提高。

1、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这个课题必须先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知道课题结题时学生的进步情况。

②测验法:因为古诗文背诵本来就是高考必考内容,进行这个试验后平时考试时要增大古诗文背诵分数,这是调动学生积极背诵的有效手段。

③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及时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体会、经验、教训总结下来,为今后实现高效课堂提供第一手资料。

④个案研究法:实验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个案:比如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古诗文诵读,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写作,有的学生背古诗很费劲,有的学生对古诗毫无兴趣。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跟踪培养,个别指导,研究他(她)的学习方法与特点,用于指导其他同学,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研究对象

我们选定宁阳四中2016级从高一开始进行实验,该年级共有13个班。该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读书较少,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中考语文成绩较低。

3、实验时间

2016年9月--2016年9月。

4、实验过程及步骤

两年来,我们先后作了如下工作:

⑴、2016年3月,成立学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课题组,学校赵校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上,课题组组长做了开题报告,赵校长作了重要讲话。

⑵、2016年4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广泛搜集实验课题材料,认真学习巢宗祺教授有关理论,深刻领悟实验课题精神,为实验的顺利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

⑶、2016年9月,对实验年级进行《高一学生古诗词积累与欣赏情况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古诗词积累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员学生投入到实验中来。

⑷、2016年9月26日,举办“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共发展”诗歌朗诵会,高一、高二两个年级2000多人参加,比赛共评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3人。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意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爱校热情,为“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⑸、2016年,学校“岱蕾”文学社成立,定期出版校刊《七彩虹》,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写作园地。

⑹、2016年12月11日晚19时-21时,在学校体育馆举办“好读书,读好书”学生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要求实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⑺、2016年3月在高中三个年级开展了“爱祖国 爱家乡 唱和谐”征文比赛。

⑻、2016年6月举办了“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实验年级的同学通过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表演细腻、逼真,现场气氛热烈,展示了实验年级同学的风采,也证明了实验课题对同学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宁阳电视台、泰安电视台先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⑼、2016年9月,我们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现代文诵读(上)》《现代文诵读(下)》,要求学生整理好梳理本、摘抄本、心得本。

⑽、2016年12月,我们安排了“《平凡的世界》主题阅读”活动。

⑾、2016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三级分层达标” 省级语文实验课题在我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涵养、人生修养,展现学生的文才,举办了第二届“读书笔记征文活动”,比赛将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高一年级参赛时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也可以写读《平凡的世界》后的感悟。高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现代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篇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

⑿、2016年4月,我们在实验年级进行了书法比赛。

⒀、2016年6月举办“我看《三国》人物”征文活动。

(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

通过两年的探索,“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已初见成效。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方面有所收益。

1、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科本来是最美的一个学科,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学科。但是,由于前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学习成了单纯的机械的做题的训练,有人还美其名曰“语文理科化”,让语文彻底失去了美感,学生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和热情。“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质,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不用去管什么表现手法,不用去做那些乏味的练习题,由背诵开始,到美的感悟与体验,到自我鉴赏与评价,发自内心,源自真情,热情高涨,兴趣浓厚,长此以往,定会厚积薄发,发生质变。

2、学会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都喜欢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实际上,这种盲目性的做题或许短时间会让你的成绩有一点提高,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发展没什么益处。因为这种做法限制了人的视野,变窄了人的思路,捆住了人的想象,扼杀了人的创造。“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让学生养成了静心读书、大声读文 、积累梳理 、学会倾听 、主动交流等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与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3、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在“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背会大量优美的古诗文,阅读大量有深度的现代文外,我们又通过年级每周出版的刊物《文笔精华》,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如: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张家界》、《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等散文;梁衡的《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散文;还有余秋雨、毕淑敏、李存葆,贾平凹等当代散文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优美,或深刻,获厚重,获哲理,学生通过读这些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提升了语文素养。两年多的实验,学生不仅重视了广泛阅读,更重视了识记背诵。学生受到了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了民族的文化智慧,培养了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5、学生入校成绩与高一市统考成绩对照及高二成绩对照表

平均分

1班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6年9月

90.89

91.05

91.11

91.86

93.08

91.55

88.78

90.28

91.81

89.98

92.06

2016年1月

93.45

92.44

91.34

92.09

95.02

93.67

90.56

91.34

92.77

89.88

93.45

2016年7月

94.56

93.34

92.88

92.75

95.67

94.45

91.56

93.01

93.49

91.07

94.06

2016年1月

96.45

94.67

94.09

94.49

96.57

95.08

93.88

94.67

94.66

92.56

94.81

2016年6月

96.96

96.56

95.88

95.36

97.88

97.06

95.89

95.98

96.74

95.85

96.06

(四)、分析和讨论

1、采用灵活多变的背诵竞赛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过的“课前三分钟速背赛”“一月个人达标赛”“班内小组赛”“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等形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带着目的去背,带着目标去背,记忆的速度会很快,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2、诵读与默写相结合,会让学生背的更准,记住的时间更持久。

【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3、诵读与改写、扩写、写作相结合,比如为新课文设计导语、意境描述等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这样做会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诗,会不断增加学生语言表达中的“诗味”,会提高学生的修养。例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要求同学们运用联想、想象,写一个片段,描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们要求学生以此诗为文本,扩写成散文。学习了《阿房宫赋》、《六国论》以后,我们课题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苏洵认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二人的观点有什么异同?请学生根据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为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我们课题组结合中国四大名著展开了“走近经典”的读书活动。我们先后安排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三国演义》的阅读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我们还专门找时间为学生放映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由此写出了一些读书笔记,如《看三国,品人生》《我看“七擒孟获”》等。

4、诵读方法的指导必须到位。每次读,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说说有没有读出语调、重音、停顿、速度与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朗读的技巧。在达到一定的共识后,再请朗诵出色的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深情并茂的节奏、韵律,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较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学生也能在自己反复的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5、诵读与教学相结合,诵读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背诵古诗,不是单纯的去背,去记忆,而是为了鉴赏,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必须与教学相结合,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及时的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古诗、作者、背景、写作技巧、文化常识、人文精神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我们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为学生介绍了“三月三”这个传统文化节日,并向学生展示了媒体上报道的各地华夏儿女身穿汉服到郊外踏青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盼。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书写《兰亭集序》第一段,予以展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在学习的李密《陈情表》一文时,我们课题组成员曾做过一项调查: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结果不容乐观,每个班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些90后的孩子,只知道惦记着父母给他们过生日,哪里记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要求父母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哪里想到过照顾父母;只知道自己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甚至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要自杀,哪里想到过父母的感受……由此看来,传统的孝道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已过于淡薄。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应该利用我们的教材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像孝道、礼仪等等。我们以“孝”为主题,编选了一期阅读材料,其中有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刘吾福的小说《孝》、邓炳荣的小说《疼痛的孝心》等,并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作文题“谈孝道”,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自己深刻地感受。

不仅如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作为自己今后修身立德的榜样。例如,屈原保持自己的高洁的节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李白刚正不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居易哀民生之多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文天祥一心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儿寒乎?欲食乎?”所流露的对亲情的珍惜……这些出自课文的名言警句,在学生的随笔和作文中经常出现,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6、教师的督促、检查、评价必须到位,没有落实的布置只能是空的布置。教师的检查要成为常态。

(五)、建议

1、提高高考试卷中默写题目的分值或举办全省范围的古诗文诵读大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推动这一实验的进行。

2、省教研室出台文件,把《古诗文诵读》《现代文诵读》变成选修教材,替换现有的《唐诗宋词鉴赏》。

3、进一步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观念,切实让老师们理解并贯彻厉复东老师说的“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理解课题,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不是把课题纳入常规教学,而是把一切常规教学纳入课题。目的只有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理念。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看分数、不看素养的粗浅的做法。切实解决实验过程中几张皮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读书法》,《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7月,第27页。

2、柯昌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三中学):《传统语文教学vs新课改》。

3、王景华 厉复东:《古诗文诵读》“编写说明”,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10月。

4、厉复东老师、巢宗祺教授济南、日照会议记录

三、附录(致谢、插图列表、表格列表)

(一)致谢

1、向巢宗祺教授、厉复东老师、侯成宾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向孙蕊老师、王洪民校长、贾存胜校长、赵峰校长以及宁阳四中各中层部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三级分层达标实验教师研究成果汇总

教师姓名

【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教学科研成果

朱永明

《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语文必修三》(副主编)

朱永明

《中学教材学习讲义·高中语文必修三》(副主编)

程国栋

《高中语文复习指导与训练》(编者)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2016年第6期):《为青春喝彩》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2016年第9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27期):《如何写文艺评论》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38期):《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名臣良将》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47--52期):《高考作文专辑》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6年第3期):《语言运用分类训练》

侯代泉

《高中作文阶梯训练(高一)》(参编)

侯代泉

《高中作文阶梯训练(高三)》(参编)

侯代泉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评析与阅卷报告》

侯代泉

《2016高考通关》(主编)

侯代泉

【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学生新报·高中语文:《秋日恋歌》

侯代泉

语文学习周报·高考版(第24期):《诗性语言,妙悟人生》

(三)三级分层达标实验教师与学生获奖汇总

获奖教师

获得奖项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教师指导奖

郝风华

泰安市教学研讨会公开课

郝风华

泰安市优质课二等奖

郝风华

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郝风华

泰安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郝风华

宁阳县艺术节诗歌朗诵一等奖

王晓敏

【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王晓敏

泰安市征文比赛优秀辅导奖

王晓敏

宁阳县诗歌朗诵优秀辅导奖

篇六:小学语文最新课题
2015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第1篇:2015—2015年度上学期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工作是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目的,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具体内容

1、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显得重要。本学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准备结题。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题小组成员的培训

(1)每位课题小组成员每月自学有关多元评价及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并书写读书笔记。

(2)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交流讲座,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3、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

结合学校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课的活动,围绕研究课开展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相互提高。

4、落实好课题实施计划

(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个课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5、开展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撰写

课题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验教师上交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十月:按照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围绕课题开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十一月: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修正完善,总结经验教训。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训

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实验总结。

科研反思集锦

科研成果汇总,编辑成册。

第2篇:邳城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在本学期中,为保障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制定以下研究计划。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意识,提高研究的成效。

课题组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阵地,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经常化、制度化、深入化,课题组活动必须正常、高效。课题组成员要提高意识,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并进行推广。结合本镇资源而开展的研究实际,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并定期进行阶段总结与汇报。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并进行分类汇编,注重研究资料的原始积累。

二、以课题为抓手,创特色品牌。

本学期,首先继续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营造科研的氛围,督促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学习,丰厚每一位教师的理论积淀。这是课题进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且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沙龙。其次、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和积累,把课题研究当作日常教学的习惯。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练就一双慧眼,善于把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纳入研究的范围。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撰写教学心得变成一种习惯。

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度表。

1.进行“培养留心观察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2.分学段进行观察活动。做好记录。

6.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镇级评比活动。

7.组织教师评优课评比。

8.课题汇报活动。

三、预期效果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发现、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经常提出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尝试,养成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布置任务,明确具体研究内容。

(1)落实任务,脚踏实地、事实求实地开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收集;

(3)及时整理研究资料;

(4)积极书写相关论文,注重成果的转化。

2、继续加强课题理论的学习,搜集课题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开展课题研究讲座,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的引领。

3、通过采用谈话、问卷、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留心观察习惯进行一次量化的调研。

4、要求实验教师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学校要组织人员对实验课进行评议,全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5、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会。

第3篇:2015学年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本课题将在主课题的引领下着重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多践行,深思。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本课题组组长带领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课题组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学年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书香校园”,本课题组成员计划以第一学段中的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总结。

4、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各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各课题组成员要主动积极维护课题资料正常运转,要把各自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及时在街道学习会议上呈现,以实现资源共享,以让本课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订本学期课题组研究计划。

2.课题组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有关章节)

3.制定课题组成员本学期研究课安排表。

4.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5.课题组理论学习。(分享阅读,主题: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有关章节)

6.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7.课题组理论学习。

8.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

9.本学期课题研究情况反思与总结。

10.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

第4篇:小学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的课题:农村现代过程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总结并形成适合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应用方法,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出“双主互动”、“导学—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写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写好课题组个人子课题计划;

3、将计划上传到教师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4、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十月份: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4、认真准备课题研讨课。

十一月份:1、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2、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总结,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课题组成员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教师博客。

十二月份: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元月份:1、写好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写好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3、收集并整理研讨课教案、说课稿和评议,并及时上传到博客;

4、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

第5篇:庙岗小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所谓“小学生成长袋”,就是保存一个学生成长状况的各种文字和资料。孩子每天都在发展,每天都会给我们惊喜,只是许多没被我们发现。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把它保存起来告诉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并且因势利导,促其主动发展。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能多层面地、多方面地评价学生,从而发挥好评价的发展功能。建立“小学生成长档案袋”,也是帮助学生整理记载着自己的成长轨迹的资料。感受到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呵护,更加热爱这美好的世界。使自己的成长有更结实的根基,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校为了引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并促进师生间、家校间的长效而良性的互动,创建和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引导、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积极反省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不断完善自我。

2、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帮助教师、家长了解的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3、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制定教育评价计划。

4、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总课题领导小组,提高工作实效。

为加强管理,学校成立“学生成长袋建立探索”管理领导小组:

1.庙岗小学课题研究领导组:

组长:黄正甫

副组长:谢素梅

成员:黄友为、胡忠业、周玉平、戴本燕、陈明梅、杨维玉、杨维红、庞传芹、史传华、甄长兰、郭玉明、樊传圣、杨俊田、闫兴春、甄茂芬、裴习芬、水怀玉

2.课题研究管理组:

组长:黄正甫

副组长:谢素梅

成员:黄友为、胡忠业、周玉平、戴本燕

3.课题研究业务组:

组长:黄正甫

副组长:谢素梅

成员:黄友为、周玉平、戴本燕、闫兴春、裴习芬、甄茂芬、陈明梅、杨俊田

学校领导小组在充分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阶段性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各块负责人在开学初要拟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上交总课题组。

(二)研究内容—“小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构成:

1、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班级、过程情况、身高体重、视力记载、家庭住址、家庭组成、家长工作单位、职务、兴趣爱好、身体、经济状况、教师的变动及简介等。

2、学初计划:

学生对学好各门功课、发展自己的个性所做的设想,量化与模糊要相结合,要特别重视个性化课程的学习。教师和家长都要做好指导,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初计划,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学初计划认识不清。这样由家长和老师配合制定出计划。也可用录音的形式。

3、各种成绩:

此项可先按学科分类,然后在按照比赛的级别分类,级别包括班级比赛、学校比赛、社区、局级以上比赛。要充分重视班级内部的比赛,比赛内容:运动会、征文、小制作、小发明、

4、进步足迹:

能体现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均可放入。让学生尽量发觉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进步,对未来充满信心。如学生的画、字、小制作、小发明、照片、小报、优秀作业、优秀作文、获奖证书复印件、单元试卷、期末试卷、古诗词背诵记载等。学生的反面案例也可放入,放入时间不限,资料的件数不限。

5、评价:

对学生评价需是记实性的具体而明确的、勉励性的,对具有特别不良行为的学生评价也可适当的使用严厉的语气,对刚入学的学生可用贴星或发放小红花,金苹果的形式。要重视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关注学生个性,对学生的评价法要多种多样,可分为自评、教师评及组员评、家长评。最好要有创意。

1)、自评。学生自我评定,给学生一个空间,主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最好和最喜欢的作品集。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比标准化更重要,理想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分析和评定自己作品能力的反思。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历史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

2)、教师评定及组员评定:主要有教师、组员班级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教师评价、观察、考查、成绩测验、组员审定通过。还要有教师依据课程目标描述所有学生的成绩的总结,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一个学生的观察。在一定情景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3)、家长评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记录,积累资料。如:孩子在家做家务,搞一些小发明,制作一些小物件,读了哪些好书等。一个学期后家长和学生在一起交流,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

2、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实践边研究的方法,实施过程中允许突破方案,碰到实际问题,可以修改方案调整目标。

4、个案研究法。对少数或个别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采用个案法研究,做好个案记录,阶段整理、汇总。

5、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概念,了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的内涵与价值,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82328.html

    上一篇:雨,造句

    下一篇:四年级音乐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