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第三册复习提纲题目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的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对农业发展的优越性)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对交通、气候和海洋事业的优越性)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地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两大内海是琼州海峡和渤海。
7、我国领土的四至,最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北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岛。东西宽约5000多千米,南北长约5500千米。
8、我国目前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特殊的省份
(1)我国的四至省区分别是最东的和最北的是黑龙江、最西的的新疆、最南的是海南,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纬度最低的是海南。
(2)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海南。南北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
(3)我国面积最大省区和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3)、四面临海的省区是台湾和海南、海岸线最长的省区是广东,其次是山东。
(4)俄罗斯国家和我国邻省最多,内蒙古和陕西省区邻居最多。
(5)山东的四个邻省分别是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6)同时兼邻黄海和渤海的省区是山东和辽宁。
(7)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位置最西的是重庆,东临东海的是上海、临渤
海的是天津。
(8)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从东向西分别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台粤桂滇)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措施是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
12、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还是很快,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13、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黑河-腾冲线。
1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因为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西部气候高寒或者干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和边疆地区。东北主要有朝鲜族和满族,西北主要有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回族,西南主要有藏族、壮族、苗族、傣族等。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17、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台湾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18、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利弊)
19、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有着巨大影响。)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利和弊)
3、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5、四大高原: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最平坦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喀斯特地形)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 准噶尔盆地(最北最冷) 柴达木盆地(最高)、 四川盆地(季风区内)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 华北平原(最开阔完整)、 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低)
三大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 ,因此山地占全国的1/3,而山区约占全国的2/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因此开发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7、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从南向北气温递减。受纬度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低,昼长时间短。而且我国北方太阳高度不仅比南方低,而且白昼时间也比南方短,加上冬季风对北方影响更严重,所以南北温差很大。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
8、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受纬度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变高,白昼时间变长。北方虽然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温差不大。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
9、划分温度带的标准是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还有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10、不同的温度带的熟制不同,寒温带和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亚热带一年两熟,热带一年三熟。
11、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所形成的夏季风的影响。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13、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四类干湿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界线分别是800、400、2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
14、不同的干湿区会发育成不同的植被类型,湿润区是森林、半湿润区是森林草原、半干旱区是草原、干旱区是荒漠。
15、东北地区北方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小成为湿润地区。新疆北部因为天山地抬升了北冰洋的冷湿气流降水比周围多,形成半干旱区。
16、季风区是指夏季风影响到的地区,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影响不到或者影响较小的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17、我国气候的两大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
18、季风气候显著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但是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如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19、我国江南和沙特阿拉伯地区处于同一个纬度,它们是干旱的沙漠,我们是鱼米之乡,因为我们夏季可以受到海洋风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阿拉伯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20、我国内外流区的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一致。季风区内多外流河和外流湖,非季风区内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21、淡水湖的湖水输出是河流输出,咸水湖的湖水输出形式是蒸发。
22、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多数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印度洋的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有额尔齐斯河。
23、外流河的汛期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是汛期,冬季风来临是枯水期。
24、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汛期受气温的影响。
25、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的河流水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有结冰期。南方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泥沙含量小,无结冰期。
26、淮河是我国冬季最北的不结冰的一条河流。
27、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泥沙含量最大的是黄河。
28、我国东部季风区内的河流汛期从南向北受雨季长短的影响,汛期越来越短。
29、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正源叫约古宗列曲,流经了九个省区和三大地形区,注入渤海。发源的省区是青海省入海的省区是山东省
30、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内蒙古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南旧孟津。上游的支流有湟水和洮河,中游接纳了渭河和汾河,下游有汶河。
31、黄河的奉献:黄河不仅塑造了华北平原,而且在半干旱的地区灌溉了具有
“塞上江南”美称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32、黄河最大忧患是中游的水土流失,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任务是保持中游的水土。
33、黄河上最大水电站是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中游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沉沙防洪,防止下游的地上河继续抬升。
34、目前黄河黄河各段的忧患:上游有土地荒漠化现象和凌汛,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的危害和断流现象。
35、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黄河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淤积了下游河道,抬升了河床形成的。措施:植树造林,防止中游水土流失;修建水利工程沉沙防洪和汛期冲沙等。
3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是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乱垦草地等植被破坏。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牧、禁止过度放牧等。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正源名叫沱沱河,流经了11个省市区和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注入东海。
38、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6300多公里、水量最大每年注入海洋水大约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最广180多万平方千米。
39、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湖北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江西湖口。长江在上游接纳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乌江,中下游的重要支流有湘江、汉江和赣江。
40、长江的奉献:长江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41、长江最大的的危害是中下游的水灾。因此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水量大,水灾严重的原因是支流多,水量大,汛期长,河流开阔流速慢,地上河等原因。解决的措施是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等增加蓄水调节能力,在上游修建防护林保持水土,减少中下游的泥沙含量。
4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上水能最丰富,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43、长江水量大是因为流经了湿润地区,而且支流多;汛期长是因为南北支流对称可以交替进入汛期。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海陆兼备,有利于与多国交往与合作。
②海岸线漫长,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海域面积大,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
③地势西高东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夏季风,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的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二、疆域辽阔:
(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南北跨纬度广,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南北气候差异大。)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经度差异大,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
J
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其中F朝鲜S越南既是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
d、纬度最低的省且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e、山东的邻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
f、最东的省且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 g、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福建
h、位于沿海的省:辽宁,河北,天津,
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14个)
j位于边境的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东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西部地区地形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P17-18:记住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二、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5)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与劣势?不利: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有利:山区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分布状况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B、对河流的影响是:地势西高东低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海拔高差大,河流落差大,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利于建设水电站。 C、对交通的影响:有利影响是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联系。不利影响是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往往成为东西交通
的障碍,不利于铁路和公路的修建。 (7)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在阶梯交界处,海拔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8)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 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 温带季风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 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
• 自然景观中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 •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2013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备课质量,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 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教材(鲁教版)——《中国地理》(七年级上册)。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上讲,水平差不多,每班的一半的学生六年级地理掌握的都比较好,有一半的学生比较差。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四大部分。七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 养,教材有很多篇幅的图片和学习与探究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总目标:
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地理》(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得到发展。
2、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到每班不及格学生不超过15人。 3、期考目标:人平均分60以上。 六、具体措施
1. 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 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 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1-2
教材内容 1-1疆域
课时 3
主要知识或重点知识
地理优越、国土辽阔、34省级行政区名称、位置、行政中心、简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 4
1-3民族
2-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1 3
56个民族、;民族政策、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地形特点(类型、分布、地势特点) 山脉 地势
4 5
九月检测 2-2气候
1 2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5-6 6
七天国庆假期 2-2气候
3 1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 2-3河流 1 众多的河湖、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
7 7 8 8 8
2-3河流 2-3河流 2-4自然灾害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2土地资源
1.5 1.5 1 1 1
长江概况、上游、中游、下游 黄河概况,上游、中游、下游 常见的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
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概况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地区分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中国耕地红线
8 9
3-3水资源
4-1交通运输
1 2
时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中国的高速铁路
9 4-2农业 1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分布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0
4-3工业
1
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工业的分布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0
期中复习
4
11 12
期中考试
2 2
5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是 球体 ,平均半径是 6371千米 ,最大周长为 4万千米 ,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 。第一个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 。
线,
竖线(南北方向)是 经 线。
4、地球仪上纬度的起点(0°纬线)是 赤道 ,长度是 4
万千米 ,终点是 南极和北极。
地球仪上经度起点(0度经线)是 本初子午线 ,它是通过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终点是 线。
5、 低0度-30度、中30度-60度、高纬度60度-90度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朝南 ,如果站在南极,则朝北 。
0°纬线的长度比0°经线的长度0°纬线 是0°经线的2倍稍长 。
6、下列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N 北纬 S 南纬 W 西经 E 东经
7、南北半球分界线是 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西经20度,东经160度 .我们通常采用的判断方法是什么?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在西半球,其余的是西经在西半球,东经在东半球
8、我们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
9、面对一幅经纬网图,怎样区分东西经、南北纬?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
10、面对地球仪,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20°W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自转与公转
④
3、五带划分
说出五带名称,
分界线名称、度数
各带独有现象
(1)、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看是 逆 时针 ,在南极上空看是 顺 时针。
(2)、在北半球,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分别是哪几个月份?南半球相
反?春9、10、11夏12、1、2秋3、4、5冬6、7、8
(3)地球公转时地轴是 倾斜的 ,而且它的北极总是指向 北极星 附近。
(4)下列节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半球,并向 移动。
元旦南半球向北、三八妇女节南半球向北、五一劳动节北半球向北、六一儿童节北半球向北、七一党的生日北半球向南,国庆节南半球向南
(5)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是 热带 。南北回归线一次、赤道一年中阳光分别直射两次几
次?
(6)我国进行南极考察,一般在哪几月份?12、1、2考察船经过的温度带依次是 北温带、热带、
南温带、南寒带 。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它有三种形式: 线段式 、 数字式 、 文字式 。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范围、详略的关系是: 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祥 。
4、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 根据指向标 ,有经纬网的 根据经纬网 。
5、图例:居民点、洲界、国界、省界
河湖(时令、常年)、水库、瀑布、水电站
公路、铁路、长城、关隘
6、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什么是等高线?等深线?
7、坡越陡,等高线 密集 。坡越缓,等高线 稀疏 。
8、陆地表面分为哪几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9、山地的五种形态山顶、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弯、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弯、
鞍部、陡崖的等高线有何特点?
10、最直观地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是 地形剖面图 。
11、去公园游览,应看 导游 图,外出旅行应看 交通 图,了解国际时事,应看 世界政治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海洋占 71% ,陆地占 29% ,可以说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多集中在 北 半球,但北极却是 一片大洋 , 南 半球陆地较少,但南极却是一块 陆地 。
3、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读东西半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大洋名称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有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
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是 苏伊士
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
(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亚洲 、 大洋洲 、 非洲 、 南美洲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欧洲 、 北美洲 ,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南极洲 。
(4)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亚洲 。纬度最高的是__南极洲______,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__亚洲___ 和 _欧洲_____ 。
(5)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北冰洋__。面积最大的是___太平洋__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_________北冰洋_ 纬度最高的是__北冰洋______。介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__大西洋_______和
_______太平洋___ 。完全在东半球的是 印度洋 ,轮廓形状像“S”的是__大西洋______。
(6)我国位于______亚洲。
(7)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北美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南美_______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大洋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非洲___。
第二节 海陆变迁
1、变迁的原因有: 。喜马拉雅山升高、东海海底有古河流、荷兰围海造田分别是 地壳的变
动 。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学说是 魏格纳 提出的
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
块名称。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与板
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多
_______火山_和_地震_______。全球形成
两大地震带,分别是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
的是_______太平洋_板块。
(4)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
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
________扩张(扩张、缩小)。
(5)正在扩张的大洋是大西
洋 ,正在缩小的大洋是 太
平洋 。
4、红海张裂运动-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碰撞挤压-消失、喜马拉雅山碰撞挤压-升高的未来发展
趋势及原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降水概率、风向、风力的定义
3、6级东北风符号 8级东南风符号 7级西风符号
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陆地 蓝色表示 海洋 白色表示 云雨区
5、小雨符号 阴 冰雹 多云 雷阵雨符号 雾 霜冻 沙尘暴 大雨
6、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上 中国气象在线 看 电视 看 报纸 听 广播 打 12121
7、空气质量高低可以用 污染指数 表示,可分五 级,二级污染指数是 51-100 空气质量状况叫 良 ,
表示污染的污染指数范围是 大于100 ,四级污染指数 201-300 空气质量状况叫 中度污染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算法,
2、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定义。
3、气温用放在 百叶箱里 里的 温度计 来测量,离地面 1.5 米,测量四次时间 2
时 、 8时 、 14时 、 20时
4、早穿皮袄午穿纱指的是说的是气温与的 穿衣 关系,反应当地 气温日较差大。
5、夏天吃冷饮,冬天吃火锅说的是气温与 饮食 的关系
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2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
7、北半球陆地月气温最高 7 月,气温最低 1 月,海洋中 8 月气温最高, 2 月气温最低。
8、一年中某地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6℃,最高月平均气温22℃,最低月平均气温-2℃,那么气
温年较差是 22-(-2)=24 。
9、用 气温曲线图 表示气温的时间(季节)变化规律;用 等温线图 表示气温的水平(空
间)分布规律
10.在等温线图上,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等温线密集表示温差 大
1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
12、1月份,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 低纬 (高纬或低纬)弯,7月份,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 高纬(高纬或低纬)弯。
13、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上,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规律 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变化原因 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年平均气温高于20℃纬度范围 南纬23.5度和北纬23.5度之间 ,年平均气温低于-10℃纬度范围 北纬66.5度以北,南纬66.5度以南
14、某地山脚海拔720米,气温26.2℃,山顶海拔1420米,问山顶气温 26.2-(1420-720)÷100×0.6=22度
15、南半球等温线 平直 ,北半球等温线 弯曲 ,原因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地表性质比
较一致,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性质差异显著
M
1、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 气温逐渐降低 。
2、青藏高原(M)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此地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 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海拔高气温低(属于地形影响) 。
3、图上等温线北半球多弯曲,南半球较平直,原因是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地表性质比较一致,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性质差异显著
4、图上ABCDEF等字母处等温线均有明显弯曲,你认为原因是 海陆位置差异 。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的 雨 、 雪 、冰雹 的统称,主要形式 降雨 。
2、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 雨量器
3、连续24小时暴雨会造成的情况是 有些房屋漏雨甚至倒塌,有些路段积水较深交通受阻,低洼的农田积水成涝,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用 降水量柱状图 表示降水量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用 等降水量线 图表示降水量的空间(水平)分布规律。
6、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特点 季节分配均匀 ,季风气候包括 热带季风 , 亚热带季风 , 温带季风 ,降水特点 集中夏季 ,地中海气候降水特点 集中冬季
7、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 地形
8、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 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 降水少
9、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①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 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⑤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在乞拉朋齐,降水最少的地方阿塔卡玛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2)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②海边看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③登高望远 ④月食时的地球轮廓 ⑤地球的卫星照片
(3)大小:知道表面积、赤道周长、平均半径
4、低、中、
高纬度划分
度数小于30度为低纬度,30度──60度之间为中纬度,大于60度为
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①分界线:赤道(0度纬线) ②划分:南纬全在南半球;北纬全在北半球
(2)东西半球:①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②划分:东经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其余在东半球; 西经度:小于20度在东半球,其余在西半球。 6、经纬网
(1)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判读:①会写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②会判断高中低纬度 南北半球 ④会判断东西半球 ⑤会判断所属的温度带(特⑥会判别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1 / 23 ③会判断殊现象)
1
D
有极昼极
夜现象
全年炎热
A
B
有阳光直射现象
热带C
有极昼极夜现象
3、五带的划分(课本13页图1.19,如上右图)
(1)名称 (2)分布
(3)分界线:热带和温带,温带和寒带,热带和北温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4)特征:气温、特殊现象
三、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大小
2、方向(1)一般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3)经纬网定向法 3、图例
2 / 23
四、等高线地形图 1
2(1)会估算海拔、相对高度和等高 (2)会判断地形部位
(3)会量算距离(4)会判别方向
(5)会选修路线、大坝或工厂地址 五、地图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图。 六、分层设色地形图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最能直观在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1、分布比例:陆地:29%,海洋: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半球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 (2)北极地区是海洋(北冰洋),南极地区是陆地(南极洲)。
3 / 23
(3)任何一个平分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名称
2、分布(课本第35页图2.6)
3、大小: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洋:太大印北 4、轮廓:(课本第37页图2.11) 5、分界线:(1)亚欧;(2)亚非;(3)南北美洲;(4)亚北美。
6、特殊的大洲和大洋(课本第38页记的内容)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 全在北半球的大洲: 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 被三大洋环绕的大洲: 全在北半球的大洋: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三、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证据
(1)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2)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3)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的遗迹;(4)荷兰填海造陆 2、海陆变迁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四、大陆漂移说
1、提出:德国、魏格纳
2、观点: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后来原始大陆分裂,并漂移分离,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现象(证据):(1)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吻合,地层构造和物种相似;(2)南极洲发现了煤田。
五、板块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课本第44页图2.22)
4 / 23
3、世界主要山脉和火山地震的分布(课本第44页图2.23)
(1)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2)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3)分布特点:都主要位于板块交界处。 4、解释现象:(1)珠穆朗玛峰不断增高 (2)红海不断扩大 (3)地中海不断缩小
(4)我国台湾省、日本国多地震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的、时刻变化 气候:长时期的、变化不大 二、气温 1.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最高值:14时;最低值: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 (2)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7月;最低月:1月
海洋上:最高月:8月;最低月:2月 (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
(3)气温曲线图:会判断南北半球,会总结气温年变化特点,会判断温度带
2.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
会区别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会判断气温差别及海拔高低 (2)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纬度因素)
②夏季:陆地高海洋低;冬季:陆地低海洋高(海陆因素) 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 三、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的变化
5 / 23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布置
下一篇:八年级科学全套课时练习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