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一)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二)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B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动,古已有之。但综观中国古代的慈善救济活动,与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活动有很大不同。

同丰富而久远的慈善思想和由政府推动的慈善救济工作相比,中国的民间慈善事业相对滞后,即使在民间慈善事业相对活跃的明清时期,民间慈善活动也只局限于工商业发达的江南地区。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羁绊有很大关系。在儒家看来,个人慈善活动的存在会从一个侧面印证政府的不“仁”。因此,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对民间慈善活动有很大的排斥性。早期宗教团体从事的救济活动就不断遭到非议。唐代宋憬反佛教时,就举出了孔子禁止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济民的故事。当时孔子说“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孔子是害怕子路得罪卫君才说这番话的,因为私人慈善活动可能会引起政治性猜忌。宋憬据此认为,只要政府施行仁政,根本不需要民间的小慈。这样,在唐代以后,宗教团体的济贫工作逐渐被政府接管,民间慈善活动鲜有作为,直至明清之际江南慈善活动的兴起。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基本上是一种精英或富人的事业。慈善活动一般都由地方上有影响的士绅或官员主办,经费来源主要是少数富人的捐献,平民百姓由于贫困很少参与。也就是说,从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来看,士绅等所谓的社会精英独尊社会慈善的特权。因此,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是很难生根发展的。另外,在家长制的中国古代,一些热心公益的士绅和官吏很少采用社区组织的方式来推动慈善工作,大多是自己有钱自己来办。

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基本上是一个内敛性的、封闭的系统,这与慈善事业开放性、社会化的特征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制约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在自我——家庭——国家的链条中,始终没有“社团”这个概念。慈善始于家是行善的最高原则,如果有能力,不先照顾家庭而行善于外,会被说成沽名钓誉。范仲淹的“义田”,宋熹的“社仓”都是为族人而设。宋代刘宰三设粥局赈济灾民,由于没有社团的支撑,最终也没有建立起永久的制度。明清时期,虽然政府欢迎士绅从事社区慈善工作,但是这些活动仅限于灾年开展。承平时期政府是不主张他们串联的,以免造反。清代的慈善机构大部分是“官督民办”,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除了救济功能外,还有社会控制的功能。这一点从明末清初的同善会看得非常清楚。同善会的条款规定:同善会以劝善为主,善款得优先发给孝子、节妇等无

靠之人,而“不孝不悌、赌博酗酒、游手游食者”,一律禁止施济。由此可见,同善会有特别明显的道德取向。封建士绅的匡世济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他们将慈善机构作为道德教化的场所,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社会控制,由于这样的社会功能,封建统治阶级才能容忍民间慈善机构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节选自牟正华《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民间慈善事业相对滞后,表现为中国古代民间慈善活动极少,这与中国封建王朝对民间慈善活动的排斥有关。

B.中国古代民间慈善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主办慈善活动的主要是士绅或官员等精英,这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有关。

C.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慈善活动选择无依无靠之人作为赈济对象,从而匡世济民,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D.中国古代慈善活动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内敛性。慈善活动的赈济范围大多局限于宗族内部,这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限制,唐代以后,宗教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逐渐被官府接管,民间慈善事业直到明清时期始终不够发达。

B.明清时期民间慈善活动之所以在江南相对活跃,一方面与该地区的工商业有了长足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容忍有关。

C.明清时期,政府虽然允许一些士绅在灾年从事社区慈善活动,但是不允许他们串联,这样做主要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考虑。

D.宋朝刘宰所设的粥局,是为灾民而设,与范仲淹的“义田”、宋熹的“社仓”的赈济对象有所不同,但仍然没有民间社团的参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王朝排斥民间慈善活动有其思想根源。中国封建王朝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在儒家看来,个人慈善活动显示了政府的不“仁”。

B.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有明显的道德取向,以其到道德标准达到抑恶劝善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C.中国古代社会化的民间慈善组织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儒家的价值观讲求修身、齐家、治国,行善而不先顺家,就会受人非议。

D.中国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为我们发展现代慈善事业提供了许多启示,比如要注重慈善事业的开放性和社会化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①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②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

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③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与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选自《古文辞类纂》,略有删改)

[注]①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②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③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B.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C.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D.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州师令君范”,按照古代称谓习惯,这个人是赵州人师范县令,“赵州”是其籍贯,“师”是其姓,“令君”是其官职,“范”是其名。

B.“序”,也作“叙”或“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介绍写作目的,编写体例和主要内容。《送东阳马生序》《兰亭集序》皆属此类。

C.“辛卯”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干支指天干和地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会试,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参加考试的为各省乡试考中的举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沣很受皇帝信任。乾隆皇帝一向了解钱沣正直贤良,知道他不会诬陷别人,于是加以重用,把军机处很多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去办理。

B.钱沣性格刚直不阿。和珅掌权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巴结和珅,通过走他的门路得到提拔重用,只有钱沣敢于用奏章向皇帝揭发和珅的罪行。

C.钱沣的遭遇令人惋惜。本文着重记述了钱沣与权臣和珅的斗争,作者哀叹他不能等到公论天下大白之时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D.钱沣的诗如其为人。本文把重点放在表现他忠直敢言的品质上,其目的是让读者由其人而见其诗,领会钱沣的诗“苍郁劲厚”的特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

(2)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赠韦司直① 郎士元

闻君感叹二毛②初,旧友相依万里馀。

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

客来吴地星霜③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避难江南。②二毛:花白的头发。③星霜:指年月。

8.诗的尾联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写到了安史之乱,从所抒情感的角度看,两诗的境界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的《劝学》中强调了“思”不如“学”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用“ , ”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愁苦难以排遣。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征人思乡却又难以回乡的心理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父亲的金锁 于艳丽

天底下就没有他这样的父亲! 他愤愤地想着,守着一把祖传的金锁,却让儿子没钱娶媳妇!

那把锁,锁在家中那只老旧的柜子里,钥匙拴在父亲的腰上,日夜不离身。

他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很多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只有他的亲事还悬着。长得还有几分帅气的小伙子,为什么不能顺顺当当把媳妇娶回家?还不就是因为房子,这几年,城里的房价跟变戏法似的, 一个月就能涨出好几百,这让他一个打工仔实实在在地望房兴叹。

他,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回去跟父亲提金锁的事的,他知道那把金锁是父亲的命根子。小时候,父亲很宠他,顶在头顶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有一次,他趁父亲疏忽,偷出了金锁当玩具玩,父亲知道后,打得他小手肿了好几天不能端饭碗。

爹,你把全锁卖了吧!他看看蹲坐在房檐下,咪着眼吸烟的父亲小心翼翼地说,我也该娶媳妇,你也该抱孙子了。可没房,谁肯嫁给我呢!

呸!父亲将一口痰吐出老远,说,没种的家伙,连个媳妇都讨不上,以后别说是我儿子。 我要不是你儿子,估计早讨上媳妇了!他小声嘀咕着,心想,在乡里,如果没有那把金锁,父亲就是最穷的人。

你说啥?父亲急了。

你就说卖不卖金锁?他也有些急了。

除非我死了!父亲狠狠地把烟屁股摁到已经开了花的鞋底上。

他扔下手里刚给父亲买的两瓶酒,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地走了。一路上,他越想越气,甚至想到了断绝父子关系„„

有一年没回家了,因为金锁锁和父亲闹翻后,女朋友也因为没钱买房和他分手了,一气之下,他换了手机号码,和父亲彻底断了联系。没想到,父亲会打听到他打工的工地, 还托人给他捎话,让他回家一趟,说有重要的事要跟他讲。

想到父亲,他的心里其实是有些自责的,自己一出生,妈就没了,这些年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把自己拉扯大,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除了父亲就是他自己最清楚。捎话的人前脚走,他后脚就请假回家,还去超市买了一大包父亲爱吃的酱肉。

进家门前,他有些犹豫,一年了,父亲一定积攒了很多火气要对他发泄呢,他拎着东西在门口站着,直到听到了父亲剧烈的咳嗽声他才鼓起勇气拾脚进去。

刚进屋,他就愣住了,原本健壮的父亲靠在床头的行李上,瘦了一圈。

爹!他放下东西奔过去,你咋了?话刚出口,懊恼和悔恨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爹没事,就是想你了,你坐下,爹有话和你说。父亲用喑哑的嗓子把几句话说得有气无力。

爹,你别说话,我去给你做好吃的。他低下头不忍心看父亲枯瘦的脸。

父亲拉住他,我不饿,你坐下,爹和你说说金锁的事。

爹,金锁你留着,我再也不气你,不打金锁的主意了。他像个犯错的孩子哽咽着。 父亲的手哆嗦着,从枕头底下摸出金锁,说,这个给你啦!

爹,我不要,我错了。

孩子,这个原本就是你的,不是„„我的。

父亲颤巍巍地说。他有些懵了,这不是咱家祖传的吗?

不是,孩子,你不是我亲生的儿子,你是爹捡来的,捡你的时候包裹里就有这把金锁和一封信,信上说,要是有缘分,你的亲生父母会带着另一把全锁回来和你相认。所以这些年,再怎么艰苦,这把锁爹都没让你卖,卖了它,你就没法觅祖寻根啦!

可你说过,我是妈生的,妈是因为生我才没的!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悲痛。

那是骗你的,孩子,我本来就穷,再带着一个捡来的男孩,谁家姑娘还肯嫁给我。 爹!他带着哭音说。

三十岁的人,再哭就真不像我儿子了,大夫说,爹的病治不了啦,这金锁和信交给你,你带着金锁去找你的亲人吧„„

这一次,他又没有听父亲的话,他偷偷去了典当行,把金锁当了,第二天,他拿着钱带着父亲去了省城的大医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很宠爱儿子,但是当儿子偷出金锁作为玩具时,父亲还是狠狠打了儿子,这说明父亲知道金锁非常值钱,所以对金锁十分珍视。

B.作者擅长生动的细节描写。“恨恨地把烟屁股摁到了已经开了花的鞋底上”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表现了父亲不卖金锁的坚决态度。

C.多年来,父亲一直刻意隐瞒金锁的来历和儿子的身世,因为他担心儿子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会离开自己,自己会变的无依无靠。

D.父亲托人捎话给儿子,儿子立即请假回家,可是到了家门却有些犹豫,主要是担心父亲会对自己发火,同时也觉得自己没脸去见父亲。

E.小说最后写儿子卖掉金锁,带父亲看病,这个结局与前面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反差,不但构思巧妙,而且充满温情,让人欣慰。

(2)小说中儿子对父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三)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四)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五)
河北省2016-2017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x

1.已知全集UR, A{y|y21}, B{x|lnx0},则AB( )

A.{x|x1} B.{x|x1} C.{x|0x1} D. 2.定义在R的奇函数f(x),当x0时,f(x)xx,则f(2)等于( ) A.4 B.6 C.4 D.6【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2



3.已知向量a1,2,2ab3,2,则( )



A.b1,2 B.b1,2 C.b5,6 D.b2,0

4.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0,

x取值范围是( )

A

5.下列函数中,既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且图象又关于原点对称的是( )

A

.y2x D.y2x2x 5

6.函数f(x)xx3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2016到2017高一年级,唐山期末考试试卷】

A

8.

为( ) A

则的值

2

9.函数yln(x2x8)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1) B.(1,2) C.(4,1) D.(1

,)



10.已知a(2,m),若2abb ) b(1,m),



A.2 B.3 C

.4 D.5 11

期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

第11题

12gxffx2的零点个数为( )

A.3 B.4 C.5 D.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已知三个数a

0.3,blog20.3,c2

2

0.3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14.化简2sin150sin750的值为___________.

15.若tan,tantan



16.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4,E为CD的中点,则AEAC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3,0),B(0,3),C

(cos,sin)(1)若|AC||BC|,求角的值; (2)若ACBC1,求sin2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记f(x)ab.且f(x)的最小

正周期为.

(1)求fx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x的集合; (2)求fx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学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中,注意力指数y与听课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所示的图象,当x0,12时,图象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其中顶点A(10,80),过点B(12,78);当x12,40时,图象是线段BC,其中C(40,50),根据专家研究,当注意力指数大于62时,学习效果最佳. (1)试求yfx的函数关系式;

(2)教师在什么时段内安排内核心内容,能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最佳?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

1f(x1x2)f(x1)f(x2),且f(1)a0.

(1)

(2)求证:f(x)是周期函数.

21.(本小题满分12分)

(1)判断f(x)的奇偶性并证明;

(2)若对于x

[2,4]

22.(本小题满分12分)

m的取值范围.

(1)

g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g10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5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