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二.填空题
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14.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 _m/s,所用的时间是 ____ __s. 17.单位换算:54 km/h=______m/s 5 m/s= ______km/h
三.实验题
20.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
3
.
那
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四.简答与计算
23.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
24.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25.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
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要多长时间?
是多少小时? 多少千米/小时? 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A 7.C 8.D 9.B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静止 200 14. 每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5米 15.静止 运动 长途汽车 16. 4 25 17. 15 18 18.路程 时间 速度
19. 他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骑车者15分钟运动200米;跑步者25分钟运动200米;骑车者速度是跑步者速度的5/3 三.
实验题
20. 1毫米 3.80 22. 刻度尺 停表 , v=s/t,变速,v3>v1>v2. 四.计算题
23. (1)标志牌的含义:12km代表从此地到莆田的路程是12km;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
不能超过40km/h;
(2)根据 v= s/t得 t=s/v=12km/40km/h=0.3h=18min 24.已知:V1=8m/s,t1=500s,V2=20m/s,t2
=100s, (1)根据速度公式得S1=V1tl=8m/s×500s=4000m,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
=
,
答: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10m/s. 25.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45-10:15=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S/t=50km/0.5h=100km/h; (3)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70km, 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 t′=S/V=70km/100km/h=0.7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7h.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相同 是错误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上休
s
可知,物体的( ) t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8.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9.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 分)
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 13.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3)0.6min=_______h。
1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m。 1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D.运动员、羚羊、汽车
频闪照的位置,则( )
-----欢迎登陆明师教育官网
则球的直径应取
______cm。
1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
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
(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三、实验题(第20小题 6分,第21小题 6 分,第22小题 8 分,第23小题9 分,共29 分)
相前
2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速度计读数为 ; 停表示数为 。 21.某
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
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vAB/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第24小题 8 分,第25小题10分,共 18 分)
24.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小时?
行驶,从需要多少计了如cm)的A、B、C秒”)。 的。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五、综合能力题( 6 分)
26.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
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A 6.C 7.A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1.米 m 12.秒 s 13. 0.05 10 0.01 14.1.75 15.1.81
16.汽车 地面
上一篇: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试卷
下一篇:PEP人教版3-6年级单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