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五年级】
长春版语文教材 一年级上
1.
2.
3.
4.
5. 打电话 说说我的家人 我对您说 我们这里的冬天 小熊过河
长春版教材 二年级上
1、小小创意广告牌(请你为学校、居住的社区或郊外的草地设计广告语吧!)
2、让我们玩得更好(调查 讨论 同学们都喜欢玩什么,怎么玩更有趣,那些游戏更适合我们)
3、绕口令比赛(我能流利的背下来,我要配上动作说,我还会说别的绕口令)
4、看图编故事(给出第一幅和第四幅,试着想一想中间发生了什么,画一画写一写)
5、故事会(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们召开以一个故事会,讲讲这些故事。我讲爱迪生小时候是如何做实验的,我要讲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桥的故事„„)
6、课间活动(图片中各种课间运动——下课了同学们都在干什么?下课了,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7、大家都来提问题(课文中说,童年是在一串串问号中长大的。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呢?读书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8、读词语,讲故事(1、泉水,蝴蝶,花儿2、麻雀,稻草人,稻穗。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说三个词,再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
9、编对话(生活中的对话——故事中的对话——看图想象的对话。 标点符号。)
10、学写留言条
11、压岁钱怎么用?(怎么用才有意义?)
12、欢天喜地过大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人们都要„„写春联,贴春联,做红灯,挂红灯,买鞭炮,放鞭炮。
长春版教材 二年级下
1、 春天在哪里(身边的春天,大自然的春天)
2、 我的心里话(道歉、建议、小秘密„„)
3、 汉字故事交流会
4、 讨论 标点符号
5、 学写日记(为什么写日记,日记都写什么,我写的日记)
6、 看图说话(谁是美食家)
7、 我们周围的声音
8、 复述故事(方法)
9、 看图讨论
10、小组合作做手抄报
11、爱心卡(送给谁,制作,送达
长春版教材 三年级上
1、 我们眼里的秋天
2、 走进图书馆
3、 学会倾听(听别人讲故事或讲话。)
4、 养花趣事
5、 热门话题
6、 探索记录---海洋的研究
7、 生活中的见闻
8、 信的旅行
9、 写一种小动物
10、 我来介绍书 读书交流会 读书汇报会
11、 故事会
长春版教材 三年级下
1、 修改我的习作
2、 编写故事
3、 转述别人的话
4、 美丽的夏天
5、 用书信解决问题
6、 写对话
7、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8、 我们的实验
9、不同的命运 看图片写故事
教材 《语文》四年级上册: 1童年的愿望
2成语故事会
3老师的节日
4课本剧《甘罗》
5这件事令我感动
6这里景色美
7我喜欢的动物
8我的小制作
9世界真奇妙
教材 《语文》四年级下册
1不同形式的说写见闻
2绿色记事本
3故事里的故事
4大自然的声音
5名人研究
6写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7我想对你说
8我经历的一件事
9图书交流会
10永远的丰碑
《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
1. 谁不说咱家乡好
2. 学习“转述”
3. 为他“话”像
4. 修改自己的习作
5. 画里有“话”
6. 我的小计划
7. 动物王国里的故事
8. 我们的心声
9. 梦的翅膀
10. 学做主持人
《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 1.
2.
3.
4.
5.
6.
7.
8.
9. 学写观察日记 人类的朋友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小导游 学写导游词 一次调查 学写调查记录 我的未来 照片里的故事 说服的智慧 学写读书笔记 自我介绍
《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 1.
2.
3.
4.
5.
6.
7.
8.
9. 苏武的故事 成长中的„„ 美丽的大自然 (写景) 故事之后的故事 (根据原文续写) 美德在我身边 (你写一个身边生活中具有传统美德的人) 简洁是美 (缩写) 走进名著中的人物 (写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关于吃的辩论 (开展一次关于吃的辩论会) 写给远方的朋友 (写一封信)
《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 1.
2.
3.
4.
5.
6.
7.
8.
9.
讲话要看对象(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说一段话) 创编故事(请你任选一组词,展开合理想象 编个故事) 回忆那一刻(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生活的启示(选择一件给你启示最深的事) 中华文明赞(写一篇赞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演讲稿) 我心中的英雄(写写你心目中的英雄) 与众不同的联想(请选择一些普通几何图形 联想出一个小故事) 假如我是名著中的人物 (以名著中的人物身份讲一个故事) 感悟名言 (选一句明言 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 通过一两件事 反映这句话名言的感悟)
长春版小语五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板块组元,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本册教材在承接四年级下册教材的基础上,继续沿用板块组元的特点。共设计了解情况个板块,可以把每个板块看做具有人文意义的专题,进行语文学习的载体。其中,除“汉语家园”外,共有26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2次口语交际训练,2次综合性活动,以期实现五年级上学期的教育目标。
1. 关注目标,体现整体性。
板块组元,是以实现五年级教育目标为基本依据,这些目标是:
认识179个汉字,会写出164个汉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完成8次习作,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加强综合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实践应用,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既关注落实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又突出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力求体现教材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2. 围绕专题,精选课文。
如第8板块的《挚爱亲情》共2篇课文,充满了爱的真挚。《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曾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念,是伟大的母爱让他重新燃起生的渴望,引发了作者秋天里的怀念。《风》这篇课文以风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饱含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学生通过阅读,必将受到真情的感染和熏陶。
3. 结合阅读,安排习作。
本册8个习作训练,都是紧紧围绕专题安排的,其目的是坚持读书为基础,读写结合的原则,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拓展习作空间,自由写作,使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二.强化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后的“练习”中,安排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
本册课文中后,共有60多个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训练内容不同,训练方式不同,
因而训练要求也不同。默读的要求,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背诵全文或某些片段,是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方面的提示,如学完《林海》之后,研究作者行文脉络,探究作者的表达顺序;有的是具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如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提出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完成这些训练,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导而练之”。训练时要体现如下四性:明确的目的性、生动的启发性、扎实的训练性、应用的实践性。
2.用好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平台。
本册教材设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两次,一次是“关注身边的人”,另一次
是“身边的科学”。如“关注身边的人”,就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观察陌生人。观察这些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室写作的基础。在观察的同时,认真写观察日记。可以提前布置,如观察熟悉的人各5位,并记录观察所得。从观察人物的表面入手,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总
结出人物特点,并安排一次交流时间。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人的特点,为今后完成写人的习作积累素材。在“身边的科学”中,学生可以采访,查阅资料、社会调查。
3.结合课文内容学习,适当拓展学习资源。
本册教材,为强化“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适当的拓展了语文学习资源。
三.凸显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引导学生用生活实际,加深语言文字的理解。
本册教材课文后的许多训练中,有的要求要学生的实际,去理解课文内容或词语
中的魅力。学生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问题本身,就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
2.结合所学课文,引导学生创造性操作。
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性练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本册教材的一个特色。根据课本资源,精心设计,让学生们学习。
四.使用本册教材的几点建议
1.识字与写字
应注重随文识字,充分利用低中年级识字方法,力求自查工具书自学识字,学会
结合上下文进行写字训练,要求写的规范、工整、美观。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应重视朗读
和默读的训练,加强对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激发兴趣,使其爱读;使其会读;培养能力,创造条件,使其多读;养成习惯,使其常读。
3.关于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习作指
导,要在开拓学生思路上多下工夫,自由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养成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4.关于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针对学生的实
际需要设计一些有效地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欣赏古诗文:走进中外名篇名著;调查街上牌匾等。
5.课件的使用,一定要做到适度、适用、有效。
单元备课
【课的类型】
本板块共有三篇课文《林海》《三峡之秋》《九寨沟》和一个“表达”。
【共同特点】
课文内容侧重于反映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1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九寨沟景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方法,初步接触比喻的修辞方法,体会其所描写的生动之处和表达效果。感受三峡之秋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体会词语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喜爱大兴安岭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在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
2、体会语言的美,积累精彩语段。
3、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体会这三篇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1、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认识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法学法】
1、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以学生的“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去想,去品,去感悟。
2、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积累精彩语段;
3、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4、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三篇课文的表达顺序,注重读写结合。
第一课时 总第01节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5'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板书: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简介大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20'(目标1)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厦sha不能读xia
酿niang不能读liang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0'(目标2)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
(2)分段并归纳段意。
四、布置作业。 5'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目标3)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02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5'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5'
1、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亲切舒服之感。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
三、重点讲读第二段。 15'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
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目标2)
四、结束语: 5'(目标3)
教学反思:
1---1林海
第三课时 总第03节
【教学目标】
1、能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5'
1、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那几方面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2、读句子,想想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再说说这样写号在哪里。
(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时写的俏丽的百花,树干时银白色的。
(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座山,白桦围裙,还穿着绣花鞋。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20'
1、自读第三段,思考:
①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
②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2、讨论、交流。
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 (目标2)
4、指名感情朗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目标3)
三、总结、扩展。 5'(目标1)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5'
五、总结谈话。 5'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本文写法,写一处景物。
1、秀丽山河(张敏)
1—1林海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1、导入课文。
2、解题。
二、初读课文
提出阅读要求:
1、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出来。
2、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把它们写在课文旁边。
3、了解课文写作的顺序。
读后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目睹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作者联想到木材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联想到林场对兴国安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思考:“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读出感情的变化。
四、总结
五、作业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林海。
(板书:林海)
2、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写了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联想等几个内容。并且学习了第1小节。第1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呢?
(板书:大兴安岭 亲切、舒服)
3、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和联想的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
(板书:景色、联想)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生快速地阅读第2小节,问: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岭)
2、生默读第2小节,问:哪一句写了作者看到“岭”?
3、理解“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句子。 ⑪ “疾驶”什么意思? “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什么?
⑫ 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厌”的句子。并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板书:多、温柔)
4、指导朗读“多”“温柔”的句子。(板书;喜爱)
5、过渡:课文第2小节,作者描述了岭“多”“温柔”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我们是这样学习的:
⑪ 找出第2小节景物(岭)及其(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⑫ 品读(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⑬ 体会文中(喜爱)的感情。
出示幻灯片:
学法:① 找出重点词句;
② 品读重点句子;
③ 体会文中感情。
三、学习第3~5小节
师:出示图片,配乐范读第3~5节,生看图欣赏。
师:生轻声读第3~5小节,把句、段读通顺、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1、学习第3、4小节。
⑪ 默读第3、4小节,问: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林)
⑫ 品读第3小节:
① 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书:绿)
② 理解第3句,弄清两对反义词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比赛读)
⑬ 品读第4小节:
① 写了哪些林?(板书:如海)
② 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并体会2个反问句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引读)
⑭ 过渡:课文第3、4小节,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中有波浪──“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林中有浪花──“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可见,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与之相比。我们是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的:找出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句子 体会文中感情。
2、自学第5小节:
⑪ 品读“多”“美丽”的句子。
⑫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花鞋。
这个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⑬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女生读)
⑭ 过渡:这里,我们和作者主要欣赏了兴安岭“林”“花”的特点,作者写的非常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有感情读一读3~5小节。并根据老师提示选择一小节背一背。
3、指导背诵:
⑪ 学生练背。
⑫ 指名背诵。
⑬ 作者深入林中欣赏了岭、林、花,这么诱人的景色怎么不令作者浮想联翩呢?
四、学习6、7小节
师:快速阅读6、7小节,用横线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1、学习第6小节:
⑪ 指名生说。
⑫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空洞”什么意思? “并不空洞”呢?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板书:建设)
2、学习第七小节:
⑪ 指名生说。
⑫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 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邦”什么意思?“兴国安邦”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板书:兴国安邦)
⑬ 过渡:同学们.作者描述兴安岭真美!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感受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五、学生练说,体会感情
六、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找出重点词句、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兴安岭景物特点和作者联想的内容。仔细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作者把满腔喜爱之情蕴含在文字的字里行间,写得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林海
岭 温柔
林 绿
花 美
教学反思:
1—2 三峡之秋
张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教学目标】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三、整体感知
通过查找资料,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峡的资料。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自由吟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结束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
五、作业: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第三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2、板书课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三、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四、教学小结: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五、课后作业
1—1林海
第一课时 总第01节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5'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板书: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简介大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20'(目标1)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厦sha不能读xia
酿niang不能读liang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0'(目标2)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
(2)分段并归纳段意。
四、布臵作业。 5'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目标3)
教学反思:
1—1林海
第二课时 总第02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5'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5'
1、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亲切舒服之感。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
三、重点讲读第二段。 15'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
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
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目标2)
四、结束语: 5'(目标3)
教学反思:
1---1林海
第三课时 总第03节
【教学目标】
1、能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5'
1、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那几方面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2、读句子,想想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再说说这样写号在哪里。
(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时写的俏丽的百花,树干时银白色的。
(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座山,白桦围裙,还穿着绣花鞋。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20'
1、自读第三段,思考:
①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
②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2、讨论、交流。
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 (目标2)
4、指名感情朗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目标3)
三、总结、扩展。 5'(目标1)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5'
五、总结谈话。 5'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
六、布臵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本文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林海
岭
大兴安岭 林 景色美
花
名字悦耳 亲切舒服
与建设结为一体
作用大
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教学反思:
1—2 三峡之秋
第一课时 总第04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词语。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