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教学计划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教学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于不等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清楚地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一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

  能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1、教具:多媒体课件、松鼠、盘子、勺子、杯子图片。

  2、学具:圆片、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们采摘到课好多好多的松果。今天中午,它们决定好好地庆祝一下,享受一个丰盛的、快乐的午餐。揭示课题:快乐的午餐(并板书)。

  2、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松鼠有6只,盘子有6个,勺子5个,杯子7个,并发现餐具不够。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师:真是个粗心的服务员,那谁在家帮忙摆过餐具?说一说你是如何摆餐具的?

  2、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活动一:摆盘子

  师:谁能将松鼠们的盘子摆一摆,看盘子够吗?先看图中有几只松鼠?有几个盘子?(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引导学生说1只松鼠对1个盘子。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对的这么整齐?(一眼能看出多少)

  全班动手操作摆一摆:用三角形代表松鼠,用圆片代表盘子,请先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观察、汇报结果。

  师:盘子够吗?你们怎么知道?(每只松鼠都有1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的)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板书:一样多)

  活动二:摆勺子和杯子

  师:盘子够了。那么勺子和杯子够用吗?先数数勺子有几把,然后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看一看,勺子够吗?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学生汇报结果:勺子不够,勺子少,松鼠多。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1个;松鼠的数量比勺子的数量多1个。(板书:少)

  师:勺子不够怎么办?(加上一个勺子就一样多)

  师:再来数数杯子有几个?摆一摆,结果是什么?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学生汇报结果:杯子多,松鼠少。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1个;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1个。(板书:多)

  师:怎么做杯子和松鼠一样多?(去掉一个杯子)

  3、谁最多,谁最少?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你能说一说盘子、杯子、勺子谁最多,谁最少吗?

  观看课件,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学生进行汇报。

  小结:“最”是指两个以上物品进行比较时居首位的。从图中可知杯子最多、勺子最少。(板书:最)

  4、总结:我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板书副标题:比多少)并能够用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戏:摆学具。

  (1)圆片和三角形摆得一样多。

  (2)圆片摆得多,三角形摆得少。

  2、画一画

  完成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

  3、比一比

  完成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解答。

  四、课堂总结

  谈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松鼠图片

  一样多

  盘子图片

  勺子图片 最少

  杯子图片 最多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直观的动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所以在教学本节内容的时候,我模仿教材的主题图制作教具,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成功地将学生吸引住。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我通过提出问题:这些餐具够用吗?安排学生动手摆出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得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的结论,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这一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对课堂的调控管理欠佳,以致花费过多时间,后面的课堂练习没办法完成。看来,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仍然需要细心地引导。在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些结论的时候,自己的语言组织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还是有不少同学的回答不够完整。在今后的备课和上课中,要注意多多训练自己的课堂语言了。

  小班幼儿的快乐午餐

  俗话说:名以食为天。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而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膳食营养必不可少,那孩子的午餐管理在幼儿园生活常规中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我服务能力弱,进餐时边吃边玩、挑食、吃饭撒饭粒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有效、有序的组织幼儿的午餐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愉快进餐、吃饱吃好,成了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平时生活学习实践中,我针对孩子午餐这一环节,说说自己的一些小经验:

  一﹑餐前准备:

  1.可以让孩子们听听轻松优美的音乐,慢慢静下心来,孩子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会感受到一份安逸宁静,心情会放松愉快,那自然会带着愉快的心情进餐了。故事是孩子们较喜欢听的,每次讲故事孩子们都会安静地坐在那儿认真的听,所以在餐前讲个小故事是不错的选择哦。

  2.餐前的菜色介绍,在配班老师和阿姨分发饭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看看今天我们吃什么:如红红的胡萝卜,黑黑的木耳,绿绿的青菜,黄黄的玉米……借助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对食物产生初步的兴趣。看完后再让孩子闻一闻菜的味道,可口美味的饭菜散发出来的香甜的气味会大大增加起孩子们对饭菜的兴趣,最后由带班老师描述性的语言会大大渲染饭菜的美味程度,再说说各种菜的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更激发了孩子们想吃饭的欲望。

  3.让孩子们先放小椅子去座位,再去洗手间洗干净小手出来拿毛巾,最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进餐,此环节要轮流进行,避免人多拥挤,过多等待,先洗完的孩子可先用餐,特别是冬天天气冷,饭菜冷的快,分小组轮流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快乐进餐:

  1.提高总体吃饭效益:

  (1)奖励措施:进入午餐了,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会不好好吃饭而跟其他孩子在玩耍嬉戏,窃窃私语,这样我们老师肯定会为了让班上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等等,那整个就餐室会一片紧张、严肃、压抑。这样真的好吗?通过观察,我发现班级的孩子都喜欢戴“高帽子” 一声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美的动作就能使孩子有所改变,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合理应用到午餐管理中。随着孩子们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他们开始追求大家对自己更多的肯定。我就利用这点,让吃饭又快又干净的孩子来当“小老师”,明天可以让他帮忙分发小勺子,小点心,并得到一个大苹果的贴纸,孩子们听着这些奖励,个个在心里盘算着,从他们的眼神、动作上,我知道孩子都想得到这些,那天孩子们的进餐有了很大进步,就连平时最慢的孩子,也在大口大口的吃着。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不仅吃饭速度提高了,而且桌上地上的饭粒也少了,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这样既能让他们有愉快的心情进餐,又能加快速度,桌面地面也干净许多了!

  (2)创设“游戏化”的进餐情景:小班孩子的思维有明显的拟人化特点,因此用游戏的形式孩子们能较快的接受并执行:我们可以跟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谁把饭菜都藏起来了,藏到自己的肚子里面了,老师都找不到;也可以听听谁的汤汤菜菜唱出的歌好听,咕噜咕噜的喝汤声音,把饭菜放进嘴巴里咀嚼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孩子们会非常感兴趣,因此也会乐意吃饭了。

  2.个别情况个别对待

  (1)有个别孩子挑食现象严重,在家已经养成了习惯,我不爱吃这个菜,不喜欢吃那个菜,还为自己挑食找各种理由:像我们班级里有个心心的孩子从不吃肉,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回答我说:我不是老虎,我不吃肉。还有琪琪在家也从不吃青菜,说青菜是给羊吃的,爸爸妈妈都拿他们没办法,这都是一些什么逻辑呀?孩子真的是童言无忌,谁说的肉是给老虎吃的,青菜是给羊吃的呢,再说平常我们幼儿园吃的较多就是肉和菜了,怎么能一点不吃呢,我打算一个个突破,慢慢让他们尝试着吃一点。今天着重盯着心心,跟他讲肉的美味,吃肉对身体的好处,而且大家都爱吃肉,老师也吃肉,老师也不是老虎呀,他听进去了,在我的引诱鼓励下尝了尝,其实肉的味道蛮好的呀,渐渐地,心心在幼儿园爱吃肉了,在家也吃肉了,妈妈很高兴,夸还是老师的话比较灵。另外一个琪琪:我好话说了一大推,她也不愿意吃青菜,我就让她尝了一小口,从她的为难无助的表情中我能看出来她是很不愿意吃的,没关系,慢慢来,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2)但也不是每个孩子的挑食习惯都能这样如愿以偿的改过来的,有些孩子他不喜欢吃的食物你让他吃了他反而吐了,就像昊昊,他吃海带就不舒服了,有一次我哄着让他吃了一口,结果把先前吃的饭菜都吐了出来,他天生就对海带的味道敏感,真的吃不了,那也算了,像我们大人也总会有一些难以接受的食物吧。还有就是因身体不适胃口不佳的孩子也是情有可原,可以根据个别情况个别对待。

  3.养成正确的用餐方法和坐姿:

  (1)我们平常盛饭时会稍少一些,鼓励孩子们能主动要求添饭,添菜,每次添饭孩子们都会有很大的自豪感,如我吃第二碗喽!我今天吃了两碗饭,增加了孩子们用餐的兴趣和自信。

  (2)让孩子们能边吃饭吃菜,边喝汤,不把汤倒到饭里面。很多孩子在家就喜欢汤拌饭这样吃,家长怕麻烦,特别是挑食的孩子,这样吃饭快,其实这种吃法对肠胃是不好的,通过家园共育,现在我们基本都没有汤拌饭吃的这种现象了。还有就是自己不要吃的饭菜不能舀到别人的碗里,刚开学总会有这样的孩子,他怕老师说就偷偷的把自己不喜欢的饭菜给别的孩子吃。另外就是把骨头等残渣物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盘子里,避免乱扔。

  (3)保持正确的坐姿,两脚并拢,一手拿勺子一手扶盘子,吃饭把头伸进去,小勺子平稳的舀进自己的嘴巴里,不把饭菜掉在地上和桌面上,尽量做到光盘行动,吃完后用自己的餐巾擦嘴巴后把自己的勺子,小碗,毛巾放到指定的位置,拿自己的杯子用温开水漱口。

  三﹑餐后活动:

  餐后活动一般以自由活动为主,孩子们可以玩自己带来的各种玩具、书籍,或者与自己的好朋友围在一起做喜欢的游戏。而我们老师则需仔细观察他们,适当的介入,以确保活动的有序和安全。

  1.活动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餐后活动时,幼儿自由活动空间大了,但安全的责任也更大了,这就要求老师要保证每位幼儿在自己的视线内活动,既让幼儿玩的开心,又能保证幼儿的安全。

  2.活动尽可能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喜欢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应该尽量让餐后活动多样化。比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让孩子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组织孩子到隔班教室讲故事、欣赏有趣的动画片等等。

  3.选择一些适宜的活动,但不要过于激烈,因为餐后不适宜进行激烈的活动,也为下一步午睡做铺垫。

  四﹑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午餐习惯,仅靠幼儿园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我通过跟家长个别沟通、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积极联系,做到家园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提醒家长,在家尽量让孩子自己用餐,不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如:午餐时边玩边吃,边吃边看电视,一旦幼儿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

  以上就是我班上幼儿培养午餐习惯的实践与体会,现在我班孩子用餐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会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大部分幼儿会主动添饭添菜,桌上、地上的饭粒很少,挑食、剩饭的幼儿也逐渐减少了。可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并坚持不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7716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