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爱国主义诗歌
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第一篇

爱国主义诗歌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就可以,简单,初中一年级吗?再说也有意义.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5、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6、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7、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居里夫人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傅雷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从“乡愁”看余光中之爱国情结
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第二篇

从“乡愁”看余光中之爱国情结

吴必娴 09中师(2)班

2009015244148

摘要: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诗歌中能够寻找到他内心的情结。其中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乡愁是大部分诗人最爱写的内容之一,也是最难写的。乡愁,是一种思念家乡的忧愁的心情。而在余光中所描写的乡愁却显得那么清新委婉而又重浊沉雄。这种乡愁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为何能够写出这种“乡愁”、为何有这种乡愁、如何表现的,需要我们透过诗去看余光中的爱国情结。

关键词: 余光中 乡愁 爱国情结 两岸

余光中是一位生在大陆,成名于港台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忧患意识。亲情、乡情、爱国之情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方向。因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台湾和大陆本为一体,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但解放后,两岸关系的不正常,让台湾独立于大陆之外,人为地割断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但它却割不断共同走过五千年风风雨雨的两岸炎黄子孙的血肉之情。尤其是解放前夕离开大陆的这一代大陆人,这种现实无疑使他们成为有家不能归,有根不能寻的游子。而作为背负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最富有激情的诗人余光中,其内心的痛苦和渴望回归与寻根的心情更是无可比拟的。余光中从小就已从一些思乡的诗句中产生了深深地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日积月累,长期郁于心中,一旦爆发便如决堤的江河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诗人喊出了自己心中久藏的一个个愿望:“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一咏三叹,一个渴望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思乡爱国的赤子形象跃然纸上。

余光中在80年代后就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重要性,把诗

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乡愁》写于1971年,是余光中乡愁诗的代表作。“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恋母的乡愁;“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是情爱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是生死的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空间的乡愁。“小时候”到“长大后”,“到后来”,“到如今”,时间在流逝,这乡愁,也从一个人的乡愁,变为一群人、一代人的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普普通通的意象使得诗人笔下的“乡愁”被放大了无数倍。让人倍感诗人笔下“乡愁”之情的浓烈。全诗只有88个汉字,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再从绝望到希望,将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又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深切希望。

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地淋漓尽致。从中也不难发现余光中的爱国情结,正因为爱国,才渴望祖国的统一,才有了如此深深的思念,才有如此的乡愁产生。可见余光中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情感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个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下深深地时代印记。当时因为大部分人由于分割两岸,亲人无不牵挂中隔岸的亲人,致使上升为对祖国的眷恋。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当时多少人们盼望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多么盼望台湾能够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正是抒发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心情和爱国情结。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

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

余光中的诗《乡愁》短小的篇幅,朗朗上口的音律,让人印象深刻。乡愁,是一种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华夏儿女眼中,包括余光中的眼中,中国就是一个“乡”,让人视为“母亲的怀抱”。那种人类永恒而又共同存在的对故土的眷恋的情感就是“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一种乡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乡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一种乡愁。而在余光中的笔下的乡愁却显得是那么的清新委婉而又重浊沉雄的乡愁。从他字里行间,从他的诗中抒发的感情中,勾勒出的是他个人内心对祖国大陆热切的思念之情,也可以透过《乡愁》看到他的个人的人生体验——一种在外的游子生活。那种离开祖国的痛苦,对于母亲的思念,还有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心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也不断流露出来。他的乡愁是文字的乡愁,是历史的乡愁,是宇宙空间的乡愁,包含了古典的、传统的、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家喻户晓的《乡愁》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余光中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诗人余光中还多次以“乡愁”为主题作诗多首,余光中的乡愁诗,基本上贯穿其整个创作历程。主要集中在他去美国留学、讲学的那段日子。刚到美国的余光中,去乡万里,人地生疏,带着丧母的哀痛、初为人父的责任和对娇妻的惜别,带着与现代诗同仁激烈争论的惆怅,还有对气候、环境等诸多的不适应,在这种

情况下,感情丰沛的青年诗人是最容易患“思乡病”。除了《乡愁》、还有《乡愁四韵》和《民歌》等诗篇,把余氏风格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愁四韵》更进一步,放声高歌,且歌且舞,将静态的乡愁以动态的节奏和内容真诚而炽烈地表达出来。分别选取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等四个不同的意象物,用“醉酒的滋味”、“沸血的烧痛”、“家信的等待””和“母亲的芬芳”等四种不同的感受,从味觉、触觉、嗅觉和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余光中所理解和感受的“乡愁”,语言的张力、穿透力都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春天,遂想起》,淡淡的愁肠,因思念母亲而涌出悲伤,到母亲喊“我”,衍化到海峡两岸的喊声,意蕴深远。《民歌》中,用“黄河的肺活量”、“长江最母性的鼻音”和“我呼啸的红海(比喻心脏)”等意象来描述“民歌”,是把民歌当作反射“乡愁”的烛照物来加以渲染。

余光中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抒发着自己独特的感情,从一首小小的《乡愁》足以见得他对祖国的那份眷恋,那种割不断的爱国情结。

乡愁诗
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第三篇

马莉

自读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理解余光中《乡愁》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3、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育重点难点与关键: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创造性教学的设计:

1、 比较阅读

2、 能力迁移

四、布置作业:

A、背诵两首《乡愁》。

B、阅读李广田的《乡愁》,思考—

1、这首诗中,作者是因为什么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思?【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2.作者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3.这首诗与两位台湾诗人的《乡愁》在表达情感及构思上有何不同?

4.你认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C、寻找几个形象分别表现以下情感(也可写成诗句):

欣喜苦闷激动

五、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A、 乡愁课题(配罗大佑《乡愁四韵》)

B、 导入新课: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伟大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书写这一主题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其他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实,现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一、

C、(幻灯片2)首先,让我们听听余光中先生心中的乡愁:(幻灯片3、4、5、6)

D、(幻灯片7)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E、(转幻灯片2)请同学们轻声试读,划分诗句的节奏,体会诗作意境和情感。

F、同学们品味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深沉的,因此,朗读时,速度要相对缓慢些。

G、下面,请一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要注意语速和停顿。

(转幻灯片8)教师范读【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H、接下来,请全班同学齐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幻灯片9):

1、这四节诗是以怎样的顺序变化的?

2、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用了什么修辞?分别体现了什么愁思?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合板书讲解:

时空变化比喻

小时侯一枚小小邮票∣情

长大后一张窄窄船票∣感

后来一方矮矮坟墓∣加

现在一湾浅浅海峡↓强

对比、反衬

面积小、程度浅——————浓烈的乡愁

解答:

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而“海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国之情。这几组形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显的寄托。感情有淡渐浓,主题有浅入深。

作者便是用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如乐曲中主旋律的重复一样,在一咏三叹中,反复陈说分离之苦,将乡愁渲染得淋漓尽致。因此,评论家称这首诗极富结构美和音乐美。

I、那么,哪位同学能完整地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题?(通过形象,表达情感)(幻灯片10)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J、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把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再读一遍,进一步品味这首诗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转幻灯片8)

二、

K、下面我们根据这一首诗的分析方法,学习另一首乡愁诗:(幻灯片11)

是席慕容的同题诗《乡愁》。

L、席慕蓉,台湾当代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乌兰察布,1954赴台。主要诗作有《画诗》、《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跟余光中一样,席慕蓉有很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她说:我写诗是为了“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无怨的青春代序·此刻的心情》)。(幻灯片12)M、现在,让我们跟着台湾著名主持人曹启泰的深情诵读,一起感受女诗人心中的乡愁吧。(幻灯片13、14、15)

N、(转幻灯片11)请同学们学着读一读这首诗,同样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诗作意境和情感。 O、下面,请一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要注意语速和停顿。

(转幻灯片16)教师范读

P、接下来,请全班同学齐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幻灯片17):

1、诗中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第二节写故乡的面貌,连用两个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4、最后一节的比喻有何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不可能的形象作比,体现什么情感?)结合板书讲解:

清远的笛(月夜笛声)缓慢凄清乡

雾里的挥手离别怅惘、依念(依依不舍)

没有年轮的树挥之不去愁

Q、本诗与余光中《乡愁》诗的构思和所表现的主题有何异同?(幻灯片18):

两诗都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余诗的乡愁有一定的对象,不同的载体;而席诗的乡愁是整体感知的。

在思想意蕴深度的开掘上,这首诗不如余诗那样有明显的升华。

R、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把席慕容的《乡愁》再读一遍,进一步品味这首诗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转幻灯片16)

S、小结:(幻灯片19)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理解余光中《乡愁》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3、 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T、拓展与迁移:(幻灯片20)

(一)阅读李广田的《乡愁》,思考——

1.这首诗中,作者是因为什么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思?

2.作者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3.这首诗与两位台湾诗人的《乡愁》在表达情感及构思上有何不同?

4.你认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二)寻找几个形象分别表现以下情感(也可写成诗句):

欣喜苦闷激动

结束:(幻灯片21)

2001/12/20

作者yahoo.cn

爱国思乡现代诗
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第四篇

诗歌一:祖国颂
我和我的祖国,到处都是鲜花
我和我的祖国,一起掉入爱的漩涡
千里的雪景,我和她都欣赏过
万里的海洋,我和她都游历过
爱的漩涡里,我和她都在中心
我深邃地爱着我的祖国
我爱她的北国,也爱她的江南
我爱她的西域,也爱她的东海
爱它的富裕,也爱她的贫瘠
爱它的现在,也爱她的过去
爱她的风韵,也爱她的品质
啊!黄河,啊!长江
在徐徐升起的阳光里,我愿意
我愿意做此中的水滴呵
啊!长城,啊!故宫
在这古老的建筑里,我愿意
我愿意做一块古老的基石
诗歌二: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三: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描写思乡感情的诗句
乡愁算不算爱国诗歌 第五篇

1、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描写思乡感情的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0、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描写思乡感情的诗句。——李清照

11、浮云游子意,12、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8、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9、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22、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2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2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2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6、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30、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

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33、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3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6、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37、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4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2、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4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4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4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47、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48、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49、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5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5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52、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5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8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