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供大家参考!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源自孔子对诗歌、乐舞的功能及其艺术活动机制的概括。《论语·阳货》有云:“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它全面集中地表述了诗歌通过表达情志来发挥社会作用的机制,表现出孔子对诗歌艺术特征的准确把握.
所谓“兴”,即“兴于诗,立于礼”的“兴”,主要指诗歌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具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发联翩的想象,可以“引譬联类”“感发志意”,增进人的修养.<论语·学而》栽子贡能借引《诗经》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说明品德修养必须要不断提高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是诗歌起兴作用的具体例证.“观”则点明了诗歌的认识功能,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指的是诗歌能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情物态,可通过诗歌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和人民的愿望.此外,“观”也可以包括对赋诗者品性和志向的观察.所谓“群一;即“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主要指人们可借诗歌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促进群体成员闻的协和融洽.孔子主张诗教、乐教,认为诗歌和音乐教育可协调社会关系和群体氛围,使人们和谐相处.所谓“怨”,即“怨刺上政”,主要指诗歌可以抒发不满,泄导人情。怨的内容既可以是针对社会政治的,也可以不局限于宏观政治领域,举凡家庭、朋友。男女以及各种社会人事之间,都会有情感的郁结,都可藉诗歌加以抒发,由于儒家“诗教”的约束和“中和之美”的规范,这种“怨”又必须是“温柔敦厚”和“止乎礼仪”的.后来司马迁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甚至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的观点,都与“诗可以怨”的见解一脉相承。
兴观群怨说,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抒情性、感染性、认识作用和社会效果等特征,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重要贡献,虽然四者主要从诵诗、学诗和用诗的角度上立论,但其精神贯通于整个文学活动。兴、观、群、怨四字概括精当,言简意赅,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和生机,为后人提供了理解和发挥的空间。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例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制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在唐代兴起的反对齐、梁遗风的斗争中,诗人强调诗歌的“兴寄”以及唐代新乐府作者所强调的“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清末,在黄宗羲的《汪扶晨诗序》及其他许多作家的文学主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当然这一理论对后世也有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世一些人由于只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文学艺术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或把文学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褊狭,例如对于山水诗、爱情诗的某种排斥就是如此,因此常常造成偏颇。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兴观群怨”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之一,是孔子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B.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兴观群怨”的理论,认为诗歌通过表达情志来发挥社会作用,准确把握了诗歌的艺术特征。
C.“观”既指通过诗歌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和人民的愿望,也指对赋诗者品性和志向的观察。
D.山水诗和爱情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排斥,是因为它们虽然体现了文学艺术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但缺乏应有的社会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群居相切磋”,孔子主张借诗歌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协调社会关系和群体氛围,促进成员间的协和融洽,使人们和谐相处。
B.诗言志,人们情感郁结,对社会政治不满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心有所触情有所感,都可藉诗歌加以表达抒发,以浇胸中块垒。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C.“兴观群怨”学说言简意赅,概括精当,虽然它是从诵诗、学诗和用诗的角度上立论,但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都贯通着它的精神。
D.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继承并发展了“兴观群怨”学说,特别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文学脱离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关雎》首章以水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这种写法是“兴观群怨”理论中“兴”的具体表现。
B.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C.司马迁“《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以及韩愈“不平则鸣”的观点,与孔子所说的“诗可以怨”的观点是一致的。
D.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继承了孔子“兴观群怨”学说的理论思想,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人有小过,尝为拚覆之.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徒尚未归疮痍尚来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顾蹇义等日:“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宣宗之初即位也,阁中惟士奇、荣、溥三人。荣疏闿果毅,遏事敢为,然颇通馈遗,边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龄。军国大政关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荣、溥三人,有事遣中使诣阁谘议,然后裁决。三人者亦自信,侃侃行行意。士奇既耄,子稷傲狠,尝侵暴杀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议不即加法,封其状示士奇。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日/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B.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日/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C.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日/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D.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日/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士奇器度宽宏,不计较小事。广东布政使徐奇拿岭南土特产赠送给朝臣,名单中没有杨士奇,皇帝询问此事,杨士奇予以解释,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B.杨士奇忠言直谏,不从众歌功颂德。对有人称颂天下太平一事,杨士奇独抒己见,皇帝同意他的看法,并拿其他大臣与其进行对比,众臣为此感到惭愧。
C.杨士奇历任阁臣,深受朝廷信任。杨士奇在宣宗、英宗两朝与杨荣、杨溥同任阁臣,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英宗年幼,三人同心协力处理朝政。
D.杨士奇因儿子犯罪,深感忧虑。他的儿子曾经犯下杀人的罪行,朝廷没有治罪,后来又有人揭发其子许多不法之事,杨士奇为此非常忧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2)士奇日:“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昊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5分)
9.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以螃蟹作为反例说明学习要专心的句子是“ ,_ ,用心躁也”。
(2)李白在《行路难》中暗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借以表明自己对仕途仍有所期待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慨叹从师风尚长久不传、人难免产生疑惑的两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真正的猎手
张明在乌林,算不得真正的猎手。以前是,至少后来不是。
这完全是由于漆武.
漆武是外乡人,一年前不知哪天在镇外的普济寺安然住下就没有走的意思。开头,人们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人们才突然注意起这个人来.
原因是他从山里扛回一只豹子.人们就知道了他叫漆武,还知道他猎杀豹子的武器竟然是祖辈用过而现在人们早已弃之不用的古老工具—— 弩!
乌林,外围八百里大崎山.这里山高林密,断谷残涧,常呈浓雾弥漫之势,毒虫鸟兽出没无常。所以,鸟林多猎手。然而,独自一人扛回一只豹子,这还是破天荒。
于是,漆武便很受乡人敬仰,但也有好多人不服,特别是年轻的后生。张明就是一个。
让一个外乡人在这八百里大崎山逞强,这无疑是劈头让人打了一耳光!
张明就很想猎到一只豹子,最好是比那只更大一些.
张明不怕。原因是自己本就是鸟林最出色的猎手。再说张明手中握的不是弩,而是铳!一扣扳机,轰响震山林,飞砂走石,就是铜头铁罗汉也会炸得千疮百孔,更何况血肉之躯的乌兽!、于是张明就下决心一定要扛回一只最健壮的豹子。于是这一天张明就收拾好东西一个人进山了。
山高林深草密。等来到鬼见愁涧的时候,张明已是筋疲力尽,劳累不堪。其间也遇到过几只小兽,但张明都放过了,一心一意要猎只豹子。
喝了几口水,张明稍作喘息。正待前行,耳畔忽传一点轻微的声响。定睛看去,洞对岸赫然踱出一只大豹!而且是一只母豹。此刻,它正悠闲地到涧边饮水.
张明兴奋得手都有点颤。他瞄准豹子扣动扳机。没响!妈的,臭子!张明顿感绝望。因为,那只受惊的豹子已跃于头顶。显然,装火药是来不及了。张明抽出了猎刀。
豹子直压而下,张明捅进猎刀,决心来个同归于尽。
张明无损。.豹子腹中一刀,鲜血喷出,死了。
张明惊魂未定,手脚酥软。好半天,他努力走过去,抽出了猎刀,一切如在梦中:我张明真的杀死了一只豹子?
不,不是!张明镇定下来。因为他看见豹子额中插着一样东西——一支没颈的羽箭!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张明忽然明白了。明白了,就转身走了。
张明空手出山!这是从没有的事。人们望着疲惫不堪默然无言的张明亦无言。
张明是被一大群人吵醒的.一人当胸一拳:好张明!真是好样的!
张明懵然爬起来到庭院。当中,停放一只开膛的豹子.张明上前,摸摸豹额,羽箭没了,箭洞被巧妙堵死。张明又明白了.
在乌林人敲锣打鼓抬着张明满街转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张明真想大哭一场…之后,一个如血的黄昏,张明提着一壶酒和半只狍子来到普济寺.漆武不在,于是,张明就一个人喝了半壶酒,吃了带来的半只狍子的一半。以前,张明很能喝酒.但不知为什么,这次张明喝了半壶酒就醉了,并且醉得很厉害.
就在张明烂醉如泥的那天晚上,日本鬼子来了。
打猎,可以,铳,自是不敢放。张明就是个例子.没被日本共用皮鞭涪活抽死就算万幸。
不敢放铳。陷井、下套、付箭,倒是能捉住凡只野兽。但那滋味呢?世世代代的乌林,让小日本给统治了。窝囊!
感到最窝囊的依然是张明!张明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留着小胡子的中队长藤野一郎,用皮鞭托着张明的下巴,得意洋洋地问他:你说咱俩谁是真正的猎手呢?
张明咬牙切齿:终有一天,老子要用猎刀再开一次膛!
机会终于来了。依然是一个如血的黄昏.张明这次没有醉,他埋伏在一棵大树后。因为,他知道藤野一郎今晚一定会打这经过.
藤野一郎来了.张明迅雷不及掩耳地扑上去。猎刀捅进了藤野一郎的腹中。那一刻,藤野一郎的枪也响了.
后来,在张明死的地方竖了一块石碑,碑文只有五个字:真正的猎手。
再后来,鸟林的所有猎手忽拉一夜间全消失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八百里大崎山上活跃着这样一支神秘的队伍:他们除了用枪,最拿手的就是利用陷井、套子、竹箭等森林中随手可得的东西对付日本鬼子,叫他们防不胜防。听说,这支队伍骁勇善战,神秘莫测。还听说,他们的带头人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中年汉子。对了,他的身上永远都带着一把弩。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外乡人漆武凭借一把祖传的弩独自一人猎杀了一只豹子,轰动了整个乌林,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仰。
B.张明不服漆武,他本来是乌林最出色的猎手,而且他的猎杀工具是火铳,比漆武所用的弩威力更大,因此他要入山猎杀一只最大的豹子。
C.小说用传言作为结局,更能突出这支抗日队伍的神秘性.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可以引导读者去推理想象,从而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D.小说两次写张明“明白了”,巧妙地省略了一些繁琐的补叙,言简意赅,寥寥几语既推动情节发展,又把漆武和张明的形象突显出来。
E.本文语言凝练,叙事简洁,善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更加丰满。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漆武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标题“真正的猎手”有哪些作用和内涵?请结合文本分别加以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真人”熊十力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号子真,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县人,哲学家。曾任教于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他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那是1932年冬,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肃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
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再看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
熊氏天性张狂。他师从欧阳竟无学佛,却不尊经,常自称菩萨,后来却写成<新唯识论》破旧立新,气得欧阳痛骂不已。有人撰《破新唯识论》,对他进行驳斥,他马上又著《破<破新唯识论>》,破来破去,颇有意思。
论者称,熊十力天性旷达,不喜雕饰。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不过,熊十力最有“真人”风范之处,当数他一身牛气,平生绝不媚俗。徐复观当时官拜少将,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常问学于熊。一次,他替蒋带给熊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拒绝,并破口大骂徐和蒋,声音之大,自后山一直传到院里。
熊十力喜欢骂人是出了名的。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读何书。熊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不久后,徐再见熊十力,说已经读完。熊问有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不太满意处。熊十力未听完便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经此一骂,徐复观立起来了。
即使是好友,也难逃熊氏一骂。
在北大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合,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
发生在两位学人中间的这场殴斗,后来被演绎成无数版本。有说法称二人是在桌子底下扭成一团,还有人说打架时,熊正“坐在马桶”上。据传,熊十力不敌废名,被叉出门外,仍然“边逃边骂”。不过,二人过几天相聚,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又一次,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不过,熊十力并非一味狂妄之人。早在19”.年,梁漱溟与熊十力尚未谋面,即收到熊的信,说梁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中,“骂我的话却不错,希望有机会晤面仔细谈谈”。
熊曾自我辩白,“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9年以后,熊十力脾性依旧,坚持不肯改造洎己,数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建立哲学研究所,允许旧学传播。
而熊十力写书,仍然批判唯物论之缺失,被当做“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痛批。
“文革”开始,熊十力不挂领袖像,只设孔子、王阳明、王船山座位,朝夕膜拜。但此时,他目光不再炯炯有神,谈吐不再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热烈激昂,而是“常独坐桌边,面前放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良久呆坐”。
后来,由于抄家、批判等变故,熊十力精神有些错乱,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连裤袜之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当年意兴豪放的这位“真人”,在他80余岁时,穿一件褪色灰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熊十力与牟宗三初见, “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在寒风瑟肃中刚解完小手的走方郎中,言谈中狂傲地称只有他能讲晚周诸子。
B.熊十力性情狂放,不拘小节,他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元化交谈,颇有魏晋风度;他不媚权贵,不接受蒋介石的馈赠,并高声大骂,狂性毕现。
C.熊十力喜欢辩论,每次说不过对手就大打出手,打不过就跑,边跑还要边骂,这表现了他醉心学术、有孤往精神的的一面。
D.熊十力“文革”期间受到严重打击,造成精神错乱,狂放不羁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沉稳少语,其晚年的境遇令人惋惜和同情。
E.本文叙事生动,语言简洁,描写细致入微,作者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出一个真性情的狂士形象。
(2)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引用牟宗三对熊十力的有关记述,有什么作用?(6分)
(3)文章两次写到熊十力大骂徐复观,这样写有有什么好处?(6分)
(4)文章称熊十力为“真人”,熊十力的“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毛泽东习字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书法行追羲之,草赛米芾,狂傲不羁,挥洒飘逸,龙飞风舞, 。
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 ,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③南怀瑾儿子南一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父亲的缘分里,我感受到亲情,也受教如学生。我父亲对社会现象非常理解,所以告诫我们,不以____ -来哗众取宠。”
A.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C.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D.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来,媒体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注颇多,尤其对随之而来的宅基地闲置问题甚为忧虑,一些专家认为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B.不少人都会用眼镜布来擦拭眼镜上的灰尘,一些专家表示并不认同这一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多数眼镜布造价低廉,纤维间隙较大,用它擦眼镜只会适得其反。
C.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体现,是指导我们党夯实执政之基、永不脱离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D.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很肤浅、很简单,挫折、磨难、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清朗,让人生变得更丰富、更深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 ,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A.既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B.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C.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D.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无名氏的Ⅸ全相三国志平话>都在评述三国的故事, ① 。这不仅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深度和时代精神,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人口吻”;陈寿用的是史臣的口吻,罗贯中用的是文人小说家的口吻, ② 。近代以降,“各位看官”、“却说”、“且说”等这些作者用于自白的陈词套语渐被丢弃,汉语小说作者那类传统的说者形象开始退出叙事舞台,正如人们常提及的:现代小说史最引入注目的事件,就是作者的隐退。尽量不要站出来说话, ③ ,这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家不约而同遵守的一个规则。
17.下面的文字在表述上有几处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5分)
尊敬的屠呦呦研究员:
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和我本人的名义,衷心祝贺您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健康的目的一直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今天又看到您成为我国首位医学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我感到非常激动,这是我国科技界的骄傲!
……
×××
×月×日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有这样一件事在微博和微信中引发热议:
急诊室内,因误食了过量安定的老人已昏迷不醒,医生给患者注射了帮助清醒的药剂,老人有了短暂的清醒。正当医生打算做进一步的处置,给患者抽血以检查血液中的药物含量时,患者家属却不配合,“已经清醒了,干吗还做进一步的化验,是不是想多收点钱啊。”医生耐心解释,可家属们依然不依不饶,坚持医生的行为只是为了牟利,拒绝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就在这时,患者再次昏迷,患者年仅3岁的小孙女哭着喊,谁来救救爷爷,家属们才停止争执,请求医生施救。一阵忙乱过后,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整个急诊室里,人们的心情却轻松不下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D(推断不合文意,强加因果)
2、D(“发展”之说属于无中生有)
3、A(《诗经•关雎》的“兴”是起兴的艺术手法)
4、B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5、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6、C(“三人一直很和睦”说法有误)
7、(1)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他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关键词“修”“用”和被动句各1分,句意2分。)
(2)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关键词“愿”“曲”“愧”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杨士奇奉行职事非常谨慎,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
明仁宗即位,提拔杨士奇做礼部侍郎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当时有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明仁宗拿它让各位大臣看,群臣皆以为然。唯独杨士奇称:“陛下虽然泽被天下,但是靖难所牵连的流徙之人尚未归乡,战争所导致的疮痍尚未恢复,百姓仍然为温饱担忧。国家应当继续休养生息数年,太平盛世才差不多可以期至。”明仁宗表示赞同,于是对蹇义等人说:“我对你们至诚,是希望你们匡正辅佐、纠正错误。但只有杨士奇曾经五次上书,你们等人均无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无缺漏,天下太平了么?”群臣听后惭愧道歉。
明宣宗即位时,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为人豁达,果断勇毅,敢作敢为,但非常懂得馈遗,边将每年都送良马给杨荣。明宣宗非常清楚这件事,就问杨士奇(是怎么回事)。杨士奇为杨荣极力申说:“杨荣通晓边疆事务,我们比不上他,陛下不应该以此小错而介意。”明宣宗笑道:“杨荣曾经说你和夏原吉的坏话,你却还要为他着想吗?” 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
明宣宗去世,明英宗即位,年方九岁。军政均由太皇太后负责,太皇太后非常信任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都派遣中使到内阁咨询议论,然后才进行裁决。三人当时亦很自信,尽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当即惩处,把密封的状子给杨士奇看。又有人再次告发杨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这才被关进监狱审理。杨士奇以年老疾病告假,明英宗恐怕伤害杨士奇的心意,下诏安慰。杨士奇感恩哭泣,忧虑不起。正统九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岁。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
上一篇:2016年的第一场雪作文
下一篇:一年级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