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一年级识字7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这篇识字课的形式是对对子,对对子能使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新苏教一年级识字7,供大家参考。

  新苏教一年级识字7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7》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可安排2课时进行。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一盒积木;课文的插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

  开展游戏,乐中学;运用图画,比中学;小组探究,合作学;联系生活,说中学。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

  (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

  (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

  a.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一读。

  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

  三、探究合作,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2.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比较小结,拓展延伸

  1.比一比。

  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

  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

  2.说一说。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

  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二)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一)

  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识字7》反思

  《识字7》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对反义词的对子的一课归类识字课。本课教材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更可结合第七单元的主题:品行教育,进行是非教育。可谓一举三得。

  我班的孩子,通过一年的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有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能够小组合作小老师带领学习。

  毕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理解“虚伪、诚实”等词语较困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对朗读及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班上孩子的现状和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主要突出了“诵”、“读”、“认”、“辨”、“讲”、“写”这六个方面。

  1、“诵”:

  诵读经典最可见的功效是学生语文素养有全面的提高。即使是一年级,孩子只大声地读了一个多学期,都有令人惊奇的发现。我由此引入,让孩子发现在文言中常用相对的词来突出对比,“对子”更是古诗文的基础。最后再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积累名言佳句,并自行创作,古为今用,提升语感。

  2、“读”:

  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少的一个环节。古语云:“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比老师的讲解更重要。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拼音熟悉了解文章和生字。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生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字将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字词相连组成了不同的句子,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都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并要读准字音,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我喜欢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范读,让还没读通的孩子串起句子,读通了的孩子有感悟的空间。

  我在本课设计中读出四个层次,逐渐深入: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⑵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⑶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⑷ 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① 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②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认”、“辨”、“讲”:

  认字是本课的重点。整体感知后,在我的认字环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很精妙地串起了五个环节:

  ⑴ 认读词语,在词语环境中学习生字。

  ⑵ 把意思好的词帖上小红花吗?了解褒、贬义词。

  ⑶ 理解词义,给教师的简笔画选贴上合适的词。

  ⑷ 词语宝宝分裂开来,变成了字宝宝,认、读,再组词。

  ⑸ 字宝宝真调皮,它们跑到了小故事《熊和鹿》里了,读带有生字的小故事。由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感知词义,再单独检测生字,还给它们搬个家巩固。一步步地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识字,丰富词汇、语言,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识字,即使记住了汉字的读音、字形,也不会灵活运用。本文的词语抽象,“赞”、“骄”、“傲”、“虚”、“诚”等字也难记忆,勉强记住了不及时有效地巩固,效果则不显著。我必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所认读的字,在熟读中理解语言内容。最后结合语言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了解生字意思,识记生字字形。

  另外,我认为,对一年级孩子提出褒、贬义词的概念,并不是超纲,而是让学生了解,并用语文的概念去理解,去思考。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习生字的最后,把生字换个语言环境,在浅显的故事中出现,这是巩固生字的绝好途经。

  4、“写”:

  重视写字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76890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