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2012-10-23 21:11:58|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人:伏祥菊 周凤 时间:2012.10.10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让学生初识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共安排了四篇课文,既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又通过回忆录及诗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少年闰土》是鲁迅笔下少年时期的玩伴,本文通过四件事介绍了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一面》一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一面"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文章通过记叙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见过一面的事情,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热爱劳苦大众和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以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决心踏着先生足迹前进的真挚感情。《有的人》是诗人藏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通过诗文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爱戴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重要句段。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5.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6.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7.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对比写法。
8.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4.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1课时
《少年闰土》 2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课时
《一面》 1课时
《有的人》 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五》 4课时
《回顾拓展五》: 1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主题编排了一课识字和四篇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四个太阳》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称象》通过让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相、遇、及”等字,学会“谁、怕、跟、凉”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心愿。 5、知道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6、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课文内容,知道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时间:
识字5 1课时 四个太阳 2课时 乌鸦喝水 2课时 司马光 2课时 称象 2课时 语文园地5 3课时 活动课时 6课时 共计十八课时
拂晓中心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样表(语文)
拂晓中心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样表(语文)
6. 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 出示插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
2.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
3. 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 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 读一读。
5. 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小组共学生字词。
2.展示汇报: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语,注意提醒读音。汇报本组识记生字的办法。
3.师生点评,互相补充,总结识字方法。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 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方法来记?
(4)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5)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①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字。
②课间操“说反话”。
4. 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 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 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 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 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 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2. 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
3. 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 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 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4. 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 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来: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不”: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
2. 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 大小 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 12 个生字,认识反犬旁 和鸟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小、少”等 5 个生字和竖折折钩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明确课时目标
三、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①偏旁归类法:
在字形上,“杏、桃、苹、猫、鸭”等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木字旁一般与树木、木材有关。可引导学生关注偏旁,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认识鸟字旁和反犬旁。
②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
③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
④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
⑤反义词。如,“多—少”。
⑥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
多:多少、众多、大多 少:少见、少数、很少 黄:黄牛、
黄色、黄金 边:边上、水边、天边 果:苹果、果树、果子 桃:
桃树、桃花、桃子
三、再读儿歌,感知内容。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
四、书写指导“小、少、牛”
本课要写的 5 个字都是独体字。其中 4 个独体字,先让学生观察这 4 个独体字 的共同之处,都有写在竖中线上的支撑笔画竖或竖钩,从而领会支撑笔画对摆正汉字位置的作用。
①“小”和“少”字形接近,指导观察、比较。
“小” 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 左点比右点略低。
“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 住整个字。
②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后进行描红、练习书写。
③书写反馈,投影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议。
四、总结课时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 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 全班齐读古诗,师生接读句子。
二、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
教师引导学生先回顾《秋天》一文中“一”的不同读音,再尝试着自己读读“一”在数量词中的不同读音,然后出示按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 读 , 在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
1. 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里 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尝试加上动作说一说。如,让学生用手比划圆圆的苹果样,说“苹果大大的”,大拇指和食指靠拢,形成一颗枣子样,说“枣子小小的”,再配上动作,读 一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6 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可以用想象法识字:尾“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用。
(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
四、积累诵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主语幼小衔接,做到平稳过渡。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体系:充分加强整合,体现综合性。
2、教材安排: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科学性。
3、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性。
4、教材呈现:富有新意和亲和力,体现导学性。
5、教材设计:注重广泛运用,体现开放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感觉是那么的明快活泼、童趣十足;其中有独运的匠心和超前的理念。人教版的实验教材,是构筑在人教多年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经验积蓄的基础上,又在领会和物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髓中实现了突破。她是小学语文教材坚守与突破、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因而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她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拼音编排的多样化,将学拼音、学汉字、读韵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汉语拼音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功能是在于正音和辅助识字,是学习语文的拐杖。因此,教材很明显地把拼音的重点定在音节,及早地出现完整的音节,强化了读。例如:把y、w提前到与i、u、u同时教学,使学生能尽早进行音节yi、wu、yu拼读。并在学习拼音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了70个最常见的汉字,聆听、诵读了11篇有文化品位的儿歌,体现了学习并巩固汉语拼音、认字、、进行初步语言训练的整合,使初入学的儿童既学得快乐有趣,又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避免了单一学习拼音的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在学拼音、认汉字、读短文三者综合学习中,都配有彩图,既有视觉,又有听觉。容易记忆。
2、识字量增大,写字量减少,识字方法多样化、意蕴化。
以往人教社编写的语文教材,在识字量上都比较偏低,总识字量才2500个常用字,一年级仅学会常用字450个。由于学生识字量少而影响了阅读教学。而新编的上册课本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低年级共认识了1800个常用字,要求会写1000个字。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的要求。减少了识字量,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低年级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其共同点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1)看图、象形识字。一般的看图识字,即由图——汉字,而这里的看图识字又增加了象形字,即由图——象形字——楷体字。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的规律,隐约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义。(3)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放在“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中,如:“歌——哥,丁——灯,底——低,桥——轿”。然后,让学生发现前者用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后者用换偏旁的方法。(4)在语言环境(诗歌、韵文)中识字。如《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的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享受,而琅琅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而且有利于儿童的记忆。这样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3、课文的童趣化和丰富的人文化。
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第一册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们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这么有趣的课文,孩子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的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
每篇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首先,从儿童的生活开始,第一课就是传统的儿童诗歌《一去二三里》,认识家乡,认识“一————十”的数字;接着是《在家里》、《操场上》和后面的《自选商场》等,来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其次,课文的知识性很强。如:四季变化的知识,绿化的知识,辨别方向是知识,菜园里的知识,阳光、下雨和庄稼的关系等知识。第三,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很丰富,如,爱首都北京,爱五星红旗的教育,爱家乡的教育,爱护小树和小动物的教育,长智慧的教育,礼貌教育,互相合作的教育,爱劳动的教育等。
4、练习的综合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册的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很有新意,有了新的突破,倾向于综合化。第一,体现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设计出方式、方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语文活动中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设计了“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我会猜”等。“我会”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和自信;边过去的教师要你学,而为主动求知。第二,课后问题的设计开放化,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孩子们的回答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等。第三,重视语言的积累。一是积累词语、短语、成语、佳句等;二是读书背诵。第四,突出语言交际。在每一个“语文园地”里都设有一项“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多彩。第五,尤其在展示台中设计了我会唱、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识字游戏等项目。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平台,重点展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不难看出,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针对学生的热情度高却容易冷却、“中等生、待进生机会少”、“独生子女劳动意识差”等特点,实行值日小组担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多媒体,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在发现中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拼音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
4、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努力使课堂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5、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范文二: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新的学期,新的任务,我由五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转到一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如何适应高年级到低年级工作重心的转变,如何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的大门,一下子比较难以适应小学生活。尤其是不少学生还保留了许多从幼儿园带来的不良习气,如课间纪律差,上课比较自由,还未懂得小学学习的一些常规要求。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抓好常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虽说都上过幼儿园,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特别是拼音和写字方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此外,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多加锻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学习。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范文三: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33个,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四、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五、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一、指导思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33个,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四、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五、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范文二: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主语幼小衔接,做到平稳过渡。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体系:充分加强整合,体现综合性。
2、教材安排: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科学性。
3、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性。
4、教材呈现:富有新意和亲和力,体现导学性。
5、教材设计:注重广泛运用,体现开放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感觉是那么的明快活泼、童趣十足;其中有独运的匠心和超前的理念。人教版的实验教材,是构筑在人教多年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经验积蓄的基础上,又在领会和物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髓中实现了突破。她是小学语文教材坚守与突破、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因而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她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拼音编排的多样化,将学拼音、学汉字、读韵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汉语拼音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功能是在于正音和辅助识字,是学习语文的拐杖。因此,教材很明显地把拼音的重点定在音节,及早地出现完整的音节,强化了读。例如:把y、w提前到与i、u、u同时教学,使学生能尽早进行音节yi、wu、yu拼读。并在学习拼音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了70个最常见的汉字,聆听、诵读了11篇有文化品位的儿歌,体现了学习并巩固汉语拼音、认字、、进行初步语言训练的整合,使初入学的儿童既学得快乐有趣,又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避免了单一学习拼音的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在学拼音、认汉字、读短文三者综合学习中,都配有彩图,既有视觉,又有听觉。容易记忆。
2、识字量增大,写字量减少,识字方法多样化、意蕴化。
以往人教社编写的语文教材,在识字量上都比较偏低,总识字量才2500个常用字,一年级仅学会常用字450个。由于学生识字量少而影响了阅读教学。而新编的上册课本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低年级共认识了1800个常用字,要求会写1000个字。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的要求。减少了识字量,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低年级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其共同点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1)看图、象形识字。一般的看图识字,即由图——汉字,而这里的看图识字又增加了象形字,即由图——象形字——楷体字。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的规律,隐约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义。(3)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放在“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中,如:“歌——哥,丁——灯,底——低,桥——轿”。然后,让学生发现前者用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后者用换偏旁的方法。(4)在语言环境(诗歌、韵文)中识字。如《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的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享受,而琅琅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而且有利于儿童的记忆。这样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3、课文的童趣化和丰富的人文化。
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第一册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们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这么有趣的课文,孩子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的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
每篇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首先,从儿童的生活开始,第一课就是传统的儿童诗歌《一去二三里》,认识家乡,认识“一————十”的数字;接着是《在家里》、《操场上》和后面的《自选商场》等,来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其次,课文的知识性很强。如:四季变化的知识,绿化的知识,辨别方向是知识,菜园里的知识,阳光、下雨和庄稼的关系等知识。第三,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很丰富,如,爱首都北京,爱五星红旗的教育,爱家乡的教育,爱护小树和小动物的教育,长智慧的教育,礼貌教育,互相合作的教育,爱劳动的教育等。
4、练习的综合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册的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很有新意,有了新的突破,倾向于综合化。第一,体现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设计出方式、方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语文活动中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设计了“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我会猜”等。“我会”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和自信;边过去的教师要你学,而为主动求知。第二,课后问题的设计开放化,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孩子们的回答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等。第三,重视语言的积累。一是积累词语、短语、成语、佳句等;二是读书背诵。第四,突出语言交际。在每一个“语文园地”里都设有一项“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多彩。第五,尤其在展示台中设计了我会唱、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识字游戏等项目。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平台,重点展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不难看出,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针对学生的热情度高却容易冷却、“中等生、待进生机会少”、“独生子女劳动意识差”等特点,实行值日小组担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多媒体,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在发现中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拼音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
4、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努力使课堂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5、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范文三: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新的学期,新的任务,我由五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转到一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如何适应高年级到低年级工作重心的转变,如何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的大门,一下子比较难以适应小学生活。尤其是不少学生还保留了许多从幼儿园带来的不良习气,如课间纪律差,上课比较自由,还未懂得小学学习的一些常规要求。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抓好常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虽说都上过幼儿园,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特别是拼音和写字方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此外,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多加锻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学习。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认真进行教育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7人,女生15人,男生22人。目前,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个别孩子未能脱离幼儿园时的习惯,如上课坐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小动作不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班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级中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四个部分。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有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这本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拼音编排的多样化,将学拼音、学汉字、读韵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汉语拼音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功能是在于正音和辅助识字,是学习语文的拐杖。因此,教材很明显地把拼音的重点定在音节,及早地出现完整的音节,强化了读。例如:把y、w提前到与i、u、v同时教学,使学生能尽早进行音节yi、wu、yu拼读。并在学习拼音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了70个最常见的汉字,聆听、诵读了11篇有文化品位的儿歌,体现了学习并巩固汉语拼音、认字、进行初步语言训练的整合,使初入学的儿童既学得快乐有趣,又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避免了单一学习拼音的枯燥乏味,注重儿童兴趣的培养。在学拼音、认汉字、读短文三者综合学习中,都配有彩图,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使得学生容易记忆。
2、识字量增大,写字量减少,识字方法多样化、意蕴化。以往由于学生识字量少而影响了阅读教学。而新编的上册课本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减少了识字量,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低年级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其共同点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1)看图、象形识字。一般的看图识字,即由图——汉字,而这里的看图识字又增加了象形字,即由图——象形字——楷体字。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隐约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
(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义。
(3)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放在“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中,如:“歌——哥,丁——灯,底——低,桥——轿”。然后,让学生发现前者用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后者用换偏旁的方法。
(4)在语言环境(诗歌、韵文)中识字。如《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享受,而琅琅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而且有利于儿童的记忆。这样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3、课文的童趣化和丰富的人文化。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第一册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们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这么有趣的课文,孩子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的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每篇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首先,从儿童的生活开始,第一课就是传统的儿童诗歌《一去二三里》,认识家乡,认识“一-十”的数字;接着是《在家里》、《操场上》和后面的《自选商场》等,来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其次,课文的知识性很强。如:四季变化的知识,绿化的知识,辨别方向是知识,菜园里的知识,阳光、下雨和庄稼的关系等知识。第三,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很丰富。如,爱首都北京,爱五星红旗的教育,爱家乡的教育,爱护小树和小动物的教育,长智慧的教育,礼貌教育,互相合作的教育,爱劳动的教育等。
4、练习的综合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册的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很有新意,有了新的突破,倾向于综合化。第一,体现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设计出方式、方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语文活动中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设计了“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我会猜”等。“我会”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和自信;变过去的教师要你学,为主动求知。第二,课后问题的设计开放化,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孩子们的回答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等。第三,重视语言的积累。一是积累词语、短语、成语、佳句等;二是读书背诵。第四,突出语言交际。在每一个“语文园地”里都设有一项“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多彩。第五,尤其在展示台中设计了我会唱、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识字游戏等项目。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平台,重点展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不难看出,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
四、学期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教学措施
1、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六、后进生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后进生也能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使后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利用课间、放学对后进生进行有针对的补差教学,要做到有备而来,切勿马虎随便。
3、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布置作业,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爱护,从而爱上学习。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入学教育
第二周:汉语拼音第1课(aoe)——汉语拼音第2课(Iuv)
第三周:汉语拼音第3课(bpmf)——复习一
第四周:第5课(gkh)——第7课(zcs)
第五周:第8课(zhchshr)——第9课(aieiui)
第六周:第10课(aoouiu)——复习三
第七周:第12课(aneninunvn)——复习四
第八周: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识字3《在家里》
第九周:4《操场上》——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
第十周:期中考试复习
第十一周:课文1〈画〉——3〈小小竹排画中游〉
第十二周:4〈哪座房子最漂亮〉——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第十三周:6〈静夜思〉——8〈阳光〉
第十四周:9〈影子〉——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第十五周:识字(二)1〈比一比〉——3〈菜园里〉
第十六周:4〈日月明〉——口语交际〈我会拼图〉
第十七周:课文11〈我多想去看看〉——13〈平平搭积木〉
第十八周:14〈自己去吧〉——口语交际〈该怎么办〉
第十九周:16〈小松鼠找花生〉——18〈借生日〉
第二十周:19雪孩子〉——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第二十一周:期中考试复习
第二十二周:期中考试复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参加新课程教材的培训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他们的年龄多为6周岁。通过在校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也参差不齐。现将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大部分学生通过在幼儿园里对识字和文章(故事)的接触、学习,他们对语文课已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认识,也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识字,并能讲一些故事,虽然有些故事讲得不是很流利,但是可以说明这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由于在幼儿园里对识字、故事的学习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是极其微薄的,他们不具备拼读,阅读文章能力。除此,由于幼儿教师的疏忽,很多学生的执笔方法是错的,导致现在一时难以改正,需指导强化。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已能运用简单的一些词语进行普通话交流。
2、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对语文已有初步的接触、学习,他们学习语文的氛围和习惯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有初步的形成。他们初入学,早上来学校还不能自觉进教室进行早读,上课习惯不好,像读幼儿园一样,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上课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很早来到学校,个个都还很有礼貌,能跟老师问好,回去能跟老师道再见,能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相信不久,他们能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班内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优秀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好,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纵观整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3、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针对我国地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新教材仍然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识字量很大,学生接受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齐。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教学思想方面。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全面、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做好相关的笔记摘抄、读书剪报工作,并把新的理念切切实实付诸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资源方面。结合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等具体内容,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教学常规方面。继续认真履行《苍南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按要求规范地备课、上课和改作。特别是把好备课关,结合实际,挖掘教材本身愉快因素,选择生动活泼、适合低年级学生教学的方法,如直观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通过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逐步从“学会”上升为“会学”。努力抓好识字、写字、朗读、听说等常规教学训练,精练指导方法,保证训练时间,促进习惯养成,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地发展。
4、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组织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根据学生个性、成绩、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调整并固定好小组。确定小组长及成员分工,开展小组长合作学习,营造“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学风。
5、拼音教学方面。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6、识字教学方面。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结构、笔画笔顺分析记忆字形,揭示汉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写字方面要让学生学习正确地执笔、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7、阅读教学方面。紧扣词句训练,充分利用插图和其他直观教学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重视朗读指导,克服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常见的指读、唱读等毛病,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课文。
8、口语交际方面。课内外坚持讲普通话,实行生生监督、师生监督,继续强抓课堂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地倾听老师、同学发音的习惯。平时教学注意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说机会,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及时纠正语病。开展“争当说话小能手”、“故事会”、“念儿歌”等活动,把握时机给予指导,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9、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由近及远,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增强判断是非能力,指导日常行为。对“活动”、“做一做”之类的题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说话训练教学计划
周次训练内容目的要求
第四周《有趣的游戏》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学习提问。
第七周《我们的画》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第十周《这样做不好》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2、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十三周《我会拼图》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别人的合作。3、培养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第十六周《该怎么办》1、能借助图画了解图意,说出图画的内容。2、帮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然后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谁说得好。
第十八周《小兔运南瓜》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参加新课程教材的培训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他们的年龄多为6周岁。通过在校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也参差不齐。现将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大部分学生通过在幼儿园里对识字和文章(故事)的接触、学习,他们对语文课已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认识,也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识字,并能讲一些故事,虽然有些故事讲得不是很流利,但是可以说明这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由于在幼儿园里对识字、故事的学习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是极其微薄的,他们不具备拼读,阅读文章能力。除此,由于幼儿教师的疏忽,很多学生的执笔方法是错的,导致现在一时难以改正,需指导强化。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已能运用简单的一些词语进行普通话交流。
2、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对语文已有初步的接触、学习,他们学习语文的氛围和习惯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有初步的形成。他们初入学,早上来学校还不能自觉进教室进行早读,上课习惯不好,像读幼儿园一样,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上课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很早来到学校,个个都还很有礼貌,能跟老师问好,回去能跟老师道再见,能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相信不久,他们能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班内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优秀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好,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看课外书,讲故事,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勤劳,学习习惯较好,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作业按时完成,字迹端正,发言大胆积极,能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想,多记,多练,多用。但班内也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还无法转变自己的真正身份,还像幼儿园里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积极性不高,小动作多,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但他们还是孩子,初入学儿童,可塑性很大,相信他们能学好语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纵观整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3、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针对我国地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新教材仍然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识字量很大,学生接受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齐。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教学思想方面。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全面、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做好相关的笔记摘抄、读书剪报工作,并把新的理念切切实实付诸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资源方面。结合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等具体内容,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在班级中布置“图书角”或“课外阅读天地”等,准备一些课外拼音读物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进行环境识字等,巩固汉语拼音,增加识字量,培养阅读兴趣。
3、教学常规方面。继续认真履行《苍南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按要求规范地备课、上课和改作。特别是把好备课关,结合实际,挖掘教材本身愉快因素,选择生动活泼、适合低年级学生教学的方法,如直观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通过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逐步从“学会”上升为“会学”。努力抓好识字、写字、朗读、听说等常规教学训练,精练指导方法,保证训练时间,促进习惯养成,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地发展。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七、课时安排:
(略)
范文二: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这学期还是带一(1)、一(2)班,我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各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一班许多学生由于父母没时间照顾学习,送到托管所去托管,但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也没提高,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班级学困生有付志伟、陈一凡、王杰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由于父母做生意无人监管,放到托管所托教,作业虽能完成,但成绩不升反而降。二班学困生有付佳浩、肖程文、刘玉婷等,前两人上课不听,下课不做作业,似乎智力有点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三、采用的相关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五、本册总的目标和要求。
(一)、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范文三: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4、用数学。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
(略)
范文四: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8)班现有学生64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略)
上一篇:一年级教学计划语文
下一篇:2016年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