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立体图形(solid figure)是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由一个或多个面围成的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三维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即由面围成体,看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等的规则立体图形最多看到立体图形实物的三个面。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立体图形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物体。(教科书p32-33主题图及“做一做”、p36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进行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和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教具学具:为学生准备好的学生的的实物袋10包、图形及附上相应名称的卡片4张、实物图及其相应的抽象图形各4张、各种形状的演示实物1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给你们带来了神奇的礼物,(同时出示教师的演示袋,稍稍打开让学生看,激发兴趣)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其实呀!大家每个小组里都有一个装了和老师一样礼物的袋子,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吧!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小组汇报。

  3、认识实物名称。

  导语:小朋友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刚才的四类朋友也有它们好听的名字。

  (1)首先请出第一位新朋友:长方体。学生拿出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实物,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2)认识正方体。

  ①学生拿出各种正方体实物,看一看、摸一摸。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且每个面都一样大。

  ③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后举手汇报。

  (3)认识圆柱。

  ①学生观察圆柱实物,摸一摸。

  ②汇报: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平平的、圆圆的。

  ③教师拿出一个非圆柱的实物:a、一头大一头小的纸杯;b、椭圆茶叶罐。问:

  这是圆柱吗?为什么?

  (4)认识球。学生摸一摸,说一说:球是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可以任意滚动。

  三、斜坡实验

  导语: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下面我们就和这四位好朋友做实验吧!

  1、让物体在斜坡上滚一滚,学生认真观察。

  2、实验后小结:圆柱和球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推动。

  四、形成表象

  1.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在黑板上贴出(茶叶罐、魔方、足球、西药盒子)四种实物图形,让学生认一认。

  2、由实物图形抽象出抽象图形。

  (1)导语:刚才的那些物体都穿着美丽的衣裳,现在老师去掉这些外衣,你还能认出来吗?

  (2)教师在实物图的下方打乱顺序地贴出四种抽象图形,让学生找一找,连一连。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它们都属于立体图形。同时侍机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五、师生游戏

  1、游戏“看谁摸得准”。

  指名一位学生上台说立体图形的名称,全班从袋子里摸出相应的物体。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猜猜是什么物体。

  3. 数图形。

  小黑板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生进行评价。

  六、全课小结 (略)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认识”。

  (出示课题:图形的认识)

  看!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机器猫)

  今天,机器猫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方便,我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分?分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出示按形状分的组)来研究。

  【一上课,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教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1.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2.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3.师:虽然他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

  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4.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5.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6.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二)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为什么不是?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还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4.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

  5.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大屏幕中正方体这组积木问: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板书“摸”。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板书“数”。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板书“看”。

  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四)长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大屏幕中长方体的积木问: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2.师:请你从这堆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比比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看清它是怎样数的?

  【通过“数”的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地数”的方法。】

  (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①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②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做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③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④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采取放手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学习方法的反思。】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倒在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五)基本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

  (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游戏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做这个游戏。

  【神奇魔术师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对各个形体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

  (二)超级侦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

  游戏1:教师把盒子左右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你能肯定是球吗?还可能是什么?(圆柱)教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转圈晃一晃。问:现在你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球)打开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板书“听”。

  游戏2:再拿出一个盒子,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晃,让学生听。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根据声音猜出可能是长方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圆柱。)

  在大家出现了不同意见时,我们想知道谁猜得对,应该怎么办呢?

  生:打开看看吧!

  (教师打开后,把里面的东西放到实物投影下边。让学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面是正方体,学生猜是正方体,这时再举起来让大家看。是长方体)

  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会看错?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超级侦探的游戏,则是通过“听”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沟通了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发现图形特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可能性思想的渗透,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时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渗透观察物体、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五、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一)欣赏

  “五一”放假期间,我带孩子出去玩儿,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可大了。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使我们城市越来越美了。请你们欣赏一组我拍的照片。

  (展示多种建筑物的图片)

  (二)数一数

  1.小动物们看到我们的城市这么美,它们可羡慕了。他们找来了一些材料,准备建一座动物乐园,你们看看他们都找来了什么形状的材料?

  2.(出示图)动物乐园建好了,请你帮助统计一下,他们所有的建筑材料的数量。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

  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

  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学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第四层的玩,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性练习──让学生用“听”的方法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每个图形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几个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使学生意识到任何研究方法都不能孤立存在,要学会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81102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