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三年级】
《矛和盾的集合》是黄水清写的一篇科学寓言文章,收录在人教社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为精读课文 ,录音由晓澄朗读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矛和盾的集合的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选择。一、教材简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课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并存的观念,不仅使“矛”与“盾”同时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形象地介绍了现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诞生,使学生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会集中各事物的优点,才能创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矛和盾的集合优质课教学设计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本课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习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等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通过补充句等方法,学生体会出发明家思考的深入与全面性。通过课外资料的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吸收他人优点的重要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本文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生字新词。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这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矛是攻击别人的武器,而盾是防御的武器。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 生字、生词卡片,认读。
指导识记字形,可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加强记忆,如:持和挂、炮和跑、担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3.巩固新词。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教学中要着重倡导在文章的大的语言环境下感悟语言。只抓孤立情节理解课文,学生常常会出现被动跟随的状况。先从整体入手,再重点关注情节,学生对情节语言的感悟会是丰富、生动的,将会更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的真正内涵,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4.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5.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14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记生字,并观察哪些字最难写,等一下给同学提醒。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
A.学生观察这7 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 个字的布局。
3.学生提醒哪些字最难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作业:
生字、抄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说明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的生字词,下面老师这儿有一些字词,你们能读准字音吗?
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战场 首次 长处
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合二为一 胜利者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坦克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导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多厉害的坦克啊。
为了让学生能对发明家的发明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大显神威”这个词分两层来感染学生。
1、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你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学生在交流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这生动具体的描述无疑是对“大显神威” 的最好诠释。其原因在于坦克巧妙地将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进攻的枪口或炮口;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文脉络清晰: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道理。其中一至四段清楚地写出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例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了解文章一至四段的语段结构顺序,进行仿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随机介绍矛、盾。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立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
自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划下你认为好的词语,给课文自然段标出序号。
检查:
1. 字词
指名学生汇报划下的认为好的词语。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三、了解课文大意,一度理解"合二为一"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和课题中的"集合"意思一样,你找到了吗?(板书:合二为一)是什么意思?这里的 "二"指什么?"一"指什么?
矛和盾是怎样结合的呢?请你读读1-4段,划出有关句子。
四、学习课文1-4段,二度理解"合二为一"
讨论: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
●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现在你就是发明家,表演。随机理解 "如雨点般"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这个时候,发明家产生了一个想法?指读。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这样的盾很安全,安全之余又有困惑了,文中是怎样说的?
自由读。
●发明家又有自己的办法了,自己读读第四段。
出示坦克图。你看,这就是坦克,仔细看看图,找找,"矛"早哪里?什么是坦克的"盾"?(随机看图理解"履带")
师介绍坦克:坦克的底部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坚固的铁屋子里,很难受到攻击;又装有炮口,能随时攻击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灵活,一上战场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名震天下。
回归中心: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现在你知道了吗?课文中的"合二为一"是什么合二为一?(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集合在一起)
五、指导书写。
1.生字。
2.读一读:左抵右挡
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一至四段,理清课文一至四段脉络。
1.发明家真不愧是发明家,遇到问题能积极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来,捧起书本,我们来体会体会。
引读: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呢?生读。
他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生读。
有了这个想法,又遇到了什么困惑?生读。
他是怎样解决的?生读。
课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写清楚的,和你的同桌分着读一读,体会。
2.坦克就这样造起来了,现在你能介绍坦克的发明过程吗?
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可是,----------对了,----------
二、学习课文五、六段,三度理解"合二为一"
1.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
1961年德国兵头一次见到这个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如果你是德国兵,头一次看见坦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再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
(是为了说明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为什么会这样大显神威?
三度理解"合二为一"(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了一起)
3.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句子)一起读最后一段。
三、课外延伸:
1.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先来做做这里的趣味数学题。
课件出示:矛+盾= 橡皮+铅笔=
矛+盾=坦克 橡皮+铅笔=橡皮铅笔
2.日常生活中怎样的发明呢?
电视+电话=可视电话
轮子+椅子=轮椅
镜片+镜框=眼镜
3.请你用这个算式写一段话,模仿课文一至四段的写法,写清思考过程,并举个例子说明新产品的作用。
板书设计:
矛 盾 合二为一
矛的进攻
合二为一
盾的自卫
矛、盾的长处 合二为一
上一篇:我的同学三年级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