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一
《处女第一次没出血而造成的后果》

朗朗的清晨,一陈微风吹来,女孩闭上眼睛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脸上溢出十分幸福的表情,突然,男孩从他身后悟住了女孩的眼睛,女孩转过身撒娇的说:杰,你真讨厌。男孩微笑着把女孩搂在怀里„„他们幸福的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彼此的呼吸„„

那时,男孩十九岁,女孩十七岁,他们相约等女孩成年了就结婚、还有彼此的第一次要留给对方

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上班,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每天,他们都搂着一起上班下班,那时候的工作,因为有彼此,他们觉得一点都不累„„„

一天,男孩先起床了,他偷偷跑到女孩的宿舍,看着熟睡的她,睡觉还会打呼鲁,男孩看得哭笑不得,女孩听到有人的笑声,突然惊醒,看到男孩在她床边,她不好意思地说:你笑什么嘛?是不是我睡觉的样子太可爱的„嘻嘻~。

男孩转过脸笑笑的说:是啊,我看见一只猪在睡觉还会打呼鲁的、。女孩把脸蒙住被子害羞的说:讨厌啦,别说了„

男孩说:别玩了,快起床上班啦,猪,迟到了„

洗溯好之后,他们一起去上班了~~

晚上下班的时候,男孩跑到女孩身边搂着她,低下头在女孩耳边小声的说:我们明天给自己放假一个星期,去度假玩吧!”女孩高兴死了,象一个小孩似的,她第一次跟男孩去玩„

晚饭过后,他们各自回宿舍了,女孩上线了,看到男孩在线女孩发去信息说:亲爱的,明天去哪玩?

男孩收到立即回复说:到你喜欢的地方玩、

唠叨了几句,男孩叫女孩快点睡觉,明天就知道了、

女孩乖乖听话快点睡觉

不知不觉,天亮了,女孩起床后,跑到男孩宿舍,看到男孩正在准备要去的行李,男孩看到女孩温柔的说:昨晚睡得好吗?

女孩说:很好啊

他们吃完早餐后,去坐车了,男孩告诉女孩说去乡下玩,他奶奶住的地方,女孩听了想:那芑不是要去见他家人?女孩有点紧张,说:那你爸妈在家的吗?”男孩说:白天不在家,晚上就在家、

女孩点点头,男孩说:怎么啦?怕见我父母啊?放心啦,他们对人很温和热情的,更何况你是我未来媳妇、”

“谁是你媳妇啊,讨厌”女孩害羞的说、

男:“好啦好啦,迟早你的名字会在我家户口上、”

女孩笑了,她盼望那一天的到来

车到男孩家的时候,天以经黑了,他爸爸妈妈早已准备了饭菜等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女孩的嘴很甜,说伯母做的菜很好吃,逗得他爸妈直哈哈大笑,那一场景,就如一家人团聚的样子,甜蜜,幸福„

在男孩家的时候他们相处的很好,男孩的家人也特别喜欢女孩,对她像自家人那么好,女孩也很喜欢他们家、。

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依依不舍的走了,回到城市,又是忙禄的上班生活,虽然辛苦,但两人在一起还是过得很幸福,开心

时间飞快,不知觉已过去两年了,他们存够了钱,女孩年龄也到了,男孩21,女孩19岁了,一天他们在公园散步,其实男孩早有准备向女孩求婚了,他们坐在一起,男孩趁女孩不注意拿出戒指就跪在地下,“亲爱的蓝紫小姐,你愿意嫁给王杰同志吗?”女孩仿佛被吓到了,这惊喜实在是太突然了,旁边的人看到了都鼓掌说:接受接受、女孩害羞的要命,又不敢开口,明明这天是她最渴望的一天,她看着帅气凌人的男孩,拿下戒指接受了他的求婚,他们幸福的抱在一起„

过了没多久,他们结婚了,在洞房的那天晚上,他们第一次接吻了,这是他们认识以来第一次这么静距离的接触,吻了之后,男孩问女孩,你还是处女吗?女孩很肯定的说是!男孩说:那么,你的第一次要被你老公拿走了。说着男孩脱下了女孩的衣服,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女孩白析的肌肤、他们做了„„

事后男孩不是很高兴,他问女孩:你真的是处女吗?

女孩慌了,说:肯定是啊,杰,你怎么了?怀疑我吗?”

男孩更生气了:**!闭嘴,你还敢说你是处女,你要不要脸啊!男孩删了她一巴掌,女孩难过的快死了,那一刻,她想死,她想解释可男孩一直疯狂的骂她:**,我们离婚吧,当作我们没结婚过!!滚!!

男孩这样的理由是因为女孩没出红,他这样就断定了女孩不是处女、其实是处女第一次不一定会落红的

女孩穿好衣服后,跑了出去,男孩爸妈想拦住她可是男孩阻止了,说:让她滚!

女孩头也不回的走了,他爸妈骂男孩怎么可以这样,其实男孩自己的心也痛到了极度,那天晚上他喝了好多好多酒,他责怪女孩为什么要骗他,在他睡着的时候嘴里还说着“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

女孩跑出去后,回到家,她把自己关在房间,她爸妈叫她她也不开门,她在里面哭的撕心咧肺、她说:为什么不相信我?她的声音已经沙哑了、最后她拿了一把小刀,从她手腕里割下了,血大量的涌出来,女孩用最后一口气用血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公,请你相信我,我真的是第一次,我没背叛过你!!

女孩死了,而男孩的心也碎了,他不知道女孩死了的事,他打算忘了女孩、他恨女孩为什么骗他、所以„男孩要忘了女孩、

一天,男孩感冒了,他到医院,在打针的时候一个女孩子对医生说:医生,为什么我第一次不会见红?。医生说:第一次不一定会见红,有些女孩比较调皮,小时候玩的时候动作如果太重,也会把处女膜震掉,所以不一定见红。

男孩听了,他疯狂的跑出了医院,到了女孩家,他父母一见到男孩就说:你这个负心汉啊!害死了我女儿!你赔你赔啊!!她父母的眼睛已经哭肿,男孩看到桌上一封血书,他拿起来看,看了之后他痛哭了起来,怪自己为什么不相信她、

此后,男孩每天只看着女孩留下的那几个字,茶饭不思„他已经五天没吃饭了,最后,男孩拿着刀,自杀了、他死后是微笑着的,他最后一句话是:老婆,我来陪你了~

他们死了,只因误会,死了两个真心相爱的恋人

看了就转吧,让更多人知道、相爱就要相信对方、相信彼此,别让误会拆散了相爱的情侣„~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二
《第一次国共和合作破裂原因探析》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过去史学界多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以及苏联和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政策上的失误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局限性这个角度来分析。  一、联合苏俄与反对苏化孙中山联合苏俄的思想产生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不久。当时,经过了多次失败和挫折的打击,正在民主革命征途上徘徊和迷茫的孙中山,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光芒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曙光,开始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苏俄的援助。1920年秋,经陈独秀介绍,孙中山在上海会见了共产国际来华使者魏金斯基,提出与苏俄建立电台联系的要求。1921年8月,孙中山在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中说:“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底组织、你们军队和教育底组织。我希望知道您和其他友人在这些事情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所能告诉我的一切。”[1]同年12月,他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接受了马林关于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的建议。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反革命叛变,使孙中山遭到极为惨痛的失败。此时,苏俄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这令他十分感激。他确信,“苏俄甚至在危难之中也是我唯一的朋友”[2],并认为,“与苏俄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系是绝对必要的”[3]。1923年1月17日,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到达上海,并与孙中山进行了多次会谈。1月26日,双方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这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终确立。同年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10月,孙中山聘用苏联代表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帮助国民党改组。后来孙中山又多次强调“中俄互助”、“中俄亲善”、“中俄一家”、“以俄为师”等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联俄政策。然而,孙中山的联俄政策并不彻底。他之所以联俄,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苏俄看作一根救命的“稻草”,利用苏俄的援助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1923年3月,他在与美国的布罗克曼谈话中,就明确指出:“对于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或者其它强国的援助,我们已经绝望了。……以某些迹象表示了帮助我们南方政府的唯一的国家,就是俄国的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是什么,我并不介意,只要他们能够帮助我反对北京,也就行了。”[4]这显然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它预示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不稳定性,事实上正是这样。孙中山在联合苏俄的同时,又反对苏化。《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强调:“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

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5]1924年11月,他在与日本长崎新闻记者的谈话中又指出:“至于说到国家制度,中国有中国的制度,俄国有俄国的制度;因为中国同俄国的国情彼此向来不相同,所以制度也不能相同。……中国将来是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制度。”[6]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孙中山不仅反对苏化,而且在联合苏俄的同时,并未彻底抛弃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1923年4月,孙中山的广东政府发表的《未来外交政策的声明》,就曾欢迎英、美等西方国家提供援助。[7]1924年11月,孙中山又曾致电日本的泽村幸夫,强调指出,当时中国的问题,“如不与日本提携合作,则决不可能解决。……中日两国国民必须在真正了解之下救中国,确立东亚之和平,同时巩固黄色人种之团结,藉以对抗列强不法之压迫。余尚未考虑要求‘二十一条’条约之废除与旅顺、大连之收回”[8]。总之,当时孙中山“无意让他同莫斯科的协议妨碍他向其他列强寻求援助的努力”[9],他的联俄政策是带有矛盾性和局限性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亲帝反苏政策的确定,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理论根据。  二、联合中共与容共防共孙中山联合中共的思想产生于陈炯明叛变革命之后。当时他已与苏俄和共产国际代表有过联系,为争取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援助,就需要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共合作,共同革命;同时,中共领导人李大钊等也多次拜访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问题。孙中山深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生的革命力量,而“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10]从1922年9月起,孙中山开始着手改组国民党,共产党人参与有关工作。不久,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等共产党领导人由张继介绍,孙中山亲自主盟,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3年11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最终形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在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旗帜下进行的,但合作一开始就存在不稳定因素。1923年11月,邓泽如、冯自由、刘成禹、胡毅生等人为反对改组国民党,联袂往谒孙中山,要求取消改组提议。当时,孙中山气愤地说:“你们不赞成改组,可以退出国民党呀!你们若不赞成,我将来可以解散国民党,我自己一个人去加入共产党。”[11]1924年2月,他又对冯自由声言:“反对中国共产党即是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即是反对本党民主主义,便即是破坏纪律,照党章应当革除党籍及枪毙。”[12]但孙中山

又不愿共产党和国民党平起平坐,平等合作。他不仅认为国民党是中华民国“唯一之政党”,共产党只是其中的一派,而且称赞反对国共合作的冯自由是“热诚勇敢之人物”、国民党中的“德望家”和“器局雄伟之政治家”[13],这显然是不利于国共合作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孙中山的言论和著述中,从来没有提过“联合”中共的字眼,倒是曾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颁发过“容纳”中共的训令。而“联合”与“容纳”的含义是不同的,“联合”的双方地位平等,“容纳”则是一方包容另一方,以大包小。孙中山主张的国共合作的前提条件,是要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并服从三民主义。1924年7月公布的《中国国民党关于党务宣言》就声明:“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其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章为断。如有违背者,本党必予以严重之制裁,以整肃纪律”[14]。总之,孙中山不允许共产党“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15]。“若共产党而有纷乱我党之阴谋,则只有断然绝其提携,而一扫之于民国以外而已。”[16]“陈(独秀)如不服从吾党,我亦必弃之。”[17]甚至国民党还要干涉共产党的内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发有关容纳共产分子问题之训令》就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活动,其有关于国民革命者,本党实有周知之必要;否则对于国民革命,无从齐其趋向与步骤。中国共产党对于其党员之加入本党者,施以指导,俾知对于本党应如何尽力,尤于本党之党务进行、党员纪律,有直接间接之关系,本党更不能不过问。”[18]以上孙中山对共产党的这种不信任和防范心理,后来被蒋介石利用并付诸实施。1926年,蒋介石发动了“中山舰事件”,抛出了“整理党务案”,并为最终清党分共作了准备。对于国共合作中的这种不和谐节奏,当时担任国民党政治顾问的鲍罗庭看得一清二楚。他说:“在国民党的内部,在对共产党人的态度方面来说,在右派和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左派之间,有某种程度的联合。他们中除极少数的例外,全部是要与共产党作斗争的,如果不是担心国民党完全孤立的话,右派和左派都反对共产党,只不过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左派才推迟了右派向共产党人的决定性的手段。”[19]到了1927年,当国共两党的共同敌人北洋军阀即将被消灭之际,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清党分共的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三、扶助农工与阶级调和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政策,是在苏俄和中共的帮助下,

在当时国内工农运动的推动下制定的。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会见孙中山时,就向他建议,改组国民党为紧密联系工农群众的政党。孙中山接受了这个建议。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第一次工运高潮,全国各地有30多万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与此同时,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也有较大发展。孙中山从当时的工农运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逐渐看到了民众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伟大力量,开始认识到:“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20]他明确提出今后的革命“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21]。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最终确定了扶助农工政策。随后,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制定了一系列扶助农工的具体措施。然而,孙中山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和分析是不够正确的,他的扶助农工政策也不够彻底。他认为,当时,“中国人大家都是贫,并没有大富的特殊阶级,只有一般普通的贫。中国人所谓‘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之中,分出大贫与小贫。”“中国到今日,虽然没有大地主,还有小地主。在这种小地主时代,大多数地方还是相安无事,没有人和地主为难。”[22]从这一认识出发,孙中山晚年主张的“耕者有其田”,在实行方法上并不同意用急进手段进行土地革命。他认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就是我们革命一时成功,将来那些小地主还(免)不了再来革命。”[23]因此,他主张采取“农民可以得利,地主不受损失”的“和平解决”办法,而“要能够这样和平解决,根本上还是要全体的农民来同政府合作”[24]。至于怎样“合作”,孙中山又回到他过去多次强调的“地价税法”上了,即地主自定地价、地主照价纳税、政府照价收买、土地涨价归公等一套办法。他认为:“如果地价税完全实行,土地问题可以解决,一般贫民便没有这种痛苦。”[25]以上孙中山对中国农村阶级状况的分析,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当时的中国,“拥有土地五百亩至四、五万亩的,各省都有,若以拥有土地五百亩的为大地主,则大地主约占农民的千分之一”[26],而决不是孙中山所说的“中国人大家都是贫”,“没有大地主”。孙中山对中国农村阶级状况的这种错误认识,必然影响他对地主阶级本性的深刻揭露,致使他未能把封建地主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未能把反封建斗争提到应有的高度,从而最终影响到

他对农民问题的彻底解决。至于他主张的用“和平解决”的办法来解除农民的痛苦,解决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进而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对于唯利是图、依靠榨取农民血汗生活的地主阶级来说,无异于与虎谋皮,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谈到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工人现在还不受本国资本家的害,本国还没有大资本家来压迫工人。自从发生了工团风潮以后,那些小实业反要受工人的害,被工人来压迫。……中国工人是受外国资本家的压迫”[27]。在他看来,“中国工人所处的地位,是驾乎本国资本家之上”[28]。对于工人为提高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而要求增加工资、进行罢工等斗争,孙中山是反对的。他说:“本党民生主义,非着各工团以罢工为要挟能事,系欲劳资互助,农工合作,从事于谋联络一致。……至于实业未能发展之际,纷纷要求加工(资),实为自杀之道。”[29]他要求工人们“服从我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奉行我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占最高的地位”[30]。以上孙中山对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认识,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情。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压迫之下,处处不能与帝国主义竞争,更不能不加紧地剥削工人阶级,以达到他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目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但工作时间特别长,而且“所得工资也是世界上最低的”;“他们不但受着资本家直接的剥削和压榨,而且还要直接受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各种野蛮残酷的压迫屠杀,一切政治自由甚至连组织工会的自由也被剥夺净尽。”总之,“中国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生活状况实在是万分低下黑暗的”[31]。而孙中山所主张的阶级调和、“劳资互助”思想,归根结底是由其“博爱”、“互助”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和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决定的,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所常有的超阶级的主观幻想,即希望社会各阶级利益调和与彼此互助,从而促使社会进化。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政策本质上也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是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服务的。毛泽东曾指出:“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或‘扶助农工’。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2]孙中山的这种扶助农工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依靠工农,为了工农的解放而斗争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则代表了广大工农的根本利益。在大革命后期,国共两党在对待农工问题的政策上分歧越来越大,斗争越来越尖锐,最终分道扬镳。  四、结论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三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四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

摘要:国共第一次合作在北伐战争时期,其破裂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国共合作 失败 共产国际 矛盾分歧

声势浩大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接连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之后彻底破裂。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由多个方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共和国民党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合作过,或者说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众多分歧与矛盾,最终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

一、国内矛盾的激化

国民党在1924年至1926年对农民运动的支持,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广东的地主阶层大多是支持陈炯明的。但北伐的革命风暴席卷湖南、湖北、江西后,这一地区大多数军官被吸收到了革命军中,一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除非培训了很多农民鼓动员的共产党同意取消土地革命(此前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工作一直是以国民党的名义进行的)。1927年4月2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成立了成员包括毛泽东和谭平山两名共产党员在内的五人中央土地委员会,毛泽东为组长。由于共产党在该小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制定了一部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土地法草案,即“土地问题决议草案”。该草案规定“没收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阀及一切反革命分子”在乡村的土地。这个文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阀及一切反革命分子”如何界定,五人小组没在草案中写入他们小范围讨论时的界定标准:“有地三十亩以上的富农、小中地主及大地主均是反革命。”虽然后来这一草案向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妥协,但在执行过程中就不可能控制住局面,农民们简单而粗暴的采取“没收一切土地的措施”,并且以暴力反抗租税。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中共的一些党员犯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在执行这一法案时过快过急,甚至使用暴力,造成了大地主阶级的反弹。

又由于配合大革命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的罢工运动此起彼伏,抵制资本家的剥削,要求制定劳工法案。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不再像革命早期那样热切的支持大革命,相反却越发表现出他们的不满。例如就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一事,他就得到了上海的大资产阶级如杜月笙等人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这两个北伐战争时期最突出的矛盾,我认为直接导致了代表无产阶级

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分道扬镳。

二、中共的内部错误和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

就共产国际方面,当初,马林第一个提出要实现中共与国民党的党内合作。的确,在当时的背景之下除此之外很难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特别是,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共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但同意孙中山的对于国共合作的意见一事,又为以后蒋介石清党埋下了祸根。在执行“土地问题决议草案”的时候,莫斯科置国共合作随时可能破裂的危险信号于不顾,坚持要求共产党不仅要同武汉的国民党左派合作,而且还要同蒋介石合作。作为落实莫斯科指示的一个步骤,上海工人在起义后把这个城市交给了蒋介石,但蒋介石很快就在1927年4月用对上海工人的大屠杀来做回答。 另外,在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资产阶级右派有四次大的让步:一是不支持周恩来、陈延年等人在国民党“二大”打击右派、孤立中间派、扩大左派的计划,结果使右派势力增大,给中间派壮了胆,左派孤立了。这次会议还把假左派、新右派头子蒋介石选为中央执委,抬高了他在党内的地位。二是“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拒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提出的对蒋介石进行回击的正确主张,害怕反击会破裂统一战线,甚至认为事件的发生,是“共产党分子在国民党一切工作中都太负责任”造成的,公开吹捧蒋介石“是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三是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后,陈独秀屈服于新右派的压力,继续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完全接受这个违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提案,并以共产党中央的名义,写信给国民党中央说:整理党务案“是国民党内部问题,无论如何决定,他党无权赞否”。四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召开的“五大”会上,当毛泽东提出应迅速开展土地革命大力武装农民、建立村民主政权,以挽救革命的提案后,主持会议的陈独秀,以其固有的家长制作风,对这个正确建议不仅不采纳,而且排斥毛泽东于大会之外,剥夺了毛泽东的表决权。在这之后的6月30日,在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中央扩大会上,强行通过了《国共合作十

一条》,仍然认为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为了“减少政局之纠纷”,提出共产党员以“请假”的名义离开政府,“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就这样,在对于国共合作的问题上,陈独秀做出了完全的让步。

中共和共产国际的错误认识严重的削弱了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体系中的权利和地位。这造成当国共合作濒临破裂边缘的时候,中共由于平时缺乏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权,无力挽救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三、两党在阶级性质和革命目标的根本分歧

实际上,中共一大的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即“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 .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4 .联合第三国际”。这充分显示了做为无产阶级工人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存在性质上的根本分歧。

对于大革命,虽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并提出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合作方式,但从根本上讲,两党从来就没有开诚布公的合作过。孙中山在经历多次失败的革命后意识到,“苏俄甚至在危难之中也是我唯一的朋友”,并认为,“与苏俄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系是绝对必要的”。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未能跳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狭隘观念,也由于经历了多次失败的运动,对外人产生一种天然的怀疑与不信任感。例如,虽然孙中山强调合作,但他依然指出,“至于说到国家制度,中国有中国的制度,俄国有俄国的制度;因为中国同俄国的国情彼此向来不相同,所以制度也不能相同。„„中国将来是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制度。”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作为一名资产阶级分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天然敌意,也许就是在这里埋下了国共合作破裂的祸根。

另外,由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对中共天生的敌意,所谓的“合作”也只是停留在保全国民党资产阶级性质和其根本利益上的。这一点从孙中山早期的言语中便可以看出。他不仅认为国民党是中华民国“唯一之政党”,共产党只是其中的一派,而且称赞反对国共合作的冯自由是“热诚勇敢之人物”、国民党中的

“德望家”和“器局雄伟之政治家”,这显然是不利于国共合作的。总之,孙中山不允许共产党“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若共产党而有纷乱我党之阴谋,则只有断然绝其提携,而一扫之于民国以外而已。” “陈(独秀)如不服从吾党,我亦必弃之。”甚至国民党还要干涉共产党的内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发有关容纳共产分子问题之训令》就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活动,其有关于国民革命者,本党实有周知之必要;否则对于国民革命,无从齐其趋向与步骤。中国共产党对于其党员之加入本党者,施以指导,俾知对于本党应如何尽力,尤于本党之党务进行、党员纪律,有直接间接之关系,本党更不能不过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对中共心存疑虑,并且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从一开始就想吸收甚至吞并共产党的野心。

除以上列举的原因外,我认为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只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导火线。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我认为是必然的。两个性质和最高目标完全不同的政党在为了实现同一目标的情况下联合起来,必然会在这一目标已近完成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攻讦,以期使自己获益最多。这是任何阶级都具有的,无法避免的特征。我在最后想说的是,现在正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新时期,希望国共两党能从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精诚合作,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其教训》

【2】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谢晓鹏

【3】 《孙中山全集》 第五卷,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国共合作》[日]波多野善大著,广东档案史料丛刊(增刊),1982年

12月出版

【5】 《试论孙中山联俄后的联英活动》 张北根,《史学月刊》1996年第6期

【6】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分析及其对当今两党实现再次合作的启示》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五
《第一次抽卧血》

今天,是我第一次抽卧血,因此很紧张。

到了医院,我们挂了号,到二楼--验血室去查血,我把手放在枕头上,一位叔叔把我的手捆住,我当时真想哭。妈妈安慰我说:“孩子不要害怕,不疼,勇敢点。”妈妈用手遮住我的眼睛。叔叔一下子把针扎进去,可是一点都不疼。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要勇敢,在能成功!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六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

第.$卷第"期

3.$413"01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1678921:;<8=792;>?89417@92A8?B<7C?=D’E6@98?=?<C98FG1H?92GH?<8H<C"##"年&月

3"##"I97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郭圣福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J(+

摘要!本文试图从国共合作建立的K联合体L内部探寻合作发生裂变的原因-认为!国共合作形成时,两党内部普遍呈现着一种消极的心理态势,说明已隐伏下分裂的种因-合作建立后,左右派力量的失衡,决定了合作的必然破裂-作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新三民主义存在的巨大缺陷,也是导致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关键词!国共合作M新三民主义M分裂M原因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P’"##"+#"%#$#"%#)NO文章编号!第一次国共合作从形成到破裂,只经历了三年半时间-史学界对合作破裂原因的探讨,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至今对此仍未获得一致的看法-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深层的探索,说明几个长期被忽视或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实际上等于没有-中国共产党是人为地组织起力,

Q"R’S.+

来的,而且也产生得过早-因此在中国,共LK

产国际不应该面向共产党,VV应该依靠国民

Q&R’S$)P+党-只要孙中山能接受反帝国主义的口LKQ.R’SW(X(#+

号,什么东西都可以归给国民党-正因如L

此,马林在未与中共中央进行商讨的情况下,就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合作和与之决定了K党内合作L的总之,在国共合作形成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方式-处于被动地位,共产国际基本上以国民党为主,以孙中山的态度为依归-这样,在国共合作实现后,以让步求合作似乎成了共产国际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既助长了中共内的右倾机会主义,又使国民党右派更加放肆地进行分裂国共合作的活动-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自共产国际提出主要在两党领袖层间进行磋商,由双方主要之后,

领袖参与和作出国共合作的决策-在合作形成过程中,双方都忽视了对各自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K党内合作L的宣传解释工作-结果,当国共K党内合作L的决定公布后,双方党内产生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反对合作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共产党是靠组织纪律改变了党员的态度,国民党则是靠孙中山的领袖权威推行与共产党合作的政策-我们先来看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就对国民党持根本排斥的态度-$(""年$月召开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国共双方均无联合意念的情况下,而由共产国际带包办性的帮助和国共两党领导人会商同意迅速实现的-众所周知,这个迅速实现的合作,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同时,由于在合作形成过程中的工作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这又直接影响了国共过粗,

关系的健康发展,并最后成为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之一-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首先提出的,两党合作的主要由于共产国际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迅速实现,

成,结果导致了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的失误-为了尽快实现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惜放弃无产阶级革命原则,认为K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

Q$R’SJP+

党L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是微不足道,

的-在T孙文越飞宣言U中,竟然同意孙中山K共产组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中国L的错织,

误观点-马林甚至认为!中国的劳动运动太软弱无K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郭圣福’男,湖北天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

$#"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于中共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起了很大作用!但在能否实现合作和采取何种形式合作的问题上!中共当#与国际代表的看法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年&月初马林在上海向中共中央提出应改变对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实行国共’党民党的态度!

的建议时!很自然地受到了中共中央的反内合作(

对"陈独秀立即致书魏经斯基!申述’持反对之理由(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地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

+,-./#01成(中共发表了对于时局的主张!开始"0月!这种状况导致了合作缺乏深厚强固的组织基础和使中央领导人社会基础"这又影响到党的领导层!

对国共合作的前途抱一种消极悲观和走着瞧的态度"在国共合作形成期间党内存在的这些不良情绪!正是中国共产党基本不能正确处理国共合作形成后发生的种种复杂事变的重要原因"

再看国民党!当孙中山作出与共产党合作的决定!国民党的一些老党员’顿起怀疑(群起排斥(!’!

+0-./###1

产生了一股怀疑和反对合作的’暗潮("虽经

孙中山多次解释说明!暗潮(终未消退"直到国民’党一大前夕!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4刚发表!邓泽3表示了联合国民党的意向"2月!中共二大通过了3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4!

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张"这虽然反映了中共对国民党认识的进步!但并不表明中共愿意与国民实行’党内合作("因为’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实质!是以共产党和工人阶级为主体!联合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势力"在中共看来!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实行’党内合作(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这显然违背了他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在此情况下!共产国际用纪律改变了中共中央的态度!中共中央同样用纪律转变了全党对国民党的态度"#$%%年5月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决定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6年0月召开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作出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决策"至此!国共以何种形式合作的问题才最后解决"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内仍然严重存在反对加入国民党的情绪"三大召开后!中共中央试图改组国民党的努力没有成功!于是就认为’自上而下的改组国民党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必须对它进行自下

而上的改组(+%-./51"陈独秀在写给张国焘的信中!

甚至说他’现在感到三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我们同国民党关系的政治论断!不太切合实

际"(+%-./51

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支部中!对我们同国民党关系问题抱反对的情绪有了发展!反对者可能占多数"再者!象长沙*汉口和北京这样一些大的支部!曾设法要求马上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

会!以解决我们同国民党关系的问题"(

+%-./#%1加以三大后!’我们党的机关现在并没有加紧宣传工作!也没有对国民党问题提出什么要求"甚至对于我们党公布的关于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也没有作什么宣传(!

愈益加深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对’党内合作(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61许多

党员的加入国民党!并不是在思想上认识了’党内合作(的意义之后!而基本是比较勉强的组织服从"

如等##人还上书孙中山!’弹劾(共产党!反对联共政策"林森*邓泽如*谢持!方瑞麟等和部分前来参加一大的海外代表!也在广州某地数度聚会!’

预备对于共党分子加入后有所取缔防止(+2-./#$&1!

并准备在一大会上提出反对共产党的提案"

戴季陶也认为’改组之动机!殊非适当(!

反对与共产党合作!拒绝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出席一大+5-./0##1"

邓泽如*林森是孙中山委任的为筹备改组国民党的临时中共执行委员会委会员!

戴季陶是改组委员"他们在一大召开前夕的上述举动!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迹象"此外!国民党的领导人和老党员如胡汉民*张继*汪精卫*廖仲恺*徐谦*叶楚伧*谢持等!虽曾协助孙中山!为改组国民党奔走效力!但是!除廖仲恺等极少数坚定的革命者外!其他的人与其说是服从孙中山的决策!倒不如说是服从孙中山的领袖权威"他们是极不情愿*极其勉强地表示与共产党合作的!

至于散处各地的国民党组织和党员!对于联共政策!更是大多数或满腹疑虑!或听之任之!或一无所知"有的把国民党即将进行的改组与历史上的几次改组等同视之!有的误认为是’改国民党为共产党"(

由上可见!第一次国共合作成立之前!国共两党从中央到地方!

从骨干力量到普通党员!对于国共合作大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思想准备!国共’党内合作(显然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比较普遍地呈现一种消极心理态势"特别是相当多的国民党人对合作所持的敌视和怀疑态度!说明已经隐伏下分裂的种因"

#$%&年#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

宣告了国共合作的正式成立!国民党和中国革命出现了迅速振兴的大好局面"三年半后!国共合作就破裂了"从国民党本身来考察!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并未具备

#76

战斗司令部的职能和权威!党内左右派力量的悬是造成合作破裂的又一原因"殊!

国民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有领导旧它的党员大都是背负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荣历史!

沉重的旧民主主义包袱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仍然信守和实行旧三民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职志!形成主义!

了一股力量很大的旧势力"国民党的这个深深的旧烙印!并没有因为#$%&年的改组和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而消除"这股旧势力虽然不赞成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但是!由于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它派的反共主张!指出3谓本党因有共产党员加入!’而本党主义遂以变更者!匡谬极戾!无待于辩"所谓本党因有共产党员加入!而本党团体将以分裂者!亦有类于杞忧"证之本党改组以后发展情形!益可

4$567809

无疑"另一方面!又援引右派攻击诬蔑共产(

含蓄地指责共产党’有党团作用之嫌党的言辞!

疑(共产党同志平日无论言论著作!往往有意的!’或无意的于国民革命之主张不免参差!因而被其他党员指摘!以为于参加国民革命之初衷!得毋刺谬!

4$5678/9甚且有认为无诚意者"可见!训令2对右派(1

的批评无异于隔靴搔痒!国民党中央对右派的反共又被包容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之中!成为国民党和统一战线中的右翼!因此!造成了统一战线内部亦即国共两党之间不可避免的磨擦与斗争"

前已述及!国民党一大前!国民党内就存在一股反对国共合作的’暗潮("在一大会议上!围绕民生主义)对外政策和党章问题!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议"会后!右派的反共活动愈演愈烈"*月#日!国民党广州市党部执行委员孙科)黄季陆向中央党部提出制裁共产派的’检举案(+#,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

张继)谢持向孙中山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澳门等地国民党员!纷纷集体联名向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愿!要求’严重制裁(共产党"其中集体联名最多者达&--人以上!一般都在百人左右"国民党中央监委会#$%&年提交给中央执委会的#-件议案!竞有&件是反对国共合作的!只是由于孙中山健在!加以他又是国民党各派势力拥戴和尊崇的领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孙中山所具有的这种使旧势力慑服的权威!

右派的’分共(主张才未能成为事实"但是!靠领袖个人的权威维系的联合终究是不稳固的!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它不能根除联合体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当这种权威一旦消失的时候!联合体内的争斗将更趋激烈"#$%/年0月!孙中山不幸病逝"尽管他立下了要国民党员遵从一大宣言的遗嘱!但是一纸遗嘱已不再具备孙中山本人的权威了"国民党右派采取了更加严重的反共分裂步骤!他们相继组织了’辛亥同志俱乐部()’孙文主义学会(和’西山会议派(等帮派!并提出了戴季陶主义!公开打出了反共分裂的旗帜"

面对国民党右派步步紧逼的攻势!国民党中央和左派显得软弱无力!基本上是采取折衷办法以息事宁人"#$%&年,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中央全会!作出1有关容纳共产分子问题之训令2"这个经孙中山裁可的1训令2一方面批评了右#-&

活动所持的暖昧态度!实际助长了右派的反动气焰"

#$%*年#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也是这样"这次会议一直被认为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代表占很大优势(的会议!事实并非如此"第一!会议对西山会议派惩戒不力!

除邹鲁)谢持被开除党籍外!其余参加西山会议和与会议有瓜葛者!只受到警告等轻微处分!戴委陶)李烈钧)吴稚晖)邓泽如并分别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第二!对戴季陶迁就退让"戴季陶主义出笼后!

国民党中央不但不组织进行批驳!在二大决议中!竟然认为其言论是’出于爱护本党之热情!然因此致为反动分子利用!成为破坏本党之工具"(并说戴’为党奋斗有年!翊赞总理改组本党!颇有勋劳(!

结果只是由大会’予以恳切之训令(了事"4$567#/%9第三!从选举结果来看!

对共产党和左派无疑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但对建立国民中央的权威和左派的优势并不具有实质性的的意义"如前所述!一批反动分子仍然当选中央执监委员!

右派在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占有绝对优势!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涉嫌’廖案(的胡汉民’得票最

多!汪精卫和蒋介石都比胡汉民少一票(4#-567%$89"

可见!国民党右派的力量及其影响仍然在发挥重大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二大后所发生的种种事变也可资证明"距大会仅两个月时间!蒋介石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对于此举!不少国民党人表示不满"汪精卫’怒气勃然(!邓演达认为事变’近于反革命行动(!谭延闿等也’不以此举为然("

不久!汪精卫以’患晕眩!请予给假疗治(为由!离职高蹈远行"4##567/#%9其

他人也仅仅表示不满而已!没有谁挺身出来反蒋"又过了两个月!蒋介石迫使国民党二届二次全会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党务案("这样!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基本控制了国民党党)政)军的全部权力"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的通过!事实上是中共和国

民党左派失败的始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共合作分裂的结局"

国民党左派深感自己无力抑制蒋介石的分裂只得隐忍迁就!图谋以退为进的反抗"破坏活动!

他们发起了’恢复党权运#$%&年底迁都武汉后!动(公开反蒋!在二届三中全会上达到高潮"但这!掌握只不过是中共和左派最后失败前的回光返照"了强大武力的蒋介石等新右派!先后公开打出叛旗!反共’清党(除宋庆龄)邓"武汉政府的左派们!演达等极少数’最忠于革命和真理(的人外!纷纷追随’浮夸的左派偶像(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无民生主义之中!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

*&+,-01&/

主义("这虽然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

友好感情!却也给右派以三民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供了借口"在民生主义的讲演中!孙中

*&+,-0&./山称颂马克思是’社会党的圣人(马克思!’

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

*&+,-0&%/思想的大成"同时他又对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驳"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虽然意蕴高远!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和民生问题"

可挽回地破裂了"

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活动发展的逻辑结果"从当时的形势看!幼年的中共和弱小的国民党左派联合的力量!根本无法抑制和克服右派的分裂破坏活动"这两种力量的不平衡也就决定了国民党的发展方向和国民合作必然破裂"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为三民主义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使其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相联系!这就使得三民主义不但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因其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而更加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

成为可以被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接受的共同纲领"这个纲领后来被称为新三民主义"

但是!新三民主义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探讨国共合作发生裂变的原因!不能不分析作为这个合作的政治基础的新三民主义"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看法"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从总体上看!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革命性质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旧三民主义水平上"尽管孙中山承认中国社会已

’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

!感觉到了世界大势的新变化!并力图使中国革命’适乎世界之潮流!应

乎人群之需要(!同时作出了联共的决策"但他和他的同志们都否认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根本排斥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坚持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领导"在国共合作中总想把共产党吸引到国民党的资产阶级立场上!从而把共产党人的活动局限在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在革命的指导思想上!孙中山坚持三民主义才是救国主义!’

救国大计!非此不可(*&+,-###/

!

排斥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孙中山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均包括在

关于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孙中山虽然接受了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但缺乏彻底性"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孙中山采取了联俄的决策!但并不表明他断绝了与帝国主义的联系"事实上!对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孙中山都不同程度地寄予了幻想"在国内!他长期与段祺瑞)张作霖等保持联络!甚至对陈炯明!他也接受吴稚晖的意见!表示陈只要写一张悔过书!即可恕罪!后由于陈反对未果"对于农村的封建势力!他认为’中国没有大地主!只有小地主("为避免小地主的反抗!他不主张马上实行’耕者有其田(!而试图寻找一种所谓’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的’和平解决(农民问题的

办法"*#%+,-221/可见!孙中山和新三民主义对帝国主

义与封建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关于中国革命的动力和前途"孙中山虽然主张以农工大众作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基础!并规定了人民在他为之奋斗的新国家中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但又认为中国’四万万人都是象阿斗(!’不知不觉(!轻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他提出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时期说和权能分治理论!以实现民主政治与合理调节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3提出通过’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来造成中国将来的共产

世界(*&+,-0$0/

"从本质上看!

新三民主义所设想的新中国!尽管含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但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一个没有西方’社会之祸(的长治久安的资本主义国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而不是旧三民主义发生本质变化的结果!因为它保留了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即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活动!大都没有超越这个范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只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政治策略!也是三民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标记"我们承认三民主义在五

#42

四后的新发展!并认为这种发展在中国革命进入新但无可民主主义时期后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否认!新三民主义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政纲!其中也限制了其革命思想的发保留下来的大量旧思想!

挥"以这种有严重缺陷的理论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能不对合作产生消极的影响"

首先!新三民主义中的消极思想被右派利用来作为反共的借口"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的活动!都是打着维护三民主义的旗号进行的"西山会议分子!张继#戴季陶#吴稚晖#蒋介石等都自诩$真正信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是真正三民主义的信徒%他们反对共产党也是为了$实现三民主义的宗"旨%"他们的三民主义实际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旧东西!他们鼓吹的反共理论实际是新三民主义中消极思想的扩大和发展!戴季陶主义即是最明显的资证"加以新三民主义的不少观点缺乏一贯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愈易使右派从消极的方面进行理解和阐释!作为他们反共$清党%的$理论%依据"

其次!限制了共产党人和左派的活动"由于新三民主义存在的缺陷!加之右派对其消极面的极力使得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距离愈来愈发挥!

远!从而使共产党人和左派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他们以国民党一大宣言作为革命准则!被右派视为违反三民主义&中派也对共产党和左派的活动产生疑惧而靠扰右派&左派本来是一支不稳固的力量!在革命紧张阶段!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附右反共"这样!共产党人和左派的力量根本无法战胜新老右

派的力量!因为后者往往是与孙中山的权威和三民国共合作的战果与破裂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结果!

的危机一同增长"右派有了强大的力量后!立即打保卫三民主义纯洁性%的旗号$清党%反共"国共着$合作破裂"

参考文献(’

第)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0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中共党史资料*(,北京*+

社!)-./,

中国社)-)-2)-/34’(,北京*’0(达林,中国回忆录1+

会科学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5(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

)-.6,

’7(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4’,北京*)-.0,8(第-卷’中华书局!’9(孙中山全集*,北京*)-.9,8(’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专辑’(,台湾+

中华国史料研究中心!)-.5,第/卷’’.(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

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7,+上’人民文学出’)6(茅盾,我所走过的道路*,北京*8(

版社!)-.),

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中国国民党第一#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9,+

第)中华书局!’)/(孙中山全集*6卷’,北京*)-.9,8(

责任编辑(陈银娥’

:;<=>?@ABCDEFBGEBEH<I<DJBGJBKEH<L@AFEBKEH<MFCJENBAADOBCDEFBGO<E=<<GPQRDGSNTN

]UVWXYZ[\^_

1!q_0663-!‘4‘abbZ\Za^cabdedfgh[ijhk!‘Z[elhb‘Yd[hmalnhbV[doZlgdepYh[5Yd[h

*W[h!e:OJECDrE[hbpsd[\eYZhbbdh[fZtaip^a_[iZitpU8uh[i‘c‘YdgeYZgdgeldZgeagZZva_eeYZlZh]ga[ga^eYZgwbdea^eYZfabbhtalheda[h[ieYZ[hl\_ZgeYheeYZlZkhghkdiZgwlZhi[Z\hedoZnaaiZxdged[\&ed[eYZekawhledZg^laneYZoZlptZ\d[[d[\kYdfYwbh[eZieYZgZZiga^eYZgwbdeYZ_[thbh[fZtZekZZ[eYZwakZla^eYZjZ^eqd[\h[ieYhea^eYZyd\Yeqd[\iZeZlnd[ZieYZgwbdeh^eZleYZhbbdh[fZkhg^a_[i]&h]Zi[ieYZgwbdehbgalZg_beZi^laneYZtd\iZ^Zfegbpd[\d[eYZmZauYlZZcld[fdwbZga^eYZcZawbZkYdfY,khggZloZihgeYZwabdedfhb^a_[iheda[a^eYZfabbhtalheda[

*f&e]&g&lz<{=BCSJabbhtalheda[a^U8uh[i‘c‘YZmZauYlZZcld[fdwbZga^eYZcZawbZwbdeZhga[g

)69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篇七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深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深析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使孙中山处于极度苦闷之中,他对“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状况痛心疾首。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在共产国际的倡导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联合共产党,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道路。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8月,中共中央召开西湖特别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知识,经充分讨论决定,在国民党改组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合作。次年6月,中共三大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欢迎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加入。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但随着北伐的进军、革命高潮的到来和孙中山的逝世,以蒋介石、季戴陶为代表的“新右派”和“新军阀”势力,在1927年后加紧反革命扩张,公开打出反共旗帜,在各地接连制造反革命叛变事件。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宣告这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

国共合作在当时,如果可以正常发展下去,对抗日战争必然会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我们慢慢分析就会发现,国共合作的解体,是必然,绝非偶然

一、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和革命目标的根本分歧

这一次国共双方能走向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这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处于被统治和被压迫地位。力量弱小,几乎没有政治发言权的两个政治集团,为了取得更大的政治影响力,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混乱局势,只有走向联合。

但国民党作为资产阶级的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从根本上是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本质在于对无产阶级劳动力的剥削。无产阶级由于在经济上不占有生产资料,在两个阶级共存的时代,就必然受到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必然形成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这样的对立,是对立阶级间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这样的合作,只能出现在历史的短暂特殊阶段,不可能长期实现。当时推翻封建军阀统治这一政治目标使国共两党走向联合,所以在大革命走向胜利之际,失去了共同政治目标的国共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现实基础。 因此,阶级的根本对立,成为国共合作最终走向破裂的根源所在。

二、新生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幼稚性和对革命的高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的新生政治集团,其政治幼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经验,对自身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尚不十分成熟;第二,是共产党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估计还不全面、准确,对中国的矛盾、政治局势的复杂程度和革命的难度预计严重不足。这两个缺陷直接导致了这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首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就是当时共产党的自身理论建设不完善导致的。陈独秀在他发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对中国的革命问题进行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他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抛弃农民进行革命。这不仅使共产党失去了中国最庞大阶级的支持,也直接导致了合作的分裂。共产党失去领导就等于失去了合作的基本支柱,反动势力分裂革命便有恃无恐。这无疑大大加快了分裂的进程。 其次共产党对局势的复杂程度的预计不足,加上受苏联以暴力革命的极端形式取得革命成功的鼓舞,导致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的斗争方式脱离了实际,受到了群众的一些抵制。用过于激进的方式试图使人们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用非常极端的和残酷的手段对待所谓的落后因素。但是,在传统观点根深蒂固的中国,

这样的方式根本不能使群众普遍地接受,也就自然激发了群众对共产党的抵触情绪,使共产党的活动逐渐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正是这个原因,使共产党在革命分裂后损失如此惨重。

主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以及斗争方式的失误,从共产党方面来说,无疑是导致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我认为,主要就是源于这两点,正是这两点,决定了国共合作的失败的必然性。国共合作虽然失败了,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有意义的。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根本性质完全不同的两股势力想要真正合作完全不可能,还会造成内部的混乱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1433.html

    【第一次为什么没流血,到底有没有破?】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