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一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二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一 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

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君主通过删除不利于自身统治的思想、以符合自身利益的内容为答案等手段,选拔符合封建统治的人才,并借此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从而做到“天下英雄如吾彀中”。

第三,科举制具有社会教化和文化繁荣功能。教育、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但并不是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能够享受这一权利。科举制度实施后,儒家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这对于仕子们认识、了解、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许多读书人,即使考试落第,还可以在乡村从事私塾教育来谋生,这不仅给读书人提供了生活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受功名利禄的吸引,读书人也空前增加,不分城乡,皆多读书之人,正是“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大批的诗人、词人,如“三苏”,也是进士出身,这不能不说是科举制的教化作用。对其他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科举制度也有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科举制的公平原则,“其公平竞争机制,使有才学者能够脱颖而出”,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时代贫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事实是很多的。

当然科举制度也是有弊端的,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第一,科举制度的僵化行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科举制,在其初设时,隋唐时期注重文词诗赋,对文化的促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唐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宋朝时,也有较发达的理学、文学和史学,但明清以后,由于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学为依据,从而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致使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大多数成为范进式的庸才腐儒,流弊无穷,影响到了社会的各阶层。由于功名的诱惑,大批读书人不能静心学习,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以考试为指挥棒致使太学教育受到科举考试的弊病;宋朝,只重科举取士而忽视学校育才,助长了侥幸奔竞的风气,士子们无心学问,士风学风败坏,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第二,科举制影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科举制以儒学为考试内容,从而导致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四书”在观念上成为学问的全部,自然科学技术则被视为无足轻重乃至与传统利益相悖逆的东西。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三项出现在科举制度行星的时期,但火药和指南针都难以找到发明者,可见科技发明的不被重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写成后,因“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而遭冷落;李时珍历试不中后,潜心从事医学研究,但他的《本草纲目》写成后无人问津,甚至在他去世后朝廷仍然不许刊行,“从皇帝到文人学士,对自然科学技术不仅不懂,而且不屑一顾,盲目排斥”。

总之,科举制度既有其存在的优势,又有种种弊端。当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中国的传统的科举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其考试内容始终停留在儒家学说上,因而与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脱节,既无法教育出先进的科技人才,反而科举出身的官僚们鄙视科学,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承袭千年的古老制度,它自身也体现出了一些最初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弊端,比如科甲朋党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座主、们省、同年等新的称谓的出现,一个读书人,不以教授他知识的老师为恩门,却以录取他的主考官为恩门,不看重同窗苦读的同学关系,却看重同科及第的同年关系,这显然是重利轻义的表现。唐朝以后,朋党之争愈演愈烈,也体现了科举制度下的党争问题。

二 废除科举制后的社会影响

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给清末和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教育的停滞。最初,人们预测,“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学堂之经费和学生都会“顿增无数”。不过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投资是比较低的,而新式学堂教育的投资则比较大,办学经费遇到了困难;出于对读书前景的失望和对新的教育体制的不信任,家长们也不再热衷于将学生送进学堂,他们甚至担心“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以为窃盗之预备;学唱歌业,谓将练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信口诋谤,无所不至”。这样,在农村,读书人的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

第二,科举制扩大了城乡差距。在科举制度下,士人趋于乡村—城市—乡村间的流动模式,遍布乡村的士人从乡村流入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科举废除后,传统士绅区城市就读,调走了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开始衰落,他们区城市就业,则抽走了乡村的资金,乡村经济开始贫穷。从教学内容看,各类学堂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和外语等专业,学农业的很少。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而在农村无法就业。“科举制虽以一纸诏书废除,但是新式学堂却非一纸诏书所能在农村建立,这导致了士绅流向城市就读就业,也带走了乡村的文化和经济资源”。

第三,考试与选官的脱离。科举制担负着为政府选拔人才作为官员的任务,科举制度在

中国建立起了一个从政治录用到政治角色养成的行政录用机制,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上下沟通、沪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废止后,在选官制度上出现了缺失。民国时期,按照孙中山的设想,南京政府设立考试院,但它已无法像中国古代一样组织全国规模的大型选官考试了。

三 反思

鉴于科举废除后的种种后果,清末民初即有人主张为科举平反: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认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公开说“复科举便!”;杜亚泉说:“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孙中山则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胡适认为“(科举)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学堂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的制度;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

2005年,刘海峰在《书屋》杂志上撰文《为科举制平反》,主张为科举制平反,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遇到了诸多的反对声。如龚友德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上作《质疑“为科举制平反论”》,反对“平反”。本文在此提出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第一,关于科举制废除后的乡村教育停滞问题。乡村识字率的下降被用来论证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冤案,在我看来还缺乏足够的理由。科举制垂千年而立,因而其一旦废除,导致农村教育出现缺失,这是可以理解的。以妇女裹脚为例,当人们提出要解掉妇女的裹脚布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抵制解脚令的情况,甚至个别妇女宁愿自杀也不愿放脚。乡村教育问题也是这样,学堂在农村的兴办面临困难,因而导致农村识字率下降,这个问题不是教学内容所造成的,而是客观形势和主观认识造成的。

第二,关于科举废除后的城乡差距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过去的城乡差距小,与其说是差距小,毋宁说是城市发达程度较低:尽管在宋朝以后中国的城市就有较大的发展,毕竟缺乏现代的工业、金融业、商业等现代要素的支撑。近代中国城乡差距扩大,是中国的城市在欧风美雨下走向同化,而农村则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封建生产关系下无法良好发展的结果。其解决之道,在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不是归因于科举制。

第三,科举制巩固封建皇权,为专制社会的苟延残喘补充活力。这种理由也不成立,论者据此反对为科举制平反,缺乏理性思维。这一论调建立的前提在于科举制仅仅能够为封建皇权服务,但事实上,英美的文官制度是学习中国的科举选官建立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科举制仅仅作为封建专制的附属品。

第四,科举制是否扭曲人性?这是关于科举制是否能真正起到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作用的反思。刘海峰教授等学者认为科举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而反对者如龚友德教授则认为“科举制确实选拔了一些优秀的官员,但另一方面为此而被它淘汰、扼杀、扭曲的各类人才何止千万倍”,且许多人才也不是科举培养出来的。尤其科举目的是选拔官员,而考试内容是测试记忆理解,因而考试内容与职业是脱离的。教育只能为选官服务,使人才发展畸形化。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提高身阶、实现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由于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意义过于重大,以至于人性的被扭曲。在高考恢复的最初几年,也出现过因为高考失败而轻生的现象。而今,高考不再是人们成才的唯一途径时,就没有为高考而轻生的现象了。可见,我们可以批判科举制度成为进身唯一途径、成为人们的唯一希望时,大大地扭曲了人

性,但因此而不要科举、直接否定科举,未免过于简单化。同时,我们仅仅将孔乙己视作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可怜虫,未免看问题太简单化了吧?如果我们要让知识分子从事耕作炼铁等重体力劳动,他们真的比孔乙己更胜任吗?

科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垂垂千年,它是适应自然经济条件的一种教育考试方式,在近代社会,由于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文化危机,在缺乏理性的深刻认识的条件下被匆忙废除,终于出现了诸多不曾预料的消极后果。然而科举制的废除自有它不适应新形势的弊端,现在,我们以加强对科举制的研究和再认识,以便科举制的公平精神得到新时代的发挥,以便考试起到促进学习的功能。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三
《作业及参考答案_20091027103636140》

作业(一)

参考答案

1

2

3

4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6

7

8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

13

14、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

16

17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

19

20

21、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两书中。

22

2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东渡。

24

25、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6

27、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28、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29、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 3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表现有多种,下面哪一项不是表现之一?(A)

A.铁器的出现 B.卜筮的方法

C.周人重“德” D.周代的宗法制度

2、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 B.《国语》

C.《资治通鉴》 D.《史记》

3、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下面哪一项不是其原因?(D)

A.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礼崩乐坏,使士重新寻找生活出路与人生价值定位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4、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D)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 B.无为

C.兼爱 D.法、术、势

5、关于八卦的起源,比较合理的说法是:(B)

A.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 B.蓍草排列变化

C.对占卜龟兆模仿 D.代表原始文字

6、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B)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独尊儒术

7、第一个对原始儒教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

A.荀卿 B.孟轲

C.董仲舒 D.韩愈

8、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A.《诗经》 B.《春秋左氏传》

C.《史记》 D.《庄子》

9、道教的出现是在(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10、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11、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 B.忠君观念

C.个体人格 D.社会群体

12、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13、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魏晋时代可以称之为(A)的时代。

A.“人性的自觉” B.为艺术而艺术

C.“文学的自觉” D.趋于“玄”化

14、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B)

A.朴质浑厚 B.气韵生动

C.小巧精美 D.怪诞离奇

15、最能体现魏晋人审美情趣的当数(C)

A.顾恺之的绘画 B.陶渊明的诗歌

C.王羲之的书法 D.陆机的赋

16、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

A.儒家的法家化 B.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

C.法家的儒家化 D.伦理的法制化

17、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18、玄学的主要倾向和特征是(C)

A.进取精神 B.以玄释道

C.遗貌取神 D.伦理色彩

19、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内容是(B)

A.赡养老人 B.传宗接代

C.抚养子女 D.光宗耀祖

20、以人性的社会化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来追求,主张将个性消融于群体之中的学派是

(B)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作业(二)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简述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答:先秦诸子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2、试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二是政治原因。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

二、讨论题(70分)

讨论主题:“义”

参考答案略

作业(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4

5

6、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

在开来。

7

8

9

10

11、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12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13

14

15、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16、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

17、

18

1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构。

20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21

22

23事等方面,学问的重心从慕古转向崇今。

24、1901

25、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了。

26“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27赞辞。

28、从文化原型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29、传统爱国思想中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剔除:其一为忠君,其一为民族心态。

3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隐逸文化以(D)作为最终追求目标?

A.修身齐家治国 B.主体的个性消融

C.出污泥而不染 D.主体的个性自由

2、何时起隐士几乎全为儒士(B)

A.魏晋之后 B.宋元之后

C.元明之后 D.明清之间

3、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是指(B)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4、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的思想

A.道家 B.道教

C.神仙家 D.佛教

5、西汉、唐朝的中外文化汇萃之地都是(D)

A.敦煌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6、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D)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韩愈的排佛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科举制的实施

7、宋学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A)

A.朱熹 B.二程

C.张载 D.邵雍

8、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南移集中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楚文化兴起后 B.唐代“安史之乱”后

C.“永嘉之乱”后 D.“靖康之难”后

9、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

C.儒家学说对道的理解更注重天的意志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杂有佛学因素

10、“恕”的本义是指(B)

A.原谅别人的过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 D.严格地要求别人

11、以下元杂剧属于公案戏的是(D)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拜月亭》 D.《窦娥冤》

1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13、明代文化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C)

A.僵化的八股科举考试 B.封建集权的专制化

C.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 D.文化高压政策

14、明代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主张吸取优点、摒弃伪妄的人是(B)

A.徐光启 B.方以智

C.李之藻 D.王徵

15、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

A.全盘西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16、中国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7、外国商办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一份是(D)

A.《万国公报》 B.《澳门新闻纸》

C.《中外纪闻》 D.《申报》

18、《天演论》的翻译者是(B)

A.康有为 B.严复

C.谭嗣同 D.梁启超

19、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C)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独秀的《新青年》 D.陈天华的《警世钟》

20、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

A.民主与博爱 B.和平与民主

C.民主与科学 D.自然与科学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四
《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摘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但它又影响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首先是打破了儒学上千年来的独尊地位,却开启了中国社会摆脱传统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先河;其次是瓦解了士绅阶层,却造成了新知识群体的边缘化;再者是推动了乡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却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失衡与退化;最后是促进了近代学术的转型与发展,却产生了专营“术”而忽视“学”的后果。 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废除既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新旧文化冲突的结果。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废科举不久曾发表评论道:“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1尽管他没有具体说明“可惊可骇之奇效”指的是什么,但后来发生的事实印证了其远见卓识,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就是有力例证。 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魏晋以前儒学与皇权的结合还是比较松散的,而隋唐时出现的科举制度,将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儒学与国家的铨选制度即科举制度揉合在一起,尤其是明清时八股文的出现使得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答案。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官学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其精神支柱--儒学之间的进一步结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机制,从而在制度上解决了政治中心与意识形态的一体化问题。早在元代的李世弼便道出其精微所在:“科举……岂徒篆刻雕虫而已哉,固将率性修道,以人文化成天下,上则安富尊荣,下则孝悌忠信,而建万世之长策。……国家所以藉重古道者,以六经载道,所以重科举也。后世所以重科举,以维持六经,能传帝王之道也。”2这样,科举制度将儒家思想规范化与制度化并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共同法则和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专制政权失去了维系儒家价值体系作为封建意识形态核心的根本手段,儒学上千年来的独尊地位顿时被打破。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鼻祖,“历代君主,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在二十世纪初遭到人们猛烈的抨击,斥其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李大钊则指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3尔后,人们大呼“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

,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4随着儒学革命浪潮的涌起,传统的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统一的思想模式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出现崩裂,人们的思想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立宪主义、共和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本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纷纷涌现,民主与科学大旗在神州高扬。缘是,学人直言“1905年科举的废止是儒家建制解体的一个最早信号”。5 经学作为儒家学说的化身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笼罩着神圣的光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小学停止读经和大学取消经学科,儒家经典存在的合法性遭到人们的质疑。钱玄同指出“我们今天该用古文家的话来批评今文家,又该用今文家的话来批评古文家,把他们的假面目一齐撕破”。6顾颉刚也指出我们现在“治经学的不是延长经学的寿命,而是正要促成经学的死亡,使得我们以后没有经学。”7这一切不但了加速了经学的衰微,而且也否定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性,由是人们喊出了“无论是古是今,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到他”。8后来出现的“打到孔家店”乃至“全盘西化”都是这种思想情绪的延续。因此,科举制度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社会摆脱传统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大门。 二 士绅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的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科举制度紧密相联。科举制度的产生造就了庞大的士绅阶层,而科举制度的废除又瓦解了这个阶层并催生了新的阶层。科举制度的废除使绅士群体的产生机制不复存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也由单一变为多样,由必然变为偶然。科举制度原来是举国知识精英与国家功令及传统价值体系相联系的大动脉,科举制度的废除则从此使“两者变得毫不相干,国家与知识大众成为两个不相系联的陆块,各自漂浮。”9这样,中国知识分子摆脱了对政治与王朝的人身依附,成为新的法律制度下的自由职业者,出现自产生以来最彻底、最深刻的变化。我们发现,在清代所修的地方志中,户口职业项目常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士是一个独立的职业项目;而在民国年间所编的地方志中,士不再成为一个单独的职业项目,如在《阜宁县新志》职业表中,职业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路员、农人、商人、负贩、矿工、工人、劳工、警察、伶人、杂业等23 项,这些职业基本上是从社会分工角度来划分的。这反映了士人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消亡。“士”的消失则意味着四民社会的彻底解

体。这是科举制度废除的一个重要后果。 科举制度的废除又催生了新的知识群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士绅阶层中分化出一个新的士绅集团。新士绅是传统的士绅群体向新知识分子转化的一个过渡性群体,兼受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据有关研究表明,自19 世纪末以来,尤其是废科举之后,士绅群体中约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也就是说有近30 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受到程度不等的近代教育。10另一方面是以新学堂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阶层。这个阶层始于戊戌维新时期,随着科举的废除和新学堂的创办,其队伍迅速壮大。 必须指出的是,科举制度不只是一种官吏考诠制度,而是一种包含着对知识阶层的作用、价值及地位积极认同的制度,更是一种在实践上保证知识阶层社会精英受到政府雇佣、受到社会普遍尊敬的制度。废科举后,新知识群体的社会地位也因之失去制度保证,不少人被摒弃在政治权力之外而被边缘化。这对怀抱经世目的、现实政治关怀强烈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是一个残酷的打击。譬如好谈政治的胡适发出了“二十年不入政界,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呐喊,五四运动的猛将傅斯年立志“要以教书匠终其身”,曾以“治世能臣”自喻的丁文江终究没有成为一名政治家而成为一名地质学家。因不能直接参政议政,不少读书人只好发挥坐而论道的长处,有些人连论道的机会都没有,只好苟活于世。于佑任曾对冯玉祥说过:“在中国,只要作对联、祭文、通电时,才想到文人,平时哪个把他们瞧在眼里。”11这廖廖数语道出了知识分子被边缘化的悲惨境遇。 三 文化是一个由知识、思想、观念、信仰、习俗等组成的意识形态系统。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心理的积淀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成熟,中国乡村社会沉积了大批士人,他们既承担着维系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任务,又承担着维持乡村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扼要而言: 首先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政治被视为统治阶级的专利,官民相隔,这就决定了必须借助第三种社会力量来沟通官民关系。绅士作为官方的代表和村民的代言人,既能起到沟通上下的作用,又能维护基层社会的秩序。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在中国“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12废科举后,乡村绅士失去了晋升的路径和希望,他们或投入新式学堂,或加入社团组织,以寻求自身利益的生成空间。而这些近代性的机构几乎都几集中在都市,于是他们纷纷走出乡野,踏进都市。这

造成了乡村精英人才的急剧流失,因此民国时期地方官员“最堪忧虑者,厥惟士绅不安于其乡”。而留居乡村的士绅素质却不断恶化,“非是劣衿、土棍,即为败商、村蠹,而够绅士之资格者各县皆廖廖无几”。13这不但使乡村政治文化的发展缺少后劲与活力,而且也使乡村权力架构和政治环境极大恶化。在乡村社会中,残存的乡绅势力已是软弱不堪,一些原来处于乡村边缘人物如土豪、地痞、流氓、会道门头目、帮会分子乘机控制了基层社会,“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务中捞到物质利益”。14这样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经纪人所取代。 其次体现在文化生态方面。虽然废科举后不少乡村也创办了学堂,然而新学堂很难博得大众尤其是乡村民众的赞同。这是因为新学堂在大多数人眼中远不如昔日书院和私塾在地方教化和知识启蒙中所起的作用,不少人对新学堂抱有成见并且鄙视新学堂,“说什么学校里面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中劳作,都是鬼混”,更有甚者以“科举已废,吾家子弟,可不必读书”为由抵制新学堂15,这使新学堂始终不能成为乡村文化延续和发展的推进器。况且学生在学堂所学得的声光化电、法理税则和欧罗巴、亚西亚这些东西都是属于都市的,它们与乡村社会不仅隔膜,而且遥远,学生毕业后也不再回到乡村。这造成乡村文化生态链中断,进而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失衡与退化。 四 科举制度废除后,新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清末,全国各地学堂数量直线上升,学生规模急剧壮大。1906年为23,862所,计545,338人;1907年为37,888所,计1,024,988人;1908年为47,955所,计1,300,739人;1909年为59,117所,计1,639,641人;即使到了清王朝覆灭之时,学堂数量仍保持在52,500所,学生总数高达近300万人。民国时期,新学堂不断增加,学生数也猛增。1915年全国各地新学堂为129,739所,学生4,294,257人;1922年新学堂为178 ,981所,学生6,819,486人;1929年新学堂为213,010所,学生9,006,390人;1936年新学堂为320,128所,学生18,625,469人。这显然是废科举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后果。 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兴办,从幼儿园到研究院,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特别是女子教育的出现,把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纳入教育中,扩大了教育对象。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在废科举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新学堂猛增与教育内容更新的结果。据统计,在清末普通学校里,传统的经典知识只占27?1%,而数理化等新知识占72?9%。民国初年,普通学校里传统的经典知识仅占8?4%,而数理化等新知识已占91?6%。16此外,

课堂教学中逐步采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促进了教育从高深的书斋走先广阔的社会,使普通百姓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民识字率。据统计,1908——1933年全国有小学毕业生714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统计全民识字率约为26%。17 然而科举制度的废除给近代新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是新教育出现贵族化倾向。科举教育或多或少带有平民教育的色彩,士人耕读结合,以自学为主。黄炎培在1931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要》一书的序言中说:“科举废,学校兴,转不免多少带贵族教育的意味。”这体现在废科举后兴办的新式学堂大多分布在城镇,不象科举教育那样遍地开花;而且学费也可观,不象科举教育那样低廉,并且还有名额限制。人们感叹道“自有学校以来,求学机会反不如科举时代之广大。”其次是新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传统的私学教育,教师设馆教学,因人施教,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所传授学问之深浅,也便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志趣的契合。而在废科举后开启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新教育重在知识传播而忽视人格养成。它不问学生程度如何,按班组织教学,学校教育“多变成整套的机械”式的,机械刻板,“使学生立于被动,销磨个性,毁掉性灵”,教师也无法因材施教,“其学业之相授,若以市道交也”,师生之间“除了堂上听讲之外,绝少接谈的机会”18。这样,新教育不可能象传统教育那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人文精神。最后是新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科举陋习的侵蚀。科举制度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浸淫千余年的科举遗毒和习惯势力却不可能一下子从教育殿堂上清除。1915年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就发现“当时的北大,就文科方面来说,所讲的已觉不是应科举考试的‘举业’的一套,但是大多的学生思想还是科举的一套,还是以学校毕业作为功名利禄的手段,认为学校毕业相当于科举的举人、进士等资格”。19 五 西方社会经过工业革命后进入近代,出现了社会高度分化,并导致社会角色专门化,其中知识群体与职业官僚发生了制度性的剥离,出现了学术专门化趋向。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的束缚,社会体制必然限制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职业化规范的形成。美国学者赖文逊曾说过,中国“学者的人文修养,是一种与官员任务略不相及的学问,但它却赋予了学者以承担政务的资格;这种学问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需要技术效率之官员职能的履行方面,而在于为这些职能提供文化粉饰方面。”而“他们的人文修养中的职业意义,就在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五
《2014高一十一作业》

2014级高一第一次假期作业 2014.10.0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 2.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在本质上说明了(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4.“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 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5.下列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6.《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庭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1

A.职责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8.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10.“(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家。”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11.“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12.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4.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15.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16.“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1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1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

2

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

A.中朝 内阁 军机处 B.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御史府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21.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23.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2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5.《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

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26.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代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王位世袭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选官制度 D.监察制度 27.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明朝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 28.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现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2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A.权力高度集中 B. 浓厚的部族色彩 C.皇帝非常勤政 D. 严格的等级制度

30.《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

3

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

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8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何时?为何在唐朝受到极大重视?(4分)

(3)从清朝科举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2分)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2)指出该机构的名称。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5分)

(2)以对地方的政治措施为例,说明宋朝统治者是怎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政治制度进行“变动”的?(3分)

(3)明朝政府为“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结合以上问题,谈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

4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六
《中考历史七八年级阶段考试(含答案)》

中考历史七八年级阶段考试 2013、4、7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到题后的答案表中)

1.如果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该去的地方是( )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表演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传阅《红楼梦》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诗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

4.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瑞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刘瑞同学想法的是( )

A.浅谈焚书坑儒 B.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明清的八股文 D.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5.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 根据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所示,中央红军依次渡过的四条大河是

A、赤水河—乌江—金沙江—大渡河 B、金沙江—赤水河—大渡河—乌江 C、金沙江—大渡河—乌江—赤水河 D、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8.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清政府在( )战争中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9.节日往往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根据下列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判断它们与现在的哪个节日有关( )

①五四青年节②三八妇女节③八一建军节④九九重阳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 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1.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12.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实行改革开放 1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14. 《南京条约》签订后,被迫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中,有两个在同一个省,这个省是:( ) 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上海

15. 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开国大典 B.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16.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此后绵延1300多年,至1905年废除。请问:1905年是光绪( )年?(光绪元年为1875年)A、二十九 B、三十 C、三十一 D、三十二 17. 中国古代,人们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读书人以科举入仕为第一要务,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了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荣宗敬 B.张謇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 “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这条标语,反映了以下哪一重大事件?(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9.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 “这个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孙中山 D.周恩来

20.( )召开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1.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23.以下四幅图中,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24.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25.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体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解放后,国家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附:选择题答案表

26.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到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谁?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4分)

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构成了国内政治关系的主要内容。请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⑴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12分)

⑵2008年以来,国民党执政台湾地方当局。经过两岸的对话和协商,两岸关系有了可喜的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在积极洽谈中。你怎样看待新形势下的国共两党关系?(5分)

28.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间的正式交往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总的来看,古代史时期相处友好;进入近代以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侵略,严重破坏了中日友好的基础。请根据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⑴事实上,中国是日本的第一位老师。古代史时期日本模仿中国制度,进行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请问,这次改革的名称和性质是什么?(4分)

⑵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尤其体现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上。请说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和结局。(4分)

(3)冷战结束后,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请结合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谈谈你对当今中日关系的看法。(5分)

29、中央电视台曾经热播的《汉武大帝》和《贞观长歌》两部电视连续剧,再现了中国古代的汉唐盛世,使现代人的目光转向了千年之前的“强汉”与“盛唐”。根据所学知识, 请回答:

(1)汉唐盛世对外交往频繁。请分别举出汉唐两朝在对外交往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及其事迹。(4分)

(2)汉唐时期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频繁。请你各举一件事例。(2分)

(3)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汉武帝和唐太宗为此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4分)

一、答案:

(2)孙中山。 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联合其它革命团体,建立起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和他的战友们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 27、(1)

,在此共识下,两岸的经贸、文化、利益、旅游等方面的交往日渐加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祖国的完全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大势所趋。相信在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指引下,两党间的交流、磋商大有可为。(意思相近即可) 28、(1)大化改新,封建性质的改革。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回顾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相处友好”的时间远远超过“战争与伤害”的时间;

近代史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大肆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和伤害。日本政府应承担战争罪责,反省战争罪行,向中国人民真诚悔过;

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日本政府应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以史为鉴。放眼未来,相信两国关系会有更好的前景。(意思相近即可) 29、(1)汉朝: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唐朝:玄奘西游天竺。 (2)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3)汉武帝创立太学,建立举荐人才的制度;唐太宗扩大了国学规模,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篇七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解答》

教育简史习题解答:

一、选 择 题

1、为原始教育的产生提供必要性的是(A)

A 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B 语言的产生

C 经济的发展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2、五帝时代的学校中也叫“大学”的是(A)

A 成均 B 大房子 C 上庠 D 下庠

3、庠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C)

A 黄帝时代 B 炎帝时代 C 虞舜时代 D 商汤时代

4、标志这中国告别原始时代的是(A)

A 夏王朝的建立 B 商代的建立 C 西周的建立 D 秦朝的建立

5、最早出现在商代的新的学校形式是(C)

A “庠” B “序” C “瞽宗” D “成均”

6、既是西周的立国之本,又具有国家根本大法性质的是(B)

A 乐 B 礼 C 书 D 御

7、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A)

A 乐与礼 B 乐与御 C 礼与书 D 书和数

8、中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是从(D)

A 夏朝开始 B 商代开始 C 西汉开始 D 西周开始

9、学术与庶人无缘的时期是(A)

A 春秋以前 B 三国时期 C 春秋以后 D 战国时期

10、基本代替了东周王室的文化地位,与宋、鲁并列为三大文教中心的是(B)

A 晋国 B 楚国 C 韩国 D 卫国

11、中国古代第一个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教育家是(A)

A 孔子 B 荀子 C 墨子 D 庄子

12、学术下移是在(C)

A 春秋前期 B 战国中期 C 春秋中、后期 D 战国后期

13、西周时充任领主管理、护卫职务的人员称作(B)

A 文士 B 武士 C 处士 D 贵族子弟

14、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西周与工、商、农并成为(D)

A 四老人 B 四贤人 C 四庶民 D 四民

15、以儒家正统自居,自称“得圣人之传”的是(C)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荀子

16、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并且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的是(D)

A 荀子 B 庄子 C 李斯 D 韩非

17、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B)

A 庄子 B 老子 C 荀子 D 李悝

18、“教育”、“学校”这类概念最早出自(A)

A 《孟子》 B 《论语》 C 《诗经》 D《中庸》

19、秦统一后,帮助秦朝铲除私学,结束“百家争鸣”局面的是(A)

A 法家 B 墨家 C 儒家 D 道家

20、以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具,主张“为政以德”的是(D)

A 孟子 B 庄子 C 荀子 D孔子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B)

A 子路所说 B 子夏所说 C 子羔所说 D 冉有所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B)

A 《诗经》 B 《论语》 C 《尚书》 D 《九歌》

23、“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出自(A)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

24、提出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是(A)

A 墨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25、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进行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的是(C)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老子

26、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的是(C)

A 老子 B 庄子 C 孟子 D 孔子

27、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B)

A 思想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文化教育 D 技能教育

28、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是(D)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孟子

29、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性恶论”的是(C)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30、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并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的是(B)

A 《大学》 B 《学记》 C 《诗经》 D 《论语》

31、焚书坑儒发生在(B)

A 汉朝 B 秦朝 C 周朝 D 宋朝

3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D)

A 曹操 B 秦始皇 C 班固 D 董仲舒

33、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叫做(B)

A 理学 B 玄学 C 阴阳学 D 佛学

34、指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的是(A)

A 赵匡胤 B 汉武帝 C 曹操 D 李世民

35、我国历史上首创八股取士是在(D)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36、标志着我国官学制度建立的是(C)

A 秦朝以法为教的确立 B 元代理学的兴盛

C 汉代太学的创建 D明朝八股取士的确立

37、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设立的专门的文艺大学的是(A)

A 汉代的鸿都门学 B 汉代的太学

C 汉代的宫邸学 D 西晋的国子学

38、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首创于(B)

A 秦朝 B 汉代 C 明代 D 宋朝

39、中国历史上,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景象的是(A)

A 东汉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周时期 D 西周时期

40、书院教学的总方针称作(A)

A 学规 B 学绩 C 考核制度 D 考核理论

41、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是(A)

A “贤良方正科” B “孝廉科” C “童子科” D “秀才科”

42、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建议提出的是(A)

A 董仲舒 B 王充 C 颜之推 D 公孙弘

43、认为秦亡是“师由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的结果的人是(D)

A 王充 B 汉武帝 C 董仲舒 D 朱熹

44、明确提出“性三品”说的人是(D)

A 班固 B 王充 C 公孙弘 D 董仲舒

45、清末推行“洋务”教育,要求“中学为体”,大讲“明纲”,以“三纲为千古不变之道,忠孝为立学宗旨”的人是(C)

A 左宗棠 B 梁启超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46、认为人的知识是经过“内视反听”的内省过程得来的人是(A)

A 董仲舒 B 司马迁 C 公孙弘 D 班固

47、主张人的知识应该“无所不包”,纵要了解“古今行事”,横要通晓“百家之言”的人是

(A)

A 王充 B 司马相如 C 汉文帝 D 董仲舒

48、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的人是(D)

A 孔子 B 韩非 C 董仲舒 D 王充

49、《颜氏家训》的作者是(A)

A 颜之推 B 颜真卿 C 颜回 D 颜渊

5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D)

A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 B 王充的《论衡》

C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 韩愈的《进学解》

51、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C)

A 湖北自强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洋水师学堂

52、首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先河的是(C)

A 时务学堂 B 万木草堂 C 京师大学堂 D 中西学堂

53、以“激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A)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矿业学堂 D 时务学堂

5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德、智、体三者俱备人才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B)

A 蔡元培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55、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观点的人是(D)

A 龚自珍 B 严复 C 张之洞 D 魏源

56、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C)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57、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C)

A 陈鹤琴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58、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家是(A)

A 黄炎培 B 蔡元培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59、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人是(B)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马寅初 D 李四光

60、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思想的是(C)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伊索克拉底

6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A)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爱斯库罗斯

6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是(C)

A 柏拉图 B 昆体良 C 亚里士多德 D 盖卢斯

63、被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的是(B)

A 《论共和国》 B 《雄辩术原理》 C 《政治学》 D 《理想国》

6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只要特点是重视(C)

A 社会生活教育 B 文化弦琴教育 C 军事体操教育 D 音乐艺术教育

65、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

A 苏格拉底 B 西塞罗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66、昆体良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提出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A)

A 因材施教 B 法律教育 C 理性教育 D 思维教育

67、被认为是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的是(A)

A 人文主义 B 理性教育 C 现实主义 D 蒙昧主意

68、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C)

A 《爱弥尔》 B 《语言和科学入门》 C 《大教学论》 D 《忏悔录》

69、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是(B)

A 引证自然 B 教育适应自然 C 自然适应教育 D 教育超越自然

70、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白板说”的人是(C)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培根

71、被称作“教育学之父”和“教育科学的创始人”的是(C)

A 裴斯泰洛奇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72、卢梭反对在儿童发展早期人为强治教育,主张(A)

A 消极的教育 B 积极的教育 C 理性化的教育 D 非理性教育

73、被称作是“幼儿教育之父”的是(C)

A 卢梭 B 洛克 C 福禄培尔 D 赫尔巴特

74、赫尔巴特认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在动力是(B)

A 同情 B 兴趣 C 意识 D 行为

75、“学在官府”是什么时期教育的重要特点(B)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76、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C)

A 西周 B 汉代 C 春秋后期 D 商代

77、在《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D)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冯桂芬 D 魏源

78、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一定地位,是从(B)开始的。

A 癸卯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壬寅学制 D 壬戌学制

79、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的教育家是(B)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卢梭 D 裴斯泰洛奇

80、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应当有一定的顺序,应当通过(B)三个阶段来完成。

A教学、管理、训练 B 管理、教学、训练 C 管理、训练、教学 D 训练、教学、管理

81、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的概念的教育家是(A)

A 斯宾塞 B 卢梭 C 洛克 D 福禄培尔

82、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C)

A 西周 B 汉代 C 春秋后期 D 商代

83、“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确立于(B)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84、“四书”是指(A)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 《论语》、《孟子》、《礼记》、《孝经》

C 《论语》、《孟子》、《学记》、《大学》 D 《论语》、《孟子》、《周礼》、《周易》

85、明代科举制的重要变化(C)

A 取消吏部试 B 《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和标准

C 实行“八股取士” D 实行三级考试

86、科举制创行于(B)

A 唐代 B 隋朝 C 宋代 D 汉代

87、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打破女禁,1920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最早招女生的大学是(A)

A 北京大学 B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C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D 南开大学

88、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D)

A 蔡元培 B 黄炎培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89、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新式学校,它的创立者是(B)

A 太平天国 B 洋务派 C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D 资产阶级维新派

90、《劝学篇》是1898年发表的,书中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它的作者是(C)

A 冯桂芬 B 魏源 C 张之洞 D 曾国藩

91、洛克认为人们之所以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是(C)

A 遗传 B 天赋 C 教育 D 环境

92、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是近代德国教育家(B)

A 洪堡德 B 赫尔巴特 C 福禄培尔 D 第斯多惠

93、主张“性相近,习相远”的是(A)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94、下列观点,由荀子提出来的是(D)

A 性无善无不善 B 性三品 C 性善论 D 性恶论

95、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是在(A)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中庸》

96、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在于“求其放心”的是(B)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97、我国现存最早的蒙书是(D)

A 《三字经》 B 《百家姓》 C 《千字文》 D《急就篇》

98、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是(D)

A 1901年 B 1903年 C 1904年 D 1905年

99、洛克认为绅士教育的主要途径是(C)

A 学校教育 B 社会教育 C 家庭教育 D 劳动

100、力图通过教育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被誉为“贫苦者之友”的教育家是(C)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裴斯泰洛奇 D 福禄培尔

二、名 词 解 释

1、 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指出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认为没有教学也就没有教育。认为教学和道德教育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寓教育于教学。

2、 教学相长:(1)《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1497.html

    【科举制的废除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