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古诗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有情古诗篇一
《关于友情的古诗》

关于友情的古诗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年代:唐 作者:韩愈

作品: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内容: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唐.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行路难五首 【唐】贺兰进明

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君不见西郊云, 日夕空氛氲。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徒步归行 杜甫

瞑公壮年值时危, 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 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 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 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 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 须公枥上追风骠

有情古诗篇二
《友情古诗》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知音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9.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1.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少府是对县尉的称呼。之任:赴任。蜀川:今四川崇庆县。

②城阙:城郭宫阙。阙是宫门前两边的望楼。三秦:项羽曾分秦地为三,这里泛指秦地(今陕西关中一带)。辅:京城附近地区。这里是说长安以三秦为辅。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

④宦游:在外做官。

⑤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存:有。

⑥天涯:天边,指相距遥远。若:如同,好像。比邻:近邻。

⑦无为:不要。歧路:岔路。这两句是说,不要像儿女那样,在分别时哭泣。

[解说]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送朋友到远处做官时写的。诗的前四句概括了两地相距之远,抒发了两人离别时的共同感慨。后四句说明了两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励,不要为分别而过分感伤。

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淮河。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潇水和湘水,流经今湖南境内。秦:今陕西境内。 〔解说〕

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从此分别,谁知何时再能相会?暮春的杨花,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

作者简介: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作者简介:王昌龄(689-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

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ì):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后世因称为高常侍。二十岁左右游长安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开元十八年左右,北游燕赵,且于燕地从军。开元二十三年曾赴长安应试不中。天宝八载因睢阳太守张九皋荐,登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三载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广德二年被召还长安,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

汉乐府有《出塞曲》、《入塞曲》,唐人《塞上曲》、《塞下曲》本此。高适此诗虽为乐府旧题,却通过对浴血沙场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开篇四句写跨马从戎,次八句写战阵的壮阔,后八句写安边定远的壮志,人物的生动形象与精神状态跃然纸上。特别是结尾处以“古人昧此道”表现出对皓首穷一经的腐儒的嘲笑,一语道破唐代文人由边功求进取的崭新的时代风气。而这显然正是高适本人的心声,这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就可以看作高适本人人生理想的写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郑伯殷)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有情古诗篇三
《友情古诗》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别董大(一)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芙蓉楼送辛渐

元 稹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篱笆分得清,友谊能长青.

酒肉兄弟千个有,患难之交无一人. --冯梦龙

酒桌上交来的朋友,转眼成为路人 --莎士比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 王昌龄《寄欢州》

有情古诗篇四
《友情的古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思乡:

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2、《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有情古诗篇五
《整理的有关友情的古诗文》

有关朋友结交的古诗词文(不包括离别的)整理如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喜悦,高兴吗? 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出自《论语.颜渊》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选自《孔子家语》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交友对人品性的影响和作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出自《列子·力命》(管鲍之交,典故问度娘)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自《列子·汤问》(高山流水,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兰亭集序》王羲之 只摘录部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移居》陶渊明 最后两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作者描写了搬家到南村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邻居老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移居》陶渊明 前四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友人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

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诗人与几位好朋友一起登游岘山的所感。主要是发生在我的老家襄阳岘山,所以特别喜爱。●《少年行》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写出了少年游侠重意气,重然诺,而这种性格又总是和“使酒”密不可分,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把饮酒的场景写活,少年游侠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这三个字宛然侠少声口。不过是平常的相逢论交,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多么有声有色,多么富于动作性、戏剧性!●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斛斯山人,是一个复姓斛斯的隐士,山人是对隐者的称呼。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奸诈心机。●《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

“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人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出环境清幽僻静,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第三句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第四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整首诗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醉时歌》杜甫 其中两句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他们推心置腹、共叙怀抱,开怀畅饮,聊以解愁。得钱就买酒,不考虑其他生活问题。郑虔还有些钱,沽酒相邀,一起喝两盅,喝到忘记你我(尔汝)的区别,称兄道弟。哎,郑老师,您的酒量还

真是我的老师。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诗、书、画被玄宗评为“三绝”。天宝初,被人密告“私修国史”,远谪十年。回长安后,任广文馆博士。性旷放绝俗,又喜喝酒。杜甫很敬爱他。两人尽管年龄相差很远(杜甫初遇郑虔,年三十九岁,郑虔估计已近六十),但过从很密。虔既抑塞,甫亦沉沦,更有知己之感。从此诗既可以感到他们肝胆相照的情谊,又可以感到那种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今天读来,还使人感到“字向纸上皆轩昂”,生气满纸。江南逢李龟年●《问刘十九》白居易 我最喜欢的小令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诗人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而“天下白”的景象更是光明璀璨。这一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颇具兴发感动的力量,使全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首词是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有情古诗篇六
《有关友情的诗句》

有关友情的诗句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诗》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唐朝陆龟蒙《别离》

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情视之。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

古 诗 积 累

写送别的诗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浙》 王昌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 李 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赠汪伦》 李 白 写雪诗句有: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写爱国的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写秋天的诗句: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 勃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天。 杜 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 继

写冬天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扬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赵师秀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初夏绝句》陆游 写月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 王昌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写梅花的诗句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王维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王安石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高适 写桃花的诗句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晓景》 苏轼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有情古诗篇七
《古诗》

1.劳劳亭 李白 2. .忆长安曲寄庞榷 岑参 3相思 王维. 天下伤心处 长安何处在 红豆生南国 劳劳送客亭 只在马蹄下 秋来发故枝 春风知别苦 明日归长安 劝君休采撷 不遣柳条青 为君急走马 此物最相思 4伤秋 钱起 5. 江行 钱起 6.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岁去人头白 佳节虽逢菊 万事销身外 秋来树叶黄 浮生正似萍 生涯在镜中 搔头向黄叶 故山何处望 唯将满鬓雪 与尔共悲伤 荒岸小长亭 明日对秋风 7.静夜思 李白 8.登鹳雀楼 王之涣 9. 关山月 戴叔伦 牀前看月光 白日衣山尽 月出照关山 疑是地上霜 黄河入海流 秋风人未还 举头望山月 欲穷千里目 清光无远近 低头思故乡 更上一层楼 乡泪半书间

10.春游曲 王涯 11. 长安客感 雍陶 12. 滞雨 李商隐 万树江边杏 客泪如危叶 滞雨长安夜 新开一夜风 长悬零落心 残灯独客愁 满园深浅色 况是悲秋日 故乡云水地 照在绿波中 临风制不禁 归梦不宜秋 13.送王中郎 钱羽 14.岁尽 司马图 15. 春题 崔道融 惜别远相送 莫话伤心事 青春未得意 却成惆怅多 投春满鬓霜 见花却如双 独归回首处 殷勤共尊酒 路逢白面郎 争那暮山何 今岁只残阳 醉插花满头 16.夜半步次古城 白居易17. 南望楼 卢僎 18. 独愁 李崇嗣 茫茫死复生 去国三巴远 闻道成都酒 惟有古时城 登楼万里春 无钱亦可求 夜半无鸟雀 伤心江上客 不知将几斗 花枝当月明 不是故乡人 销得此来愁

19. 子夜冬歌 崔国辅 20. 杂诗 王维 21. 玉阶怨 李白 寂寥抱冬心 君自故乡来 玉阶生白露

裁罗又褧褧 应知故乡事 夜久侵罗袜

夜久频挑灯 来日绮窗前 却下水精帘

霜寒剪刀冷 寒梅著花末 玲珑望秋月

2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2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少小离乡老大回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却问客从何处来

24.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26.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洲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徧插茱萸少一人 25.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是人 李白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栗如来是后身 27.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29. 白帝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0.客中作 31. 夫下第 李白 赵氏(杜羔妻) 兰陵美酒郁金香 良人的的有奇才 玉椀盛来琥珀光 何事年年被放回 但使主人能醉客 如今妾面羞君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君若来时近夜来 (三)

32. 闻夜啼赠刘正元 33. 小桥柳

孟郊

寄泣须寄黄河泉

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

一纸乡书泪滴穿

34. 三年别

白居易

悠悠一别已三年

相望相思明月天

肠断青天望明月

别来三十六回圆

36. 题情尽桥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

38.自问

白居易

黑花满眼丝满头

早衰因病病因愁

宦途气味已黯尽

五十不休何日休

白居易 细水涓涓似泪流 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夜尽空枝在 犹被霜风吹不休 35. 送春 雍陶 勿言春尽春还至 少壮看花复几回 今日已从愁裏去 明日更莫共愁来 37.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白居易 花园欲去去应迟 正是风吹狼籍时 近西数树犹堪醉 半落春风半在枝 39.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咽将楼角一生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40.赠采药叟 41.苦寒 施肩吾 雍陶 老去唯将药裹行 今年无异去年寒 无家无累一身轻 何事朝来独忍难 却教年少取书卷 应是渐为贫客久 小字灯前斗眼明 锦衣著尽布衣单 42.读诸家诗 杜荀鹤 43. 渔者 张乔

辞赋文章能者稀

难中难者莫过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

只我前身是阿谁

44. 长干塘别涂茂才 韦庄

乱离时节别离轻

别酒应须满满倾

喜相逢又相送

有情争得似无情

46.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

春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

未到五更还是春

48. 越中赠别 张乔

东越相逢几醉眠

满楼明月镜湖边

别离吟断西陵渡

杨柳秋风两岸蝉

50.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首戴圆荷发不梳 叶舟为宅水为居 沙头聚看人如市 钓得澄江一丈鱼 45. 醴陵道中 李羣玉 别酒离亭十里强 半醒半醉引愁长 无端寂寂春山路 雪打溪梅狼籍香 47. 闻金吾妓唱梁州 李频 闻君一曲古梁州 惊起黄云塞上愁 秦女树前花正发 北风吹落满城秋 49. 山中避难作 来鹄 山头烽火水边营 鬼哭人悲夜夜声 唯有碧天无一事 日还西下月还明 51. 长干塘别涂茂才 韦庄 乱离时节别离轻 别酒应须满满倾 才喜相逢又相送 有情争得似无情

52. 客亭对月 李洞 53. 水调词 陈陶 游子离魂陇上花 长夜孤眠倦锦裘 风飘浪卷遶上涯 秦楼霜月苦边心 一年十二度圆月 征衣一倍庄绵厚 十一回圆不在家 犹虑交河雪冻深 54. 子规 李中 55. 读李白集 郑谷 暮春滴血一声声 何事文星与酒星 花落年年不忍听 一时钟在李先生 带月莫啼江畔树 高吟大醉三千者 酒醒游子在离亭 留著人间伴月明

56.秋夕寄诸侄 57.巫峡听猿 58.闲居遗怀

齐己 吴商浩 姚合

每到秋残夜 巴江猿啸苦 一生能几日

灯前忆故乡 响入客舟中 愁恨也无端

园林红橘柚 孤枕破残梦 遇酒酕醄饮

窗户碧潇湘 三声随晓风 逢花烂熳看

离别身垂老 连云拨澹澹 青云非失路

艰难路去长 和雾雨蒙蒙 白发未相干

弟兄应健在 巫峡去家远 以此多携解

兵火裏耕桑 不堪魂断空 将心但自宽

59相思怨 60.江上柳送人戎昱 61.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李冶 杜牧

人道海水深 江柳断肠色 芳草复芳草

不抵相思平 黄丝垂未齐 断肠还断肠 海水尚有涯 人看几重恨 自然堪下泪 相思渺无畔 鸟入一枝低 何必更残阳 携琴上高楼 乡泪正堪落 楚岸千万里 楼虚月华满 与君又解携 燕鸿三两行 弹著相思曲 相思万里道 有家归不得 弦肠一时断 春去夕阳西 况举别君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3470.html

    上一篇:怎么炒椒盐

    下一篇:睡前关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