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一
《知之为知之》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二
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训练一(含答案)》

必修三综合训练一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

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

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6.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7.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密度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

8.下列省区属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A.晋、秦、陇 B.晋、豫、皖 C.豫、湘、渝 D.桂、湘、鄂

9.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干湿区域的依据是 ( )

A.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蒸发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距海远近的不同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的界线都不确定 B.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

C.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D.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11.下列能做为区域划分指标的是 ( )

①降水量 ②人口密度 ③植被状况 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不属于均质区的是 ( )

A.高原 B.盆地 C.林地 D.工业区

13.下列区域中,描述的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浦东新区

14.青藏高原的农业以 ( )

A.耕作业为主. B.山地畜牧业为主 C.高寒农牧业为主 D.草原畜牧业为主

15.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种类少并且具有耐寒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16.青藏高原上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 ( )

A.河谷地带 B.山麓地带 C.高原上相对平坦的地带 D.冰川冻土分布区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国范围内扩散的现象。据此回答16-17题。

17.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是 ( ) A.科学技术 B.国际贸易 c.跨国公司 D.国家政策

18.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载体主要指 ( ) A.国际贸易 B.跨国公司 c.信息技术 D.国家政策

21.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初期阶段一成长阶段一转型阶段一再生阶段 B.再生阶段一转型阶段一初期阶段一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一初期阶段一成长阶段一再生阶段 D.再生阶段一初期阶段一转型阶段一成长阶段

22.下列不属于区域初期阶段特征的是 ( )

A.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少 B.人类对环境影响比较微弱

C.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区域空间结构复杂

23.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都”是在 ( )

A.欧洲殖民者到来后 B.第一次技术革命后 C.第二次技术革命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4.美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 B.落基山脉西部 C.内华达山脉西部 D.海岸山脉西部

25.区域发展过程中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的阶段是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6.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有 ( )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 ③地价下跌 ④劳动力价格降低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7.匹兹堡被誉为“知识城”的阶段是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8.大庆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包括 ( )

A.结构性矛盾 B.体制性矛盾 C.观念性矛盾 D.社会制度矛盾

29.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是 ( )

①生产结构复杂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技术落后,企业老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美国五大湖区,芝加哥一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是在区域发展的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31.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西部和南部迁向资源丰富的五大湖地区

B.由五大湖区迁向西部和南部,是因为西部和南部拥有更丰富的资源

C.由五大湖区迁向西北的阳光地带 D.由五大湖区迁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

32.“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3.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加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34.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

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5.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发展 D.人地关系逐渐由协调走向紧张

36.为使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37.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 )

A.不协调一协调一不协凋 B.不协调一协调 C.协调一不协调一协调 D.协调一不协调

38.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之处是( )

A.能源矿产都很丰富 B.农业生产类型相同 C.两国的产业结构相同 D.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39.英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威尔士南部 B.英格兰中部 C.北海大陆架 D.北爱尔兰北部

40.有关日本耕作业和渔业的正确叙述是( )

A.由于日本耕地少.劳动力多,农业生产采用小型机械,大力使用化肥

B.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

C.日本的北海道附近有日本暖流和对马寒流相汇,形成著名渔场

D.日本的海水捕鱼产量常居世界第一位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4l----43题。

41.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

两个基本因素是 ( )

A.气候和植被 B.地貌和气候

C.地貌和植被 D.土壤和植被

42.A区与C区的界线是 ( )

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C.大致与3000米等高线吻合 D.大致与0℃等温线吻合

4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是阿尔金山,E是祁连山 B.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位于A区

C.A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D.荒漠化最严重的是B区

读图,完成44~46题

4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45.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 D.能源基地

46.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 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47~49题:

47.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观点是 ( )

A.人类中心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地伙伴论 D.可持续发展理论

48.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 ( )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49.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 ( )

A.认为人地关系中,人是主动的,环境仅是人类任意开发的对象 B.强调“天人合一”

C.认为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D.强调天人相应

50.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表现在 ( )

A.忽视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B.过分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过分地夸大了人在地理环境的作用 D.过分地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

之民向义”(《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51~52题:

51.材料中的两句话反应的是人地关系思想的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沦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52.该思想形成于 ( )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观点,认为只要人们具有敢作敢想的改天换地的精神.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似乎可以是无限的。据此回答53~56题:

53.这段材料体现了下列哪种理论的观点?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人地协调论

54.关于该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理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

B.该理论一味地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C.该理论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D.该理论追求人地和谐

55.该理论的实质是 (

)

A.主张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破坏和掠夺自然 B.崇拜自然,人与自然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C.人类的行为规则应与自然相符 D.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

56.下列行为或观点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D.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57.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一——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58.下列行为或主张蕴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C.在我国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 D.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召开过三次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会议。第一次为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第二次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地球在我们手中”的口号;第三次为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请回答1-4题:

59.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应先发展经济,等经济水平赶上发达国家后再重视环保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应当负担更大的责任

60.目前,有许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这种做法违背的原则是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61.“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是 ( )

A.美国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吁置之不理 B.把污染物排放到本国,不危害他国

C.日本政府禁止滥砍乱伐,从别国进口一次性木筷 D.中国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

人口、资源都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62.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 ( )

①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化带 ②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③鼓励使用塑料袋 ④建立现代化农业园

A.①② B.③① C.①④ D.②③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我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基本国策。请回答63-65题:

6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发展深受的困扰 ( )

①人口 ②资源 ③环境 ④经济 ⑤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性体现在 ( )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三
《期末复习三》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将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卡塔尔和朝鲜举行。据此完成小题。

1.近年不少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下列属于其范畴的是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大力开发

B.古巴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

C.洞庭湖周边部分地区围湖造田

D.部分渔民在东海休渔期间私自捕鱼

2.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迎来第一承诺期到期。少数发达国家已表明不支持第二承诺期。这些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3.下列做法能起到遏制全球变暖作用的是 ( )

A.将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 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D.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如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5.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A.罐头厂 B.啤酒厂 C.造纸厂 D.养猪场

如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完成小题。

试卷第1页,总6页

6.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 )

A.①箭头中 B.②箭头中 C.③箭头中 D.④箭头中

7.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关系,这符合(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

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

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

小题。

8.《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9.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

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10.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小题。

1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C.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D.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1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

用先进的空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

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级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

影响。据此回答小题。

13.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14.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

试卷第2页,总6页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15.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地关系的是( )

17.下列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表述中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新技术革命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

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

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

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完成下列问题。。

18.“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

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9.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下图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图中a、b、c、d曲线对应的因素正确的是

A.a一原料 B.b-土地C.c一劳动力 D.d-技术

21.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C.类型 D.区位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试卷第3页,总6页

22.图中B、C、D依次代表( )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23.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经济数量能提高,环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

B.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会平等自由了,生活质量可以适当降

C.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D. 可以按先后顺序、分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人们

的行为

24.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这体现了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因素 B. 原料因素 C. 能源因素 D. 市场因素

26.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

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27.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28.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试卷第4页,总6页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29.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

作用是( )

A.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30.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A.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

C.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二、判断题

31.经济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32.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3.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我国提出的行动纲领是:“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

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34.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36.“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需加强国际合作”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原则。

37.“人类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

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9.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核心。

40.“伏季休渔”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三、综合题

41.下面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图,读图回答(1)~(5)题。(10分)

(1)图中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

(2)可持续发展中, 发展只是条件, 发展才是目的,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

试卷第5页,总6页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四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1我们周围的环境(含答案)》

地理·选修6(人教版)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

1.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是( )

A.停止社会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C.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D.正确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所以,人类必须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协调的关系。这样人类才能和环境和谐相处。

答案:D

2.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①大漠盐湖 ②农田 ③工厂 ④极地苔原 ⑤岩石 ⑥畜群牧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解析:天然环境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要素组成,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有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因此,选B项。

答案:B

3.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群落共同组成

( )

A.非生物环境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生物圈

解析: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群落共同组成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二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C

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协调的时期是( )

A.50万年前 B.3000年前

C.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

解析:50万年前属于釆猎文明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微弱,人类处于完全依赖自然的阶段,人地关系协调,但属于低水平协调。

答案:A

5.关于资源、生态、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其实是相互联系的

B.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就是自然资源

C.要保护自然资源就无法保护自然环境

D.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无任何关系

解析: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自然资源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的大部分要素也是自然资源,但二者不能等同;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是一致的;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是有关系的。

答案:A

6.读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1)~(5)题。

(1)人口子系统通过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提供______与之发生关

系。

(2)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为人口子系统提供______与之发生联系。

(3)环境要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______,反过来生态系统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______。

(4)人类活动从环境中获取______和______,通过生产、消费又向______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______子系统。

(5)______国家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承担更多责任,因为占世界1/5的发达国家耗资和______量占全球的3/5。

答案:(1)劳动 (2)物品和服务 (3)大气 水 土壤 生物 影响 影响 (4)物质 能量 环境 人类 (5)发达 排污

1.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B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

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而我们的生态工程也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的。所以选D。

答案:D

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B

4.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协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答案:D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五
会考模拟二》

吴忠高级中学201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请用2B铅笔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Ⅱ卷时,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作用是( )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2、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3.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观点中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人定胜天

C.天人合一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4.下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60°,乙地纬度30° B.箭头②是赤道低气压带 C.箭头①是西风带

D. 箭头④所指地区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平原多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长 C.北方气候更寒冷干燥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读右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 6.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7.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9.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10.右图中河流在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

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堆积、侵蚀 C.搬运、侵蚀、堆积 D.侵蚀、搬运、堆积

11.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①差异性 ②整体性 ③各要素的关联性 ④稳定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技术因素

我国政府将2006年定为中国的“俄罗斯年”。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加强了合作联系。回答 13、中、俄两国为了加强该领域的联系,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海洋运输

14、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分析资料,回答15—16题。甲地有某种原料,利用该原料生产的产品,其市场主要在乙地,该生产活动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打算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选择一个厂址,经过考察,四地生产该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分析见右表(数据越大,费用越高): 15、从综合效益角度来看,该厂最好建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6、若在选定的地点建厂,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应在该地发展的是( ) A.高档时装厂 B.普通家具厂 C.啤酒厂 D.电视机组装厂

1

17.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18.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合耕作C.土壤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 20.“数字地球”是(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表1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2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6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22、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3分)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3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23、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问题。

(4)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24.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0分)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

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

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

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

3

是 。 25、读海平面等压线(气压单位:百帕),回答:(10分) (1)该图所示的时间大约是( ) A.1月前后 B.4月前后 C.7月前后 D.10月前后 (2)此时,陆地上的 气压(高或低)把 气压带切断,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 (3)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判断图中甲处(即我国所在的东亚地区)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4)根据我们所判断的风向,从风来源的纬度和海陆性质,我们最后可以得出该季节我国的气候特点 。 26.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附加题(共两个题,共20分)

27、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2分)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

28、图15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

⑵ 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

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 、 等。

⑶ 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

是 比重不断上升。

⑷ 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 等。

4

--------------------------------

密 号位座 名姓 ------------------------------------------------------ 封

号籍考 -------------------------------------------

线

级班 --------------------------------------------

场 考

高级中学201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试卷(二) 答题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命题人:雍海英

一、 选择题(共40分,请将答案涂黑,不按要求答题者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非选择题 (共8个题, 共80分) 21.(共10分)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2分)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6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4分)

22、 (共10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3分)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5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3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23、(共10分)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2分)(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有 。(2分)

(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问题。(3分)

(4)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3分)

24.(共10分,每空2分)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

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

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

25. (共10分,每空2分)

(1)该图所示的时间大约是( )

A.1月前后 B.4月前后 C.7月前后 D.10月前后

(2)此时,陆地上的 气压(高或低)把 气压带切断,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 (3)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判断图中甲处(即我国所在的东亚地区)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4)根据我们所判断的风向,从风来源的纬度和海陆性质,我们最后可以得出该季节我国的气候特点 。

26、(共10分,每空1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

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

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六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焚薮而田的焚什么意思篇七
《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九年级社会学习质量试题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九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其中1-15小题每题1分,16-35小题每题2分,共55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人物在1947年3月发表的国情咨文所导致的结果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冷战”的开始

C、古巴导弹危机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2、下列关于“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战”是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②、“冷战”是指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 ③、“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对峙

④、古巴导弹危机的形成、越南战争的爆发都是“冷战”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二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 B、77国集团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北约成立会议 4、对图二报道的重要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其重要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域而非经济领域

②、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③、它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的追求 ④、它推动了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 A、《雅尔塔协定》的签定,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 B、古巴导弹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已经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6、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④我国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以外,内地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济南、西安、深圳、青岛、威海、大连、厦门和宁波。其中深圳和厦门( )

①都属于广东省 ②都是沿海城市 ③都属于中国设置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④都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将“改革尚未成功”的改革继续下去,“开放尚未彻底”的开放继续下去。所以,还是改革开放,只是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实施。关于改革开放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改革开放的决策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改革最先开始于城市

③我国最先开设经济特区的省份是粤、琼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下列哪一外交成就或政策使中国外交活动从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 )

A.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D.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报告中提出,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 ) A. 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除贫富差距 C. 控制人口数量 D. 提高人民收入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已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些事实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③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又上新高,下列事件中能充分说明这一事实 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正式建交 ③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④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1年7月18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在拉萨开幕。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由“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幅改善的人民生活”、“西藏有明天更加美好”4个部分组成。西藏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坚持了( )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材料:“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在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请根据你的理解,回答16-18题:

1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1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1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实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19、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 .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计划生育 20、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瞩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这样描绘世界的贫困状况:1960年的时候,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收入差距为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造成这种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资源拥有量和资源利用量不同 C、经济体制不同 D、国民素质差距大

22、目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组织有数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径每年都要发生数百 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 ①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3年10月底,春秋航空开通上海直飞高雄航班,票价低至199元。今后上海往返高雄的航班会加密至每天一班,而上海直飞台北的航线目前正在申请中,有望年内开通。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

①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能使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③有利于两岸人民互相了解,增进共识 ④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10年希腊因债务危机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罢工。对希腊债务危机最有可能进行实质性干预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5、在2013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安排中,第一项就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包括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机构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这是因为全国人大

①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②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

③ 要监督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工作 ④要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负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6、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生活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子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新出的汽车没档啦,上海世博会开幕啦,重庆发展提速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中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初步显示 ④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感受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变化,但我们必

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我国最大、最基本的国情

②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这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④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8、 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中华牌”月球车)组成。 预计将于2013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这表明: ①我国正不断努力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③我国各项科技成绩已遥遥领先于世界 ④发展空间科技是我国的工作重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9、截止2009年5月,宿迁籍企业家陈光标向社会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已达8亿元。其行为体现了他

①哗众取宠,追逐个人名利 ②具有不言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④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0、“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2011年央视春晚周杰伦等表演的《兰亭序》,把中国传统书法和现代音乐、舞蹈巧妙嫁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启示我们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要全盘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 ③既要传承文化,又要推进创新 ④要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1、近期,酒后驾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公安部部署,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专项行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开展此专项行动能直接纠正酒后驾驶等违规违法行为 ②酒后驾车行为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 ③酒后驾车行为属于个人行为,公安部门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④开展此专项行动是对中国几千年酒文化传统的打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2、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教育 ③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够2亿人多吃1年。为此,国家

推行了“光盘行动”即吃光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②是一个民族应有的现代文明素养 ③是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这是由我国资源短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下列各地开展的活动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的有:( ) ①桐庐县从2011年起在全县开展“美丽庭院”活动

②富阳市开展“三江两岸”整治工作,打造新“富春山居图” ③淳安县建设春茶、信息、结算、仓储、消费四大服务中心 ④临安市开展以“绿色家园、富丽乡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十八大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全面发展 ③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努力奋斗 ④全面小康社会,将是高水平的发展很平衡的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3小题.其中36-37题每题14分,38题17分,共45分) 3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达南京、上海,是连接西部资源产地和东部消费市场的大动脉。该工程由中国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英荷皇家壳牌、艾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为保护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该工程在设计中增加投资数数亿元改线绕行,。由于它的建成,S市居民在2004年已经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材料二:今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杭州雾霾,孩子问是世界末日吗;东北雾霾,“十面埋伏”;长沙雾霾辣得呛眼睛;天津供暖首日雾霾袭城„„”在刚刚过去的10月里,“雾霾”成为热门词汇。

材料二:黑龙江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马健说,黑龙江省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清洁燃料使用比例低,城市周边、城中村存在大量低矮面源污染,特别是哈尔滨市每年工业和采暖期用煤量近3000万吨。另外,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也是致使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哈尔滨市城郊及周边农村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偏低,秋末冬初时节,存在秸秆大量焚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烟尘。此外,部分区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也被认为是诱因之一。

⑴材料一中描述的是我国的哪项工程,修建该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什么资源问题。(2分) ⑵ 说说这项工程对我国西部、东部地区所起的重要意义。(4分)

⑶ 为保护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该工程在设计中增加投资数数亿元改线绕行。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什么原则。(1分)

⑷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方式有关?(2分) ⑸根据材料二,说说如何解决东北地区的雾霾天气。(4分)

⑹作为青少年,请为我国的雾霾天气设计一条环保标语。(1分)

37、(14分)60多年的峥嵘岁月,60多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A同学收集到一段史料: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全国陷于大动乱之中。十年内乱中我国的国民经济损失了5000亿元,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1)你能从这些史料中得出什么结论?(2分)

(2)B同学对比新中国60年史料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尊重国情和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造成重大损失。请你列举正反两方面史实说明上述结论。(4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3)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请说说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这辆时代列车之所以跑得

快,就是因为我们走对了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描述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38、(17分)“中国梦·我的梦”☆历史与追求

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近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上升为世界第二。在欧美日经济陷入低迷之际,2012年中国经济仍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见下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2分)

(2)请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的根本原因。(3分) ☆国情与现实

中国梦,承载着13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追梦之路还面临许多问题。

问题一 目前,我国每创造1元的财富,消耗的能源是发达国家的8倍;今年年初,1/4的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带来了相当于3.5%一8%的GDP损失。

(3)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而要保护环境,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试简要评析这一观点。(2分)为解决问题一,请你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问题二 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参见下图)

(4)为解决问题二,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 ☆责任与使命 袁隆平说:“我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5)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学生应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4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