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侠义英雄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描写侠义英雄篇一
《英雄情短》

“英雄情短”——品评水浒人物

今天一整天都在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打交道,看了很多文学史上对于这两部书的评点,其评价之高简直让正在从事古代传奇小说写作的我深感望尘莫及,当然这都是外话,搁置不提。

文学史上习惯把《三国演义》称为历史演义小说,是因为其大体上是由宋代讲史演变而来的,其故事内容带有一定的纪实性。而通常把《水浒传》这类小说称为英雄传奇小说,它是由宋代话本小说演变而来的,相比前者,更带有一定的虚构和传奇性。

按照一般思维,大凡拘泥于历史事实的故事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史实的真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的思维创造力。所以我更推崇《水浒传》。

从题目看来,我是要谈一谈对《水浒传》的看法,但在这里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来比较这两者,是为了说明一个题材上的区别,既然《水浒传》并非《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演义小说,其写作势必应该带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在某些方面来说,《水浒传》较《三国演义》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更致力于人物从类型化到性格化的过度。

但是,我从某一方面看到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在这里我要事先说明,我并不是想挑战古代权威,毕竟文学界有太多学者都致力于对《水浒传》的研究。但在这里我只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一点看法,那就是,《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对于人物个性化方面的描写有一处是不如《三国演义》的,故事虽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但是大部分

都有一个倾向,那就是——英雄情短。也即是他们的性格虽然也是多方面的,但“忠义”两字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在儿女情这方面是欠缺的。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中则描写了很多侠骨柔情的故事。

但在这里,我不想把两者再做细致的比较,而是想重点谈一谈在《水浒传》中那些所谓的大英雄是如何“情短”的。

故事中描写了108个英雄形象,我自然不能一一说来,只能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来做分析。分别是山东呼保义宋江、打虎英雄武松、浪子燕青。下面我将一一作分析。

第一、为忠义杀妻的惧情黑三郎——宋江

纵观整部《水浒传》,最能体现其主旨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忠义”,这也正是作者施耐庵所要表现的。我们先暂且撇开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对其写作做造成的环境局限,姑且先就人物性格完整性来谈。

宋江,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核心和线索人物,更是作者最钟情的人物,他的性格是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起来的,他几乎可以说是“忠义”的化身。诚然,宋江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士的许多理想性格,比如他的“仗义疏财,济困扶危”,还有他“替天行道为主,全仗忠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等等,在大部分篇幅里作者对宋江表达了毫无掩饰的赞美。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忠义方面几乎完美的英雄人物,却被作者写成了杀妻的罪犯,然而在这之后他的投案自首,又使得他获得了大家的谅解。作者在这里使了个小圈套,像是绕了个圈,总之一切事情

都是对宋江的赞美。

我记得在书上看过,清朝著名学者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对宋江是持有很强的反对态度的。撇开其他的,在我看来,仅从情感方面来说,宋江就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便是——惧情。

何为“惧情”?从字面意思来说很容易理解,就是惧怕感情。面对遭遇困境的阎婆惜母女,呼保义宋江仗义疏财,毫不犹疑,但是在面对已成自己妻妾的阎婆惜,他便选择了退缩。

平日里人人称道的呼保义在感情方面变成了一个畏畏缩缩的黑三郎,最终导致了阎婆惜与外人的私通。当宋江第一次听到关于此事的流言蜚语时,他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他难道真的没有感情吗?不是的,若不是有情,他也不必对阎婆惜母女多加关照,更不会稀里糊涂就娶了她做妾。但是,他无法面对除了呼保义以外的另一个自己,那就是有真性情的黑三郎。

当确信阎婆惜与人私通确有其事之后,他选择了放手。我不敢说那一刻他有没有杀死奸夫淫妇的心,但是他终究还是做出了妥协,与其说他是因为不爱阎婆惜,倒不如说他想博得个好名声,一个成全别人的好名声。

而阴差阳错之下,阎婆惜意外拾到了宋江的招安袋,并以告发宋江和晁盖有联系为由要挟宋江。她真的就只想要钱吗?不是的,她是想以此来逼自己的三郎回头。

可是又是阴差阳错,宋江杀死了阎婆惜,然而真的是误杀吗?其中就没有他对阎婆惜私通外人的愤恨吗?他借忠义的名义杀死了背

叛自己的女人。

我不得不说,宋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可是他也会心痛吧,当阎婆惜命在旦夕却还喊着“三郎,快走别管我”,当她用沾满鲜血的手推着宋江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一定很混乱吧。可是他不会承认,因为他从来都不敢爱。

阎婆惜的惨死不是因为她与外人私通,更无所谓背叛了谁,而是因为她爱上了一个不敢爱的男人,一个只顾得维护自己形象而狠心断情的惧情黑三郎。

第二、为孝义杀嫂的情盲打虎英雄——武松

从小就听大人不断地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油然而生的是对英雄的敬慕,再长大了就看书上讲武松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觉得真是大块人心,潘金莲真是该杀。

可是再长大,细细研读了《水浒传》之后,才觉得,潘金莲也是个可怜的女人,她最大的错也不是不守妇道与人私通,而是和阎婆惜一样,爱错了人。

武松,毫无疑问地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打虎之时何等威风,然而打虎之后的心有余悸,也不能不说明他也不过是个凡人,而不是圣人,所以凡人都是有感情的,武松也不例外。

然而武松最执着最看中的是他和武大的兄弟感情,至于其他的感情,他根本从来未曾想过,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他就是个情盲。

何为“情盲”?顾名思义,对情感视而不见,而并非真盲。面对

风华绝代的潘金莲,他无动于衷,因为她是他的大嫂,是他最敬爱的哥哥武大的妻子。可是就在潘金莲向他表白心迹之后,他还能真的无动于衷吗?可是他做到了,因为他的孝义。

看到新版《水浒传》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潘金莲在遭到武松厉声拒绝后在屋中洗浴的情节。她愤怒,她委屈,她伤心,她绝望,她狠狠地发泄心中的情绪,可是都无济于事,最终她找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堕落。

我从来不觉得潘金莲是爱西门庆的,纵使西门庆风流倜傥。可是她也需要有人关心,有人照顾,而这些是武大给不了她的,武松更不会给。潘金莲身世可怜,然而情感遭遇更是个悲剧。可是最终她是幸福的,起码我这样认为,因为她死在了自己最爱的男人手里。新版中,武松狠心对潘金莲举起刀子,可是面容痛苦,手在颤抖,然而潘金莲却毅然迎上了刀口。我自己很喜欢看新版《水浒传》,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吧,它展示了一个苦命女人爱而不能的决绝。

潘金莲的悲剧在于,爱上了一个不懂爱,即使懂了也不敢爱的男人。如果我们做个假设,倘或武大并非潘金莲和西门庆所杀,或者他同意放潘金莲自由并成全她和武松,那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很显然,结局是一样的,因为武松还是武松,孝义为天的武松。

很多人可能会唾骂的潘金莲的不守妇道,诚然武大是无辜的,但武松,你又于心何忍呢?

第三、为忠义挥刀断情的至情浪子——燕青

其实说实话,浪子燕青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他不像很多人

描写侠义英雄篇二
《2014寒假作业语文部分答案整理》

1、chàn shuî ménglïng fù píjuàn 2、(1)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2)像星星//落满天空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4)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3、A(推敲为动词)4、yūn qī yōu

5、(1)一旦唱的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间。

(2)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6、D 7、C 8、(1)苏轼 苏洵 苏辙(2)李白(3)项羽(4)范仲淹 9、(1)①三起三落的经历: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裏,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著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 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裏雨裏整整拼了3年,终於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那儿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裏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裏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裏,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著,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於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②主题: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2)③ 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④有勇有谋,为人仗义⑤领导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杀富济贫。

10、高尔基《母亲》 揭示主题、刻画人物。 11、重读“原谅的”,语气舒缓。

12、我不能设想,如果没有了花儿,世界将会怎样;我不能设想,如果没有梦想,人们将会怎样。

13、春天就要来了,可是,我却不能看见它。

14、将每双袜子连着的商标分开,每人各拿一只,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双黑的和一双白的袜子。

15、粗茶淡饭(锦衣玉食 )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1、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 梁启超 孔子 曾国藩

3、A 4、D 5、yǔn ruì jiù líng lí kè

6、①但 ②既然 就

7、绿水前野鸭戏波

8、(1)D (2)浩荡 白日 天涯

(3) 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4)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1)清明节活动主题:感恩念祖,郊游踏青 端午节活动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2)歌词内容非常符合爱国主题,而且通俗易懂,同学们都熟悉。

(3)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最真诚地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10、枉口拔舌 贫嘴薄舌 巧言活舌 张口结舌 笨嘴拙舌 鹦鹉学舌

11、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1、2题略

3、(1)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市人民大礼堂演出。(2)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雄厚的交响乐为主。(3)句末添加观众 4、浩然高科技大厦在上海交大落成 5、略 6、D 7、略

8、青海湖和鸟岛概况;鸟岛上鸟类的活动;鸟类聚集高原湖泊的原因。

9、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10、列数据;摹状貌;引资料

11、不能删去,这句话表明下文的内容来源于专家的分析,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12、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鸟类是去了适于生存的环境,很多鸟类濒临灭绝。让我们共同保护好环境,还我们家园以鸟语花香的本来面目。

13、《虞美人》《眼儿媚》《高阳台》《入塞》《垂杨》《金蕉叶》《蓦山溪》《柳梢青》《台城路》《寻梅》《湘月》《木兰花》。 14、汩 翠 15、胀 军 洵

1、略

2、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环境描写 3、B 4、5题略

6、 ; A 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7、略

8、镜中看 半夜月色朦胧,河滩犹如浸染了一层洁白的乳汁。河里的鲤鱼也没有入睡,跳到河滩上欣赏着自然的美景呢!

9、(1)亚军很沮丧,从此一蹶不振。季军很高兴:只要我下次再加把劲,一定会登上冠军宝座。他最终如愿以偿! (2)成长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成长不拒绝失败。 10、句是方向的向字少了左边一竖,故向左一走就通了。 11、马旁求主,驻马还须问主人。

1、 略

2、 2、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 3、C 4、略 5、C 6、略 7、C

8、活动一 城市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社区便民配套设施逐年增加;人们的不文明行为逐年减少。 活动二 日常行为文明歌 正面镜

活动三 某某先生,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

9、开水瓶 书 电视

一、略

二、1、第一句成分残缺,把“我们”移到“在参天大树”之前。2、第三句语序不当。改为:它比我们的坐骑还高,阻断了我们的去路。 三、暴躁

四、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侠义英雄气概。 五、第一段中写男子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的原因是男子知道儿童票肯定不合要求,有点难为情。表现了男子的憨厚淳朴的性格。 六、

列车长

女列车员

大前提 是男人就要有男人证 是人就要有人证 小前提 列车长没有男人证 女列车员没有人证 结论

列车长不是男人

女列车员不是人

7、中年人性格:憨厚淳朴,老实善良。

女列车员性格:尖酸刻薄,办事古板,没有同情心。 老同志性格:沉着睿智,富有同情心。

8、我们这个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性的关怀却正在退化。 9、感谢您用您的智慧很好的教育了这两个缺乏同情心的人。 10、杨志和鲁智深。鲁智深倒拔杨柳。 11、给后花园加了一个门。

描写侠义英雄篇三
《浅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浅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内容提要:金庸小说风靡一时,近几年更是作为影视作品的题材被反复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已经不是单纯模式上的武侠小说。但是读者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更为着迷的还是金庸笔下的侠义故事、英雄侠士。本文拟对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和侠义人物作出分析,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

关键词:小说分析 金庸 侠义精神 文化研究

现在对金庸小说的定性似乎很难用简单的“武侠小说”来说明问题了。从地摊读物到文学研究的经典文本,金庸小说从俗到雅的转变除了人们或大众的阅读尺度的放松,很大一部分也与金庸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关系。陈墨先生的《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一书,从“文化知识论”和“文化精神论”两个部分,很详细地论述了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天然关系。①其实,金庸小说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单单仅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的传统,比如情节的构思、西化语言的运用、电影手法的运用等等,还包括人物形象的的塑造和刻画,都与西方文化有着扯不断的关系。

当然,作为华人作家的金庸,其作品的根柢还是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金庸的十五部小说,时代背景都是在古代的中国,人物大多是江湖的侠客,表现的主题也都是在此基础上铺衍开来的侠义故事。所以说,侠义精神是金庸小说中的精神母题。

“侠义”二字,按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分成“侠”和“义”两个部分。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也是较能体现只能中国文化本质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对于“侠”的理解可谓是大相径庭,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司马迁则不以为然,他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并做《游侠列传》为侠客高唱赞歌;李白的《侠客行》也对侠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而“义”则是儒家的基本论点之一,“仁义礼智信,忠良孝悌行”。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若是大忠大善,那他必定是个极重信义之人,一个若是大奸大恶,那肯定也是个没有义气的人。韦小宝说的更加明白:“一个人若不讲义气,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金庸的小说,可以说很成功,很精彩地发挥和阐释了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侠义观念,当然他的小说流传之广,读者之众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传统的小说很早就渗透着侠义的精神,宋代的话本小说就有专门讲述侠义故事的,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可以说就是这个侠义传统的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唐人传奇《聂隐娘》,清代的公案小说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有武侠小说的影子。近代是武侠小说鼎盛发展的时期,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作者层出不穷,一直到现代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可谓兴盛不衰、蔚为大观。当然,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正统学者的批评不胜枚举,但是老百姓们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喜欢侠义故事,他们喜欢侠义英雄。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贪官巫吏为所欲为,老百姓无奈之余,就希望有伸张正义、扶危济困的英雄侠士来拯救他们。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或称“在上情结”,西方文学的源头就是“英雄史诗”,许多读者在阅读武侠小说的时候,都会有代入的现象存在,把自己幻想成为书中的英雄,以得到“英雄情结”的自我满足。

在金庸的小说中,侠义精神得到了重新的阐释,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形象。“侠”可以说是其中着力塑造的重点,根据金庸先生自己的观点:“侠与英雄的区别在于侠士可以不顾于自己的利益,可以为正义、为社会、为国家牺牲自己。侠士有一点,就是为了别人利益可以不顾自己的利益。”(按:根据笔者采访金庸先生录音整理)《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就是在各类的研究文章

中被人津津乐道的“真正的侠”,“对国家忠,对朋友义,对爱情贞”,这是郭靖一生贯穿不便的原则。在《神雕侠侣》中,他助守襄阳,抵抗蒙古的入侵,可以说正是在实践他自己所说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时的郭靖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江湖恩仇框架,完全是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江湖上人人都称郭靖“郭大侠”,这并不是因为他武功高,而是因为他为国为民的情怀;《神雕侠侣》中的鲁有脚,武功并不算一流,但就是因为他领导丐帮抗击蒙古,所以人人也称他“鲁老侠”。在金庸的观念里,一个人若要成为侠,不在于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为国家,为百姓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或是他为正义,为他人作出了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化的“侠”相比,金庸赋予“侠”更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李白的《侠客行》有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古代的侠士可以为报知遇之恩舍生忘死,像荆轲,像专诸,像聂政,与其说他们是侠客,倒不如说他们是政治力量的工具,是为了报答知遇对方来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比如荆轲,他去刺秦决不是想到刺杀秦王能拯救天下百姓,天下太平,而是想到去刺杀秦王能报答燕丹的一番知遇之恩。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纵观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从《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到《鹿鼎记》的陈近南,每可称之为侠的人都曾经为国家、为他人、为正义而奋不顾身:陈家洛是反清组织的头目,为了反清复明不惜抛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袁承志是抗清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名为承志,所作所为当然也是子承父业;胡斐只因恶霸凤天南逼死人命,千里追凶,不畏生死;乔峰更是为了宋辽两国息战,百姓免于战火而自尽而亡;陈近南一生鞠躬尽瘁,为的是光复大明的江山。以上所举的例子,金庸在小说中都作了可歌可泣的描述,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飞狐外传》中的赵半山说的好“咱们学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天地,那么武功高点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这句话说的通俗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为“练武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对于“侠”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与“侠”相应的是“义”。如果说“侠”是金庸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义”则是“侠”的灵魂,是金庸小说中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②围绕着“义”,金庸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豪气干云的故事。《雪山飞狐》中胡一刀、苗人凤英雄惺惺相惜的义气;《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和郭啸天、杨铁心的义气;《笑傲江湖》中正教高手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的琴萧结义;直至《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在康熙和天地会之间来回,从头到尾,他也没有作过对不起任何一方的事。武侠小说中常描写到帮会、社团。他们集结的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要讲义气,是喝过血酒,拜过关公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叛朋友是要三刀六洞,为人不齿的。在金庸看来,“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③在《韦小宝这个小家伙》一文中,金庸写道:“中国人讲义气,是中华民族能够保存下来而且发扬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爱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与之适应,这样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时自然无往而不利,历久而常胜。” ④

当然,金庸小说的“义”和一般的哥们义气自然是不一样的,旧派小说一味强调无原则的江湖义气,快意恩仇,这在金庸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因为所有的义气必须有一个前提------“正义”,与正义相联系,或以正义为基础,有时为了维护正义,当然“大义灭亲”也是难免、义不容辞了。《神雕侠侣》中杨过在不明杀父真相的情况下,屡次欲杀郭靖,但是当了解到父亲杨康的可恶行径之后,马上就放弃了报仇的念头;《倚天屠龙记》中宋青书杀害师叔莫声谷,父亲宋远桥最终也是大义灭亲,成就师兄弟的恩义。

正是从“正义”二字出发,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便有机地、完全地联系到一起了。正义是侠义的交集,是共通的地方。金庸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以为侠的定义可以说是奋不顾身、拔刀相助这八个字,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 ⑤前文说过“侠”的基

本要求就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义”也正是以着一切为前提的。所以在金庸小说中,赋予了传统的侠义观念以全新的内涵,使其升华到人性精神光辉的高度,也使这样的侠义精神拥有更多的道德、正面的光彩。加上金庸的妙笔生花,读来不觉枯燥,反觉真挚感人。 以上,我们从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人物形象来看看,侠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在《飞狐外传》的后记中,金庸写道:“在我所写的许多男性的人物中,胡斐、乔峰、杨过、郭靖、令狐冲这几个是我比较喜欢的。”⑥其实,这也是金庸着力塑造的几个侠义形象。在下文中,拟分析一下郭靖和胡斐两个人物。

先说郭靖。这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有人称他是“完美的近乎于假”的英雄。郭靖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家国仇恨,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金庸说“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的很稳。”只要是关乎民族大义、国家存亡的大原则,他是从来不含糊的。他自小在蒙古长大,对蒙古人有着极深厚的感情,包括与拖雷结拜,与华筝订婚,替成吉思汗西征等等。但是当蒙古覆灭金国之后,又欲吞并大宋的时候,他是毅然襄助宋朝的将领抵抗蒙古南侵。在《神雕侠侣》中,他与黄蓉共守襄阳,鞠躬尽瘁;在《倚天屠龙记》中,襄阳城破,他夫妇二人双双自尽殉国。直到这里,郭靖“大侠”的形象终于是塑造完成了。他的一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被引为经典,他本身也是在实践着这句话。他对杨过说过:“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⑦以郭靖的武功,在城破之日自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最终他选择自尽,正是在履行自己的那句座右铭。为国家、为百姓、不惜牺牲自己,这是我们在前面论述“侠”的内涵时提出的观点。郭靖赴难,就是如此,,所以无愧于江湖上人称“郭大侠”。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评介道:“对于郭靖那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侠,在道德上应该有更大的肯定。”⑧

“侠”还应具有的品格是仁和义,在郭靖身上,这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在《射雕英雄传》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郭靖和黄蓉在牛家村密室中疗伤,为不让人知晓,黄蓉欲杀傻姑灭口,书中写道-------

“黄蓉向外走了两步,回过头来,之间郭靖眼光中露出怀疑的神色,料想是自己脸上的杀气被他瞧了出来,心想:我杀傻姑不打紧,靖哥哥好了之后,定要跟我吵闹一场,又想:跟我吵闹倒也罢了,说不定他终身不提这回事,心中却老是记恨,那可无味的很了。罢罢罢,咱们冒上这个大险就是。。。。”⑨

这里从黄蓉的心理活动展示了郭靖平时的做人准则“坏人可以饶恕,好人决不能错杀。”侠只能损己利人,而不能损人利己。傻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女,为了自己的安危杀之灭口,这等事郭靖杀了头也作不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俯仰皆是。

还有对于欧阳锋,郭靖三番几次的相救,他却反生相害之心,但最终到了危机的关头,他还是相救了。洪七公说的好:“乘人之危,岂是我辈侠义道所为。”郭靖一生秉承的正式洪七公的这句话。最后在小说尾声,他还是三擒三纵了欧阳锋。“忠恕之道,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这是儒家的观点,无怪有些研究文章把郭靖称为“儒侠”。

可以这么说,郭靖身上体现的是金庸对于“侠义”的理想,是侠义精神的化身。在往后的小说中,金庸对于“侠义”形象的塑造渐渐走入了“无为”的境界。除了《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可以和郭靖相比之外,对于侠义的阐释就无法超越郭靖这个形象了。杨过邪气十足;张无忌缺乏大侠气概;令狐冲注重个性;胡斐侠气有余而在为国为民的觉悟上有所不足。仔细观察一下,金庸小说的很多主人公最终都选择归隐避世,只图离世俗越远越好,单从这一点来看,比之郭靖的积极入世自然是有所不如了。

说完郭靖,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人物------胡斐。在《飞狐外传》后记中金庸写道:“。。。。。。

我企图在本书中写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的侠士。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武而不是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武侠人物对富贵贫贱是不放在心上的,更加不屈于威武,这大丈夫的三条标准,他们都不难做到。在本书中,我想给胡斐增加一些要求,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思所动,不为面子所动。”⑩这样看来,胡斐似乎与我们前面对侠的分析有点出入,在这里,金庸对于侠的概念有了新的延伸,更多地对人物自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胡斐没有为国为民,他是过着江湖中人出生入死的生活,有家仇而无国恨,他追杀凤天南,是为钟阿四一家的冤死;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是为了袁紫衣。与郭靖相比,胡斐少了一份责任感,多了一份热情,郭靖对大奸大恶之人尚能宽恕,而胡斐则要将凤天南一家杀的干干净净。依我之见,胡斐更像是郭靖和杨过的混合体,他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游侠、浪子,也是一位率性而为的性情众人,是一位视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为最终的归宿和目标的人物。他要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他想去做的,爱去作的。

在胡斐的思维里,“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相助不平之事是侠义中人的本分之事。”他与钟阿四一家素昧平生,却为了替他们报仇,千里追杀凤天南,这件事成了全书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此展开了往后的所有故事。后来帮程灵素,助苗人凤,救马春花,都可以说是与己无关的事,但是他做了,而且甘冒大险,从这点来看,胡斐还是符合侠的概念的。

但是正如作者后记中所说的,胡斐的侠气与他人还是有所不同的。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凤天南摆脱胡斐的追杀,极力巴结胡斐,可谓给足了他面子,但胡斐就是不为所动;袁紫衣对胡斐软语相求,让他放过凤天南,虽然胡斐心中爱极了袁紫衣,但仍然坚持到底,这就是“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思所动。”在侠与情之间的冲突,行侠是重要的,而爱情也是很美好的,这是胡斐性格中的悲剧。在《雪山飞狐》中,胡斐再次面临这样的抉择,与苗人凤的对决,那一刀砍还是不砍,不但愁煞了胡斐,也难为了所有的读者。

胡斐身上体现的是对世间善与恶的关注,但他没有以天下为己任,也没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没有像郭靖那样“为国为民”,但仍不失为“侠之大者”。

以上,我们从小说的内涵和人物形象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可以说武侠小说的精神基础是“侠义”,读者从小说中领略到的了侠义故事的荡气回肠,感受到了侠义人物的豪气干云。金庸小说对侠义精神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延伸。从金庸这里开始,武侠小说不单是以武为本,追求武功的千变万化,而是转变为对侠义内涵的深层阐释。“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独特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面临所有的危难,都能屹立不倒,可能与我们重侠义,重正义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吧!

注 释:

①《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 陈墨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5

②《金庸小说论稿》P33 严家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③《金庸小说论稿》P35 严家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 载《明报月刊》1981年10月号

⑤《金庸小说论稿》P38 严家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⑥《飞狐外传》后记 金庸 著 广州出版社 2003

⑦《神雕侠侣》第21回 金庸 著 广州出版社 2003

⑧《笑傲江湖》后记 金庸 著 广州出版社 2003

⑨《射雕英雄传》第24回 金庸 著 广州出版社 2003

⑩《飞狐外传》后记 金庸 著 广州出版社 2003

描写侠义英雄篇四
《毕业论文》

浅析《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关键词: 忠 ; 义 ; 起义 ; 招安

从小就喜欢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对《水浒传》的系列连环画更是爱不释手,长大后详细拜读了整部作品,故事里的人物性格鲜明各异,形象塑造非常成功。而情节场面的描写也非常到位,让人神往,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剧中英雄人物的壮举更是使人振奋,荡气回肠,他们的悲剧人生也使人扼腕叹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如武松,林冲,浪里白条张顺,入云龙公孙胜,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对剧情的刻画描述,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在我看来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而这些又集中体现在了宋江的身上,宋江的义让我敬,而他的忠又让我叹息,为其悲哀。故作文章一篇,小论其忠义,以博众人指点。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

恨,勾勒出一幅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理想图画。提起《水浒传》中的人物,大凡熟悉《水浒》的读者都能连名带号地随口说出一连串名字,像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等等。但要说最核心的人物,而且又引起褒贬争议的人物,恐怕就要属宋江了。宋江的一生处在忠义的纠缠之中,因起家于朝廷而难忘朝廷,而最终难逃悲惨的下场。因此,忠义思想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主旨。这种思想的最大体现就是作者以全力塑造的宋江这个人物。宋江是《水浒传》贯彻始终的主角,也是小说的第一号人物,同时他又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每人都有一个绰号,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等,而宋江却有几个绰号。宋江,表字公明,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等,现以绰号出现前后次序予以讲解。 1、孝义黑三郎:这是从宋江对待家庭关系而讲的。宋江处理家庭关系是以孝义为本,特别对他的父亲。作者在多个章节提及宋江如何孝顺。 2、及时雨:主要说他仗义疏财、接济他人、周济朋友,在《水浒传》中有多次这样的叙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宋江的英雄本色。 3、呼保义:不能做出圆满解释,可能与宋代一个官名有关。

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忠义思想无疑是宋江性格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作者大致是按照三个阶段来演绎宋江生活的轨迹:一是侠义英雄时期;二是亡命江湖、落草为寇时期;三是招安以后。

一、 侠义英雄时期

其中,第一个时期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铺垫。宋江出场时介绍说,他和宋太公(宋江之父)在村中务农,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作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描写宋江的“义”。这不仅是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也是整部小说的基础,所以,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为他定下了义的基调。小说第18回对宋江有一个总的介绍,写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宋江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极高的

声誉。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虽然他出于“义”救了他们,但从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可见,其所行之“义”,是以不触及封建专制统治为前提的纯粹的义,但是“义”和“忠”毕竟又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思想。当这两种思想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就难免要作出抉择。顾及了对晁盖的义,就不可能顾及对封建王朝的忠。“忠”和“义”的矛盾本来就潜在着,只不过在第一个时期没有明朗化罢了。总的来看,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表现在他身上的“义”,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扶助的一种道德追求。

二、亡命江湖、落草为寇时期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怒杀阎婆惜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了逃避朝廷的惩处,他不得不亡命江湖,四处流浪。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作者写他亡命江湖的目的,还是在于展示一个“义”字。比如小旋风柴进对他的礼遇,清风山劫匪王矮虎前后不同的态度等,都从侧面烘托了他的“义”。宋江的义,不仅使他侠名远扬,而且像一块护身符一样多次助他化险为夷,遇难呈祥。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正是对他的“义举”的回报。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也才能够稳坐帅位,说一不二,具有那么高的威信!显然,“义”是他日后统率梁山的资本。

不仅如此,亡命江湖还给了宋江展示其组织才能。领导才能的机会。亡命清风寨时,为报刘高之妻害已之仇,他与花荣合谋定计,大败官军。此后,为了粉碎官军的追剿,他又用计智赚秦明入伙,使秦明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宋江以他的“义”和智慧,在清风山初步集结起一支造反队伍。为了躲避大队官军的追捕,他又积极献计献策,要亲率这支造反队伍上梁山入伙。宋江以他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极大蔑视与践踏。当此之时,他可曾想到对皇帝的忠?秦明本无反心,他却逼其造反,这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吗?计赚秦明,致使秦明家少数人被杀,这是在维护封建王法吗?秦明无辜而被反名,其家人无罪而就地死,这是义还是非义?只是,宋江这种反抗思想的萌芽不久即为宋太公的一封家书所扼杀。出于忠孝,宋江一再拒绝了晁盖的等人邀其上山入伙的建议,宁可沦为朝廷的囚徒,也不愿意落草为寇与朝廷为敌!这种骨子里对封建王朝的“忠”与行动

上的不忠矛盾地纠缠在一起,使他的洁身自好与造反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忠”对“义”的主导任用,又使宋江的入伙梁山充满了曲折性和戏剧性。尽管在押赴江州途中,危险四伏,迭遇不测,使宋江饱受惊吓,但他仍然不改初衷,多次谢绝了各路好汉殷殷挽留的好意。

刺配江州以后,宋江原本希望改过自新,再作良民,以上报朝廷,下安黎庶,但封建阶级并不买他的帐,最后因为一首所谓的“反诗”而要革掉他的命。宋江虽然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他的被逼与武松、林冲等人又是多么的判然不同啊!落草梁山以后,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干,整饬山寨,训练队伍,亲率义军攻城掠地,打败官军,严重威胁到宋王朝的生存。为了壮大自己,他又不择手段地笼络人才,将宋朝的统军将领呼延灼、关胜等“逼”上梁山。为了招纳卢俊义上山,一方面,宋江大展“义”举,使卢俊义感激非常,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题下反诗,断其归路。乃至卢俊义蒙冤陷狱,宋江为救他又率兵远行,兵临城下。呼延灼、关胜、卢俊义等皆无反心,是宋江逼人家造反。等到人家情愿归降后,宋江又以日后封妻荫子相安慰。他一方面自称朝廷罪臣,见有辄称“小吏”,称已不得已暂居水泊,另一方面,却又轰轰烈烈大造朝廷的反。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落草为寇时期的宋江,始终洋溢着一种强烈的造反精神。正因如何他才能团结义军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无论宋江骨子里如何忠于朝廷,他的行为却把他自己置于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或许正因如此,招安以后,四大奸臣始终对宋江心存芥蒂,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造过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称臣呢?他们又如何敢给这个造反英雄以高度信任呢?宋江的“义”表现出了与朝廷公然对立的性质。客观上讲,第七十回之前的宋江比较可信,但后期的不和谐导致了人物性格的矛盾。

三、招安,忠义徘徊期

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贯的辉煌胜利之际,宋江的思想与行为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个一向标榜“替天行道”、“清君侧”的人不仅没有杀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将其送下了山。为了招安,他甚至去找妓女疏通与皇帝的关系。因为在宋江看来,自己已完全具备了投降朝廷的条件。不是吗?在官军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下投降,不正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吗?可见,他是把梁山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的资本。招安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统治者破大辽、平方腊,不是再一次证明他的忠心吗?可惜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宋徽宗这个无道昏君再糊涂,有一点却表现得非常清醒,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正应了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俗语,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而以“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造过朝廷的反,是为不忠;投降朝廷,任人宰割,是为不智;让众弟兄因他而死,是为不义!而他偏偏以“忠义”相标榜!

通过上述对宋江忠义思想发展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忠义思想固然是宋江性格的核心,但忠与义的矛盾却始终存在着,只不过在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而忠对义的主导作用,又使得宋江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 忠”和“义”是极端对立的两种思想。一方面,宋江对皇帝特别“忠”,始终没起过反抗皇帝的念头,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造反行为皆归结为忠君爱国,为国除奸;另一方面,他对梁山兄弟又特别义。然而,皇帝与“贼寇”之间毕竟又是水火不相容的。皇帝才是造成社会黑暗的罪魁祸首。对残民以逞的皇帝绝对忠,就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特别义。招安之后的残酷现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陈桥驿滴泪斩小卒就是一个明证。反之,对人民群众特别义就不可能对皇帝绝对忠。遗憾的是,作者却让宋江将这对立的双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所谓第三条道路。

首先,作者让宋江把皇帝与奸臣分开,把起义宗旨限定在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上;其次,又把“义”放在“忠”的附属地位,忠义思想实质上变成了绝对的忠君思想,而“义”又不可避免地成为束缚梁山好汉的一种精神枷锁。试看李逵的反抗精神多么强烈,可是一遇到宋江哥哥就低眉称诺,一味顺从,那怕成了宋江“忠”的牺牲品,还甘愿做一名小鬼追随他。梁山兄弟均反对招安,可是唯独不反对自始至终主张招安的宋江,并对他表现出盲目的绝对的顺从。正是在“义”的欺骗下,梁山兄弟才甘愿随宋江征辽寇,平方腊,一百单八将损折大半,最后连宋江自己也成了其忠义思想的牺牲品。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说明,宋江的“忠”既未能赢得皇帝的信任,而他的“义”也没能保全梁山兄弟的性命,甚至连反贪官污吏这一目的也没能达到。

宋江性格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这从小说上也不难看出。出于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考虑,作者一方面一厢情愿地安排宋江的出路,以使之合乎忠君爱国的理想,另一方面又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大力鞭挞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使造反起义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造反英雄的歌颂。作者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不仅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宋江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使得宋江成为小说中最失败的人物,而且体现在小说的招安结局上,使得《水浒传》的主题呈现出完全对立的思想特性。作者既不想让宋江起义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那么,草寇生涯就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招安即投降朝廷才是青史留名的美事。宋江这个形象的失败,就在于他完全成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以至于人物性格的发展前后矛盾, 可以说,正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导致了宋江性格的分裂,最终使其缺少真实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多少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一个留有很大空间任后人评说的人物。梁山的悲剧是宋江一手造成的吗?几百年来宋江背负的骂名真是太沉重了。其实,宋江

描写侠义英雄篇五
《填字游戏和答案19》

155

横 列

一. 日本动漫《灌篮高手》中的一个角色

二. 国内女高音歌唱家,曾演唱歌曲《万事如意》《走进新时代》等

三. 孟郊诗《游子吟》中“游子身上衣”的上一句

四. 世界名车品牌之一,名字来自于底特律城的创建者

五. 感情或活动等发展到十分紧张的状态

六. 美国梦工厂最新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

七. “初唐四杰”之一

八. 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九. 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大部分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

十. 在建筑物落成、新造车船出厂或展览会开幕时举行的一种仪式

十一. 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小说

十二. 成语,指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纵 列

1. 一种蔬菜,又称剪刀草、燕尾草

2. 黎明演唱的歌曲,第一句歌词“月色变得黯然在深秋的黎明”

3. 成语,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星宿派中丁春秋的武功

5. 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6. 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7. 台湾男歌手,代表歌曲有《火柴天堂》

8. 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又被叫做无嘴猫

1

9. 天心、王道、刘雪华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

10. 企业或机构在互联网上注册的名称,是互联网上相互联络的网络地址

11. 韩国女影星,有主演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等

12. 一般指工业品的价格比农业品的价格高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3. 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缩写的音译

14. 大声叫好

答案:

2

152

横 列

一. 动画片变形金刚第一部中,霸天虎的二号首领名字

二. 胡慧中的成名电影

三. 成语,比喻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四. 第一款中文的角色扮演游戏

五. 指对事情不认真,不负责任,或态度、作风不庄重

六. 体育竞赛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

七. 中国动画史上首部纯三维高清动画电影

八. 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九.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集《人间喜剧》

十. 比喻文人的才华穷尽

十一. 法国的一处地名,是世界香水之都

十二. 那英早期演唱的一首歌曲,第一句歌词“山不转哪水在转”

纵 列

1. 英国曼联足球队的中场球星,来自威尔士

2. 李白诗《赠孟浩然》中“白首卧松云”的上一句

3. 最高峰是勃朗峰的山脉

4. 《倚天屠龙记》中殷离的另一个名字

5. 金庸小说中独孤求败的绰号

6. 冰岛著名女歌手,曾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歌曲

7. 歌曲《爱如潮水》的演唱者

8. 一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由黄海怀改编而成

3

9. 男子体操比赛项目之一

10. 立志远大而能力低下

11. 香港著名漫画大师,《龙虎门》的作者

12. “旁观者清”的上句

答案:

4

148

横 列

一. 被称为“包青天”的人物原名

二. 罗志祥演唱的一首歌曲,第一句歌词“原来不是白就是黑”

三.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唯一的女性

四. 我国民间传说故事,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五.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一个角色

六. 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名叫赵佶

七. 《话说长江》的续篇纪录片

八. 国家的根本大法

九. 成语,坏得到了尽头、极点,就会转而变好

十. 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一部小说

十一. 上海大众的一个汽车品牌

十二. 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慈悲庵内

十三. 国产动画片中的人物,相对的人物有小头爸爸 十四. 成语,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纵 列

1. 谢铁骊导演的一部电影,根据张天翼的同名小说改编

2.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系列中最负有盛名的作品之一

3.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4. 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

5.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陶晶莹的艺名

6.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

5

描写侠义英雄篇六
《儿女柔情与英雄侠义——晚清《第一侠义奇女传》的情侠观透视》

全文显示(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7年:YM)当前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7年 儿女柔情与英雄侠义——晚清《第一侠义奇女传》的情侠观透视【原文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刊地名】哈尔滨【原刊期号】20075【原刊页号】135~138【分 类 号】J2【分 类 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708【英文标题】Young Man and Woman in Love and Chivalrous Hero——The Chivalrous Perspective of the Story of the First Unusual Chivalrous Woman in Late Qing DynastyZHANG Shu-rong(Chinese Department,Tonghua Nornmal College,Tonghua 134002,China)【作 者】张淑蓉【作者简介】张淑蓉(1965-),女,吉林抚松人,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吉林 通化 134002【内容提要】《第一侠义奇女传》是中国侠文学发展到晚清时期的新展现,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涌动而呈现出的侠文化新走向。不仅发展了唐以来红拂女慧眼识英雄,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鲜明个性与智侠风采,而且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儿女柔情与英雄侠义同在的情侠观,为20世纪以来的情侠小说开辟了道路,树立了典范的情侠品格。【摘 要 题】近代文学【英文摘要】The First Unusual Chivalrous Woman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hivalrous literature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with the deepening social reform and the humanism thoughts surging, also assumes the new trend of chivalrous literature. It has not only developed Hongfunv's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which dared to chase happiness and love since Tang Dynasty, but also developed into the chivalrous perspective which contains young man and woman in love and chivalrous hero. It has set an example of passionate personality and opened a way for the chivalrous novels since the 20th century.【关 键 词】儿女/英雄/情侠观young man and woman/hero/passionate cav

alier【正 文】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07)03-0135-04《第一侠义奇女传》[1]是晚清文坛上一部以侠女婚恋为主线的侠文学作品,它以崭新的情侠观挺立于侠文学之林,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文化的个性特征。作品描写了宋太祖平南唐安天下的历史故事,以侠女刘金锭和王门小将高君保的婚姻爱情为主线,穿插了郑印、冯茂、高君佩、杨延平等侠义英雄男女故事,以他们各自婚姻的缔结,展现出晚清丰富多彩的情侠婚恋模式,并以情写侠,达到了侠与情的巧妙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成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侠似乎是没有情欲的特殊群体。早期的女侠尤其如此,如与猿公比剑的越女,简直就是无明显性别特征的概念化符号。唐传奇中的侠女依然不是作为性别属性出现的。如车中女子公然和两位素不相识的男客相对饮酒,谈笑风生。聂隐娘与贾人妻等虽然在现世成立家室,但这似乎只是她行侠或复仇人间的暂时的驻足地,既无女性的温柔与体贴,更无家庭的责任感。她们不仅经常抛头露面,不回避与世人接触,而且在社会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她们大都以北方作为主要活动舞台,带有典型的张扬尚武的北部文化特征[2]287。而那些铮铮男儿,也以不近女色为美德,如水浒众英雄与千里送京娘的赵太祖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尚情纵色会使英雄本色大打折扣,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即使在文学作品中,偶尔涉及到有关婚姻的点滴笔墨,也绝不以扬情为主,要么是不打不相识的阵上招亲,如樊梨花之招婚薛丁山,穆桂英之招婚杨宗保等;要么是赢家作为战利品行赏赐就的礼物,如扈三娘之嫁王矮虎。但引人注目的是,此时侠女助夫模式已悄然进入文学创作的视野。到了清代,小说中女侠的性别特征逐步被凸显出来了。随着人的主体特征的被认同,情欲的合理化,侠女的性别属性得以加强,她们对婚姻有了超乎世俗的自主选择性,比武招亲率先引起了小说家的关注,如《三侠五义》中若月华,《施公案》中的张桂兰。这些女侠不仅武艺高超,而且“庄静秀美”“惊为天人”,具有超乎寻常的大众审美气质和理想品貌。面对如此女侠,英雄侠士们已是求之惟恐不得了,正如《施公案》254回所言,“得了个才貌兼全的老婆,也可助我一臂之力。”但此时的“英雄美人”模式,作者描

写的重心还在他们结合后的社会功利效果上,更多体现的是美人加帮手的男权意识,远非今天意义上的情爱侠侣。文康在《儿女英雄传》的“缘起首回”中将这一男权理念表达得很清楚,是将“英雄事业”、“儿女真情”和忠孝节义等同起来,希望人们在不违背三纲五常的前提下,做出一番极富封建伦理意味的“儿女英雄事业”来,与冯梦龙在《情史·情豪类》“张俊”条所论:“世上忠孝节义之事,皆情所激”一脉相承。虽然男女爱情还不是小说描写的重心所在,但毕竟婚姻的描写已超越传统的清教徒式的色彩,有了几分脂粉气,将才子佳人文学主题与传统的侠文学加以糅合。晚清的《第一侠义奇女传》则在此基础上大胆构设,干脆以爱情缔结为彩线,将寄居于异域仙乡的将门之后如郑印、冯茂,包括杨业父子等,纷纷谴回朝廷,将散在民间各方的侠女归拢宋室,让他们在一曲曲爱情篇章的合奏中完成了佐主安邦的英雄伟业,在“富贵绵绵”中表现出完美的理想化人生。一、对侠传统婚恋模式的继承发展与理想化创设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内忧迭起、外患频仍的历史时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思考中呈现出社会思潮的激流涌动。随着宋明以来人文思潮的不断高涨,人欲的合理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在文化艺术领域率先普及开来,那些原本与情欲无关的侠文学作品,也融入了侠对婚姻与爱情的思考与抉择。侠不再是绝情寡欲的冷面杀手,他们同样具有人性的灵光与温情。《第一侠义奇女传》就是在对以往的侠文学作品的爱情婚恋观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理想的情侠理念,为后世情侠文学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奠定了情侠的基本品格。1.“发乎情、悦乎心”的理想情爱模式作者首先把自己富有人文色彩的理想情侠观体现在他精心打造的侠义主人公形象刘金锭与侯门小将高君保身上。他们的婚恋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北方女子所特有的较少礼法束缚的痕迹,有番女慕汉将的意味[3],但作者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将17世纪以来的情爱思潮引入侠文学创作,突出了人文内涵。在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中,进一步构设出“发乎情、悦乎心”的理想情爱模式。作品以宋太祖统一中国为背景,写南唐李景滋事衅宋,宋太祖御驾亲征被围困在寿州城,高君保为解君困私自前往寿州救驾,一路风餐露宿来至刘家庄。被随父隐居于此的前北汉振国将军之女——曾

学艺于梨花圣母的侠女刘金锭看中:高君保既是大邦将门之后,又“生得仪容俊雅”,“铮铮气概,料必文武双全。”便动了思慕之心,交手比武后更是爱慕不已,发誓“任尔外邦仇敌,地北天南,终要成了同床共枕。”颇具红拂女慧眼识英雄的韵味(杜光庭《虬髯客传》),但表现得更执着、更富有人文色彩。尽管番女慕汉将的余韵尚在,但刘金锭在招婚过程中并未以技胜术高而强其就范。而是“降伏他豪杰之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以天命,并在君父的支持与认同下,终于如愿以偿。这里作者显然是将番女求汉将的婚恋模式加以理想化调和了[2]324。但金锭所表现出来的较少礼法束缚、大胆而直接的爱情表露方式和历经磨难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却开启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踏破千山万水的爱情大追踪”的模式[4]172。2.为情理所尚、二美相合的理想情侠模式“为情理所尚、二美相合”的理想情侠观是小说中更具大众社会理想化色彩的婚恋形式,是英雄美人式的变相体现,是融英雄美人与侠风义骨于一体,又合乎伦理规范的颇富浪漫色彩的情侠观。同样带有明清以来人文思潮的明显印记,有着为世俗所崇尚的深层文化内涵。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杨延平与花解语的婚姻缔结中。小说第四十四回写杨延平奉孙真人之命,到花之寨请求救兵同取杜女血。寨主花解语见“一翩翩少年公子,银枪白马。白盔白甲,白袍白旗,混身雪白一般,真有潘安宋玉之美。”杨延平见“来了一位女将军,容光佼佼,真是沉鱼落雁之容,三寸金莲,一双媚目,淡淡远山。”不由心想:“此女容貌超群,好生可爱。”两人可谓一见钟情。花小姐又通过比武验功、以死验勇等一系列检验之后,才由她母亲开口求婚。然少年公子也绝非贪色之属:“婚姻两字,世间人伦之大者。主张自在严慈,小子何敢遽诺自专。”结果深得花母赞赏,这才道出两人前缘有定。延平当即以心相许,说:“许结婚姻不难,必须待小将取了杜女血回城,奏知朝廷,禀明父母,方敢完姻。”果然功成复命,龙颜大悦,当即赐婚,敕封花小姐一品夫人。既彼此相悦,又合乎礼仪法度,夫妇同贵,诚为完美的大众社会理想婚姻模式。3.为解君困、除近忧的“美人+帮手”式的时尚情侠模式“美人+帮手”的婚姻模式与传统的阵上招亲模式相类,但更有以长远为计的功利性的深思熟虑,是清代侠义小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婚恋模式,具有典型的清代侠文学特征。主要体现在郑印、高君佩二小将的婚姻缔结中。据书中第三十回交代,孙真人下界助宋破阵除妖,命小将郑印往山后石州杨老令公处借兵,高君佩去踩唐营,二人不幸先后为唐将之女萧引凤和郁生香俘获。二女强行招婚于二小将。此处既不同于番女慕汉将,也不是美人加英雄,而是为着“日后王妃身价”、“身荣显贵”而“背父私婚”。“虽以经而论,似属不孝”,但“日后可将功折罪,保全满门”,“还算是不孝中之大孝”;二小将更是迫于形势,为了能解除眼前的困境,日后战“死在疆场,争光日月”,况且还要侍奉慈母,眼下必须保全性命。况且二女姿色可佳,又身怀异能,也可为宋王室招得平唐帮手,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显然,在他们身上功利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婚恋模式与理想的情爱姻缘虽有一定距离,但却与清以来侠女助夫建功立业的侠文化潮流相吻合。形象的鲜活丰满性虽不及前两类,但心理刻画真实细腻,具有合乎情理的内在真实性,是在继承中有所创造和发展的情侠婚姻模式。4.悦美色、行强合,侥幸得佳偶的狭邪婚姻观的客观表现慕美而强合在封建社会的婚姻关系中一向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狭邪心理驱动下的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婚姻的必然产物,也多少带有一些听天由命的无可奈何的因素和委曲求全的传统女性人生写照。这一婚恋模式体现在冯茂与艾银屏的婚姻缔结中。所谓“食色,性也。”悦美色,赞英雄,诚乃人之共性。在《第一侠义奇女传》诸侠的婚姻缔结中,作者也不讳言人性中对美色的悦慕与占有欲望。宋将冯茂虽身材矮小,但行动灵便,有法术异能,因拒敌有功被封为平南王。在作战牛,被法门弟子艾银屏俘获。因他懂遁术,艾小姐只好把他绑缚在袋中,悬于自己闺房的正梁上。没想到,夜深之际,冯茂咬破口袋,落地逃遁,可“行未出庄外,一想被他擒捉,出丑一场,何不将他轻薄调弄一番,以报日间绑缚之耻。倘他将错就错,允肯此事,与我结为夫妻,得此佳人,亦一生心满意足。”其狭邪心性与侥幸心理于此可见一斑。事后又以“建功后玉带横腰”相诱惑。冯茂所思所为虽属狭邪,有失君子之道,然也源出人性,在男权社会中已是屡见不鲜,因而作者并未加以苛责,只是委之以天命。艾银屏虽然身怀绝技,也只能无奈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助夫平唐。二、《第一侠义奇女传

描写侠义英雄篇七
《聊斋志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4717.html

    上一篇:爱情的古诗词句

    下一篇:柳树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