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经典诗句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舒婷经典诗句篇一
《舒婷的诗》

舒婷诗选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北戴河之滨 向北方 北京深秋的晚上 初春 致大海 悼 归梦 鼓岭随想 海滨晨曲 惠安女子 一代人的呼声 馈赠 流水线 啊,母亲 墙 秋夜送友 群雕 人心的法则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四月的黄昏 童话诗人 往事二三 无题 献给我的同时代人 小窗之歌 在潮湿的小站上 兄弟,我在这儿 赠 中秋夜 周末晚上 珠贝——大海的眼泪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神女峰 眠钟 禅宗修习地

--------------------------------------------------------------------------------

北戴河之滨

那一夜

我仿佛只有八岁

我不知道我的任性

要求着什么

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

引我走向沙滩

在那里 温柔的风

抚摸着毛边的月晕

潮有节奏地

沉没在黑暗里

发红的烟头

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

你嘲弄地用手指

捺灭那躲闪的火星

突然你背转身

掩饰地

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

海怎么啦

什么也看不见 你瞧

我们走到了边缘

那么恢复起

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

回到冰冷的底座上

献给时代和历史

以你全部

石头般沉重的信念

把属于你自己的

忧伤

交给我

带回远远的南方

让海鸥和归帆

你的没有写出的诗

优美了

每一颗心的港湾

1980.2

--------------------------------------------------------------------------------

向北方

一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乌云像癣一样

布满天空的颜面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小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大海的胸膛

在水母银色的帐顶

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把我轻轻吹送

顺着温暖的海流

漂向北方

1980.8

--------------------------------------------------------------------------------

北京深秋的晚上

夜,漫过路灯的警戒线

去扑灭群星

风跟踪而来,震动了每一片杨树

发出潮水般的喧响

我们也去吧

去争夺天空

或者做一片小叶子

回应森林的歌唱

我不怕在你面前显得弱小

让高速的车阵

把城市的庄严挤垮吧

世界在你的肩后

有一个安全的空隙

车灯戳穿的夜

桔红色的地平线上

我们很孤寂

然而正是我单薄的影子

和你站在一起

当你仅仅是你

我仅仅是我的时候

我们争吵

我们和好

一对古怪的朋友

当你不再是你

我不再是我的时候

我们的手臂之间

没有熔点

没有缺口

假如没有你

假如不是异乡

微雨、落叶、足响

假如不必解释

假如不用设防

路柱、横线、交通棒

假如不见面

假如见面能遗忘

寂静、阴影、悠长

我感觉到:这一刻

正在慢慢消逝

成为往事

成为记忆

你闪耀不定的微笑

浮动在

一层层的泪水里

我感觉到:今夜和明夜

隔着长长的一生

心和心,要跋涉多少岁月

才能在世界那头相聚

我想请求你

站一站。路灯下

我只默默背过脸去

夜色在你身后合拢

你走向夜空

成为一个无解的迷

一颗冰凉的泪点

挂在“永恒”的脸上

躲在我残存的梦中

1979.12

--------------------------------------------------------------------------------

初春

朋友,是春天了

驱散忧愁,揩去泪水

向着太阳微笑

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

冲毁冬的镣铐

奔泻着酩酊的芬芳

泛滥在平原、山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但等着吧

一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

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耳倾听

五老峰上,狂风还在呼啸

战栗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

如吹不灭的火苗

使天地温暖

连云儿也不再他飘

友人,让我们说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舒婷经典诗句篇二
《舒婷的诗歌的特色》

舒婷的诗歌的特色

舒婷,原名龚佩瑜,是当代“朦胧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受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影响,诗风开阔、刚柔并进,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带入到诗意的境界,传达出她灵魂的歌咏,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致橡树》和《双桅船》就是她的代表作,以下从舒婷的这两部作品来分析她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 舒婷的诗歌抒写着人生的理想

舒婷的诗歌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隽永着人生的体悟,例如在诗歌《致橡树》中,作者坦诚又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独立的姿态。以“木棉”和“橡树”的形象象征相爱双方真挚的爱情以及相对立的人格。“橡树”象征着刚毅的男性,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则象征着具有审美气质的新时代的女性人格,她充溢着刚健、丰盈的生命气息从旧式女性妩媚和纤柔中走出来,由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仿佛永远分离”,但他们又有着共同的经历及信仰,又致使他们“却又终相依”。这是诗人对爱情的理想,也是她对自我价值以及高尚人格的追求。

二、 诗歌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舒婷的诗歌充盈着理想和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时代、对人生及爱情等重要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既充满着激情又温馨平和。例如:在《双桅船》中,诗人利用具体的形象“双桅船”来替代诗人自己的复杂的情感。一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面又是爱情向往的“岸”。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与“岸”相遇与别离,既和谐又矛盾。让诗人感到了前行得沉重和艰难。“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歌中表现出诗人自我的、个性的情绪与心态,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的时代紧迫感所带来的动力。另外,诗中的“岸”象征着女性最终的爱情归宿, 而“风暴”则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不平常风云,“灯”代表着诗人坚守的光明信念。

三、诗歌的创作具有探索精神

舒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上具有探索精神,她的探索主要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也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观来抒发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在《 双桅船》中,诗的题目“双桅船”,就是用于一种象征手法。诗歌的目的不描写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着双桅船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双重的心态。在语言又上将“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了完整的动态画面。整首诗组合自然、意象清新,让诗人强烈的内在情绪得到自然的流露,成功的体现出诗歌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舒婷的诗具有女性的柔美、委婉和细腻,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她选择永不放弃,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入的

开拓和广阔的视野,同时她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因而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及温柔典雅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舒婷诗文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97年

[2] 周俊祥 《舒婷诗歌评赏》《福建文艺》1980年第2期 [3] 陈敢、郭剑 《舒婷诗歌艺术浅探》 《广西师院学报》

年第3期 1999

舒婷经典诗句篇三
《舒婷的诗》

作者简介舒婷,女,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 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 ,散文集《心烟》等。 目录:

第一辑 痛苦使理想光辉

一、致大海

二、海滨晨曲

三、珠贝——大海的眼泪

四、船

五、初春

六、人心的法则 第二辑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一、寄杭城 二、致—— 三、赠 四、春夜 五、秋夜送友 第三辑 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又不肯放弃挣扎 一、流水线 二、墙

三、往事二三

四、路遇

五、归梦

六、枫叶

--------------------------------------------------------------------------------

◎ 双 桅 船 ◎

致大海

海滨晨曲

珠贝——大海的眼泪 初 春 呵,母亲 致橡树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双桅船 流水线 落 叶

寄杭城

秋夜送友 赠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中秋夜 自画像 茑萝梦月 四月的黄昏 思 念 往事二三 小窗之歌 馈 赠 献给我的同代人 童话诗人 枫 叶 无 题 群 雕 夏夜,在槐树下„„ 悼 这也是一切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一代人的呼声 ◎ 会唱歌的鸢尾花 ◎ 黄昏星 诗与诗人 兄弟,我在这儿 北京深秋的晚上 老朋友阿西 阿敏在咖啡馆 神女峰 惠安女子 花溪叶笛 人心的法则 “我爱你” 奔 月 ◎ 始 祖 鸟 ◎ 仙人掌 别了,白手帕

旅馆之夜

水 仙 女朋友的双人房 滴水观音 魂之所系 日落白藤湖 始祖鸟 „„之间 禅宗修习地

一种演奏风格

致大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海滨晨曲

一早我就奔向你呵,

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 昨夜梦里听见你召唤我

像慈母呼唤久别的孩儿

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

一次比一次悲壮 一声比一声狂热 摇撼着小岛摇撼我的心 仿佛将在浪谷里一道沉没 你的潮水漫过我的心头 而又退下, 退下是为了凝聚力量 迸出更凶猛的怒吼

我起身一把撕断了纱窗

——夜星还在寒天闪烁 你等我,等着我呀 莫非等不到黎明的那一刻 晨风刚把槟榔叶尖的露珠吻落 我来了,你却意外地娴静温柔 你微笑,你低语 你平息了一切 只留下淡淡的忧愁 只有我知道 枯朽的橡树为什么折断 但我不能说 望着你远去的帆影 我沛然泪下 风儿已把你的诗章缓缓送走 叫我怎能不哭泣呢 为着我的来迟 夜里的耽搁 更为着我这样年轻不能把时间、距离都冲破 风暴会再来临 请别忘了我 当你以雷鸣震惊了沉闷的宇宙 我将在你的涛峰讴歌呵, 不,我是这样渺小 愿我化为雪白的小鸟 做你呼唤自由的使者 一旦窥见了你的秘密 便像那坚硬的礁石受了千年的魔法 不再开口 让你的飓风把我炼成你的歌喉 让你的狂涛把我塑成你的性格 我绝不犹豫 绝不后退 绝不发抖 大海呵,请记住—— 我是你忠实的女儿 一早我就奔向你呵,

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

舒婷经典诗句篇四
《爱的呼声_读舒婷的诗》

第22卷 第4期哈尔滨学院学报Vol.22 No.4

                    

2001年7月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Jul.2001  [文章编号]1004—5856(2001)04—0021—03

爱的呼声

———读舒婷的诗

胡亭亭

(哈尔滨学院中文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 要]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把友谊、爱情作为抒情对象,弘扬真挚的友谊和

坚贞的爱恋。她善于把内心的真实感受、独特情绪融入诗中,生。

[关键词]友谊;爱情;理想;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读舒婷的诗,为她们同籍,歌中供奉的神明都是———爱。舒婷曾经说过:“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

时人人自危,不敢轻意敞开心扉;同时,女性的羞涩与自尊也阻止了诗人主动表露友谊,因而即使安慰朋友时,也带有一丝惶恐“如果你是,火Π我愿是炭Π想这样安慰你Π然而我不敢”“如果你是树Π我愿是土壤Π想这样提醒你Π然而我不(赠》)。随着彼此之间友谊的增进、敢”了解和《

默》《当代文艺探索》1985创刊号)这种关切使她更多地把友谊、爱情作为抒写对象,弘扬真挚的友谊和坚贞的爱恋,可以说,她的诗是爱的呼声。

舒婷的诗中,赠答和送别的诗数量较大。我们知道,朋友唱和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的,在传统文人那里,诗词既是渲泄情感的泉口,也是朋友沟通的桥梁,舒婷在有意无意间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同时为之融进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舒婷生活的那个时代,友情是匮乏的,因而她分外珍惜生活中的感情与友谊,但是由于当

  [收稿日期]2000-12-22

加深,友人向她倾述了自己的忧伤

、感叹和忏悔,这时的诗人既对朋友的经历表示理解,同时也善意地提醒友人“:几时你不再画地自狱Π心便同世界一样丰富宽广。”开导、劝说朋友“风物宜长放眼量”,不要让忧伤击垮即将扬起的风帆,并且表示“:我愿是那顺帆的风Π伴你浪迹四(春夜》)与朋友一起承担苦难和痛苦,方……《

在舒婷看来,这是朋友义不容辞的职责。因而,她希望用她柔弱的肩膀为朋友分担一些。诗人深知,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软弱的时候,所以,她更愿意在友人倍感孤独的时候出现,平静地说一声“:兄弟,我在这儿。”“留下微笑与灯盏Π留

  [作者简介]胡亭亭(1963-),女,湖南嘉禾人,哈尔滨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当代文学。

22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

(兄弟,我在这儿》)使友人在孤下轻快的节奏”《图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肩负起“十亿分之一”的责任,但她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光明和未来,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朋友们。可以说,在那个物质、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舒婷在用诗抚慰困倦的灵魂,并试图点燃人们理想的火焰。

也许是身为女性的缘故,舒婷对爱情的抒写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极具个性:温柔而又执拗,热烈而又软弱。作为一个内向、情感型的诗人,舒婷善于捕捉把内心的真实感受、独特情绪揉为诗歌所需要的纯净,同时也善于捕捉年轻人的共同心理状态,使人可以从诗中寻觅到自己青春的影子“: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Π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Π要使血不这样奔流Π凭二十四岁(中秋夜》)。无疑,这里的《的骄傲显然不够。”

独寂寞中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在舒婷所处的那个年代“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安慰是无法抵御严寒的侵袭的,只有和朋友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才是对朋友最有力的支持。舒婷用自己的诗句诠译了友谊的真谛,并且在女性的温柔、体贴中注入了一种豪迈与刚强。

如果给予朋友的仅仅是同情与慰藉,那远远不够,如果仅仅是与朋友分担痛苦,那也不足以使朋友摆脱苦难。更重要的是帮助朋友树立人生的信念,他们的人生旗帜才会高高飘扬。基于这种认识,舒婷很看重理想对于人的鼓舞作用。她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抚慰友人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又高扬起理想主义的大旗,鼓励朋友们追求光明的所在“:不是一切真情Π都流失在人心沙漠里Π不是一切梦想Π都甘愿被(这也是一切》)。尽管舒婷也有着折掉翅膀”《

诗人是大胆的,———这,诗人却是羞,,“,我”只有悄悄叹气了,诗人(无题》)。一旦与缺少捅破那层窗户纸的勇气《

与大家类似的经历:亲去世,插队三年上并未开满鲜花,而泯灭。她坚信“火焰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星星在指示黑暗的同时也报告了曙光,只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为之奋斗,未来的道路将是光明的。她时时用理想观照现实,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Π又被大风吹灭Π也许燃尽生(也许》),但命烛照别人Π身边没有取暖之火”《

相爱的人处在动情而宽舒的夜里,诗人该怎样向小伙子表明心迹呢?于是,船和岸成了爱情的象征“:昨天刚刚和你告别Π今天你又在这里Π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诗人的柔情化作白帆点点“,你在我的航程上Π我在你的视(双桅船》)。到了这时候,两人的爱情已线里”《

经明朗化了,而爱情的热烈与缠绵也尽在其中了。

然而一旦与相爱的人剖明心迹,诗人便变得自尊而执着了《致橡树》,不啻是一次爱的宣言“:我如果爱你Π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Π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Π我如果爱你Π绝不学痴情的鸟儿Π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在这不做肯定与否定的假设当中,诗人实现了自己的肯定与否定“:我心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Π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与爱人分担”寒潮、风雪、霹雳“,共享”雾霭

、流岚、虹霓。“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在诗人看来,爱人首先要自爱,人格的独立和平等的权利在爱情中同样重要。缠绵而热烈的爱情被诗人注入了

是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为了让世界拥有它应拥有的境界,为了让人们能按照所想往的方式生活,这一代没有其他选择。“是他们结束了一个时代,又是他们开始了一个时代,在这两者之间,他们付出的是全部的青春”。舒婷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她庄严宣布:“我站起来了Π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Π再没有人Π(一代人的没有任何手段Π能把我重新推下去”《)。此时的舒婷已不是一位弱女子了,倒呼声》

更象一位坚强而勇敢的斗士。

从这些诗作中看得出,舒婷执拗地相信着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理,她不回避现实的缺陷,试

第4期胡亭亭:爱的呼声23

理性之光。

爱情之树已绽开了花朵,可热恋仍是少不了离别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同样,诗人又一次使用假定的场景来抒写自己的感受“:我真想摔开车门Π向你奔去Π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雨别》)。在哭Π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致橡《

象,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爱,这种警句式的(神女人生感悟显然融入了自己的真切体验《)。峰》

同样,惠安女子也成为舒婷所关注的对象。福建惠安女以其古老独特的生存方式以及奇特的服饰文化引得世人瞩目,成了许多人猎奇的目标,于是惠安女子的肖像及服饰常常出现在杂志封面上。舒婷在这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中意识到人们的冷漠、麻木,她一方面深情地赞美惠安女子的坚韧、温柔、自持的性格“:天生

不爱倾诉Π并非苦难已经永绝”。另一方面则把忧愤融入图画之中,站在生命和人性的立场提出了抗议“: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Π令人忽(惠安略了:你的裸足Π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女子》

树》中她是那样的自尊自重,对男女平等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一但感情之潮涌来,女性的软弱与依附心理又如此清晰地流露出来,或许是天性使然吧,在舒婷的诗中“,肩膀”似乎是一个常常出现的意象。“要有坚强的肩膀Π能靠上疲倦的头Π需要有一双手Π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中秋夜》)“再没有人用肩膀Π挡住呼啸的风Π《

以冻僵的手指Π为我掖好白色的围巾”。看得出,爱人的肩膀是她躲避风雪的港湾,这时,女性的软弱是那样的真实。我们无法责备诗人理性与感情的不一致,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会有疲倦的时刻,持的。

细、敏锐,她由自身的经验重合历史的命运,注意到女性在传统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三峡神女峰的传说是美丽的,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神女当做坚贞的化身,可谁能领悟到这个“美丽的梦”中蕴含的生命忧伤“:心Π真能变成石头吗?”以坚贞的形象葬送女性一生的幸福,这种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人们对这个传说的代代相传,实质上是对真实生命的麻木。诗人最后认定“: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Π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晚”。女性的爱情不应成为展览、宣传对

,,这种把玩?

情,超越了对一已的关注,开始站在人性和生命的立场上来关注爱情、关注女性,拓展了自己诗歌内涵的深度。

读罢舒婷这些关于友谊和爱情的诗,我们感到,舒婷一直在以平等的态度,把自己内心复杂的感受传递给读者,告诉读者她对爱情和友谊的渴求,对现实和人生的关注。因而“,对于忧愁的心,它是温柔亲切的笑容;对于痛苦多于欢乐的生活,它是扶助人们进取和追求的手”。(王光明)也许,这是舒婷的诗能《艰难的指向》

够赢得广大读者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崔积宝

TheVoiceofLove

———CommentontheSHUTing’sPoem

HUTing2ting

(ChineseDepartmentofHarbin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舒婷经典诗句篇五
《舒婷诗歌中的女性自我》

浅论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将和当代诗坛的代表性人物,舒婷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大陆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对爱情的表现温馨而柔婉,对友情的吟咏真挚而睿智,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特色的"这一个".舒婷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不仅标志着“人”的复归和“女性”的觉醒,同时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她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女性书写,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诗歌的发端。

【关键词】 舒婷 诗歌 女性意识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将和当代诗坛的代表性人物,舒婷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大陆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对爱情的表现温馨而柔婉,对友情的吟咏真挚而睿智,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特色的"这一个".她的被认可,或许正由于她是朦胧诗人中最早关注个人内心情感的女性诗人。如果说北岛是作为一位觉醒者(新的英雄)用“以恶抗恶”的方式来反抗那个旧有的英雄神话,体现了社会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舒婷的意义则是以一个被当代新诗史长期有意忽略和回避的“自我”形象,来反叛那个“大我”、“非我”的世界。她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民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于‘人’的一种关切。”“许多年来,我们把时代和人民供在遥不可及的圣殿。事实上,在城市上空参差的鱼骨天线,在乡间小路吱吱响的小扁担,不也是这个时代的两个侧面吗?人民不也是我、你、他?”[1]

可以说,通过“我自己”来感应世界,表现“人”,是舒婷的诗最突出的特点。她使“人”脱离那些长久以来被人为地强加在身上的种种光环或桎梏,呼唤人与人的理解,不独表现祖国之爱、人民之爱和生活之爱,也表现父母之爱、朋友之爱、恋人之爱。她的作品所表现的“自我”及“爱”的主题,既承接着“五四”以来“人的文学”的传统,又具有新时代鲜明的精神特征。她以真实的“我自己”作为诗歌的表现对象,着眼于自我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既有那勇敢追求理想的“沸腾的我”、“深思的我”,也有忧伤地抒发内心苦闷的生活中“迷茫的我”。她的诗里,“小我”与“大我”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表现个人(自我)“沉迷的痛苦”、“苏醒的欢欣”与表现时代的“不可抗拒的召唤”,在作品中达致了有机的统一。这种新的女性自我的出现,使舒婷诗歌既和以往的“情诗”绝然不同,

又与作为反叛众人一腔的“战歌”、“赞歌”而爆发的“另一种战歌”(即“朦胧诗”)有所偏离,内涵繁复、深厚,不独探寻着“人”的归来,而且预示了“女性”的苏醒。就在这一支支新的“人之歌”、“女性之歌”中,舒婷以女性之躯对于传统文化心理和家庭道德伦理的承担,在“政统”与“道统”的狭缝中挥舞一张花手帕,柔弱而又坚强,展现了女性温柔生命中最令人惊悸的“绚丽的美”。

一、“人”的复归

舒婷诗中的“人”,已不单单是新旧“战歌”中的“政治的人”或“大我”,而是一个生活中的女性,一个真实的“我自己”。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既是“与风雪搏斗”的“一代人”的画像,又是一个温柔、忧伤,需要母亲与恋人安抚的女性。诗人一方面勇敢地“要求真理”,另一方面也“不掩饰我的软弱”:

我钉在

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

为了完成一篇寓言

为了服从一个理想

天空、河流与山峦

选择了我,要我承担

我所不能胜任的牺牲

于是,我把心

高高举在手中„„

可是我累了,妈妈

把你的手

搁在我燃烧的额上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她喊出了“一代人的呼声”:“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绝不申诉/我个人的不幸/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心中只剩下 一片触目的废墟„„ 但是,我站起来了, 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 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 能把我重新推下去。”(《一代人的呼声》)但并不在火热的呼声中消抹去自我,她写

友谊和亲情、爱情,写日常生活里的别离与悲欢,在坚强、冷峻之外显出“别一种”的温婉亲切,丰富和拓展了当代新诗里的自我形象。《自画像》中,她写道: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祈求回答,她一言不发,

需要沉默时她却笑呀闹呀

叫人头晕眼花。

她破坏平衡,

她轻视概念,

她像任性的小林妖,

以怪诞的舞步绕着他。

而在《女朋友的双人房》、《天职》等诗里,她写家居日子中女性的忙碌和满足,写极其平常的家庭生活中的“我”:“孩子的眼泪是珍珠的锁链/丈夫的颜色是星云图/家是一个可以挂长途电话的号码/无论心里怎样空旷寂寞/女人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一间小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房间/是一位英国女作家/为女人们不断修改的吁天录”(《女朋友的双人房·三》);“顺路去黄家渡市场/买两斤鸡蛋半个西瓜/恨菜贩子不肯杀价/趁其不备抓了两根葱/某一天我自觉/履行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为世界和平操心个不停/也没忘了/给儿子做碗葱花鸡蛋汤”(《天职》)。这样的自我形象,已绝然不同于以前的那个“大我”,虽然还不能说这个“自我”已经趋近了“人”,但至少是对于“政治的人”、“单一的人”的一种背离。对“人”的关切与对“爱”的呼唤,使舒婷的诗具有一种人道主义的色彩,那种刚强而又感伤的气质,构成了她诗歌中严酷的理性与浪漫的情感之间特有的矛盾和平衡:“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惫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中秋夜》)舒婷正是这样面对自己和承担自己,在多重“自我”的相互冲突中继续着她对于“人”的追寻。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

舒婷的爱情诗突破了“文革”时期文学的禁区,体现了她对完美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使舒婷的诗歌洋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奇特景观。她的爱情诗总体上有三个层次:一是纯然抒写甜蜜而缠绵的“爱的忧伤”(如《赠》、《四月的黄昏》、《雨别》、《无题》等);二是借“爱”和“友谊”反映社会生活和同时代人的理性思索(如《也许?》、《岛的梦》、《这也是一切》、《?。!》、《赠别》、《路遇》等);三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如《致橡树》、《神女峰》等)。《致橡树》是

舒婷爱情诗的代表作,诗中所抒发的对于独立人格与平等观念的呼唤,可视为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诗中的“我”既不愿作附属、陪衬,也不愿作袒护与滋润男性的日光、春雨,而是要作为平等的、并肩站立的“另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不独是对传统的“夫贵妻荣”、“夫唱妇随”观念的反拨,同时也是对于那种极端主义的“女权”意识(认为女性应凌驾于男性之上并提出所谓的“性别政治”、“性别战争”、“性别反殖民”等)的警惕。鲁迅先生曾说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而无“妻性”;[2](P531)并呼吁道:“我是一个可怜的中国人。爱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着,不知道有谁知道。„„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2](P321~323)舒婷的诗行,当可理解为对“人的儿女”爱之觉醒的呼唤:“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

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深入分析,这首诗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在《秋夜送友》、《小渔村的童话》、《双桅船》等诗中,诗人也表达了“我常愿自己像/南来北去的飞鸿/将道路铺在苍茫的天空/不学那顾影自恋的鹦鹉/朝朝暮暮离不开金丝笼”的自我期许,渴望着“我们”共同来完成“那首诗”。诗人思辨道:“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里,有对于传统女性的狭小天地的拒绝,有对于历史及惯性的反思,更有对各自选择的尊重和基于相互尊重的未来的确信。这种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省视与追求,强调“平等”的观念,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其实就是对于“没有爱”和“无所可爱”之历史的反抗,它使舒婷的诗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女诗人的“男性化”作品而以一种温婉细腻的抒情风格,标尺着中国现代诗中女性意识觉醒——“人”的觉醒——的新里程。近30年来中国的女性文学,大致呈现为“服饰——欲望——肉身”三个进程,而每个进程又各各展现出互不认同、辩证反思的阶梯性色彩。(1)服饰阶段:政治斗争的工具与装饰——(以男性为主体的)爱与婚姻的配合物和润滑剂——伦理道德的附属品或辣味调料。(2)欲望阶段:“女性之灵”的黑色臆想——放纵声色的肉体狂欢。(3)肉身阶段:性别角色(类)的本位意识——女性个我的生存之思。虽然还不能说这期间中国的女性文学、女性诗歌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上个世纪最后30年文学历史发展的一个个浪谷间,却可发现中国女性在恒久压抑下所透出的一阵又一阵闪电,相信每一个敏感的人都清楚这些闪电意味着什么。从政治的附属(样板戏及战歌、颂歌)到对婚爱、伦理的依附,这不仅是女性自我寻找的最初阶段,同时也是文学、诗歌在转折时期审视自身的一个必经阶段,这是离心运动中的一个停顿、一次休憩;而女性诗歌之旅中的“黑夜意识”与“黑色沙漠”,可以说是一次最深邃辽远的性别冥想,体现出一种女性意义上的形而上玄思与“女性之灵”失落的深层忧虑——只可惜这种灵的探求很快被20世纪90年代铺天盖地的肉色潮水所覆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与整个社会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审慎反思相连,女性诗歌也在欲望之海的涌动中拨云见日,重新踏上自我寻找之途。这种新的寻找,首先表现为对于女性角色“类性”的寻找,继而是对具体的女性“个我”生存境遇的叙写与

舒婷经典诗句篇六
《经典诗歌63首》

2.《你一定要走吗?》——泰戈尔

3.《系一根心弦》——泰戈尔

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印度]泰戈尔

5.《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

6.《思绪之束》——[美]卡尔·桑德堡

7.《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

8.《初恋》——[日]岛崎藤村

9.《我的恋人》——戴望舒

10.《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

11.《茶的情诗》——张错[美]

12.《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舒婷

13.《沪杭车中》——徐志摩

14.《对镜》——哈代

15.《佛外缘》——郑愁予

16.《等你轻声唤我》——洛夫

17.《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雪莱

18.《爱与痛的迁徙》——冷月如霜

19.《难道爱神是……》——食指

20.《这也是一切》——舒婷

21.《阶段》——赫曼赫塞[德国]

22.《我不是》——何博传

23.《这句话》——叶志祥

24.《像这样细细地听》——茨维塔耶娃

25.《你相信爱情吗?》——佚名

26.《我已不再归去》——西梅内斯[西班牙]

27.《夜风》——慕清

28.《百年孤寂》——林夕

29.《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30.《要怀着希望》——[西班牙]阿莱桑德雷·梅洛

31.《月下》—费特[俄]

32.《寒武纪》——林夕

33.《那不是我的天堂》——忆明珠

34.《再别康桥》——徐志摩

35.《当你》——罗洛

36.《亚玛儿菲夜曲》——[美]蒂丝黛尔

37.《两天》——许由

38.《秋天》——顾城

39.《远方》——安德鲁·怀斯

40.《独吟秋潭》——何阳

41.《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汪国真

42.《原来是为了分别》——洛拜

43.《昨夜有雾》——尹玲

44.《一个人》——[一禾诗社]

45.《流星》——余婷娜

46.《菊》——唐突

47.《热爱生命》——汪国真

48.《爱在身边》——[德]歌德

49.《门前》——顾城

50.《在我心灵深处》——岛崎藤村

51.《珍惜生命,尊重别人,也尊重我们自己!》——玛莎

52.《我就要沉默了》——[俄]普希金

53.《我曾经爱过你》——[俄]普希金

54.《致凯恩》——普希金

55.《禅意》——席慕容

56.《莲的心事》——席慕容

57.《月桂树的愿望》——席慕容

58.《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59.《无怨的青春》——席慕容

60.《渡口》——席慕容

61.《前缘》——席慕容

62.《一见钟情》——辛波丝卡

63.《信仰》——席慕容

-------------------------------------------

《你一定要走吗?》——泰戈尔

旅人,你一定要走吗?

夜是静谧的,黑暗昏睡在树林上。

露台上灯火辉煌,繁花朵朵鲜丽,年轻的眼睛也还是清醒的。 旅人,你一定要走吗?

我们不曾以恳求的手臂束缚你的双足,

你的门是开着的,你的马上了鞍子站在门口。

如果我们设法挡住你的去路,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歌声罢了, 如果我们曾设法挡住你,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眼睛罢了。 旅人,要留住你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有眼泪。 是什么不灭的火在你眼睛里灼灼发亮?

是什么不安的狂热在你的血液里奔腾?

黑暗中有什么呼唤在催促你?你在天空的繁星间看到了什么可怕的魔法,

是黑夜带着封缄的密讯,进入了你沉默而古怪的心? 疲倦的心呵,

如果你不爱欢乐的聚会,如果你一定要安静,

我们就灭掉我们的灯,也不再弹奏我们的竖琴。

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黑夜中的叶声萧萧里,而疲倦的月亮 就会把苍白的光华洒在你的窗子上。

旅人啊,是什么不眠的精灵从子夜的心里触动了你?

《系一根心弦》——泰戈尔

你七弦琴流泻的乐声

跌宕,变幻。

琴弦向我悄悄地系上 一根心弦。

从此我的心一年四季 与你弹奏的乐曲一起 铮铮作响,

我的魂与你的旋律一起 袅袅荡漾。

你的眸子里闪耀着我的 希望之灯,

你的花香中交融着 我的憧憬。

从此白天黑夜, 在你绝世的娇颜之间 我的心放光,开花, 怡然轻晃,

我魂灵的影子隐现在 你的脸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印度]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舒婷经典诗句篇七
《舒婷诗歌欣赏》

舒婷诗歌欣赏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神女峰》是诗人面对神女峰时的心灵颤栗、痛苦思索和爱情宣言。

诗人从对神女峰的瞩望中想到的是神女峰所包蕴的悲剧性——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节烈思想对妇女尊严、人格和生命要求的漠视。

“各色花帕”意味着许多人人漠然的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使独醒的诗人心痛。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她的手从“挥舞的各色花帕” 中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内心如江涛翻涌不息。

人为什么而活着? 是某种抽象的本质重要,还是生命更可贵? 代代相传的神女真的幸福吗?诗人在困惑中思考,在沉思中作了回答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神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

诗人从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中,感受到了一种愤怒。在愤怒中,她开始“煽动新的背叛”,背叛漠视女性生命的各种伦理道德,向人们灌输一种新的爱情观念。

诗人以女性对生命的敏锐,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神女无法言说的精神上、情感上的折磨,表达对真实爱情的渴望。

神女峰作为旅游景点,人们司空见惯,但诗人却能从美丽的梦读出美丽的忧伤,引发诗情。抒情方式看似柔和、委婉,实则刚毅,特别是最后的爱情宣言,显示了诗人诀别于传统道德与世俗庸而关注人性的毅然。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双桅船》可视为《致橡树》的姊妹篇,亦是书写一种以人格自由、独立为前提的理想爱情。

诗人以双桅船自喻,船的天职是航行,可船尚未真正起行便受挫,“雾打湿了我的双翼”,“雾”在这里曾经象征有过的政治气候,它“打湿”了“我”的理想的双翼,使我搁浅于岸边,这句话概括了十年浩劫对一代青年人理想的摧残。“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风可理解为时代之风或永恒的时间之风,它使诗人焦虑不安,不敢再迟疑,表现了诗人没有因挫折而消沉,她要重新启航。

“岸”永远与“我”相伴,给我以休息与慰藉,对于我来说,她是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我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岸啊,心爱的岸”。“岸”在这里转换成了“我”心爱的恋人,在“我”的由“昨天、今天、明天”所构成的人生旅途中,她永远的相随,不断地与我告别和相遇。“告别”意味着不因相爱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独立性,“相遇”表明一种情投意合,一种情感和精神的相依。

缘何不断分离、不断相遇呢?诗人认为:“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前一句的“一场风暴”,可读解为已经过去的十年浩劫,“一盏灯”则是你我之间的爱情,爱情使我们在浩劫风暴中相互支持;后一句的“一场风暴、另一盏灯”则指十年动乱后的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风暴,她象一盏明灯照亮了你、我,使我们意识到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我独立性,意识到人格的独立与尊严是爱情的重要基础,觉醒的人还应该承担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再分东西。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是点睛之笔, 借船和岸的关系对你我独特的依存关系作了哲理性表述:不管我航行多远,你永远在我心里,像一盏灯照亮我的航程;我永远在你的视线里,感受到你的注目与呵护,彼此独立而又心心相印。这就是世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现代爱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