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一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二
《论语_阳货篇第十七》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三
《安德义论语解读——阳货篇第十七(本篇谈随机应变)》

安德义论语解读——阳货篇第十七

2010-01-27 16:05:53 来源: 评论:0 点击:169

【题解】

本篇取“阳货欲见孔子”句“阳货”两字为篇名。

前此数篇谈修身与治国,属“经”的范畴,是原则性,本篇谈随机应变,属“权”的范畴,是灵活性,经正而权变,经正权变必须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而且必须有度,“经”亦有“度”,“权”亦有“度”。

一、通权达变。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②“公山拂扰以费畔,佛肸以中牟畔,召,子欲往。”阳货,系权贵,欲见而不见。公山佛肸系叛臣,召而欲往,善通权变。

③“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当见而不见,行不屑之教。

④宰我一年之丧,孔子三年之丧,宰我与之辩。孔子说,父母去世,你吃白米,穿锦衣,你心里安宁吗:“女安,则为之。”孔子行教育之权变。

⑤武城一个小地方,子游亦用礼乐教化,孔子似觉小题大做,弟子提出批评,孔子随机而变,小题亦当大做。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乐仅仅是玉帛钟鼓类的形式上的一些东西吗?它是多变的,灵活的。“君子义以为上”,尚勇无义则乱则盗,义者宜也,宜者权变也。

二、是非分明,善恶分明。

①人类行恶习。“乡愿,德之贼也。”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色厉内荏”之小人“患得患失”之鄙夫,“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小人。“夺朱”之紫色,“乱乐”之郑声,“覆邦家”之利口。”“年四十而见恶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民有三疾,君子有七恶,均系人类恶行恶习。

②人类善德。能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

三、经权之度。“经”大多表现为是非善恶分明,循理守常曰经,但孔子又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天下事没有绝对的正确,绝对的错误,一切以“义”为总原则,这个“义”就是“度”,遏恶扬善,善恶分明,亦有“度”。对前面所谈到的各种人类恶习的分辨处置亦有“度”的问题。临危制变曰权,“权”变是灵活性,权变亦有度。“权变”无

度则走向邪僻。六言六蔽所谈即“度”的问题。“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德,若不限之以“礼”,以“度”,美德即会变成愚蠢,放荡,残贼,绞害,轻狂。六言六蔽之利弊,不仅仅限于六类美德,亦包括恭宽信敏惠之五德。

【原文】

17.1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也③,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⑥,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⑦,可谓知乎⑧?”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⑨。”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 阳货:名虎,见孔子:想让孔子谒见他。使动用法。见,谒见,拜见。后句的“见”用法同。 ② 归:通“馈”,赠送。豚(tún):小猪,这里指蒸熟的小猪。 ③ 时其亡:打听到他不在家时。时,通“伺”,窥伺,暗中窥探。孔子不愿见阳货,趁他不在家时去回拜。 ④涂:通“途”,道路。 ⑤ 曰:这里的“曰”,和下文的两个“曰不可”都是阳货自问自答。 ⑥ 怀其宝:比喻自己怀藏着才能。迷:乱,使乱,使动用法。 ⑦好(hào)从事:指喜好从事政治活动。亟(qì):屡次。 ⑧ 知:同“智”。 ⑨ 岁不我与:岁月不等待我们。否定句宾语前置。与,在一起。这里当“等待”讲。

【语译】

阳货想叫孔子去拜见他,孔子却不去,阳货便派人送给孔子一头蒸熟了的乳猪。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才去回拜。不巧,两人在路途上相遇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同你说。”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了起来,却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不回答,)阳货自己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好参与政事,却屡次错过机会,这叫做聪明吗?”(孔子仍不回答,)阳货又自己接口说:“不可以。”阳货说:“时光一天天消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呀。”孔子说:“好吧,我打算出去做官了。”

【解读】

本章记载阳货“空访”,孔子“空拜”,表现孔子通权达变的灵活性。

阳货,又叫阳虎,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春秋末年,权势逐渐下移,天子下移至大夫,大夫下移至家臣。阳货不但一度掌握了季氏的大权,而且掌握了鲁国的大权,权倾鲁国,炙手可热,飞扬跋扈,恣肆妄为,孔子骂他是“陪臣执国命”。

后来他在和季桓子等的争权斗争中失败,逃往齐国,后又逃到晋国。孔子见阳货当在公元前502年。阳货想要孔子帮助他治理鲁国,召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货心生一计——“空访”,趁孔子不在家,“归孔子豚”,馈赠孔子一个乳猪。阳货空访一招很刁滑,陷孔子于两难境地,内心的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回访,见所不愿见之人,受道德良心谴责;

不回访,与社会现实权势发生冲突。冲突有两大不利,一、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激怒恶人,恐生变乱。对待小人,拒绝但不能断绝,拒而不绝,是拒绝的最高境界。

二、按礼制规定,“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玉藻》也说:“大夫亲赐士,士拜受,又拜于其室。”孔子必须回访,孔子不愧为圣人,他将计就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趁他不在的时候,前往拜访 ——空拜。

空拜一招也很高明。但事有不凑巧,孔子出门后在路上又遇到阳货,“遇诸途。”“来!予与尔言。”从一个“来”字可以看出阳货骄横傲慢无礼的状态,对于一个社会贤达,脱口而呼,无礼之至。“予与尔言。”不待对方回应,抢口而说。接下来连续三句,自问自答。 第一句,劝“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怀揣治世之才能品德,而使国家混乱,能称得上“仁”吗?你的志向不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吗,不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欲行仁义于天下吗?为什么你不出来做官呢?“仁”是孔子倡导的核心,阳货直奔孔子的核心主题。针尖对麦芒,“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第二句,劝“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喜欢做事而又常常失掉机会,算得上有智慧吗?孔子宣传仁道,游说诸侯,周游七十二国,可谓“好从事”,屡屡碰壁,四处遭难。这一点最令孔子难堪,尴尬,犹如揭人疮疤,“亟失时”是铁打的事实,孔子无可辩驳。

第三句,劝“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时光流逝,时不我待,抓紧时间吧。阳货的三句话,第一句,从仁学的理论高度上规劝孔子,第二句从孔子仁道不施的事实上责难孔子,第三句从时间上劝诫孔子抓住机遇,理论要结合实际,不要错失良机。阳货欲见孔子,用心良苦。 全部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以礼访孔子,以仁问孔子,以智难孔子,以时劝孔子。从事实角度看,逼人还礼,非礼也;逼人就范,非仁也;揭人疮疤,非智也;非其人而曰时,非时也。

孔子面对一个权势人物,喋喋不休,不依不饶,咄咄逼人的态势,无可奈何,只好说:“诺,吾将仕也。”诺而不信,称之为空诺,从阳货空访,到孔子空拜,又到孔子空诺,空对空,假对假,是圣人通权达变的典型范例。“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内文明而外柔顺。”内刚而外柔,内方而外圆,内经而外权。

【原文】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语译】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和影响的不同,才渐渐地相差很远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人性“可塑论”。

关于人性的讨论,古今中外均十分热烈,蔚为大观。西方基督教主张性恶,他们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坏人,应该严加约束管制,因此,西方法律十分完备。东方儒家内部关于性近性善性恶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后来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主流地位,孟子的性善论也随之占主导地位,因此东方文化强调贤人治国,圣人治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行下效,风行草偃,治国寄希望于圣贤,因此东方文化德主刑辅,法律相对滞后。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孔子不言性,是慎言,他既不言性善,也不言性恶,但他的“性相近,习相远”却为后世哲学的争论划定了一个基础,它囊括了西方的性恶,东方的性善,也涵盖了儒学内部的争论。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是可以塑造教化而使之改变的。但孔子也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所说的“下愚不移”指的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一类的人。本性相近,习染教化差别颇大,故可教育,“下愚不移”者为不愿接受教育,“性相近,习相远”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可塑理论。

【原文】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语译】

孔子说:“只有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是不会改变的。”

【解读】

本章指责“困而不学”之人。

前章言“性相近,习相远也。”说人是可以教育改变的。本章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岂不互相矛盾。这里又涉及有关人是有层次的论述,从学习角度讲,人有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也。”(《季氏篇》)从教育的对象看,人有三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从道德境界角度看,又有圣人、君子、小人。小人之中又分三等。孔子所说的“上智”是指“生知”“学知”“中人以上”以及“圣人”“君子”。“下愚不移”指的是“困而不学”,“中人以下”以及“小人”中之下等者。“下愚不移”在批孔时,大多以为孔子指责“劳动人民”,其实不妥,主要指的是“幼而不孙弟,壮而无述,老而不死”,“困而不学”类的人。钱穆说:“中人之性,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皆可迁移。惟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与为善,故为不可移。”

人是可塑可教,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对极少数人是无可奈何,这也是教育者应该知道的。

【原文】

17.4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②,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尔。”

【注释】

① 之:到。 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县城。 ②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

【语译】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做官的学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了礼乐就容易使唤‟嘛(这有何不可?)。”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说得对,我刚才不过是句玩笑罢了。”

【解读】

本章记载表现孔子诙谐幽默的风格以及过而能改的风范。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弟子,春秋末年吴国人,小孔子45岁,酷爱文学,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他注重以礼乐教化百姓,特别是用弦歌乐理来熏陶百姓。他约20多岁即任“武城宰”,业绩斐然。孔子专程赶往武城,检查其治理情况,一边走,一边听到四处都有“弦歌之声”。孔子十分高兴,先是“莞尔而笑”,微笑,接着说:“割鸡焉用牛刀。”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赞扬子游才高可堪重任,却让其治理武城一个小镇,惜子游之大材而小用。结果子游理解为,用音乐熏陶教化百姓是“割鸡用牛刀”,意思是如此百姓何必用如此高雅的方法去治理呢?子游当时即予以反驳,“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有三类:有德者,有位者,有德位者。小人有三类:无德者,无位者,无德无位者。这里的“君子”“小人”均除去“德”的含义,仅指“位”而言。在上位的人学礼乐仁道则会爱人,善于管理;在下位的人学礼乐仁道则容易驱使,便于管理。孔子知其理解有误,也不便于纠正,干脆将错就错,自己认错:“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子游说得对,前面所说,开玩笑罢了。犹如《述而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孔子讳尊误答一样,孔子知道后,当即认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便是德如孔子类的圣贤,也难免有错,更何况平常人等。

【原文】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①,召,子欲往。子路不说②,曰:“末之也已③,何必公山氏之之也④?”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⑤?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释】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四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论语》全译 阳货篇第十七》

《论语》全译 阳货篇第十七

古代文化

0209 1912

《论语》全译 阳货篇第十七

【本篇引语】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原文】

17·1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原文】

17·4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原文】

17·5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原文】

17·7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释】

(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磷:损伤。

(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原文】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2)窬:音yú,洞。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五
《17阳货第十七》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依诸古注。阳货就是季氏的家臣阳虎,孔安国说他以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皇疏说他派人召见孔子,想叫孔子替他办事,而孔子恶他专滥,不与他相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孟子滕文公篇也记载此事,归字作馈字,时字作矙子,赵岐注:「矙,视也。」依滕文公篇说:「阳货矙孔子之亡也。」亡,即无,不在家。阳货视孔子不在家,赠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回家一看,不能不受,不能不回拜,因此,「时其亡也。」孔子也等候阳货不在家,往阳货家回拜。不料拜竟而还时,在路上遇见阳货。遇诸涂的「诸」,是「之于」二字快读而成,「之」字指阳货。涂是路途。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阳货对孔子说:「来,我与你说话。」从这个「来」字,可以看出阳货的傲慢态度。称呼「予、尔」,也可以见其无礼。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曰」,此记阳货郑重的告诉孔子。怀其宝,皇疏:「宝。犹道也。」意思是说:「你怀藏宝贵的学问,不肯用出来,而任国家迷乱下去,这可以说是仁吗?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阳货说:「你好从政事,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去时机,可以说是有智吗?曰,不可。」此话含意是说孔子不肯认识阳货,如肯认识阳货,便不失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阳货最后劝告,日子一天一天的逝去,岁月不等待我们。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孔子许诺将仕。孔安国注:「以顺辞免害。」

「可谓仁乎,曰不可。」「可谓知乎,曰不可。」这两番问答,依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明儒郝敬说,皆是阳货自为问答,以断为必然之理,并非阳货问孔子答。至「孔子曰」以下,才是孔子语。郝敬举例说:「此如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阻立六国后,八不可语,有云,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能得项籍头乎,曰未能也。能封圣人墓、表贤者闾,式智者门乎,曰未能也。皆张良自为问答。并非良问而汉高答者。至汉王辍食吐哺以下,纔是高祖语。此章至孔子曰以下,纔是孔子语。孔子答语祇此,故记者特加孔子曰三字以别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性,孔门弟子能了解其义的不多。颜子听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曾子能知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这两位贤人当然能了解。子贡曾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既知性不可得而闻,惟须觉悟,则可证明他能了解一部分。后来儒家研究性的意义者,一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篇里发表性善说。一是荀子,

他在荀子性恶篇里发表性恶说。一是扬雄,他在法言修身篇里发表性善恶混之说。孔子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未说性有善恶,而此章历代诸注,不出孟、荀、扬三家之说,只有皇侃疏未用善恶解释。

孔子说性,与佛说性,无二无别。

释迦牟尼佛说性,释典分为体相用三方面解说,依据经注,体是本体,相是现相,用是业用。本体真空,但随因缘现相,相是假有,有相则有业用。体相皆无善恶,业有善业恶业,所以业用始有善恶。

孔子说性相近的「近」字,是说其前,习相远的「远」字,是说其后。体相用三者,先有体,次有相,后始有用。前指体相而言,后指业用而言。所以两位圣人所说的性,并无不同的意义,此非器量狭小持有门户之见的人所能了解。

俗儒一看到体相用,便认为佛家学说,实则不然,儒经未尝不讲体相用。周易系辞传纯为孔子之言,现在引用以下几条,以资证明: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古注以「阴阳不测」解释神。阴阳不测,非常微妙,所以无方。易是唯变所适,所以无一定之体。无方无体,即是本体真空之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依韩康伯之注说,道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但阴阳皆是由道而生。虞翻说:「继,统也,谓干能统天生物,坤合干性,养化成之,故继之者善。」孔颖达正义说:「道是生物开通,善是顺理养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就各注所说,「继之者善」就是由体起用的意思,用始讲善。

「显诸仁,藏诸用。」显藏皆是作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鼓就是动,性动即出现万物。本性之德盛大,业用亦大。大到究竟处,即是至矣尽矣。此皆讲用。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成象成形,就是讲相。至于六十四卦的「象曰」、「彖曰」,以及「吉凶旡咎」,皆是相。

以体相用解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便知性是体空,寂然不动,动则出现假相。体虽空,而性实有。这可用比喻来说明。如姜有热性,但看不见热,以手执姜,亦无热感,然而把姜吃下以后,身体便发热。由此可喻吾人实有此性,人生以及宇宙万有皆以此性为根源,此性亦遍及宇宙人生,而吾人以及万物此性原来相差不多,所以说「性相近。」性虽相近,但各人习惯不同,依照各人习惯发展,愈到后来则互相差异愈远,所以说「习相远。」性体真空,固然没有善恶,由性所现的假相,亦无善恶可言。例如人身,即是假相,在其既不为善时,也不为恶时,则此人身,便不能说是善身,也不能说是恶身,必须由此人身表现一些行为,或是利人,或是害人,始能说是善是恶,这些行为不是相,而是业用,习相远的「习」就是业用,善恶只是就业用而言。既是性无善恶,则欲明性者,便不能从善恶中求。诸注或说性善,或说性恶,或说性善恶混,皆是误解。

子曰: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此句应依集解本,与前两句合为一章。惟上智的「惟」字,承前「性相近,习相远」而来,虽然「性相近,习相远。」但是惟有上智与下愚不移。此说「不移」,就是不转变的意思。无论修道办事,不移方能成功。古注以上智为善,下愚为恶,也是误解,孔子在此处只讲不移,未讲善恶。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武城在今山东省,当时是鲁国一个小邑,依孔安国注,子游此时作武城宰,犹如今日的县市长。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之武城的「之」字,作适字讲,是到的意思。孔子到了武城,听见弦歌的声音。刘氏正义引周礼春官小师「管弦歌」郑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贾公彦疏:「谓工歌诗,依琴瑟而咏之诗。」诗是歌辞,有声调,可唱,琴瑟是乐器,以琴瑟弹奏诗的声调,再依声调唱诗,即是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微笑说:「杀鸡何用宰牛的刀。」孔安国注:「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偃,子游自称其名,「闻之于夫子说,在位的人学了道,就能爱民,民众学了道,就容易使令。」孔安国注:「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纯正的音乐,如诗的雅颂之音,可以调和人的性情,配合礼教,就是礼乐教化之道。民众学了礼乐,与君子志同道合,对于君子爱民利民的政令必然拥护,所以易使。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二三子,是随孔子到武城的诸弟子。孔子对诸弟子说:「偃的话是对的,前面我说的是一句戏言而已。」 礼记学记篇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春秋时,庠塾之教渐废,所以雅颂之音不作。子游作了武城邑宰,实施庠塾之教,学习的人很多。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一时高兴,便说了「割鸡焉用牛刀」这句戏言,足见圣人言语也有轻松的一面。但在轻松的言辞里,却能显示礼乐教育的重要,即无论治理天下国家,以至像武城这样的小邑,都要实施礼乐教育,这才是为政之道。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费是鲁国季氏的采邑。公山弗扰,皇本作公山不扰,邢疏以为弗扰就是左传里的公山不狃,字子泄,为季氏费邑宰,他与阳虎共执季桓子,据费邑以畔。畔通叛字。公山弗扰何时叛季氏,是何原因,均难考证,只可按本文讲解。

公山弗扰以费邑叛季氏时,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欲往」实际未往,如「子欲居九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都是一时感叹语。

「子路不说曰。」「不说」就是「不悦」。子路不高兴的说:「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孔安国注:「之,适也,无可之则止,何必公山氏之适。」此意是说,夫子无处可往,就罢了,何必往公山氏那里。孔子告诉子路说:「召我者,岂徒然哉。如有人用我,我当为周天子而行。」古注东周西周之说,不必多考。

公山弗扰叛季氏,召孔子,事在何时,史说不一。史记孔子世家说,在鲁定公九年。崔述洙泗考信录、赵翼陔余丛考,都是据左传记载,在定公十二年,而且认为孔子这时已为鲁司寇,没有召孔子的道理。其它诸注议论纷纭,事皆难考。还是存疑较好。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答复,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称为仁人。「请问之。」请问是那五事。这是子张再问孔子。

「曰,恭、宽、信、敏、惠。」孔子再答复。先说出五事的名称,以下分别解释:「恭则不侮。」恭敬人,则不被人侮慢。不侮,孔安国注:「不见侮慢。」邢疏:「言己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 「宽则得众。」宽厚待人,则人悦服,故能得众。「信则人任焉。」言而有信,则能得人信任。「敏则有功。」做事敏捷,则能成功。「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故足以使用人。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这是晋国的一次内乱,史事难考。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自昭公以后,六卿日渐强大。六卿就是韩、赵、魏、范、中行(原姓荀)以及智氏。后来智伯与赵、韩、魏合力灭范氏及中行氏,共分范、中行氏土地以为邑。不久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又共杀智伯,尽分其地。最后三家分晋,而为韩、赵、魏三国的结局。当时六卿时挟晋君攻伐异己,各自扩张私家权利,而无公是公非。

「佛肸召。子欲往。」佛肸,读弼夕。皇本佛肸作佛盻。孔安国注,佛肸是晋大夫赵简子的邑宰。清儒刘恭冕氏引史记孔子世家:「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以中牟为范、中行邑,佛肸是范、中行之臣。翟灏四书考异也说:「简子挟晋侯以攻范、中行,佛肸为范、中行家邑宰,因简子致伐距之,于晋为畔,于范、中行犹为义也。」这与前章公山氏召孔子相似,孔子也欲往。

子路不以为然。他说他从前曾听夫子说这两句话:「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然而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夫子往他那里,这将如何说呢。「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就是本身作不善之事的人。「君子不入也。」君子不到他那里。

「子曰:然,有是言也。」孔子答复子路,是的,我是有此一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但我不是也有坚白之说吗?真正坚的东西,怎样磨也不会薄。真正白的东西,怎样染也不会黑。

孔安国注:「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淮南子俶真训:「以涅染缁。」高诱注:「涅,矾石也。」矾石有青白黄黑等多种,此指黑色矾石,称为皁矾。

潘氏集笺举周礼考工记轮人:「轮虽敝,不甐于凿。」注,甐,旧本或作邻,邻读「磨而不磷」之磷。不甐,有不动、不敝、不伤之义。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匏瓜老熟时,其皮坚硬,去其腐瓤,可作瓢壶等用具,所以生长时,系在藤上,而不被人摘食。皇疏又有一说:「匏瓜,星名也。言人有才智,宜佐时理务,为人所用,岂得如匏瓜系天,而不可食耶。」皇疏此说可从。孔子的意思是说,他不能像匏瓜星那样悬系在天空,而为不可食之物。比喻他在世间不愿做无用之人。

孔子的道德已达至坚至白之境,不论处在怎样的浊乱环境,不受丝毫污染或伤害,一心为了行道,所以,公山氏召,佛肸召,都有欲往之意,但是结果都未往,自有未往的道理,非古今诸注所能了然。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何晏注,六言六蔽,是说仁智信直勇刚六事。蔽是覆障之义。刘氏正义又引荀子解蔽篇注:「蔽者,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蔽字作覆障讲,或作壅蔽讲,皆可,其义是使人不能通明事理。六蔽对六言而言,就是蔽六言者。好学则能明其事,明其理,解除六蔽。

「由也,」孔子与子路谈话时,呼子路之名说:「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就是汝。「你听过六言六蔽吗?」刘氏正义说,六言六蔽是古成语,孔子以此问子路。

古时人席地而坐,先以两膝着席,再以尻着足跟。见长者问,依礼起身而对。起身就是直起腰身,而为长跪。依孔安国注,子路原来坐在那里,一听孔子问他,便起身对曰:「未也。」未闻六言六蔽。

「居,吾语女。」孔安国注,居当坐字讲。孔子命子路:「坐下,我告诉你。」以下便是孔子告诉子路的话: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是喜好。孔安国注:「仁者爱物,不知所以裁之则愚也。」依邢昺疏说,好施与,叫做仁,若但好仁,而不好学,不知所以裁之,所施不当,则如愚人。裁之,是裁度适中的意思。愚是愚昧。只好行仁,不能裁度使其适中而行,其行是否恰当,不得而知,便是愚昧之举。这是好仁而不好学之蔽。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六
《论语(阳货阅读题答案)》

《论语》(阳货)阅读题答案

一、(1)D(“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是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因为孔子不想见阳货,但

依礼又必须回礼。)

(2)在孔子的观念中,出仕为官是为了替君王分忧,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但是,当时的当政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不屑与之为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兴国安邦的能力却听任国家误入歧途,这也是“不仁”,于是又答应出仕。

二、(1)治理武城县 运用礼乐之道

(2)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受指使,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孔子的话。

三、(1)A。(“割鸡焉用牛刀?”不是在批评子游,而是体现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礼乐之治的欢愉之情,同时也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感到惋惜。)

(2)从孔子对子游礼乐之治实践的充分肯定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教观是:一是可通过“弦歌之声”来传授礼乐之道;二是“弦歌之声”不仅可教化在上位的君子,也可以教化普通百姓;三是“弦歌之声”应该加以推广,“以牛刀杀牛”,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四、(1)“割鸡”指治理武城县;(1分)“用牛刀”指运用礼乐之道。(1分)

(2)①平等对待学生,教学中谦和地与学生展开探讨。(1分)②知错能改,能面对子游的反驳能虚心接受。(1分)

五(1)杀鸡焉用牛刀(1分)(2)孔子一向提倡以礼乐治国(1分),当他看到学生子游在武城这样做了,本来应该表扬,却开了个玩笑,说未免小题大作。引起子游的反驳,孔子马上承认自己刚才说得不恰当(1分)。子游的笃信认真,孔子的幽默风趣,声音笑貌都如闻如见,意趣横生(1分)。

六、(1)孔子所说的“乡原”,指那些看似忠厚而实际上不讲道德原则,媚俗趋时、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孔子主张以仁、礼为原则,注重“仁”和“礼”的统一,所以愤怒斥责“乡原”。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问不搞小动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

七、(1)(1分)孔子所说的“乡原”,指那些看似忠厚而实际上不讲道德原则,媚俗趋时、

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2)(3分)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而不和:小人没有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互相拆台。

八、(1)C(孔子是认为今不如昔,甚至认为连现代人的缺点都不如古代人的缺点)

(2)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层次不同的人犯的错误是不一样的。

九、(1)A(不是废除,而是修改时间,重新制定。)

(2)孔子和宰我讨论礼制中关于丧期的问题。孔子认为该为父母守丧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这样会使人荒废了“礼”和“乐”。

十、(1)B(偷:淡薄。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2)不一定。“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十一、(1)群而不党(1分),(2)孔子认为作为二个君子,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的;一君子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1分)

十二、 (1)B (2)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十三、(1)称人之恶 居下讪上 勇而无礼 果敢而窒(2)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了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子贡道:“君子亦对人有厌恶吗?”先生说:“有的。厌恶喜好称说别人恶的人。厌恶居下位谤毁在他上的人。厌恶勇而无礼的。厌恶果敢而窒塞不通的。”先生说:“赐呀!你亦有所厌恶吗?”子贡道:“我厌恶钞袭他人说话而自以为知的。我厌恶不懂逊让服从而自以为勇的。我厌恶攻发别人阴私而自以为直的。”

十四、(1)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有讨厌的人和事,其目的是要求人们疾恶如仇,防微杜渐,从善如流,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2)儒家主张勇要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如果勇没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君子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就会去做盗贼。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篇七
《论语.阳货篇教学案例 湖南郴州临武第一完小 雷美云》

论语·阳货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阳货篇》,理解精选句子的含义。

2、通过品读,知道环境影响人的重要性, 懂得“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

道德准则的行为。

3、继续感受孔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从小养成良好的秉性,培养美

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阳货篇》,理解精选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继续感受孔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从小养成良好的秉性,

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讲述故事,直接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

2、师谈话直入新课。

孩子们,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孩子不肯努力学习,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其实这些道理在孔子的语录中也有体现。

二、学习原文,理解句子含义

1、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

③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同桌合作,一人说上半句,另一人接下半句,加强印象。

3、反复朗读,初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4、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生活环境不同而有了差别。”

【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就四处传播,这是违背道德的。”

三、品读感悟,渗透思想教育

1、指名背诵刚刚所学的两句孔子名言。

2、品读第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①孩子们,刚刚我们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也已经明白了孔子的这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深刻道理,那么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会有受到环境影响是例子呢?

②生自主畅谈。(师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可从戒“网瘾”方面讨论,也可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力等方面讨论环境的重要性。)

③师小结: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人才。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

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为此,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目的在于给你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跟多优秀人才。

3、品读第二句。“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①这句话中孔子想要告诫我们什么呢?

②生自主发言。

③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道听途说“的时候呢?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举例来说说这样做好不好?

④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这些恶习都是值得我们时刻警戒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知识

1、填空。

①子曰:“ ,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②子曰:“ ,德之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理解。

3、收集有关《阳货篇》的相关典故。

阳货与孔子的故事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教案编写:雷美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687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