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渴望娇妻诗句篇一
《诗中的爱情》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诗中的爱情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工商二班 周佳佳 黄 健 副 教
授
2011 年 12 月 9 日
诗中的爱情
摘要:诗歌是古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古今中外凡是可以被称作诗的,它都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生命和生命之间的自然交流,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虽然它不是食物,可以食之充饥;不是技能,可以凭之生存,但它却可以摇荡性灵,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洗涤灵魂。诗歌无所不包,抒发感慨,是诗人发泄自身情感的最佳渠道。古往今来,写爱情之诗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或欢喜,或哀怨,柔肠百结,荡气千回。我喜欢爱情诗,那种种的爱情故事不论喜悲,都感人至深,让人沉迷,无法自拔。
关键词:诗人 诗歌 爱情 幸福 悲哀
诗歌的传承久远之极,只知起源地是古中国,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证,早期的诗歌内涵丰富,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祭祀,生产,生活,天气······当然,还有爱情。不管何时,不论何地,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的诗人都会写爱情,或欢喜,或哀怨;或写自己,或写别人。爱情很美丽,让得所有人都心生向往,所以世间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才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诗句来赞美爱情,歌颂爱情,才会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才会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琼瑶阿姨才会写出《还珠》中夏紫薇的“山无棱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爱情让人期待,无数妙龄少女,适龄青年都渴望一份独一无二,刻骨铭心的爱情。人人都有寻求幸福,最求爱情,希冀爱情的权力。如那采莲女“贪看年少信船流”,却是一见钟情,对着心仪之人“无端隔水抛莲子”,哪怕“遥被人知半日羞”,此女如此纯真,此情如此纯洁,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着实有些汗颜。“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爱情让人震撼,让人敬佩,此生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什么权势,什么钱财,当你拥有一个这样的妻子时,你就会发现神马都是浮云。人一生能有此女为妻,此生足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持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爱情多么令人神往,“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和所爱之人相识相知,相伴到老,牵手一起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直至生命的终结,这就是无数人所羡慕的爱情啊,多么美丽!“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多么洒脱、多么信任的爱情啊,只要心中都有彼此,哪怕相隔千万里,不能每天在一起,也都不会抱怨,更不会去猜疑;现在的人多么需要这种爱情啊,因工作相隔一方的情人,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互相猜疑,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间隙。那么就请读读这句诗吧,只要有爱,时间空间都不能将你们的心隔开。
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爱情不仅美丽,让人期待;同时它也会带来痛苦,带来心碎,让人绝望。自古以来,描写爱情的诗中,哀怨缠绵的,总是多于幸福快乐的,“多情自古空余恨”,爱情伤人伤的却是最深。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平民百姓都爱所困,为爱所伤。唐玄宗李隆基是多么风华绝代的人物,“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但是不管他多么伟大,却终究保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马嵬坡上三尺白绫,美人香消玉殒,而即便他李隆基夺回了万里江山,却也唤不回爱人性命,只能问仙访道,以求与贵妃相见,却终究徒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昔日陆游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目空一切,却也扛不住母亲的话语,一纸休书,娇妻不再;只得十年后独吟:“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拥在别人怀里,其中千般
滋味,万种苦楚,又岂是我等外人可以明白!此事说来凄楚,但确实为封建思想下的悲哀产物,一如焦仲卿与刘兰芝,本来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但却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最后只能以“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来保全自己的爱情,“生不能同床,死则同穴”,这点倒比陆游与唐婉更加悲壮、凄凉。
悲剧固然不为我们所喜,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才是我们所深恶痛绝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酿造了无数的爱情悲剧,拆散了无数对情侣,谋杀了无数的纯真和浪漫,罪大恶极已不能形容其恶,罄竹难书已不能囊括其罪。君不见那梁祝二人就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被生生拆散,阴阳两隔。所幸其二人爱感动天,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化蝶而去,后人赞曰:“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二人这份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也丝毫不变的爱情却也称得上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梁山伯和祝英台爱的惊天动地,荡气回肠,如山崩,如海啸,震撼人心;但平凡普通的爱情却更能打动我们的心,引起我们共鸣,使我们哪怕隔了几千年,也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一幅幅为爱哭、为爱笑的画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之间并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轰轰烈烈,甚至家底殷实的小两口在前半生的生活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平淡如水。可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的爱才让我感到真实,在这里,李清照不是一个大词人,而是一个想念外出丈夫的小女人而已,“此情无计可消除”,但我想只要赵明诚在她身边,她哪里还会有什么愁情啊。这样的爱情,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也没有哀婉缠绵,但却真真实实,犹如亲身经历,更能拨动我的心弦,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希望有一个平凡的妻子,一段平凡的爱情,不想什么轰轰烈烈,只要平平淡淡。所以我才会那么喜欢李清照,喜欢她词的温婉,真实。其实要说起来在南渡之前,李清照还是比较幸福的,爱情圆满,夫妻恩爱,有丈夫陪在自己身边,自己不需要过多的操心,只需要好好的享受丈夫无微不至的呵护就行了,这样的爱情生活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啊。直至南渡之后,家财尽失,丈夫病死,人生一落千丈,连生活都成问题,孤独终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宋代词人多为情伤,苏轼与李清照可谓同病相怜。苏轼一生多情,爱妾王朝云死后,日夜思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然时间流逝,却也抹不掉心中的回忆和思念,“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一句完全可以作为苏轼的写照,他对爱妾的思念已深入骨髓,弄得自己消瘦憔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也完全不像是一个叱咤文坛的巨匠,只是一个思念爱人的老人而已。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情之一字,就像那包裹着漂亮糖衣的毒药,看起来无比美丽,可吃下去就会夺人性命;又如吸毒,会使人爱上那爱与被爱的感觉,不能自拔,直到慢慢死去。爱情这东西最是伤人,却又最是迷人,“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古今痴人多,欢乐愁绪谁又说得清楚。
参考资料:《诗经》、《唐诗宋词》、互联网
渴望娇妻诗句篇二
《诗两首》
渴望娇妻诗句篇三
《诗人谈诗》
渴望娇妻诗句篇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登高》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宋桂英 审核人:宋桂英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学习目标】1、了解本词描绘的意象,体味本词的意境。
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3、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树立自己的理想。
【学习重点】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豪放派的特色,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空白点】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今后的学习、工 作、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
【学习方法】诵读法、研讨法、合作探究发
【知识链接】 背景简介
【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以来最为火热的,也是对三国人物的一个品评——《易中天品三国》。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板书:为何独爱周瑜?)
一、 要点回眸
1、作者简介 2、背景简介 3、解题(检查预习 )
二、整体感悟
1、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感情;
2、这首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词中最能体现词人豪迈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诗词鉴赏方法一:悟词风)(鉴赏方法全部课件展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三、细节探究 (课上给几分钟引小组合作探讨,
(诗词鉴赏方法二:赏景语)
1、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并用一个词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词风。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
乱:山崖陡峭不平 。穿:山岩高耸入云 。惊:浪涛奔腾澎湃。
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江水汹涌翻滚 地势险要,景色奇伟
突出英雄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3. 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是谁?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他的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诗词鉴赏方法二:悟情语)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
4、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1. 以美人衬托英雄。
2. 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年龄:34 婚姻:美女相伴 外表:英俊儒雅 昔日身影 人生理想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外有明主知遇,内有娇妻相伴
年龄:47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对周瑜的追述是一种理想,自己的落魄失意是一种现实,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对比——惭愧
——奋发
所忆: 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
5、作者怎样抒写人生如梦的感慨的?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词鉴赏方法二:赏景语)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地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是短暂而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那些不快之事?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
感慨和动作之中体现出作者的超俗与旷达。
景 波澜壮阔的长江 赤壁所在地的险要地势
烘托
人 风流人物 英雄豪杰 用豪壮的情调来 抒写胸中块垒
反衬
情 壮志难酬的愁闷 超脱与旷达
四、精彩赏析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人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多情的丈夫 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描绘壮丽之景)
2 要写英雄事(刻画豪迈之人)
要表功业志 (抒发壮志豪情)
五、智能提升(学生自主答,答题不圆满者不给满分,质疑和补充者酌情给分)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苏轼 豪放 阳刚之美 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
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
柳永 婉约 阴柔之美 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
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
(
研究性问题讨论: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能自圆其说。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
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课内小结:畏惧困难的蛹,永远蜕变不成美丽的蝴蝶;畏惧烈火的鸟,永远得不到浴火后的重生。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东坡文坛上的辉煌,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六、反思小结: 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两个环节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后半节就感到好一点点。这跟本节课安排的内容太多,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七、点火预热:发放《定风波》导学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登高》导学案
主备人:宋桂英 审核人:宋桂英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学习目标】1、了解本词描绘的意象,体味本词的意境。
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3、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树立自己的理想。
【学习重点】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豪放派的特色,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空白点】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今后的学习、工 作、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
【学习方法】诵读法、研讨法、合作探究发
【知识链接】怀古诗鉴赏方法
怀古诗 ,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写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同时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 都遗响千古。 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
怀古诗。一般有几类:
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一类是咏史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要做到:
首先要弄清史实弄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典故
其次要体会作者意图、感情,作到知人论世
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渴望娇妻诗句篇五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22题,总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基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虔诚 / 掮客 编辑 / 缉拿 国殇 / 河水汤汤 .......
B. 翘楚 / 讥诮 缔造 / 孝悌 泥淖 / 卓尔不群 ......
C. 发轫 / 妊娠 毗邻 / 癖好 逐渐 / 东渐于海 ......
D. 熨帖 / 驾驭 诽谤 / 滂沱 奢靡 / 靡计不施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
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
开朗。
C.这个人本事很大,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简直是以汤沃雪。 ....
D.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
C.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伟大的建筑往往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的象征物。
D. 红学专家们对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4.根据律诗的特点,本诗颈联空缺处应填的诗句是( )
朔漠紫台连雁门,明妃遗迹傍荒村。
黑河滚滚风声疾,青冢漫漫日色昏。
春草有情犹识路, _____________。
和亲果使边风静,麟阁何人许并论。
A.环佩空归月夜魂 B.纱窗日落渐黄昏
C.关山明月杜鹃魂 D.平沙无处可招魂
阅读宋词,完成5-6题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对此词首句“春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美人迟暮的感慨之情。
B.流露了作者的思归、盼归之情。
C.抒发春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愁绪。
D.抒发厌倦漂泊、忧虑国事之情。
6.对此词形式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色彩对应,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形象。
B. 上片运用对比:一方是漂泊不定的客船,一方是江岸上稳定的酒楼,一动一静,在对比中,愁对酒的渴望,酒对人的诱惑,也就显得更加强烈。
C.下片前三句,词人运用想象描写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D.此词的词眼是“归家”二字,它呼应“春愁”,体现诗人倦游思归的急切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7-13题 共35分)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①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③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注释:①刺:名帖 ②考虑 ③重大节日
7.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至于不孚之病 孚:信任
B. 则又固请 固:坚决
C. 然后命吏内之 内:通“纳”,接受
D. 间道经其门 间:从小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受命 ..
B.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其孰能讥之乎? ..
C. 若有所追逐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D. 门者怒曰:“为谁? 重为乡党所笑 ..
9.下列句子全都描写“客”进谒时甘心受辱丑态的一组是( )(3分)
①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②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③则惊走匍匐阶下。 ④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⑤起则五六揖始出。 ⑥某也贤,某也贤。
A. 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报刘一丈书》这封信通过描绘官场的丑恶,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败丑恶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B. 这篇书信的主体部分是作者与刘一丈谈论“上下相孚”,可以看出刘一丈给宗臣的信中,是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相教诲的,宗臣在这个问题上深有感触。
C. 作者最后写了自己与“权门”、“长吏”的相孚,文章在讽刺和鞭挞丑恶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听天由命、甘愿让步的消极无奈情绪。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进谒者的奴颜婢膝、曲意逢迎和权贵的骄横跋扈、倨傲做作的丑态。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每句3分,共6分)
⑴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7分)
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⑴ 从体裁上看,此诗属于________ 诗。(1分)
⑵ 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答:
⑶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⑴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⑶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⑷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⑹ 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三、论述文阅读(14-17题 共16分)
论宋诗
钱钟书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毛泽东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的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
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
渴望娇妻诗句篇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渴望娇妻诗句篇七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