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一:2014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家。(1分) 10.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

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岁月钟声 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

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 有删改)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巍巍峻宇( ) ②方框( ) ③拆开( ) ④万籁俱静( ) ....18. 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四段 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 宋代戴复古说“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文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4分)

20. 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 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请分别概括出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21. 汪曾祺的散文温婉细腻,素朴中有挚味。正如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导的那样“贴”着生活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3分)

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 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22. “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3. 汪老六十六岁重归故里,童年的母校早已踪迹皆无,可这座记忆里的圣殿,却永远铸就在他 情感的基底,心灵的深处,生命的肌理,因此才有文末这些情谊款款的文字。文章最后一 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

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 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2分)

26.“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 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是”,一个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汉字。《说文解字》里解释,“是”指的是夏至时分太阳走到空间的基准点上。由此,“是”引申出“正确”、“善”、“遵从,以之为法则”等含义。人们习惯用“我是„„”这样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巴金说 :“我是作家,应当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置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是”字之前,是方方正正的“我”,“是”字之后是称谓。每种称谓,承载的是不同的职责和义务,诠释的是不同的信仰和理想,彰显的是不同的追求和坚守。

作为中学生,在不同的环境里你也会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我是学生,我是儿子(女儿),我是公民„„,请以“我是„„”开头,写出你在生活中的一种称谓,以及对这种称谓的认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二: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家。(1分) 10.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

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岁月钟声 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

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 有删改)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巍巍峻宇( ) ②方框( ) ③拆开( ) ④万籁俱静( ) ....18. 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四段 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 宋代戴复古说“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文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4分)

20. 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 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请分别概括出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21. 汪曾祺的散文温婉细腻,素朴中有挚味。正如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导的那样“贴”着生活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3分)

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 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22. “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3. 汪老六十六岁重归故里,童年的母校早已踪迹皆无,可这座记忆里的圣殿,却永远铸就在他 情感的基底,心灵的深处,生命的肌理,因此才有文末这些情谊款款的文字。文章最后一 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

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 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2分)

26.“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 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是”,一个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汉字。《说文解字》里解释,“是”指的是夏至时分太阳走到空间的基准点上。由此,“是”引申出“正确”、“善”、“遵从,以之为法则”等含义。人们习惯用“我是„„”这样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巴金说 :“我是作家,应当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置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是”字之前,是方方正正的“我”,“是”字之后是称谓。每种称谓,承载的是不同的职责和义务,诠释的是不同的信仰和理想,彰显的是不同的追求和坚守。

作为中学生,在不同的环境里你也会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我是学生,我是儿子(女儿),我是公民„„,请以“我是„„”开头,写出你在生活中的一种称谓,以及对这种称谓的认识。(不少于120字)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三: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4)及答案

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4)

(有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关雎》)

2、□□□□□□□,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4、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寄托了自己虽然远离官场,仍想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6.苏轼与弟弟天各一方,中秋时节难以团圆。于是他在《水调歌头》中,借一轮圆月表达了作为兄长的一份美好祝愿。这两句是:□□□□□,□□□□□。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超越个人忧乐、心怀天下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被贬之时,就借助《岳阳楼记》一文表达了□□□□□□□,□□□□□□□。

8.托物言志是一种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不采取直白的方式,常常以物为喻,寓意深远。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选择能体现此方法的连续两句。

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本文作者 ,字晓岚, (朝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 ..

(3)不亦颠乎 ( ) (4)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 ..

11.文中的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对于如何寻找石兽都有自己的看法,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他们各自的寻找方法。(2分)

12.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者因何而笑,从中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3.本文故事曲折,结尾画龙点睛的议论一句,戛然而止,揭示主题,余味无穷。请你说说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常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阎罗包老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①,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②。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③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⑤,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选自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②包待制: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故称“包待制”。 ③阎罗:佛教称其为管理地狱之魔王。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阎罗王即源于此。这里“阎罗”比喻刚直、不畏权势的官吏。 ④径造:直接走到。⑤曲直:是非,有理和无理。本文指案件的情况。

14.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闻者皆惮之( ) ②适京师大水( ) ..

15.包拯是妇孺皆知、传送已久的封建时代的清官。文章主要记叙了关于“包老”的哪两件事?(2分)

16.选文虽然短小,但构思却很精巧。作者在开篇即指出“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匹难忘的猪

周 涛

我起了床,在院子里刷牙。天气十分晴好,阳光刺目而又温热。屋外裸露着泥土的墙根,已经蒸腾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般的热气。春天的农家小院里,充满了生气。

我家的院墙是用各种荆柴和树枝围起来的。猪圈和鸡窝并排垒在右墙角下,左边是菜畦。猪圈里只有一头猪,是半大的小猪;鸡窝里有十几只鸡,母鸡居多。靠窗的房檐有上参差不齐的木椽子伸出,其中有一根较长的木椽子上用粗绳悬吊着一只篮子。

刚刷完牙,就见到一只母鸡“咯咯”地叫着,急着要下蛋。那褐黄母鸡东张西望,似乎有些犹豫;偏起脑壳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一跳,先上了鸡窝顶;然后鼓足勇气扑喇喇扇着翅膀飞起来,一下竟飞了十几米,奇迹般准确地落进了粗绳悬吊的篮子里!篮子在房檐下晃来晃去,那只鸡,却安详地卧下去,悠然自得地下起蛋来,象个吊床上的产妇。

这不把鸡养成篮球了么?我想,而且还投的挺准,每次总能留下一粒鸡蛋。我母亲不是一个幽默的人,而且没有这种创造性,她老人家怎么想出了这么奇妙的养鸡绝招呢?我一

问,母亲也笑了。说:“咱家的鸡呀,就是怪。放着鸡窝不下,偏要飞起来高空作业。那个篮子就成了专门给它们下蛋的啦,还引得别人家的鸡也飞进来下。”

“村里人也都说周老大家是怪,”母亲又说,“养啥活啥。夏天闹瘟鸡,家家死鸡,就是周老大家的鸡非但不死,还飞进篮子里下蛋。掘上个猪娃子吧,也精神得不行,长得还比别人家的猪漂亮。别人的猪都卧在地上哼哼呢,周老大家的猪娃子一向就在门口坐着,和狗一样!”看的出,母亲为此显得非常幸运和自豪。当然,一般说来,猪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这样认为。蠢猪,脏猪,猪猡!猪很难让艺术家产生爱而把它塑成青铜雕像矗立在中心广场,它只能作为猪排以佳肴的形象被端上盛宴,让人们用舌尖品位,牙齿咀嚼,肠胃欣赏。人们吃它,但是瞧不起它。这真是个倒霉的东西,在人眼里,它只是一堆能活动的,会哼哼唧唧的肉!比如我吧,吃了它们几十年了,要算笔账,恐怕至少吃掉几百头猪是有的了。但吃的有滋有味,吃完了照样蔑视它,从来不屑于区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和别的有什么不同,更不会记住被我吃掉的是哪一头猪。猪还有个性吗?猪就是猪!就象白菜就是白菜,花生就是花生一样。

但是这家伙——在我刷完牙回屋那起一本书时——发现随在母亲身后堂皇跨入的竟是一头猪!我觉得这简直是乱了朝纲,起而轰之,那小黑猪噘嘴瞪眼,坚持不走。小眼睛一直以轻蔑的神情注视我,不时发出哼哼声,好像不服气,在哼哼着说:你算老几?你有什么权力撵我?

母亲说:“让它待着吧,已经惯出来了。”惯?我们从小就是母亲惯的,怎么它也叫“惯”?这一个字,突然使我意识到了这头小黑猪在这个家庭的重要地位。两位老人被发落到这里,平时儿子四散,孤独凄凉,膝下养了这么个大活物,也是一份生趣。难怪惯养得和猫狗一般呢。

拿这眼光一看,果然这猪是不一般了。它浑身黑亮,皮毛干净,身躯滚圆憨厚可爱。和周围的猪一比,简直超群脱俗,称得起有几分俊秀了。我几乎怀疑它是猪八戒家族得嫡传子孙了,很快就喜欢它,叫它“黑猪”。父亲也很喜欢它,只要端出盆来给它拌食,它就兴高采烈拿头拱人的腿,象狗一样摇尾巴,欢蹦乱跳地围着人转,就差不会喊口号了!何况它还小,小东西即使是猪也一样天真烂漫。

闲居无事,便和弟弟到村外一条小溪沟里捞鱼玩。溪不宽,一步可以跨过;也不深,手臂可以触底。可喜的是水极清冽,人在溪边走动,可以看见惊起的泥鳅在水草里四窜。于是我们制成捕蜻蜓用的三角网,提一个桶,在溪边消磨一上午时间,便能捞半桶泥鳅。可是

这指头粗细的小鱼没经济效益,提回家里,养之无益,倒之可惜。一打眼瞅见小黑猪百无聊赖地瞎转悠,突然来了主意。

拿出一条泥鳅,扔过去,在它嘴前蹦跳。它嗅嗅,抬起小眼睛望望我,满心疑虑,不吃,再扔一条,还是不赶吃。看来猪不杀生,那好,把它的食盆拿来,到点汤食,然后抓一把泥鳅放进去,泥鳅游窜在汤食里,小黑猪吃起来,吃着吃着,它突然一愣,边嚼边抬起头来,看那盆,隐隐有波动者,便扎进嘴去追。咬住一条,就摇头晃脑,有时不小心泥鳅又钻回水里,它就喷着气再捉。它尝到了味道,吃的汤水四溅,呱呱作响,嘴巴伸在水汤里不时得猛抖。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好像在欣赏表演。不一会儿,一同泥鳅告罄。

捞鱼这件事,一下就因为小黑猪而从无意义的闲玩变成了有意义的劳动。我们便每天去溪边捞泥鳅,把喂猪当成一天中最精彩得观赏节目,弄得周围的农民感到不解,他们议论说:“周老大家用活狗鱼子喂猪!”

后来母亲说喂鱼喂出毛病来了,小黑猪不管吃什么,都要翻江倒海瞎折腾,以为有鱼,结果弄得撒食。

有一天,父亲被分配去对里看场,远远望见一群猪成进攻对形缓缓移来,渐近,父亲猛地一声吆喝。见有埋伏,猪群纷纷向后逃窜,独有一猪,不但不逃,反而泰然行至队前带头,边走边回头哼哼,猪群马上重整队形跟随而来。父亲细看,原来是我家那头小黑猪,它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不断回头用猪语鼓励同伙,自己却故意表现了一种随便而大方的样子,像人在请客做东时的样子差不多,它表现了一种猪的潇洒和庄重。好像它认定,它的主人看场就等于今天它请客。这显然会使它在猪群的地位迅速得到承认。不料,父亲虽被开除了党籍,却仍然满脑子的大公无私,在小黑猪即将被确认领袖的关键时刻,一点面子也不讲,坚决地用木棍把它们轰走了。

这使小黑猪很委屈,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对父亲表示疏远和装不认识,大概它想不通这件事为什么那么不通猪情。父亲把这件事告诉我们,大家都很奇怪,说猪蠢是没道理的,猪连后门都会走,这几乎已经达到了人的相当智力水平了。

可惜的是,我在吉木萨尔只住了十几天,没有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油黑发亮的偶蹄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临行那天,它竟像一只狗那样尾随着我走了好久好远,小眼睛里充盈着对泥鳅贪婪真挚的怀恋。

之后若干年里,我们家的人还谈起它,这时唯一的一头我们自己喂养大的猪。提起它,我对猪所怀有的厌恶心里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虽然它早已被吃掉了几十年了,我却仍然觉得它还活着(精神不死?),活在吉木萨尔农村我家住过的离马厩不远的低矮农舍院门口。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四: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一)及答案

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 《木兰诗》)

5□□□□。 6、《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 7、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苏轼在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8、《行路难》中 (10分)小石潭记(原文)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记”是古代的一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 ②蒙络摇缀( ) ..③斗折蛇行 ( ) ④隶而从者( ) ..

11、结合一、二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用超妙的笔法写水“清”的特点的?(2分)

12、这篇短文写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从作者前“乐”后“忧”的情感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复杂的心情?(2分) 13、作者对小石潭记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处描写,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最喜欢的理由。(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②③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

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注释]①郑武公:郑国国君。 ②胡,春秋时小国。 ③④戮:杀,此处指指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故先以其女妻胡君( )②谁可伐者(..15、《孙子兵法》开篇即是:”那么,郑武公是怎样成功地运用这“国之大事”的?(2分)

16、郑兴胡亡,瞬间鲸吞,以史为鉴,胡国的灭亡给予后人怎样的警示?(2分)

相 聚 秦文君

,而女儿萦袅远在大洋彼岸求学,一家三口时常分居三个城市,往往谁在上海,这个人就成了全家的中心,负责联络另外两个离家的游子。

今年5月得知萦袅将获得数学硕士学位,我和先生商定放下手头的事,专程前去纽约参加她的毕业典礼,见证孩子的成长能给予父母巨大幸福感,我们珍惜这圣洁的一刻。

萦袅来机场接我们,一年不见了,她长大了许多,忙这忙那地张罗着,怕我们饿,她的背包里装着刚买的蛋糕,她邀请我们在她的住处吃到纽约后的第一顿晚餐,她从冰箱里取出连夜煮好的五香牛肉,大锅里有她煲的加了药材的肉汤,夜里一家人相守一室,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有女儿在身边,空气似乎都是甜蜜的。

在纽约逗留了一天后,我和先生去康州看望老友,萦袅送我们到中央火车站,目送我们的车开走,她才放心地离去,我们从康州回来时客车晚点一个多小时,停的站台临时变更,偏偏手机没有电了,正担心和萦袅接不上头,只见她小跑着找过来了。 回纽约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一次是文理学院的毕

业典礼,一次是全校性的,先生穿西装打领带,我穿着套裙,还给萦袅买了花,自己带了相机,邀请擅长摄影的朋友来助阵,多少年都没有那么郑重了。 毕业学子的父母和亲友都来了,女儿的一个同学,家在纽约的亲友大大小小来了十多口人。看着孩子上台和院长握手,亲友们拥抱,激动,欢叫声此起彼伏,盛大的毕业典礼成了狂欢的节日。学子喊着母校光荣的名字把帽子、报纸抛向天空,放飞他们的梦想和热烈的感恩。

这是萦袅最光鲜的一天,也是父母最荣耀的一天,当她戴着硕士帽,手抱雅致的环花款款走来时,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目。

毕业典礼结束后,萦袅要我们陪她去新奥尔良。去年圣诞节她跟同学一起订好了机票,打算去这美国南方的历史古城看看。出发前纽约大雪造成机场关闭,旅行被迫取消。听说她的一个法国同学回巴黎,在纽约机场被困了两天,过完圣诞节回来时再遇纽约雪灾,又被困在巴黎机场。

我们欣然应允,只要和她在一起,在哪里都是愉快的温暖的。过,曾是法国殖民地,也是“欲望号街车”的拍摄地。

从纽约起飞,转机了一次,两个航班都不供应午餐,只有一杯饮料, 星巴克三明治,原来她早打听清楚,还知道国内航班托运一个行李要25好,以前是不收费的。

新奥尔良既有加勒比海的浪漫色彩,餐馆,人们,还有行为艺术家在街头演绎鬼文化。

那是典型的地中海海滨城市,鱼多虾多。和打扮得像手餐的意味。当夜萦袅感到胃不适,在外留学期间,有了小毛小病她都是自己的医生。

我们去看有28腰的中世纪贵妇的装束与我和萦袅合影。橡树庄园奢华漂亮,是女主人的父亲设计的,这个

却都因为各自都有家人在一起,有一家人最晚上车,是一个带着婴儿的美国家庭,他们的婴儿车刚推到门口,车上第一排的意大利家庭立即呼啦一声站起来,到后座 “这婴孩很新呵。” ”婴儿的父亲说。 ”婴儿的母亲说,“要花很多钱呢。” “来了一个爬藤的”,意思是期待自己的孩子将

密西西比河水势汹涌,水位高,视野宽 我们在河畔的咖啡店喝橙汁,吃当地的甜甜圈,甜甜圈四周裹着面粉似的糖粉,很热的,很软的,恰是亲人团聚的滋味,有最松弛的甜蜜,心底无牵挂,仿佛该有的都已经暖暖地抱在怀中了。

傍晚萦袅带我们坐着红色街车去艺术博物馆,闭馆时,艺术馆开始筹办当晚的一个素雅的婚礼,新人的父母们已经来了,他们衣着正式,心神不安,想必对于他们而言,这一天既是最幸福的,也是最惆怅的吧。

我们此行也揣着当父母的一颗透明的心,相聚把和萦袅分离的鸿沟填满了,可是相聚之后还是分离。我和先生曾是孩子的天和地,如今萦袅长大了,她有她生活的场景,她的感受,她的留学痕迹,她相处的朋友,将来还会有属于她的小家,无论如何也回不到已往去了。 在纽约,我们做客萦袅远在郊外的宿舍,乘坐了她常乘坐的校车,看了她半夜三更还坐在里面攻读的图书馆。在外留学的孩子喝一口热水,吃一餐饭,缺少一块毛巾都得自己张罗,还有独身在外的漂泊感呵。我们去萦袅常去的大卖场,居然要步行半小时,她一周去一次,

购物多的时候就推着小车,不知七月的酷暑她是怎么过来的,还有踩着厚厚积雪慢慢向宿舍走的纽约寒冷的隆冬。即使心里疼着,我们也无法分担她的孤独和艰辛,更不能和她小时候那样与她长相守。

从纽约返回上海的途中我怅然着,感觉到人生的重,孩子长大的喜悦和深深的不舍化为忧伤,悄悄地浸润在心上。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给予 ( )②供应( ) ③炽热( )④粗犷( ) ....18、作者在机场见到女儿后感觉“一年不见,她长大了许多”,长大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其实文中有很多具体的小事更能证明女儿“长大了”,请你概括出其中四件。(4分)

19

20分) 21、“我们此行也揣着当父母的一科透明的心”(4分) ①先生穿着西装打领带,我穿着套裙,还给萦袅买了花,自己带了相机,邀请擅长摄影

坐在里面攻读的图书馆。

22(4分) 23、,从本文内容来看,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人生的重”?(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

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回身悄推他”“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悄悄的笑道”这几个句子中都是用了“悄”字,从中可以看出宝钗什么样的心理?(2分)

26、选文中表现出宝钗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写出你的评价。

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2013年3月11脚相加„„。事隔几天,同样是在郑州市,203•15”之日走上街头,

一位出国归来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教师家做客。看见那位教师的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是怎么也打不开。她想去帮他一下,却被那位教师阻止了,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他如果琢磨出怎么把门打开,就再也不会忘记了。”果然,一阵折腾后,孩子终于打开了门,欣喜地拍起手来。

人生路上,我们也会犯错误、受挫折,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享受“打开门”的欣喜。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五: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五)及答案

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五)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

6.诗人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绘雨后春草初生的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7.

8.“报国欲死无战场”其中用连续的,无声地展示这位报国壮士内心世界的词句是:□□

,回答问题。(10分)

岳阳楼记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本文作者是,字希文,(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

(3)淫雨霏霏 ( ) (4)微斯人 ( ) ...

1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展现洞庭湖之景的?总写出洞庭湖之景怎样的特点?(2分)

12.(2分)

13.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苦痛,学过本文后,(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南歧①之见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外方人曰:?”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

【注释】①南歧:ǐng):颈瘤病。俗称大脖子病。医学称之为甲状腺肿瘤。③

14.

① ) ②异哉( ) .

15. 南歧人的一“笑”、再“笑”,处在哪里?

16. 也有一则短文,是说某隅因水土不良,当地之人皆六趾。某日忽见外来人竟是五趾,于是惊讶、哂笑不止。它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活中影响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不仅是视野之内的“眼睛”。那么,造成这种病态思维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说一说。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菜的女大学生

胡双连

因为待岗在家,所以承包了全家的后勤工作,每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转转。 一天,我早早就进入菜市场,因为早上可以买到新鲜的菜,品种也多。到了市场,我才发现自己常去的那个摊位上,卖青菜的中年妇女今天没来。她的摊位站着一个女孩,看上去20

一对外国男女,他们在女孩旁边停下了,青蛙又大又肥,被老头用一个大网袋装着,活蹦乱跳。

老头尽管听不懂英语,却兴奋地叫着:“18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和一张1元的票子,在老外面前扬着,左手伸出食指。他们经常这样交易,老外摇摇头,又用英语说了一大通,老头以为嫌贵,赶紧说:“15元1斤,怎么样?”右手只举着一张10元和一张5元15元还嫌贵,哪里捡得到啊!”老头

应该爱护它们。”女孩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老外说的话。

“什么?我们和青蛙就像家里人一样,那不是发癫了?”老头更觉得云里雾里。 “这样吧,小姑娘,麻烦你告诉他们,我卖给他们,只要他们给钱,我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老头不管理解不理解,也许在想,不就是为了卖钱吗,这样的生意怎么不做?

女孩把老头的话照直翻译过去。我发觉这女孩的发音很标准,说得也很流畅。男老外掏出100元人民币递给老头,对女孩说,请你告诉他,让他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去。

“我这里就6斤,钱也不用找了。”老头自言自语地说,拿着钱,背起那袋青蛙就往出口处走了。

“Hello,买我的鸟。”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男青年用鸟笼装着一只羽毛五颜六色的鸟,一只手把鸟笼举得高高的,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

老外满脸无奈地摇着头。

急切地求女孩。

疑地走了。

女孩冲着黄毛说。

的。

“等一下,女孩的这一举动让我猜不透,她要买这只鸟?买来观赏还是„„

20元吧!”黄毛好像要送一个天大的人情给她似的。

些1元、2

“谢谢啦!”黄毛接过钱,喜滋滋地走了。

女孩让鸟站在自己的手上,也许是鸟还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没飞,直到女孩把手往上一扬,鸟才扑腾着翅膀,头也不回地向天空飞去。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中午,一位客人临时到来,家里的菜不够,只好又往菜市场跑一趟。我赫然发现那老头还在那里卖青蛙,似乎青蛙也是原来的那些,我很震惊,也感觉到一种极度的悲哀。旁边的女孩却不见了,或许是卖完菜回家了。

“你那些青蛙不是放回田里了吗,怎么还在卖?”我实在憋得难受,忍不住问到。 “放回田里?谁有那么傻?老外有钱,我不过是骗骗他们!”老头像觉得我少见多怪。 我无话可说!

我真的无话可说!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永远!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露出( ) ②发癫( ) ③标准( ) ④无奈( ) ....

184

194分)

203分)

4分)

22.当作者中午回到市场又看到了那个卖青蛙的老头,又看到了那些青蛙时,感到了一种极度的悲哀,并且说“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永远”,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希望那女孩知道?(4分)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六: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6(有答案,初中语文)

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六)

(有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仅以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悲情四溢的“游子思归图”。其中,真切的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最盼望的就是远方亲人平安的消息。杜甫的《春望》一诗,用□□□□□,□□□□□两句,淋漓尽致地道出了战乱中离人的心声。

7.李商隐在《无题》中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阐释了“爱”的内涵的诗句是:□□□□□□□,□□□□□□□。

8.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句子表明了他的人生准则,而在《出师表》中表明相同志向的与此相近的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 本文作者是 ,字 ,唐代诗人。(1分)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 ( ) ..

(3)调素琴 ( ) (4)无案牍之劳形( ) ....

1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引出主题?(2分)

12.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分)

13. 结尾引孔子的话作结有何妙处?(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士①谒唐寅,极言烧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②及鄙人?”术士云:“恨③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烧炼,炼成两剖④。”术士犹未悟。日造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⑤。”

——选自《古今谭概》

【注释】①术士:本指有道术的人,此指会烧炼金银的人。②贶(kuàng):赐予。 ③恨:遗憾,不满意。 ④两剖:平分。 ⑤担水河头卖与人:在河边挑了水再在河边出售给人。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 谒唐寅( ) ②日造门( ) ..

1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术士的雕虫小技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不能欺骗我们理性的眼睛,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是怎样实施的?(2分)

16.纵观或大或小的骗局,无论其局布得是精还是劣,总有人上当,那是因为骗子抓住了人们的什么心理?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如唐伯虎一样的明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好像听见父亲在风中说话

龙章辉

少年的病有点糟糕。

起先只是咽喉疼,但还能说话、进食,加之不断地有人说,小孩子喉咙疼,不碍事的,少年的母亲也就没太在意,到公社卫生院随便抓了点药给少年吃。几天后却不见好,且越发疼得厉害,不但粒米不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面对嘴唇发乌、满脸潮红、全身像开水一样滚烫的少年,母亲慌了。

少年的父亲得到消息赶回家时,已是薄暮时分。带信的人气喘吁吁地跑到岩鹰界山深处的伐木场,找到正在对一蔸老松发狠的父亲:“快、快„„你的孩子,快要死了!”父亲甩下斧头,拔脚便走。回家一见少年的模样,抱起少年就往公社卫生院跑。卫生院那个满脸疤痕的女医生慢悠悠地将手刚搭上少年的额头,就兀地抽回去,对着呆立一旁的父亲大眼一横:“快送县医院,我们这里没药了。”“怎么会没药了呢?怎么就没药了呢?”父亲心有不甘地搓着双手,要哭的样子。

从少年的村庄到县医院,十五里山路,天又黑了,父亲一咬牙,背起少年,顶着越来越浓的夜色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好在这条山路父亲走得多,秋收时节送粮,一天要走三四个来回呢,哪儿有个绊绊、哪儿有个坎坎,闭上眼睛都能看得见,何况孩子病成了这样!孩子的病就是照路的灯!父亲背着少年一口气就跑上了会子坳。

从会子坳到县城,一溜的下坡路。

父亲停了停,将少年从背上移到胸前抱着,少年闭着眼,耷拉着头睡靠在父亲的肩上。父亲耸耸肩,喊少年:“宇生、宇生„„你醒醒好么,跟爹说说话好么,你不要吓着爹爹好么„„”父亲带着哭腔的声音在晚风中轻轻飘响。少年动了动,却不吱声,不搭理父亲,只顾昏昏沉沉地睡觉。少年越是没动静,父亲越是慌了神,脚板底下来了风似的,嗖嗖嗖地跑得飞快。

少年打小就体质弱,出生时没人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咬着牙自己剪断脐带后就昏了过去。等到父亲喊了接生婆到家时,少年已哇啦啦地在农历十一月的严寒里哭冻了一个多小时。从此落下病根子。伤风感冒、扁桃体炎、肺结核接踵而来,使少年的整个童年时光都弥漫着苦苦的中草药气味。母亲每每在回忆起这段岁月时,就会戏称少年为“冒风坛子”。身体佝偻、骨瘦如柴的少年严重地拖累了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母亲具有相同的家庭出身,共同的苦难和厄运催开了他们的爱情之花,1966年农历9月的萧瑟秋风终于使他们携起手来,在自己的掌心里恋取着对方的温暖,在对方的眼睛里放飞着自己的一生。一年后,少年呱呱坠地。这原本是贫寒岁月里酿制的一缕喜悦和甜蜜,却又蒙上病魔的冰霜。少年的父亲背着病怏怏的少年多方求医,母亲则四处问卜„„ 一直到上小学,病才慢慢脱体。少年是父亲和母亲为之生活与奋斗的希望,他们希望自己的不幸不要再在少年的身上延续。不是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吗?父亲常常这样念叨着。因此,做过几年民办教师的父亲对少年的管教是极为苛刻和严格的。他期冀着少年读书成材,跳出农门,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

清新的夜风吹拂下,少年的体温好像有所降低,父亲的体温却急剧地升起来!他赫赫地喘着粗气,汗珠子扑哒扑哒坠入夜风中,嘴里仍然在不停地喊着少年的名字,不停地说着各种各样的话头,以此引起少年的精神。少年呢,好像听见了父亲在风中的说话声,又好像没听见,始终不吱声。他不断地在做梦,梦见自己被别人追赶,拼命往空中飞,却又飞不动,回头望一下,那追赶他的人就在脚下,伸出的手快要抓到他的脚杆了。他吓得直冒虚汗,心口堵得慌,想喊又喊不出。少年将头抬了一下,换过一边脸,又困了。父亲在奔走中似乎感觉到少年的动静,心头一松,脚底下更快了。

到县医院一诊断,原来是急性扁桃体炎。打完针,吃过药,观察了一会后医生又开了些药,说不需要住院,回去按时服药就行了。父亲将信将疑地背着少年踏上了归程。

月亮终于升起来了。这是一条狭长的山路,皎洁的月光将斑驳的树影投射在路面上,黑森森的,显得有些吓人。父亲折下一条树枝,不停地扑打着前面的路。他仍旧背着少年,口里大声地唱着歌儿给自己壮胆。

也许是在县医院服下的那几粒白色药片见了效,少年的高烧渐渐地开始退了。真是好药啊!每次在说起这一夜的经历时,父亲就显出很凝神的样子。但少年仍然不想说话。父亲走一段,就停下来摸摸少年的额头,好了,好了,真的好了,他喃喃自语着。少年虽不想说话,大脑却越来越清醒。他一直在听父亲唱歌。洪湖水浪打浪呀,九九那个艳阳天呀,台湾同胞我的骨肉亲人呀„„父亲音质纯正的中音唱得很有韵味,很温暖的感觉,少年很喜欢听。

父亲唱一会,又摸摸少年的额头。每摸一次唱歌的嗓门就增大了一分。不知摸了多少次,少年烦了,抬起头朝父亲吼了一句:“别摸了!”父亲却像被定了身一样,兀地站在那儿不动了。骤然而来的狂喜电流般贯通全身。他把少年放下来,捧着少年清白的脸仔仔细细地瞅着——

“孩子,你能说话了?你终于说话了!你几天不说话了呢!再说一句给爹听听!好么?” 少年像是故意要跟父亲作对:“不说,不说,就不说,谁叫你平时总是打我、骂我,在生产队挨了斗,回家就拿我出气,就不说!”

父亲忙说,“我以后不打你了好么?不骂你了好么?随便他们怎么斗我也不拿你出气了好么?”

“我不信,那次我撕了女同学的作业本结四角板,你还吊了我半边猪哩!要不是奶奶来救,还不被你打死了。”

少年气鼓鼓地,像在开父亲的斗争会。

父亲嘿嘿地笑起来,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浑身不自然地站在那儿。少年使劲拨开父亲的手,独自蹒跚着朝前走去。父亲忙向前拖住少年,“还是爹背你吧。”“谁要你背。”少年甩开手又走了。少年的性情有点拗,这一点做父亲的是知道的。

父子俩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地走在那条月光幽幽的山路上。

快到会子坳时,要经过一条叫琵琶背的山冲。这条山冲是专门埋伤亡鬼的地方。少年突然害怕起来,他喊了一声爹,转身就扑进了父亲的怀里。

走上会子坳,就望见家里的那盏灯了。母亲还没睡呢。少年嫌父亲走得太慢,拖紧父亲的手催父亲快点走。迷蒙中,听见父亲叫了一声:“不好!”就一晃一晃地摔倒了。少年赶紧去扶。

父亲却一把拉过少年,并伸手在少年的胳肢窝里挠了一下,少年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少年也不甘示弱,也舞着双手去挠父亲。父子俩在山道上嘻嘻哈哈地闹作一团。

人生的欢乐时光过得真快。

许多年后,2004年农历十一月初六,祸从天降,为少年遮挡了半世风雨的父亲竟然在家门口遭遇车祸,惨然倒下,再也没能爬起来。少年骤然感到自己的前胸和后背,一下子贴紧了人生路上的茫茫风寒。

有一夜,少年感冒发烧,又病了。昏昏糊糊中,少年好像又听见了父亲在风中的说话声,好像又和父亲一起,手牵手走在那条月光幽幽的山路上,笑着、闹着,翻过了一道道坡、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七: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4)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四)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形象的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同情。

6、落花有情,死而不已。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两句诗是:□□□□□□□,□□□□□□□。

7、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淡泊无以明志”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并以此告诫教诲他的晚辈,在《出师表》中“□□□□□□□,□□□□□□□”两句也表达了他的这种心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本文是作者(人名)代学者、文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一寺临河干( ) ②棹数小舟( ) ..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④可据理臆断欤( ) ..

11、故事中说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想找那个石兽。寺僧和讲学家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找到石兽?(2分)

12、寺僧们在两次寻找石兽失败后,采纳了老河工的办法找到了石兽。老河工认为该到哪里去找石兽?他是怎么判断石兽的位置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3、在寻找石兽的过程中寺僧和讲学家的分析判断分别忽略了哪方面的问题?老河工能判断准确,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②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

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

③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

④⑤⑥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

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注释:①理:法官。②过听杀人:听察案情有过失而错杀人命。③傅:附着,此指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④失刑则刑:错定刑罚就自己受刑。 ⑤ 失死则死:错判死罪就自己以死偿命。⑥听微决疑:听察细微的隐情事理,决断疑难的案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非子之罪也( ) ②辞不受令( ) ..

15、李离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想处自己以死刑。对此,赏识他的晋文公替他开脱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他是怎样回应君主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6、尽管晋文公并不想追究李离的责任,李离最后还是选择了用剑自杀以生命来谢罪。由此可见,李离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刘继荣

①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程就要开始了。这是一次级别很高的

竞赛,有各学校的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渴望一切有光环的东西,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一切。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告诫我,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万万不可拖堂,这次大赛规则里有一条,对拖堂者采取一票否决制,前面有几位参赛者已经“触电”,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孩子们都很认真,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这时,惊惶的班长跑来告诉我,安锐与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凶。

④看见我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松了手。同学们纷纷告诉我,同桌嘲笑安锐不爱自己的妈妈,所以把她画成了老巫婆。谁也没想到,瘦弱的安锐,像个发怒的小豹子般扑了过去。

⑤就要上课了,听课的老师坐满了教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安锐的胸脯一起一伏,他的眼睛盯着我手上的那张画,我轻轻地将画递过去,他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画的一刹那,他的眼睛湿了,这时,铃声响起来。

⑥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听课的老师们,脸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⑦在这种气氛里,我发挥到最佳状态,孩子们的表现也格外出色,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脸上也露出赞许的表情。马上就要下课了,坐在教室后排的教研组长眉开眼笑,给了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⑧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⑨被诧异的目光包围着,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都憋红了。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又给我做了个手势:别理这个怪异的孩子!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着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孩子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⑩忽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了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

⑪“我爱我妈妈!”安锐大声反驳。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教研组长无奈地摇头,我似乎听到了他懊恼的叹息声。

⑫“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然在发抖,语音却变得流利。

⑬“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踩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⑭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的掌心会有硬币似的茧,为什么在秋季里,他每天都会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⑮安锐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⑯“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⑰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锐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孩子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⑱十多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八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⑲ 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气氛

②碾过( ) ③哽咽 ( )④豁口( ) ....

18、文章的标题叫“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小主人公安锐不爱的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

19、“我爱我妈妈!”安锐的大声反驳让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问题”少年的内心世界。然而,他对母亲的爱并不是我们感到意外,因为文章一开始就为我们埋下了多处伏笔,请说说作者分别做了哪些暗示。(3分)

20、本文事例感人,写法独到。本文堪称一篇动人的佳作,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深情,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本文中第十五段的作用。(4分)

21、本篇文章以朴实生动、亲切自然的语言为我们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人物形象。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4分)

①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

②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22、文中除了小安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我”不仅是一个线索人物,更是本文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异常丰满的人物形象,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4分)

23、每个人都有爱与不爱的权利,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许。多年以后,安锐依然要通过书信表达对“我”允许他“不爱”做法的感谢,你如何理解“我”“允许”孩子“不爱”的行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初见林黛玉,王熙凤少不了对林黛玉的一番夸奖,她在赞誉黛玉长得“标致”之后为什么说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分)

26、作者笔墨高超,书中人物林林总总,在他的描绘下皆栩栩如生,以上选段就是个典型实例。这一情节中,作者刻画王熙凤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王熙凤怎样的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现在我们中国老百姓出国的多了,在国外,每个人都是咱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你干了好事他们会说中国不错,如果干了不当呢,就会相反。”李肇星说,实际上每个人在外国人面前或者在国外,一言一行都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他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国内有位大企业家到欧洲访问,到外面餐馆吃饭时,他不知道吃饭浪费食物太多就要打包,如果不打包就会罚款。那个企业家摆架子说不需要,自己有钱。结果餐馆方面就要罚款,他说不交,交过餐费了。人家说你是交过钱了,但你得把剩菜打包带走。“浪费粮食,实际上丢的是国家的脸。”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文明出行是一种使命,他曾经这样说“一个异环境中,你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文化的代表,要为自己的文化负责。”对那位大企业家的行为你有怎样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八: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1)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一)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 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5、《荀子》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比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却也有意志坚定的人,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正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的那样:□□□□□□,□□□□□□。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7、“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出了多少征人的辛酸苦楚,可是,大丈夫要保家卫国,只能忍痛离乡,于是忧国与思亲成为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范仲淹在《渔家傲》就用“□□□□□□□,□□□□□□□”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

8、在《水调歌头》中,苏轼见月生根,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对胞弟的思念之情,但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为明月开脱,化悲怨为旷达,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9、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相传作者是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②卒风暴雨( ) ..

③乃援琴而鼓之( ) ④钟子期辄穷其趣( ) ..

11、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

中的作用。(2分)

12、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2分)

13、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原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愿输家财半助边 ( ) ②恶者辄去( ) ..

1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古往今来,不乏有毁家纾难者。请概括文中卜式的爱国表现。(2分)

16、卜式最初只是“以田畜为事”,后竟“拜为齐相”,请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谈谈卜式一路升迁的原因。(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之如云 近之如春

文/钱碧湘

1992年除夕夜,我照例打电话向钱钟书、杨绛二老拜早年。正说着吉庆话,钱先生话锋一转,冒出一句:“老啦!要死啦!”我吃一惊,赶忙拦住:“新年新世,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这可是你在瞎说!”钱先生哈哈大笑,不以为意。我心有禳解,对我爱人朱狄说,

敢在年节下大谈老死,必定愈老弥坚,寿数无量。谁知钱先生一语成谶,来年便大病缠身,长卧不起。

年前噩耗传来,举国惊悼痛失文化昆仑,我们更多一份失去慈祥长辈的伤痛。

我姓钱,但和钱先生非亲非故。三十年前同住在干面胡同十五号时,我还不认识他。那时,钱先生远非今日之名扬天下。但在学术界,他的博闻强记、学贯中西,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清高淡泊,也时有耳闻。后生小子,由敬生畏。我们虽和钱瑗有一面之交,却决不敢妄想识荆。倒装名句,恰是“毗邻若天涯”。

机缘凑巧,下干校之初,我阴错阳差暂栖社科院文学所,编入老弱病残组,遂因祸得福,认识了钱先生。

干校条件恶劣。钱先生和吴世昌先生等四人同住一间土屋。地面比路面低,进门要下两级台阶,非常潮湿。四块铺板紧靠四墙摆放,中间一小方空地,白天便权充工场。钱先生身处逆境,仍然冲淡平和,不失儒雅。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他的床下有只极大的柳条箱。一天搬出去晾晒,只见满箱书籍。尤可惊叹的是上面一摞大开本书帖,宣纸线装,蓝面烫金,我不免少见多怪。他轻轻抚平压皱的封面,微笑着说:“我喜欢翻翻。”日后有幸目睹钱先生的墨宝,笔下如行云流水,洒脱放逸,颇得王羲之遗风。大家通才,钱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诗文绝代,其书法亦十分了得。

钱先生少年名高,早已学富五车。下干校时年过耳顺,劳作之余,仍诵读不辍。灯光黯淡,就站在灯下立读。世人或称羡他聪颖过人,天资超群;或盛赞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钱先生果然一身钟天地之灵秀,得日月之精华,非常人可望其项背。子贡谓孔子为“多学而识之者”。夫子自道:“非也。予一以贯之。”至圣至道,钱先生庶几近之。

钱先生为人谦和,俞平伯先生长他几岁,他总尊称“俞先生”。资料室一个老小姐小他几岁,他也随大家尊她“周大姐”。对我们小辈,他从不直呼姓名,也不用“小X”代称,而是叫名字,十分亲切。

吴先生好和俞先生抬杠,钱先生常在一旁笑而不语。暮春三月,菱叶新发,青青翠翠散落水面。一天,吴先生从水塘洗涮归来,兴冲冲对俞先生说:“我仔细看过了,菱是不开花的。没有花,哪来香?金桂把香菱改秋菱,有道理!宝钗的学问也有限。夏家小姐并非不通文墨!”俞先生是姑苏城里人,不识菱花之有无,一时语塞。我不知深浅,贸然插话道:“吴先生,你恐怕说得不对。我是江南水乡人。菱开小白花,有淡淡的香气。现在不见花,是节气还不到。宝钗的学问还是大。夏金桂强改秋菱,是故意挑刺生事。”吴先生不说话,俞先生蓦地开怀大笑。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钱先生笑着小声说:“碧湘,你今天帮俞先生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懂,他指点说:“吴先生和俞先生是学术上的冤家呀!”我方知自己无知莽撞。

钱先生不多言,一旦开口,诙谐风趣。何其芳先生来东岳办事,总到土屋看望诸位先生。钱先生揶揄何先生“夤夜追猪”,绘声绘色,令人捧腹。有时谈点文坛掌故,又使我等晚辈大长见识,一扫土屋的阴冷逼仄。遥想当年,钱先生亦是“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

钱先生非常慈祥。听说我们九个月大的独子孤身在京,请一位七旬老妇看养,并无亲友照拂,便来劝说,要一老一小搬到他家去住。其时,钱先生家早被他人挤占一半,满堂上好红木家具被迫送进旧货店。女婿含冤自杀,女儿处境可怜,他和杨先生下放干校,分居两处,全家都在危难之中。他绝口不提自家的苦难,倒来关心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使我十分感动。他和杨先生提前返京。临行前,老夫妇俩特地来哲学所驻地,叫我去随意挑选他们的日用品。钱先生还索要我们迁居后的地址,说是回京后马上去看看我儿子非非。我赶紧说担当不起,怕他小小年纪要折寿的。口中婉辞,心下万分感激。

钱先生迁居三里河南沙沟,我对新房子很好奇,径自去满处乱转。及至走进卧室,方觉太不懂规矩,十分尴尬。钱先生不以为忤,反替我解嘲:“侄女儿,随便看!”

1981年我大病一场,情绪低落。钱先生来信开导:“苏东坡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不但句子好,并且很亲切。”嘱我静养,祝我康复。更送来进口针药,频频催我使用。

钱先生声誉日隆,信函如雪。不论国内国外,尊卑亲疏,他都一一手复。听杨先生说,有个陌生青年来信说,看了《围城》,对将近的婚期踌躇起来。钱先生赶紧去信譬解。青年获信后喜结良缘,寄赠了结婚照。

钱先生宽厚待人,和煦如春。

我教子无方,劣迹为钱先生风闻,来信责备:“教子不可太严!”听钱瑗说,父母对她从不严加责督。遇到难题,父亲并不手把手教,而是推给她十几部词典,叫她自去查找。实在遍寻不得,父亲才给予指导。这造就了她极强的独立性。她在英国进修初期,读不懂导师指定的某部英国古代典籍,正是仰仗父亲“不教之教”培养的功力,广搜博览,终于力克深奥之作,取得骄人的好成绩。钱瑗治学,颇有父风。可叹正在大有成就之年,不幸病逝。明珠痛失,高堂泣血,老父惊魂。旧雨新知,无不凄然泪下。

我不学无术,心怯藏拙,不敢向钱先生问道。朱狄无知胆大,屡去请教英文翻译。钱先生一边笑他“杀鸡用牛刀”,一边不惮其烦细细讲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追忆不尽,谨撰一联拜祭钱钟书先生。

管锥凿通四海三世古今独步

围城参透七情六欲穷达无心

1999年元月5日夜半灯下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洗 ② ( ) ③一语成 ( )④不其烦( )

18、尽管“我心有禳解”但是钱先生新年的戏语还是不幸地一语成谶。请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19、对钱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处处流淌着作者的一片深情。作者用语简洁清丽,却往往能道出先生的品格。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3分)

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

20、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言“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作者引用来称“钱先生亦是如是”,请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印证了作者这句评价。(4分)

21、追怀先生,自当以追忆先生生前之事为主,而文中却回忆了吴先生与俞先生抬杠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的用意。(4分)

22、司马迁曾赞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作者巧妙化用此句,以“望之如云,近之如春”作为悼念钱先生文中的题目,请你谈谈对这个题目的理解。(4分)

23、钱钟书不仅学贯中西,而且乐于助人,忆起往事,作者不禁思绪绵绵,唯以一副对联结尾,以寄哀思。请结合对联内容,谈谈作者以对联结尾的妙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黛玉虽然对宝玉早有耳闻,但此回却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为何初次见面黛玉就“吃一大惊”?(2分)

26、作者借《西江月》一词为宝玉做了注解,词中以世俗人的眼光,把宝玉批判的一无是处,然而细细斟酌,倒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宝玉的形象。(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一些地方的高考政策调整频密出台,在已经出台的各地方案中,英语成为最集中的调整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九: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6)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六)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出门东向看,□□□□□。(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

4、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5、认识问题,居高临下方能高屋建瓴;坐井观天,只能窥豹一斑。杜甫在《望岳》中的两句诗“□□□□□,□□□□□”就说明高站位的重要性。

6、长安三年,壮志未酬,便被“赐金放还”,李白深深体会到行路之艰难,他把满腹的愁情化作酒与剑气倾注在《行路难》中。然而,李白毕竟豪迈洒脱,他终究把忧愁抹去,在本诗中用“□□□□□□□,□□□□□□□”两句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

7、“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之理,只有新陈代谢,才有发展。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两句形象地阐释了这一哲理。

8、爱国是最高尚的美德,诸葛亮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诠释他对爱国的理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撤,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是作者(朝代)著名的散文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往来翕忽( ) ..

③悄怆幽邃( ) ④隶而从者( ) ...

11、小石潭完全可以说是优美景致之所在,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特点能否证明“曲径通幽处”的道理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2分)

12、初见小石潭,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水有清冽”,纵观后文却再无“水”字,但读者对小石潭水清这一特点却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谈谈你的看法。(2分)

13、“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跳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②③①

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狎:亲近。②取:通“聚”③ 萑苻(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表强盗出没的地方。④慢:对上司无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 ) ②疾数月而卒( ) ..

15、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子产认为子大叔如果执掌政事,应该采用更为刚猛的政策,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16、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孔子最为尊敬的人之一。结合本文谈谈子产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腕上晨昏

柳荫

我这辈人年轻那会儿,可不像今天城里的年轻人,几乎人人戴着手表。我自己能赚钱许多年之后,伸出胳膊来还是光光的,要想干点儿有钟点的事情,要么,同有表的人结伴同行,要么询问戴表的陌路人,总之时间掌握在别人那里。攒钱买块手表,在我当时的生活里,无形中成了最大的愿望。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戴上手表的呢?

具体时间实在记不得了。反正这么说吧,在三十岁结婚之前,我没有戴过手表。我那时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有三分之一寄回家孝敬父母,有三分之一用于吃饭穿衣,余下的三分之一用在购书看电影上了,再没有钱考虑干别的事情啦。何况那会儿的手表大都是进口货,价钱很贵,一般的工薪青年难以承受,只能像我这样想一想罢了。

有次跟一位年长的同事一起出差,在卧铺车上早晨起来洗漱,他怕手表丢了,摘下来让④

我给他照看,这是我生平头次摸表。可能是出于好奇和羡慕,我不时地把表贴在耳边倾听,那清脆的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在我听来简直像音乐一样美妙。这位同事从洗漱间回来,我把手表交给他时,顺便问了些有关手表的知识。他见我对手表这么感兴趣,就说:"你也买块表吧。当记者的,走南闯北,没表怎么行?"我想,他说的倒是对,总不能老麻烦别人哪,只是他不知道我的难处。不过他的话还是让我动了心,打那以后我就开始省吃俭用,硬从每月的工资里挤出十块八块存下,有了稿费更是当作额外收入不花,目的就是想买块手表戴。这也算是我那时的惟一物质追求。

俗话说,天有不测的风云。

我要买手表的想法刚刚萌生,攒的钱也许将够买条表带的,一九五七年突然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龙卷风"。我这二十出头的小青年,由于说了几句真话、实话、心里话,也被这场"龙卷风"卷了进去,然后戴上"右"字荆冠送北大荒劳改。攒钱买表的念头,成了死在胎中的美好愿望,我依然晃着光光的胳臂,不知所措地走向亘古荒原。

从常人沦为"罪人",这意味着失去自由,许多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看人家让不让你做,乱说乱动就会"罪"上加"罪"。不过当"罪人"也有当"罪人"的好处,说句苦中找乐的话:省心。起床、睡觉、吃饭、劳动、学习,甚至于拉屎撒尿,都有人吹哨子掌握钟点儿。"罪人"的时间同"罪人"本身一样,被严格地管制起来了,自己有手表也是个摆设。后来在全民饥饿的年月,北大荒的"右派"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有表的老"右"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干脆忍痛拿表换点可怜的吃食。我没有手表之类贵重的东西,自然也就换不来果腹之物,比这些人要多受些饥饿的折磨;但也会少些失掉爱物的痛惜,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手表,不是爱情的信物就是生日的纪念,如今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割爱换给别人。我猜不出他们此刻矛盾的心境,从那一张张无奈的脸上的苦痛表情,却也可看出他们的灵魂正在经受着拷打。

两年半北大荒囚徒生活结束以后,在告别这块充满原始形态土地时,望着那红花绿草的原野,听着那婉转动听的鸟鸣,我一度沉郁了的心仿佛又有了生机,青年人富于幻想的纯真天性,此刻在我的生命重新复苏。

在从牡丹江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我跟几位有家室的人一起闲聊,有位同我相处甚好的难友问我:"你这小光棍儿,摘了'帽子'(右派)啦,回去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我几乎未假任何思索,脱口便说:"攒钱买手表。"他听后一下愣住了,脸上挂着无限疑惑,我猜想他满以为我会说找对象结婚,所以才对我的回答不解。是啊,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倘若不是遭逢这飞来的政治横祸,本该是成家立业的好时候,这会儿好容易解脱了囚徒生活,自然要把结婚作为首要大事。发现他的疑惑不解,我就说:"这些年不问早晚的日子过惯了,回去到

机关上班,再不能这样了,我总得买块手表吧,没有表万一迟到,人家会怎么看呢?"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表示理解和赞同。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可是没过几天的时间,我的天真和诚实,再次被无情的事实愚弄,原来"右派"摘帽不过是个形式,在对待上没有丝毫的实质性改变。

在天津家里跟父母团聚了几天,我满怀喜悦的心情,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到了北京,希望早日到原单位报到工作。谁知人事部门只给我换了个调动手续,又再次把我发配到内蒙古,而且是安排在一个工程队里当工人,终年在大漠荒原里埋电线杆子。得,这又是个无须自己掌握钟点的地方,上工下工,吃饭睡觉,都有领班的师傅吆喝。我要买表的想法再次打消,继续过起不问晨昏的日子。

还好,我跟妻子结婚一年以后,我总算戴上了手表„„

这年夏天,在内地教书的妻子,暑期到内蒙来找我,享受我们婚后第一个探亲假。动身前她特意拍来电报让我接站。她乘坐的火车凌晨到达,夜里不便向别人问时间,我一下睡过了点儿,醒来匆匆赶到火车站,见妻子正坐在提包上焦急地张望。看到我来了,她面带愠色,说的头句话就是:"怎么这么晚才来。"待我说明了情况,她才知道,我这个穷丈夫,连块表都没有,害得她等了四五十分钟。幸亏这是夏天,这里的气候还算凉爽,要是在冬天,这塞北的寒风冷雪,准得给她个下马威,该不定怎么抱怨我呢。后来妻子又买了块手表,就把她戴的"梅花"表让给我,这时我的腕上才不空荡,生平总算第一次戴上了表。倘若有谁问我戴表的感觉,说实在的,我真无法说得清楚,喜悦和苦涩的滋味都有,惟独没有如愿以偿的满足感,因为这表毕竟不是我的。

就是有着这种来历的手表,在我的腕上停留不过一年,谁知又回到了它的真正主人的身边。留给我的只是失去自尊的记忆。即使今天想起来,脸还是火辣辣的,追悔当初不该那么轻率,只是为了一时的需要,便放弃了男子汉的尊严,实在不值得。

那是在次年的暑假,我陪妻子去北京她奶奶家,她那八十岁的老爷,突然跟妻子说:"我给你的那块手表,还在吗,要是在,给我吧,我想戴。"妻子看了看我,然后跟老人家说:"还在,在家里。过些时再来北京,我给您带来。回到家妻才告诉我,我戴的这块"梅花"表,就是她老爷的,是她上大学时给她的。这会儿老人经常自己出去溜弯儿,没有表也实在不方便,考虑外孙女已工作几年,怎么也会买块新的,就想把这块表要回去戴。多亏当时我未理解妻看我一眼的意思,要是知道我戴的这块表是她老爷的,以我这种犟脾气,说不定马上摘下来,那该多么尴尬,岂不是大家都会不愉快。即使是这样,在把表还给妻子时,我仍有种受辱的感觉,在递表的一刹那,觉得脸色发烧,悔恨当初不该戴这块表。

2014中考语文长春试题及答案篇十: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会当凌绝顶,口口口口口。(杜甫《望岳)))

2.关关雎鸠,口口口口。窈窕淑女,口口口口。(《诗经·关雎》)

3.子曰:“其恕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院溪沙》)

5.心灵是跨越时空的桥,挚情是衔接永恒的路,友情可使天涯化咫尺,距离可让牵挂更隽永,面对即将到来的挥手别离,你会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古人说:“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 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古代先贤常常经游学以广智,乐交往而善道,在彼此的沟通中增长智慧,砥砺品格,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及与朋友的交往时说: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8.九年的学习生活使同学们饱享含英咀华之芳,尽得奋进腾跃之勇,面对新的学习召唤,我们早已翘首以待,信心百倍,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表达对未 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单,门人弟手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腾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窝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本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援疑质理( ) ②礼愈至( ) ..

③持汤沃灌( ) ④同舍生皆被绮绣( ) ...

11.从作者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除勤奋刻苦外,他还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把体会最深的两点写在下面。(2分)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选文部分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2分)

13.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肖像描写,分别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神礼物是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

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

②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③明我斋读而羡之。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①驺. (zōu):古代养马驾车的官,这里指马匹。②不相中(zhòng):不合。③明我斋:人的名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观玩不辍( )②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 ..

15.曹练亭拥八驺而出,手不释卷非为学,请谈谈他携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16.选文着重刻画了曹练亭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对待陈鹏年的做法更令人称道,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定的秋色

曾妈妈的平凡故事

理由

岳母曾志去世十年,至今仍是家中鲜活的话题。她经过无数次重大革命运动的磨练,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本色。由于理念、追求以及生死历练而形成了人格特征的一贯风貌,即使在后来我所见到的常态生活环境中,也深深刻下原先的样子。’

曾妈妈退休以后仍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享受中组部正部级待遇,但家中私事,她不指使保姆,不麻烦司机,也不有劳家中任何人,每天为买菜而奔波,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每当晨曦微露,曾妈妈就提着一个用旧了的布口袋,挤在照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买菜既要新.

鲜,还图个便宜,这样就得顺着摊位细挑慢选,来回一两个小时,暑往寒来从不中辍。

她老人家还有一条规矩,从不接受晚辈上交饭费,这么一来,摆到餐桌上的饭菜水准就成为问题,单调,寡味,五六口人能有两三个菜就不错了,而她总是把上一顿的剩菜拿来自己吃。如想改善伙食,只能自己也去买莱,再把实物送到曾妈妈的厨房,而且要把握分寸。我知道妻子陶斯亮就因买过几样时令菜被她数落。她对我这个女婿似乎宽容一些。

不光买菜,买家庭日用品的路程更远,曾妈妈也不肯叫公家配备的司机,而是去挤公交车。二十多年前的公交车站秋序混乱,上车全凭强弱相争的丛林法则。一次遇到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蜂拥而上,瘦小的曾妈妈落在最后,踩在车厢踏板上,只挤进半个身子,不料司机“叱当”把门关上,重重地夹住她的头部。同车人惊呼:“夹住人啦!”司机才把车门打开。曾妈妈觉得头部不适,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震荡”。

休养时去看她,她认真地问:“你们看看,我的头有没有被夹扁?”看样子不像开玩笑。身为医生的陶斯亮说:“没有,夹扁是不可能的事。”看着老人家将信将疑的神色,我的心里一沉。曾

妈妈已是古稀之人,腿脚不复当年。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候,一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坚持自己的信念,竟然显得特立独行,还有几分悲壮。

她的家居至今在我眼前仍浮现出那张铺在餐桌上的塑料布,那是一幅白地印着绿色图案的塑料台布,每天吃饭都要面对它。年深日久,中间已发黄、变脆,又被砂锅或水杯烫出许多烙印,终至有一天裂开口子。我本想,去商场挑选一幅漂亮的台布送给曾妈妈,但陶斯亮告诉我,那样的结果一定是被妈妈把新台布叠好后放进箱子里,她还会用旧台布。

有一天坐在餐桌前,忽然眼前一亮,台布上裂开的大洞没了,细看原来是曾妈妈把中间的破洞剪掉,又将尚未破碎的两头调到中间再缝起来,虽然短了一截儿却还能凑合。陶斯亮有一位台湾朋友来家做客,看看家中陈旧的沙发和摇晃的桌椅,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又发现了这块台布,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

岂止半块台布,就是餐巾纸也被她撕成一半。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日渐富裕,家中餐桌上多了纸巾。曾妈妈认为取之于木材的纸巾用来太奢侈,她把每张纸巾都撕成半张,再叠成一摞备用。.

看她耐心地一张张地撕纸巾,我总觉得那动作背后有未曾言喻的象征意义。

平时来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门庭若市,有求她办事的,也有纯粹出于关心的,她一概热情招待。她深知自己曾任组织工作的敏感性。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

有一年夏天,曾妈妈去北戴河,需要提前返回北京,她擅自买一张硬座票,既不叫司机又不坐中办的专列。当时我和陶斯亮都不在身边,听朋友说,他在人头涌动的车站遇到曾妈妈正站在大太阳地里排队,十分吃惊,连忙要带她去贵宾休息厅,曾妈妈硬是不肯,弄得他进退两难,不得不选择陪曾妈妈在那儿傻晒。

有六十多位朋友为曾妈妈举办了一次庆祝入党七十周年的活动。当主持人朗诵了一首真挚动人的赞美诗之后,曾妈妈接过话筒,向大家深鞠一躬,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今天大家这样热烈地.

为我祝贺,我实在很惭愧,我为党做得太少,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我跟随党走过七十年,凭的是信仰、信心和坚强,从不动摇。”

我想,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信仰而造就的集体性格:勇敢、忠贞、舍己为人、清廉正直、自律内省„„这些也是人类社会对人格的审美共识,谁能说没有普世价值!

1998年6月21日,曾妈妈走了。当我们清理遗嘱遗物时,发现许多个发黄的工资袋,每个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两三百或三四百元,而且每个袋都注有年份月份,排列有序,以示来源的清白。在遗嘱中说明把这些钱全部捐献。

看着那些发黄的工资袋,我热泪盈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一张拼凑的塑料台布,还有曾妈妈把纸巾撕成一半的动作以及送客拒礼时的一溜小跑。我恍然有悟:这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在常态生活中,刻意走向平凡,仿佛一池秋水般淡定安详,心清似水,净无杂尘。这位在战争年代百死一生的传奇女性,几乎用她的后半生去执着地迎接一场新的挑战——如何在和平岁月里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有删改)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晨曦( )②奢侈( )③婉谢( )④肺腑( ) ....

18.曾妈妈在战争年代里是位传奇女性,在和平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一贯风貌。文章记述了她退休后的许多平凡小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4分)

19.文章恰当地安排材料,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在写到曾妈妈家居时, 详细地写了那块破旧的塑料台布,以此突出了曾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

20.台湾朋友环顾曾志家中陈旧的摆设及用品时,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这句话对于刻画曾妈妈来说属于哪个角度 的描写?这样写对表现曾妈妈的品格有什么好处?(4分)

21.精彩的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文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曾妈妈的形象,请分析下面句子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几种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 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22.作者清理曾妈妈的遗嘱遗物时,发现那些发黄的工资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在遗嘱中老人说明省下的工资全部捐献,这一情景感人至深,它会让你想到前文哪些与“省吃俭用”有关的细节?请你简要地写出其中的两处。(4分)

23.本文题为“淡定的秋色”,曾妈妈的淡定本色,不仅表现在战争年代,也表现在和平年代。纵观全文,曾妈妈保持的共产党员的淡定本色是什么?文章结尾饱含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曾妈妈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人名)。(1分)

25.请写出选文中晃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2分)

26.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我到德国时正值深秋,屋外排列着数棵高大的核桃树。由于树干很高,一些核桃落地已经摔裂了外皮。附近的孩子挎着小篮子,感受捡核桃的喜悦。有一个女士的举动很不和谐,总是停在其冲两棵核桃树下,把落地的核桃用力碾碎,踢到路旁。我不明白她这样做的原因。直到和一位居住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此事,我才明白真相。原来那些果壳异常坚硬,孩子们不愿意拾取这些核桃,这位女士就把它们碾碎,方便鸟儿啄食。留学生还说:“那些核桃太硬,很容易弄坏鞋子的。”

这位女士的素养、爱心和责任感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写出你的所思

所感。(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学中好景常追忆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冠 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年初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的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伤病的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曾萌生退意,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在新任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和信心。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国网球的历史。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

赛场上的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自信,人生的成功亦是如此!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2011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参考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15分)

1.一览众山小 2..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2549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