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心理学》答案:简单题

| 考研 |

【www.guakaob.com--考研】

【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趋势?

  液体能力:即液体智力,是指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随机应变、解决目前无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主要基于先天禀赋和大脑的神经解剖机能,较少受后天文化教育的影响。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解决存在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即可以依靠对资料信息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2.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并简要说明二者的异同?

  (1)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情形则称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惰化的原因:由于团体人数众多,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当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群体归属感又不强时,很容易发生社会惰化。

  (3)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社会助长作用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A.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B.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C.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产生社会阻抑作用的原因:

  A.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与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B.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从而涣散了精神。

  ②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不同: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③作用不同。

  3.什么是概念转变?并根据波思纳的理论,说明影响概念转变的基本条件?

  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其过程为: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解决。

  波斯纳提出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4.一篇心理学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

  ①题目:要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词句说清楚。一般中文标题不得 超过 20 个汉字。如果字数太少不能说明问题,可以在正标题外再加上一个副标题。如果是因素性实验,最好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②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是关于研究的总结,应对研究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做一简短的叙述。应说明自变量,被试的特点,实验设计,所用实验仪器和主要的发现,以及统计考验的显著性水平。因为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所以它提供的信息应使读者了解本研究的主要方面,以便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摘要必须精炼而完整,一般在300字以内;

  ③关键词:突出文章要点;

  ④引言:又称序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是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回顾和本研究有关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过去研究中的矛盾、遗漏以及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⑤ 方法:包含被试、仪器和材料、 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设计、实验程序;

  ⑥结果:要如实地以描述和数量的形式把主要结果呈现出来。结果只要陈述事实, 不要解释研究结果,更不要夹叙夹议。

  ⑦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给以回答, 说明本研究与过去有关研究的关 系,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及其原因分析;或提出以后研究思路和方向;

  ⑧结论:根据研究的全部结果,使读者对于研究发现有简明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⑨ 参考文献: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⑩附录:附录中主要列举与正文中有关的数据资料、研究工具等。

  5.简述心理旋转现象及其实验逻辑?

  (1)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的心理操作、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处于不同的相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