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的句子形容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一
《【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昂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温馨提示: 1、所有试题答案请填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意涂改。

一、积累与运用(含1-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小题。

1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月是情感的乐曲,宁静的 ○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都被告知她的微笑如何富有魅力,而我更欣○

赏的则是她的那份恬适和宁静。美妙的音乐在纷乱中使人进入宁静,优雅的文字在烦恼时使.

人获得宁静。

3通过一颗宁静的心,○使你可以超脱地看待一切,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宁静可以带来

一份惬意,宁静可以带来一种超然。宁静是一种境界。 .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划线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恬适 (2)惬意 ..

3.第③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横线上。(2分)

4.根据语境,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的语句语意连贯、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2分)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清朗 安详 融汇贯通 无精打采

(2)箫索 淳厚 不计其数 张皇失措

(1) 改为 (2) 改为

6.按要求默写(10分,每空1分)

(1) ,道阻且长。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

句是:“ , 。”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原句。)

(7)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奋发有为。请你写出

完整的一句能激励人心或者能给你人生启示的古诗文句

子: , 。

二、阅读理解(含7-20题,共34分)

(一)诗词赏析(第7题,共2分)

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锁”字可谓传神之笔,请试做赏析。(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1题。(共10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

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

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

【注释】①局促:拘束。②靧(huì):洗脸。③掠:梳掠。④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

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⑤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⑥堕(huī)事:耽误公事。⑦潇然:悠闲自在的样子。⑧恶(wū)能:怎能。

8.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 (2)觥筹交错( ) ..

(3)名之者谁( ) (4)而此地适与余近( )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 B.在乎山水之间也/局促一室之内 ....

C.日出而林霏开/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泻出于两峰之间/冷光之乍出于匣 ....

10.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1.甲、乙两文的作者出游都带着快乐的心情,但他们快乐的理由不同,说说他们分别为什

么而乐。(2分)

(三)阅读《故乡》 节选,完成12-16题。(共12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

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

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

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

话。

12.前两段文字分别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用简洁的

语言分别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润土的形象特点。(4分)

1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夜晚海边景物的描写,这一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4.“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15.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

补出来(2分)。

16.“可悲的厚障壁”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含义

是 。(2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共10分)

坚持“一件事原则”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

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

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

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

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

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

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

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

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

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

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

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

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

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

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

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

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

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

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

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

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

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

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

19.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2分)

20.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1-23小题,共6分)

21.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

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请你

说说下面这首古诗中蕴含的物候知识。(2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2.《生活新报》的广告语是:“新闻改变生活。”请从语言的角度对这则广告做简要分析。(2分)

23.本学期,我们阅读了《格列佛游记》,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

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2分)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二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中

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

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

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

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⑺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⑻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既科学准确又形象生动。请你以第⑵段中画线部分为例,具体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8分)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8分)

专栏一:【你说我说说对联】(2分)

当年美国人登月后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国国旗,美国人是何等的自豪。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也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插上一副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对联,请填写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规则;能体现国人自豪或喜悦之情)

23.对联:上联:嫦娥遥望华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栏二:【读图时代学读图】(2分)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三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四个大题,含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

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

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

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

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

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之氓(mén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

渡。④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①②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

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

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

(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四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四个大题,含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若隐若现,似

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中济:

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

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

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

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⑺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⑻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既科学准确又形象生动。请你以第⑵段中画线部分为例,具体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8分)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8分)

专栏一:【你说我说说对联】(2分)

当年美国人登月后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国国旗,美国人是何等的自豪。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也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插上一副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对联,请填写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规则;能体现国人自豪或喜悦之情)

23.对联:上联:嫦娥遥望华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栏二:【读图时代学读图】(2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24.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五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

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

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

渡。④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

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

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六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四个大题,含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若隐若现,似有似

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中济:渡到

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

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

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 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

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⑺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⑻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既科学准确又形象生动。请你以第⑵段中画线部分为例,具体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8分)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8分)

专栏一:【你说我说说对联】(2分)

当年美国人登月后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国国旗,美国人是何等的自豪。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也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插上一副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对联,请填写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规则;能体现国人自豪或喜悦之情)

23.对联:上联:嫦娥遥望华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栏二:【读图时代学读图】(2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七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四个大题,含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若隐若

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

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

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 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⑺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⑻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既科学准确又形象生动。请你以第⑵段中画线部分为例,具体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8分)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8分)

专栏一:【你说我说说对联】(2分)

当年美国人登月后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国国旗,美国人是何等的自豪。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也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插上一副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对联,请填写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规则;能体现国人自豪或喜悦之情)

23.对联:上联:嫦娥遥望华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八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年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初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四个大题,含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阅读语段完成1-2题(每题2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àn( )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朋友一个温xīn( )的字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zhuì (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qī( )凉中愈发熠熠夺目。(2分)

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横线上写上适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 (2分)

阅读语段完成3-5题(每题2分)

要心怀坦荡,a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b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明于朝,争利于事,一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c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溶为一个整体,爱能容纳溶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介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3.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4.划线a.b处有语病,请选一句进行修改。(2分)

5.划线c标点有误,请对其中一处给以改正。(2分)

6.根据提示填空。(每题一分,(4)题3分(5)题2分(6)题2分共10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它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5)春秋景色是许多诗人喜爱的话题,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摹出早春小草因雨而绿,若

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秋天却是肃杀的,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有的只是草木凋零.如(马致远《秋思》)“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连续的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2分)

(一)品读龚自珍诗《己亥杂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中,诗人怎样通过后两句来展现自己高尚的人格。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文)永①之氓(ménɡ)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

④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_ .

③吾腰千钱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④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中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货为何以

·A 以尽吾齿· 不能寻常其一氓尽力而·B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则

·D 则弛然而卧·氓咸善游永之·C 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说说“贤者能勿丧耳”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看,本文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

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7分)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得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得得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的以为(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

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带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带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象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结合课文谈谈第③段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5.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C)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第④段的划线句子(A)或者对第⑦段划线句子(B)作简要赏析。(3分)

(A)“苍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我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象烛光里的新娘。

我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你对第⑧段“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分)

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⑴经过科学家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温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时,称为超低温。

⑵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壳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时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⑶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⑷根据有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⑸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⑹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⑺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⑻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21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九
《【古诗句中的地理知识精选】》

滇池的句子形容篇十
《诗词地理》

巧用诗词设计地理综合试题

我国文学宝库中众多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诗词,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下面是笔者长期收集编辑的地理诗词综合试题,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 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 )

A.冷锋天气 B.暧锋天气 C.地形雨 D.对流雨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 )

A.极地地区 B.赤道地区 C.回归线 D.极圈附近

4.“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A.食物链关系 B.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C.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锋面雨属于( ) A.冷锋 B.暧锋 C.准静止锋 D.对流雨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 )

A.路南石林 B.桂林山水 C.杭州西湖 D.云南滇池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C.三江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D.滇南谷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

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江汉平原 D.黄淮平原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 )

A.降水垂直变化 B.热量垂直变化 C.光照垂直变化 D.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江淮地区 C.南岭一带 D.华北平原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是( )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D.华山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16.“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何处过去交通的困难( ) A.四川 B.青藏高原 C.福建 D.云贵高原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 )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壶口瀑布 D.吊水楼瀑布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 )

A.山西省 B.北京市 C.江苏省 D.浙江省

1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 )

A.台北 B.南宁 C.贵阳 D.昆明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 )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D.华山

21.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应当指( )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对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参考答案:1.C 2.B 3.B 4.C 5.C 6.C 7.B 8.A 9.B 10.D 11.D

12.D 13.C 14.B 15.C 16.C 17.B 18.C 19.D 20.C 21.D

二、综合题

(一)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

2.诗中所描述的瀑布在__________山上。该山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省。

3.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米/秒 B.140米/秒 C.200米/秒 D.1000米/秒

4.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李白 唐 浪漫主义 2.庐山 江西 3.B 4.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实践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二)读下面毛主席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从这首七律的题目和内容可以看出它记述的是__________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占领南京的时间是1949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A.淮海4月21日B.渡江4月21日C.渡江4月23日D.淮海 4月23日

2.诗句“百万雄师过大江”是说我人民解放军强渡__________,该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

A.长江 唐古拉山脉 B.黄河 巴颜喀拉山 C.长江 巴颜喀拉山 D.黄河 唐古拉山脉

3.诗中引用西楚霸王当年本来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的典故,告诫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时能起决定作用

C.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适量的积累已经达到某种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

4.这首七律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所涉及的著名城市在历史上曾称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曾建都于此的政权。

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包含了哪些哲理?

8.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C 2.A 3.D 4.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或渡江战役)。5.人民解放军一定要鼓起余勇追歼残敌,把革命斗争进行到底。6.三国时的吴国、东晋、南朝;十国时的南唐、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7.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历史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等。8.一是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靠近长江三角洲,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稳定的商品来源或广大的消费市场。二是位于长江与京沪线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居于长江下游,对外贸易方便。

(三)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35年10月的一首七律并回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欢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的“远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_______。

4.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历尽了千难万险,既要战胜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逾越前进途中的"万水千山"。列出其中著名的高山大川。

5.金沙江、大渡河地势险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6.岷山位于秦岭以南,为什么会出现“千里雪”的景观?

7.这首诗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1.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2.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致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3.会宁会师;4.①横亘于赣湘粤桂四省区之间的五岭(南岭)、大娄山、岷山、大雪山等。②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山川各举两例即可);5.金沙江、大渡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壳运动剧烈,河流下切,降水丰沛,因此水力资源丰富。6.岷山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7.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诗中所表现的红军在长征中的艰苦奋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正是由于这些精神,激励着红军将士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南宋李清照曾经叹息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祗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1.两种材料反映的相同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题中的“乌江”在今_______省境内。

2.“项王”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之亡我”,表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王”失败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项王渡过了乌江,他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吗?

5.李清照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感叹的真实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楚汉战争 安徽 2.至死执迷不悟,看不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而且具有唯心主义的天命观。3.刚愎自用,失尽人心;而其对手则注意收揽民心、重视人才,据关中富饶之地,转弱为强,项羽终至失败。4.①历史不能假设;②如果吸取历史教训,有可能东山再起。5.痛感祖国山河分裂,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心收复失地表示不满。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诗的作者_______,是我国_______代的伟大诗人。

2.作者是在黄河_______游的一个地方登高远望的。

3.前两句道出两个方位名词是_______、_______。

4.“白日依山尽”是地球_______的结果。

5.“黄河入海流”指黄河注入_______海,其发源于_______,是我国第_______长河。

6.最后两句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哲理。

参考答案:1.王之焕 唐 2.中游(因为黄河以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鹳鹊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3.西 东 4.自转 5.渤 巴颜喀拉山 二 6.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六)阅读毛泽东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回答问题:

1.“一桥飞架南北”是指当时正在兴建中的_______,时值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_______个五年计划正在执行当中。该桥的建成连接了_______、_______两条铁路,使得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运输变得畅通无阻。

2.“万里长江”全长_______千米,为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居第_______位。毛泽东同志所畅游的江段位于长江_______游的_______(城市)地区。该城市位于长江与_______交汇处,为_______省的省会。

3.毛泽东同志笔下的“高峡”指的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它自上而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更大规模的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5.试分析“高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峡出平湖”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武汉长江大桥 一 京汉 粤汉 2.6300 三 中 武汉 汉江 湖北 3.长江三峡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能极其丰富 4.葛洲坝 三峡 5.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6.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模造福于人类;价值观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七)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人间四季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唐_______,宋_______,元_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绚丽瑰宝。

2.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上,从地质构造来讲,庐山是_______,北边的长江是_______。

3.前两句诗说明了_______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4.试用哲学有关原理分析前两句诗。

参考答案:1.诗 词 曲。2.地垒 地堑。3.B。4.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特殊性的普遍性是没有的。桃花总是要开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在什么时候开,这是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开花这个普遍性,就不会有什么时候开的特殊性;同理,没有什么时候开花的特殊性,就没有开花的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人们经常生活在平地中,对三月开桃花习以为常,认为是普遍性,四月桃花开很少见,认为是特殊性。但对一个终年生活在庐山的人来说,桃花四月开花是普遍性,其它则是特殊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5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