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

| 体育硕士 |

【www.guakaob.com--体育硕士】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一)
《我校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看法与现状的调查分析》

我校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看法与现状的调查分析

刘平辉 2001.11

1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调查研究分析得知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看法与现状,从而直观体现与全

面了解我校体育工作的社会影响与寻求今后我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对象 ,

我校一至六年级共14个班的789名学生的家长。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法

1.3.2 常规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有较正确的看法

统计发现,83.6%的学生家长都认为: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更多的是能培养小孩的刻苦精神与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起到健身、娱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此看法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家长切身体会与正确舆论的导向所至,这成为家长支持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我校与学生家庭自身客观条件较差,但不影响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支持

我校是所新建的乡镇小学,各种基建尚未完工,整个学校由一幢教学楼兼办公楼,一个200米六道的田径兼足球场及一块占地约600平方米的空地组成。室外活动固定器械仅有三副高低杠、两副双杠、两副爬梯及一副爬杆与两个简易篮球架,而我校有近800个学生,相对而言提供给学生的活动场地与器械较少。学生家庭大多为农村家庭,收入相对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支持。据统计我校家长会带子女去锻炼的占肋.2%(含偶而去的在内),从未带子女去锻炼的占19.8%,另为小孩购置过体育器材的有65.8%,正在考虑中的占13.1%,有这种想法但受经济限制的占11.7%,未曾想过的占9.8%。分析认为,未带小孩去锻炼过的与没为小孩购置器材的大多是受其职业特点与经济限制所造成的,亦有部分家长是无此意识,而从整体看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端正的。这就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先决条件。

2.3 家长对子女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整体呈平衡状态

在为子女选择终身体育锻炼项目中家长的选择不一,但亦较集中于我校现有展开的一些业余训练项目中选择。棋类、羽毛球、球类、田径的中长跑这些项目人数相对多,且人数相对平均,而田径的其他项目及其它类相对少。女生与男生的选择又呈不同,女生大多选择一些力量练习较小,正面对抗强度较少的非大运动量的项目,如棋类、羽毛球;男生则相对集中于球类,可见男女性别的差异与其终身体育项目选择的差异,其它项目选择人数少缘由器材、场地的要求较高和开展的群众性不够广泛。终身体育项目的选择平衡,直观地体现了我

校体育工作的社会影响性及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亦表现·厂今后我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良好趋势。

2.4 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关系

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家长的支持。我校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了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反过来因为学校体育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亦对家长的支持起到—厂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取得与家长的支持是相互促进、息息相关的。

2.5 家长支持子女参与体育锻炼良好氛围形成的原因

现今我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正确的要求一般都尽力满足,家长支持体育锻炼良好氛围的形成,除因家长自身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外,亦因为子女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如天生的好动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我校的棋类、羽毛球水平较高,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吸引着喜爱棋类、羽毛球的学生投身到自己喜爱的项目当中去,校体育组,少先队大队每年定期举办运动会、球赛,这几项比赛是传统项目,因而在学生中影响相当大,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加入锻炼身体的行列之中,我校教师大部分能进行锻炼,参加比赛,教师良好的作风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学校领导的重视与良好的舆论导向亦为学生参加锻炼起到了督导与支持作用。

以上分析表明我校学生家长对子女锻炼身体的兴趣和动机的支持

富有明显的社会性,服务于生活及目标。

3 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主观因素的制约

学生家长文化层次不一,部分家长受错误舆论导向的影响,对锻炼身体的态度不够端正,主观上不支持或觉得无所谓。这些观念是长期形成的,受其自身多种素质的影响,如要纠正较难。

3.2 现存的客观环境降低高年级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另一形式——业余训练的支持,越往高年级,支持子女参加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的家长越少,尤其是五六年级。分析了解认为主要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而家长在主观上不能够认识业余训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只偏面地认为业余训练会占用学习的时间。这种状况主要是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所致。

3.3 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硬件的要求与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不平衡 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家长逐渐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作用,同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也逐渐升高。从问卷中发现不少家长要求我校建室内体育馆、游泳池,开设武术培训班、游泳培训班,且要求指导老师要获得一定的等级。而事实上这些硬件的增设与我校现有能力是不相符的。

3.4 小部分学生家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身体锻炼

如家庭影院的通宵开放,家长通宵达旦地打牌、摸麻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直接打乱学生的生物钟,破坏了其生活规律,影响了锻炼的时间与效果。

4 建议 ’

4.1 利用宣传工具,形成“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2 多方面创造开展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硬件的合理要求。

4.3 加强我校体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以提高社会影响力,建立我校的班主任体育指导员体制。

4.4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的宣传与实施。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二)
《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家长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家长因素分析

西丽小学

潘嘉禧 陈晓童 陈雨桐 孙婉青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方法对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家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对三维健康观的认识不足,很大一部分家长还停留在“身体无病就是健康”这种陈旧观念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运动,最不喜欢的是补课,充分说明小学生非常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是值得学校和家长引起重视的问题;体育课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绝大部分家长支持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但陪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很少;家长对学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认为不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并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锻炼 家长

根据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已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于2007年4月29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启动“中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研究成为焦点问题。当前国内以及海南对学校体育的研究局限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教学方面。忽视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研究,或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针对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分析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时,更是忽略了对家长因素的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问卷、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家长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家长影响因素,提出建议和改善对策,为学校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西丽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及家长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因素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

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发放关于影响西丽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94%,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98%。

4、数理统计法

用百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分析

表1 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

从表1中可看出家长对于健康知识“非常了解”和“很了解”的很少,只占总数的21.33%;了解程度“一般”的比重较大;“不了解”和觉得“没必要了解”的人数很多,占了总数的22.66%。说明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不够,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给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学校开展体育锻炼造成很大的阻力。

2、小学生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知程度分析

表2 小学生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知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从表2中分家长对于健

康地认识还限于“生理健康”这一陈旧的观念,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两个重要的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仅仅有4.89%的家长认识到并且接受健康的三维观。说明家长没有完全理解健康的定义。

3、 学生爱好情况分析

学生爱好情况调查统计

你平时最喜欢做的事 上网 运动(游戏) 音乐 看书 补课 其他

人数 55 85 5 11 2 8

百分比(%) 33.03% 51.11% 3.11% 6.51% 1.03% 5.19%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中,运动所占的比重较大,排在首位,其次是上网、其他、看书、音乐,最后是补课,说明这一学段的小学生较为喜欢运动,并且符合孩子的天性,这就为学校做好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和基础。而补课排在最后,且所占的百分率非常低,仅占了全部的1.03%,充分说明小学生非常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是值得学校和家长引起重视的问题。

4、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情况分析

表5 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情况调查统计表(多选)

项目 语文 英语 体育 数学 思想品德 科学 自然 音乐 美术

人数 36 5 84 17 3 7 8 3 3

百分比 21.94 3.12 50.72 10.00 1.69 4.46 4.85 1.63 1.59

由表5可知,当代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体育课,这一点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说明小学生非常喜欢娱乐和玩耍,讨厌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和枯燥乏味的教室,把体育课作为消遣放松身心的首选课程。由此可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学生生理与精神的负担,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在促进小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兴趣与学习动力有较大的作用。

5、家长对孩子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分析

表6 家长对是否同意孩子每天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调查表

由表6可有92.88%的

家长同意孩子每

天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仅有很少一部分家长不同意孩子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说明绝大部分家长支持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这也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6、家长对科学的锻炼方法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认知情况分析

表7 家长对科学的锻炼方法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认知情况调查表

由表7我们“科学的锻炼方法对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个观点已经被绝大多家长所接受(占总人数的96.01%),只有少数的家长还没有完全接受“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这种观点(占总人数的4.00%)。说明家长支持小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

7、家长陪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表8 是否陪同孩子参加锻炼调查表

家长陪伴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小学

生参与体育锻

炼的积极性,使其在快乐中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使身心健康。从表6我们可以看到,经常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人数仅仅占了9.48%,没有、基本没有、很少和有时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家长人数占到了90.52%,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对健康的三维观认识不够,“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陈旧观念还被许多家长接受。应采用家长学校、墙报和讲座的形式加强家长对健康知识和现代健康理念的教育,让家长提高认识,更关注孩子健康问题,成为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促进者。

2、学生在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中,运动排在首位;最喜欢的课程是体育课。

3、大部分家长支持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但是,陪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占了小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把对孩子的关爱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中去。

4、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不能很好的对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给予指导。应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并加强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确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5、 学校要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组织专家和骨干体育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切实保障学生的锻炼时间和提高锻炼效果。

6、学校领导要端正态度,落实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保证体育锻炼时间不被挤压和占用。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三)
《浅谈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浅谈新时期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

牟平高职 刘克芬

现代教育告诉我们,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各种力量和谐一致地配合行动。其中,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它具有其他教育力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里,家长和教师的目标都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由于双方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互相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有的是因为教学、教育过程中缺乏运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和自责,而轻率地指责对方;有的是对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要求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有的是因为教师和家长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孩子的理解和感情色彩不一样而发生的矛盾等等。因此,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对于教育学生、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中,教师应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以利于同学和家长建立健康的合作关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那么,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教师必须以平等公正为原则,尊重学生家长。教师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家长同样千差万别,无论对于什么样的家长,或工人、或农民、或知识分子、或领导干部,或脾气好的、或性格暴的,或关系近的、或关系远的,教师都应平等公正、一视同仁、以礼相待。教师不能对家长采取命令的态度,也不能对家长采取迁就的态度,只能以教师的威望与家长建立平等合理的关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和家长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批评要慎重、中肯,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情感。尊重学生家长应该做到:

⑴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要不说侮辱学生家长的话,更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隔阂和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并最终将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的有效度。

⑵尊重学生家长不仅教师本人要身体力行,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事实证明,教师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不但可以提高家长的威信和作用,增强家长教育学生的力量,而且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对自己又是那样尊敬时,就会衷心地感谢教师。其结果,教师和家长就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产生共同语言,统一对学生的教育。

??? ⑶尊重学生家长,教师还要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都不可能在工作中不出差错。因此,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或教师本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注意向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学习,把他们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学过来,用于改善自己的工作,增强自己的社会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使同学生家长的联系或交往变成自己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的课堂,锻炼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一个渠道。

二、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做学生家庭的朋友。只有当双方乐意相会并且相互之间能够真诚地交换在教育上的想法和“秘密”时,才能说得上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家长把关于自己孩子在家中的秘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知道的那种秘密,信赖地告诉教师,这个教师感受到了巨大的道德上的满足,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已成了这个家庭的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家庭的朋友,就要与家长取得最密切的、经常而认真的联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请进来。这种方式可以为集体请进来和个别请进来

两种方式。其中集体请进来的形式适用于研究学生的共性问题,或召开座谈会、或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等,学校和教师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而个别请进来的方式往往在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走出去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利于学生家长多看看学校,多了解学校,密切同学校的联系,支持学校的工作。

⑵走出去。教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除可以请家长来学校的办法外,也可以用教师走出去的办法——家访。这是教师同学生家长联系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最辛苦、最花心血的一项工作,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家访的目的是深入地了解学生,以期更有的放矢,有效地教育学生。家访时要注意运用辩证的方法,指出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既要使家长对教育子女有信心,又使家长懂得教育子女的艰苦性,从而取得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与协助,达到促进学生进步的目的。

⑶电话或书信方式。有的情况下,教师走出去或请学生家长来都不方便时,教师可用电话或书信方式同学生家长联系。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且省时省力,高效快捷,不会给教师和家长带来多大的不便,但不易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等,也不能使学生的重大问题得到解决。 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可以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孩子所在的集体,了解孩子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使教师不仅可以真正地达到教育目的,还可以与学生家长之间形成终生的友谊。

三、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办法。这是教师应尽的道德责任,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大部分学生家长很少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和训练。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崇尚传统的教

育观点,拘泥于传达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动辄拳脚相加;有的父母教育不一致,一方严格管教,一方偏袒护短;有的封建意识严重,自己说了算,对孩子极不尊重;有的要求孩子上大学,考研究生、留学,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依从;有的把孩子看成“小皇帝”,过分溺爱、百般依赖等等。对于这些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介绍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使他们明确教育目的、原则和方法;要推广各种普及性的教育科学书籍、报刊、杂志,使学生家长提高有关教育的知识和水平;要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他们改善教育子女的不适当形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如条件许可,还可开办“家长学校”,利用业余时间给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经验。

教师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需要,而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是新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只有充分发挥这一纽带作用,才能使学校调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才能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四)
《“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看法”调查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李文岩

所在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目 录

第一部分 调查目的 -----------------------------------3 第二部分 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取样范围 ---------------3 第三部分 数据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3

一、 数据统计结果 --------------------------------3

二、 数据分析与讨论 ------------------------------6

1. 家长对睡眠问题的看法 -----------------------------------6

2. 家长对作业问题的看法 -----------------------------------8

3. 家长对学习负担影响身心健康的看法 -----------------------11

4. 家长对课外辅导班或家教的看法 ---------------------------14

5. 家长对课外辅导资料和练习册的看法 -----------------------16

6. 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 -----------------------------------17

7. 家长对学习负担的综合看法 -------------------------------18 第四部分 结论 --------------------------------------19 第五部分 家长的建议 --------------------------------19 附录

1. 访谈记录汇总(小学部分)-----------------------------------21 访谈记录汇总(初中部分)-----------------------------------26 访谈记录汇总(高中部分)-----------------------------------36

2. 调查问卷 (预研究)----------------------------------------43

3. 调查问卷 --------------------------------------------------44

4.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总表 --------------------------------------46

5.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小学样本)-------------------------------47

6.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初中样本)-------------------------------48

7.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高中样本)-------------------------------49

第一部分 调查目的

为了对中小学学习负担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本研究着重对家长调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征求家长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建议,以便发现问题,为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 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取样范围

1.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北京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先用定性研究方法做预研究,问卷设计开放性问题,取样本100份,与访谈相结合,收集中小学生家长对学习负担的看法。通过对预研究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为调查问卷设计了19道选择题,做定量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Word程序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建议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内容:问卷包括基本情况、19道选择题和建议三部分。基本情况包括孩子所在年级、区域、学校性质(即普通校还是重点校等),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19道选择题涉及家长对睡眠时间、作业量、娱乐和锻炼时间、课外辅导班或家教、课外辅导资料和练习册、考试频率和排名等的看法,家长对孩子学历的期望值以及家长对学习负担的综合看法。共发放问卷1400份,小学家长400份、初中、高中家长共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7份,其中,小学家长问卷328份,初中家长问卷533份,高中家长问卷 446份。回收率为93%。访谈纪录和问卷中建议整理共426条,其中小学97条,初中209条,高中120条。

3.取样范围:样本覆盖北京城区、远郊区县、农村,包括重点校、普通校以及民办校的学生家长。

第三部分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统计数据结果:

1. 您孩子每天早晨的上学时间是

2. 您孩子每天晚上的就寝时间是

3. 您认为您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

A. 是

4. 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5. 您认为您孩子的作业量

A. 少

6. 您孩子需要完成的重复性、惩罚性、抄写作业量

A. 少

7. 您认为重复性、惩罚性、抄写作业是否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A. 是

8. 您孩子每天放学后玩或锻炼身体有多长时间?

9. 您认为孩子用于玩或锻炼身体的时间

A. 少

10. 您认为孩子的视力与学习负担有关吗?

A. 有

11. 您孩子参加哪些课外文化课辅导班或请家教?

12. 您认为这些补习或辅导班是否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A. 是

13. 您孩子学校是否统一购买辅导资料、练习册?有几种?

14. 您是否给孩子或孩子自己购买辅导资料、习题集?有几种

15. 您认为课外辅导资料、习题集是否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A.

16. 您对孩子的学历期望

17. 您认为考试频繁是否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A.

18. 您认为考试排名是否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五)
《给九年级学生家长的建议和希望》

给九年级学生家长的建议和希望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家长们应该明确抓好九年级的工作,单靠教师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多地需要家长的关心、支持与配合。可以说在学习上,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关键是学生学不学的问题,任何一个同学只要想学习好,都能成功,学生学不学的关键在于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爱不爱学习,思想能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这个学习的观念同时也需要家长来给学生灌输。可以说学生读书的好坏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那么,面对孩子紧张的九年级学习生活,家长应注意哪些教育问题呢?下面我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一、密切关注形式把握动向趋势

在九年级这一年,孩子平时忙于各科学习,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多关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每年都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学校了解不够,导致孩子上学后,又觉得学校不适合,只得转学。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家长要留意参加,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实地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各个区县一般会对九年级学生的成绩进行全区排名,分析出上一高 、一般高中的大概分数。家长要及时关注这次排名信息,准确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以便选择志愿时正确定位。此外,孩子学习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间看课外读物,家长平时读书看报时,还可帮孩子搜集作文素材。

二、制定合理计划结合实际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间产生差距是难免的。九年级家长不要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而要多花精力帮孩子分析还有哪些提升空间。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每次考试,无论成绩高低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对下一步的升学目标有个清醒的认识。 九年级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既要有总体计划,又要有各个阶段的小计划。计划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家长还要花时间帮孩子找出薄弱科目。中考5科中,孩子哪门最弱,家长都要通过与孩子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孩子的薄弱科目,家长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想办法帮孩子补上。

三、创造良好环境督促孩子学习

九年级家长晚上要尽量早回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养成限时练习的习惯,监督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如果孩子平时就把练习当作考试,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利于中考时正常发挥。 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巩固,家长要不断督促、检查。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边玩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平时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老师讲过的试卷是否能及时订正并整理错题。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阅读的时候,教给他们读、想、查、摘、记的方法。此外,每过一个阶段,家长最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

四、关注考生情绪做好心理医生

面对紧张的九年级生活,家长的紧张有时不亚于孩子。相关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紧张,要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 到了九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情绪也常常有所波动。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九年级家长过来人韩女士说,九年级这一年是孩子和家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时期,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韩女士的女儿刚上九年级时,总和她“顶着干”,让做什么偏不做什么。韩女士想让女儿上重点高中,可女儿的目标是去一所中职校。后来,韩女士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转变了态度,开始征求女儿的意见,自己只是提建议。没想到,这样一来,女儿反而同意她的建议,甚至主动征求起她的意见来。 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九年级阶段,家长要学会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在紧张的九年级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在九年级阶段,孩子可能会紧张焦虑,或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丧失信心,家长需适时给孩子鼓励,和孩子交流。与孩子沟通时,家长的态度要温和真诚,千万不要居高临下,用责备、质问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更不能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那样只能使矛盾激化,既解决不了问题,又加深了彼此的隔阂。在选择学校等问题上,家长不要过分包办,可以替孩子搜集学校信息,给孩子提建议,不要以生硬的方式代替孩子做决定,要循循善诱。

五、勿忘锻炼身体加强体育运动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习忙碌紧张的现实,相关教师认为,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坚持锻炼身体。面对九年级紧张的学习,不少家长认为九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舍得让孩子多花时间锻炼身体。陈明有时周末约同学打羽毛球,可还没等走出家门,妈妈就大喊:“都上九年级了,还玩羽毛球!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做几

道数学题,哪怕背几个单词也好啊!”据了解,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自1984年起,组织了4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20多年来我国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加不少,但爆发力、力量、肺活量、耐力等体能素质指标呈连续下降趋势,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率连续呈上升趋势,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低龄化现象。

有关专家认为学生体质差,也会影响中考成绩。去年班上有个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免体育测试,中考时,恰恰因少了2分没有被理想的高中录取。如果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中考文化成绩想加1分很难,如果学生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体育测试加1分会简单得多。 九年级学生在抓紧学习的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会对学习有促进。家长不要认为体育锻炼占用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当运动中枢神经兴奋的时候,学习中枢神经可以得到放松。因此,家长平时要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保证每天足够的运动量。

六、做一个称职的后勤部长

在出谋划策之前,家长们首先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在最后的冲锋陷阵之前,补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好的营养才能保证好的身体,只有好的身体才能保证考试的良好的发挥。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怎样安排孩子的饮食,做一个称职的后勤部长,这里给出了一些建议:早餐不可缺主食。九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紧张,有的家长早上来不及就给点儿钱让孩子自己买早点凑合,有的甚至就允许孩子不吃了。营养专家刘春光说,不吃早餐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家长不管早上

有多忙,一定要为孩子准备早餐。营养丰富,才能保证孩子一上午学习所需的能量。 有的家长习惯早上给孩子吃一个鸡蛋加牛奶,方便、好做。对此,刘春光说,鸡蛋和牛奶只能提供蛋白质,却没有碳水化合物。大脑活动的能量于碳水化合物,孩子早餐一定要吃些主食,如馒头、面包等。家长准备的早餐最好要有蔬菜。蔬菜属于碱性食物,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不仅可以增强考生食欲,补充维生素,还能减轻考生的疲劳感。家长还要准备一些水果,如果孩子不习惯早餐时吃,可带一个水果在上午课间吃。水果的花样也要多变。

七、均衡营养适时加餐

九年级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高,加上这一时期考生学习压力较大,所以给孩子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不可过量,平衡膳食很重要。家长给孩子准备食物要做到食物多样,除了谷类、肉类、蛋和奶,还要吃蔬菜和水果,不一样的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家长在原料选择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鱼、肉、蛋、青菜合理搭配。在烹饪时,尽量不要用煎、炸的方式,做一些口味清淡的菜肴。家长还要保证孩子每天按时吃 饭,有的家长下班早,做饭就早;下班晚了,开饭就晚,这样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九年级阶段孩子比较辛苦,能量的

消耗会比平时大,家长可适当给孩子加餐。上午10点或晚上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食物。白天的加餐一杯牛奶就行,晚上的加餐要看情况,如果临睡前加餐,要尽量少吃淀粉类的食物,以防肥胖。

八、考生补养慎买保健品

九、 有的家长听说某些保健品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就大量买给孩子吃,这完全没必要。有的家长给孩子购买蛋白粉,其实只要孩子正常就餐,完全不用补充蛋白质,过量的蛋白质还会损伤肾脏。目前市场上不少保健营养品夸大宣传,且价格不菲,家长不要跟风购买,只要给孩子挑选好食物,注意粗细、荤素等搭配就行。

十、关注考生情绪做好心理医生

面对紧张的初三生活,家长的紧张有时不亚于孩子。相关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紧张,要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

到了初三,孩子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情绪也常常有所波动。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初三家长过来人韩女士说,初三这一年是孩子和家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时期,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韩女士的女儿刚上初三时,总和她“顶着干”,让做什么偏不做什么。韩女士想让女儿上重点高中,可女儿的目标是去一所中职校。后来,韩女士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转变了态度,开始征求女儿的意见,自己只是提建议。没想到,这样一来,女儿反而同意她的建议,甚至主动征求起她的意见来。

初三阶段,家长要学会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在初三阶段,孩子可能会紧张焦虑,或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丧失信心,家长需适时给孩子鼓励,和孩子交流。与孩子沟通时,家长的态度要温和真诚,千万不要居高临下,用责备、质问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更不能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那样只能使矛盾激化,既解决不了问题,又加深了彼此的隔阂。在选择学校等问题上,家长不要过分包办,可以替孩子搜集学校信息,给孩子提建议,不要以生硬的方式代替孩子做决定,要循循善诱。

十一、勿忘锻炼身体加强体育运动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习忙碌紧张的现实,相关教师认为,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坚持锻炼身体。

面对初三紧张的学习,不少家长认为初三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舍得让孩子多花时间锻炼身体。陈明有时周末约同学打羽毛球,可还没等走出家门,妈妈就大喊:“都上初三了,还玩羽毛球!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哪怕背几个单词也好啊!”

十二,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让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阶段,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一味责骂只会让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家长最好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十三,切忌期望过高

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580分”、“一定要上西工大附中”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十四,切忌唠叨

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你有这唠叨的功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松一下。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六)
《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案例》

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案例

下裴小学 张凤琴 15135351932

小伟是名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他很爱运动,并且活泼可爱,但在他妈妈眼中,小伟却是一个不敢和人交往的孩子。在上课时,小伟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并对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仇恨,他说自己尤其厌恶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他经常在语文课上故意捣乱的原因。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伟的父母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情况与老师沟通,结果反让老师对小伟的异常表现更加反感。

案例分析:

教育心理专家与小伟沟通后,发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成熟、很有主见的孩子。在小伟的内心,他非常希望能通过校外的自主学习使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显著提高,好让老师对他另眼相看。

当孩子在学校因老师的管教而受到打击,表现出焦躁、愤恨的情绪时,家长不应急躁,既不能不问缘由对孩子横加斥责,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起在背后数落老师的错误,这样都会使孩子在心里更加增长对老师的仇恨。家长应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在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找回自信,也可以为他找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拓展。

家长曹兆启是市健康小学二年一班学生曹某的爷爷,这个孩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把这家作为重点家访对象之一。谈到老师到家里第一次家访的情景,曹爷爷说:“从未想到老师会来到我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对孩子家中的表现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老师和家长更容易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更有助于这个家庭特殊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四年学生刘子健的妈妈杨女士是个典型的“严母”,平日,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以“挖苦”“打击”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你什么也不行”、“没有任何优点”是她的口头禅,连班主任姚远志老师通知要做家访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一定犯错了。”孩子委屈的告诉她,自己是作为班级的特长生被家访时,杨女士还不屑地说:“声乐、钢琴都水平一般,这算什么特长生。”当老师真正到家里家访时,告诉她刘子健是班级的文艺骨干,性格开朗,很有组织能力的时候,杨女士困惑了,“他真的很优秀,我怎么平时不觉得呢?”姚老师经过与她沟通交流,终于让杨女士“开窍”了。杨女士告诉记者,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可开心了,也越来越爱和自己沟通了,感到很开心。“我平日不习惯到学校找老师,是家访让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杨女士由衷的表示。

在没有成为教师之前, 我认为一名好教师就是教学能手, 就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自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渐渐明白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 还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但是, 现在不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有一条还有待跨越的沟壑,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遇到难题, 还是习惯性地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家长身上,教师请家长到校不是交流、沟通, 而是“告状”、甚至训斥, 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惧意”,甚至是“敌意”,因此进而生出抵触情绪的也有很多。

那么, 教师应如何消除家长的“惧意” 、与家长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呢? 首先, 作为老师应当放下“架子”, 有的老师可能要问, 老师有“架子”吗? 有的, 以我所见, 当我们面对学生家长时,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端起自已的“架子”,把家长也当成了学生, 这时家长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对老师也诚惶诚恐起来,为了孩子也只好“委曲求全”了。其实有很多学生家长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但是他们在自己孩子的老师面前,有时侯完全就像一位小学生面对自己的老师。

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 在本单位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领导,但当他面对孩子的老师, 被问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时,他竟毫不犹豫地说“一切都听老师的”。当我与他开诚布公的谈起他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竟然感动不已。后来他才坦然的告诉:自从孩子上学,由于孩子的成绩不好,自己从来就没少受过孩子老师的训斥,他说自己今生最惧怕的就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我觉得这位家长的话可能对老师有一点误解,也肯定是出于一种无奈,但是他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说明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改正,那就是我们老师应当要放下“架子”,面对家长,我们应当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沟通, 少一些吩咐,多一些建议。应当把学生家长当成朋友,诤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对其孩子的教育,不能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听我的。”

其次,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的“迁就”孩子, 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面对老师, 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 完全没有一点诚意,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另外,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其实,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老师与家长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家长也拿出自己的沟通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家长对学生锻炼情况对比(七)
《浅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

浅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

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自己。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我们班的班训是“诚实、守信、自觉、认真”;目标是“各尽所能,全面发展”;每人每星期坚持写一篇周记;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可交换阅读)坚持每天抽时间阅读„„等等。并且,讲话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让家长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只有家长足够的信任了自己,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配合了。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营造宽松的气氛,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自己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一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三、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

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初一时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隔壁镇,由于路程远所以住宿,但他比较娇气,总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读书了,而家长比较疼爱他,就也想帮他转学。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家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离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然后跟他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接受并采纳了我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终于适应了学校住宿生活,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家长很开心对老师表示感谢。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小学就总是被老师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个学期安排在六楼,第二个学期安排在五楼,就打电话给我说:“你们学校怎么搞的,交同样的钱,别的孩子就在二楼三楼,我的孩子就住这么高,我每次来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长投诉,你们校长的电话是多少?„„”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长不理解就很大意见。我先听她说完,并对她既要工作又这么远来看孩子还要上这么多层楼确实很累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解释学校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等等。这样,家长终于理解而不再投诉了。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浏览 (812) 评论 (2)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26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