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会计硕士】
《企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和财税处理》
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第一篇
002企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和财税处理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每个季度基本会发生一笔银行利息收入,别小看这笔收入,会计分录还值得去研究。
一、银行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分为手工账和财务软件账。两个方法的结果一致,但是如果财务软件记账的话则大有差别。
二、手工账利息收入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
三、财务软件记账利息收入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蓝字)
借:财务费用——利息 (红字)
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财务软件记账,月末得把损益类的都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手续费支付时都是在借方的,为了方便结转,所以利息收入做成红字。{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如果将利息收入做成贷方的会计分录,则会导致月末财务费用贷方无法结转,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对不上。这是财务软件设置的问题。
月末结转的时候的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 财务费用
原创文章,转发请注明:
作者:霹雳小王子,静夜思会计博客首发
静夜思博客专注于分享会计知识,财税经验等。再一次推出的财税系列文章,希望各位会计同行多多关注。
本系列文章《会计分录大全与财税知识详解》,当然不是包括所有的会计分录,而是集中会计人经常接触到的会计分录,先是进行会计分录说明,然后再联系相关的税务知识,使会计人更加懂得如何进行财税结合,减少税务风险,在会计行业更加得心应手。
《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第二篇
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不带息{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①收到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进)
②到期收回票面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①开出票据支付货款或应付款时
借:原 材料/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增(销)
贷:应付票据(面值)
②到期支付票据存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带 息
①收到应收票据处理,同上
②期中、年末计息{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借:应收票据{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贷:财务费用
③到期兑现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余下期限的利息)
应收票据(面值+已提利息)
① 开票与手续费处理,同上②年中、年末计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票据
② 票据到期支付本息
借:应付票据 (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未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其他事项
汇票到期,承兑人违 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收款企业作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贴现{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借: 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财务费用】注:若票据到期,承兑人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
将其退回给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该 企业划款,该企业将票据本息转作“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票据到期值)贷:银行账款(票据到期值)
若申请贴现企业银行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将 其转作逾期贷款处理:借:应收账款(票据到期值) 贷:短期借款
转让(如换取物资)
借:在 途物资 / 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进)
贷:应收票据借/贷:银行存款(差额部分)
承兑人到期无力支付款项时
借: 应付票据(账面余额)
贷:应付账款注:以后又补付时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账款
银行 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付款时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注:对5/10000的罚息的处理借:财务费用贷:银 行存款{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溢价为例) 事项 债权人(投资者) 债务人(发行人)
购买/发 行
借:长期债券投资-可转券投资-债券面值 长期债券投资-可转券投资-溢价
贷:银行存款
借:银 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可转券–面值应付债券–可转券–溢价
按年计提利息
借:长期债券投 资-可转券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注:转股日尚未确认的利息处理同上
借: 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券–溢价
贷:应付债券–可转券–应计利息
转换:{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贷:长期债券投资-可转券投资-债券面值长期债券投资-可转券投资-溢价长期债券投资-可转券投资-应计利息
注: 以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全额转作投资
借:应付债券–可转券–面值应付债券–可转券–溢价 应付债券–可转券–应计利息 贷:股 本(股份面值总额) 现金(不足转换1股部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注:转换的股份数,必须是应付债券的面值(而不是帐面价值)除以换股 率;转换为股份时,不会产生损益。 购买或发行时,溢价与面值总是同方向的
事项 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券
投资时或收到发行债券款
借: 长期债权投资–债投–面值 长期债权投资–债投–溢价长期债权投资–债投–应计利息投资收益-长债券费用摊销(费用小)长期债权投资–债投–债券费用(大)应收利息(已到期尚未领 取)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注:支付的债券发行费、印刷费等辅助费用,冻结利息收入作为溢价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注:计入投资成本的相关费用,于债券 持有期内确认利息收入时分期直线摊销 摊销 直线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投–应计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投–溢价(平 摊) 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应付债券-债券溢价(平摊)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实 际利率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投–应计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投–溢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上期债券账面 值*实际利率)最后一期:投资收益=利息总额-溢价总额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上期债券账面值*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债券,计入“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第三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
贷:银行存款 2089{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
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收利息怎么做分录}
投资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2072.56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 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2072.56元为基础了。
到了下一期末,我们再记录利息收入时的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100 (还是票面利息,各期都是一样的,就是应收到的)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0(100—82.90)
投资收益 82.90 (2072.56×4%=82.9024,这里出现了四舍五入的尾差) 这样又收回本金17.10,摊余成本为2055.46(2072.56—17.10),下期以此为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以此类摊:第三期应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2.22=17.78元,摊余成本为2037.68(2055.46—17.78);
第四期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1.51=18.49,摊余成本为2019.19(2037.68—18.49)
最后一期原则上也是用以上方法进行,但为了避免四舍五入形成的误差,不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而是用倒挤法进行调整,将剩下的未调整完的一次调整完,即89—16.44—17.10—17.78—18.49=19.19,也可以将2019.19中的19.19调整完即可。
对于摊余成本的确定,我给大家一个通用的公式:(适用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友情提示:此公式同样适用于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中的数据位置不要变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