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会计硕士】
《医保社保个税代扣会计分录》
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第一篇
我公司原来的会计做的关于工资、社保、个税的分录如下:
1、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代扣个人)
银行存款(实际付的工资)
2、社保
借:应付工资-社保(公司交纳五险)
其他应付款-社保(代扣个人)
贷:银行存款
3、个税
交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个税(代扣)
贷:银行存款
收回时(只是空做一笔分录)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个税
假设企业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是2 000元,其中包括单位承担的社保费用为100元,职工承担的200元的社保费用,还有20元的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如下: 1 企业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 900
社会保险费 100
2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2 000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68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
其他应付款 300
企业支付当月社保费:
借:其他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计提和发放可以合并做到一个凭证上,反正是外帐,给别人看的.
列如:企业计提的职工薪酬是38800,其中管理11500,销售4400,生产22900.另外其中员工自己承担的社保是643.52,医疗保险是160.88,失业保险80.44,个人所得税22.88.那么做凭证就是:
借:管理费用 工资 11500
销售费用 工资 4400
生产成本 基本成产成本 工资 22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资 229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资 22900
贷:其他应付款 员工社保 643.52
其他应付款 员工失业保险 80.44
其他应付款 员工医疗保险 160.88
应交税金 应交个人所得税 22.88
库存现金 37892.28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职工养老失业金
其他应收款-职工住房公积金
其他应交款-人民教育基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税
银行存款
假设企业职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为3000元,津贴为200元,单位负担社保为300元,职员个人承担200元的社保,还有100元的个人所得税;
1.计提时
:
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3200
- 社保(单位负担)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3200
社保(单位负担)300{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3200
单位负担社保300
贷:银行存款 2900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0
其他应付款-单位负担社保 300
-个人负担社保 200
3.缴纳个税及社保时: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0
其他应付款-单位负担社保 300
-个人负担社保 200
贷:银行存款 600
结论:
1.单位负担部分社保300元应该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个人部分不计入成本费用。
2.计提工资为3500元,个人实际可拿到现金工资为2900元。
3.单位要代扣个税100元及个人负担社保200元。
《月末会计的计提、结转分录&计提工资社保的账务处理》
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第二篇
月末会计的计提、结转分录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交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1、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2、发放工资时,要代扣个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库存现金
3、企业负担保险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
4、上缴保险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
借: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企业)
贷:银行存款{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工资、社保、个税的计提与发生的会计处理问题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等费用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生育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工伤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其他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2、分配个人承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个人)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3、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个人)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贷:银行存款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生育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工伤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其他保险(单位)
贷:银行存款等
1、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e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e
2、工资发放
(1)扣回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c+d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社保 c
——个人承担公积金 d
(2)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e-(c+d)
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f
贷:现金/银行存款 e-(c+d)-f
3、缴纳社保费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承担部分) a
——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b
其他付收款——个人承担社保 c
——个人承担公积金 d
贷:现金/银行存款 a+b+c+d
4、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f
贷:现金/银行存款 f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是在发放工资时代扣的,提取时无需代扣分录。
例一:由公司在本地缴纳社保:
XX部门XX人XX月,应发工资3000,公司代扣社保个人部分150,代扣个税60,实发2790,公司承担保险300,缴纳至社保局共450。
⑴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3000 辅助核算:部门核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贷:银行存款 2790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6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XX人 15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⑵缴纳社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养老保险 300(本例不细分)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医疗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失业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工伤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生育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其他应收款-XX人 15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贷:银行存款 450
⑶结转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保 300 辅助核算:部门核算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 300(本例不细分)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医疗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失业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工伤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生育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⑷缴纳个税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6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贷:银行存款 60
例二:员工在外地缴纳社保情况:
⑴第一次凭外地个人社保缴纳证明材料,数据同上,至财务报销公司该承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 300(本例不细分)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医疗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失业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工伤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生育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贷:现金 300
(2)当年以后月份,人力资源部以同样数据核算(后有变动可凭证明材料调整)
XX部门XX人XX月,应发工资3000,公司承担社保300,代扣个税依然为60,实发3240。
①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3000 辅助核算:部门核算
管理费用-社保 300 辅助核算:部门核算{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 300(本例不细分)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医疗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失业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工伤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生育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②发放工资及社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 300(本例不细分)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医疗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失业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工伤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生育保险 辅助核算:个人核算
贷:银行存款 3240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60
玉晓春蕲有限公司,有职工300名;其中:一线生产人员为200名,一线辅管人员为20名,总部管理人员为50名,销售人员为30名。该公司与劳动者原订立了全员劳动合同,未发生人员变动。2010年6月,假定该公司按当地人均薪金基数1100元计算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假定应缴比例为28%,其中:单位缴费20%(17%划入统筹金,3%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8%,其计算及相关账务处理如下:.缴费的计算 (1)月度缴费基数:1100×300=330,000.00(元)(2)月度应缴金额:330000×28%=92,400.00(元)其中:单位缴费共计:330000×20%=66,000.00(元)
个人缴费共计:330000×8%=26,400.00(元)
由单位承担的月度缴费总额66,000.00元当中,
①划入个人账户共计:330000×3%=9,900.00(元)
②划入统筹账户共计:330000×17%=56,100.00(元)
《会计分录处理(五险一金)》
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第三篇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如何做会计分录?小编找来大侠帮忙!帮学员汇总了五险一金做会计分录的方法。
下面介绍相关的会计分录: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保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一、五险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单位+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 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单位负担部分(按工资总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样)提取时:学会计论坛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上交时: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个人部分
付工资时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三、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①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②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四、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处理与养老保险相同。
五、医疗保险的处理基本与养老保险相同,只是单位承担的部分,是从福利费中开支的。 做账技巧(附)
1、计提单位社保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养老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失业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工伤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医疗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生育保险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金-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交纳社保
同时做个人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2、交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交纳社保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等
3.发放工资: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人名(已经预缴但次月已辞职无工资或不够扣款的人员在工资表中已负数列式企业代缴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4.分配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收回代扣个人社保时(办理转社保关系时)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人名
同时做(如果工资表中没有体现代扣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就要做这个分录否则应付职工薪酬会有借方余额,如果工资表中已经体现了代扣的个人五险一金部分就不做此笔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养老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失业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医疗保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保-住房公积金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
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第四篇
《公司福利制度》
工资医社保的分录 第五篇
[篇一:公司福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完善公司的福利体系,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凝聚力,表达公司对员工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满足员工在不同方面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能够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保障员工利益,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原则
本管理制度执行岗位匹配、绩效挂钩与灵活变更原则。
第二章福利体系构成
第三条福利类别
公司福利分为经济性福利和非经济性福利两部分。
第四条公司为员工提供以下经济性福利待遇
一、社会保险福利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互助、安康险及企业年金等。公司福利制度。
二、住房福利
公司每月按一定比例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三、带薪休假福利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公司相关规定,公司职工可享受以下带薪休假福利:国家法定节假日、婚丧假、产假与计划生育假、探亲假、工伤假、工龄休假等。
四、其他经济性福利
公司在工作期间为员工发放节日慰问费、冬季取暖费、保健津贴、交通补贴、医疗卫生费、回族补贴、独子费、妇女卫生费和节日慰问物品,并提供生日福利、体检福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福利等。
第五条公司为员工提供以下非经济性福利
1、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
2、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
3、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授予员工各种荣誉称号等。
第三章福利待遇及发放形式
第六条社会保险及企业年金福利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职工的基本福利和保障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保障待遇。根据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障部门、云锡集团的有关规定,票,员工可以选择观看电影院上映的流行大片。
[篇二:员工福利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了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人才,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企业所有员工。
第3条权责单位
(1)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解释和废止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核准本制度制定、修改、废止等。
第2章福利的种类及标准
第4条社会保险
企业按照<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5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员工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其资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
(1)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①参保员工缴纳的部分费用。
②公益金。
③福利金或奖励基金。
(2)企业与参保员工缴费比例
企业每月缴费比例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员工工资总额的%,员工每月缴费为其月工资总额的%。
第6条各种补助或补贴
(1)工作餐补助
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日元,随每月工资一同发放。
(2)节假日补助
每逢“五一”、“十一”和春节,企业为员工发放节假日补助,正式员工每人元。
(3)其他补助
①生日补助:正式员工生日时(以员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企业为员工发放生日贺礼元,并赠送由总经理亲笔签名的生日贺卡。
②结婚补助:企业正式员工满一年及以上者,给付结婚贺礼元,正式聘用未满半年者贺礼减半,男女双方都在企业服务的正式员工贺礼加倍。
第7条教育培训
为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员工自身发展,企业为员工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相关培训,其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在职培训、短脱产培训、公费进修和出国考察等。
第8条设施福利
旨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包括组织旅游、文体活动等。
第9条劳动保护
(1)因工作原因需要劳动保护的岗位,企业必须发放在岗人员劳动保护用品。
(2)员工在岗时,必须穿戴劳动用品,并不得私自挪做他用。员工辞职或退休离开企业时,须到人力资源部交还劳保用品。
第10条各种休假
(1)国家法定假日
包括元旦(1天)、劳动节(1天)、国庆节(3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
(2)带薪年假
员工为企业服务每满1年可享受天的带薪年假;每增1年相应增1天,但最多为天。
(3)其他假日
员工婚嫁、产假、事假、病假期间,其休假待遇标准如下表所示。
员工婚嫁、产假、事假、病假期间,其休假待遇标准
假日相关说明薪资支付标准
婚嫁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员工结婚时,享受3天婚假。若是晚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全额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
产假女职工的产假有90天,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按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政策执行事假必须员工本人亲自处理时,方可请事假并填写<请假单>扣除请假日的全额工资病假
1、员工请病假,需填写<请假单>
2、规定医疗机构开具的病休证明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标准工资的%确定
第3章员工福利管理
第11条人力资源部于每年年底必须将福利资金支出情况编制成相关报表,交付相关部门审核。
第12条福利金的收支账务程序比照一般会计制度办理,支出金额超过元以上者需提交总经理审核。
[篇三:员工薪酬福利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本公司员工的薪金管理规范化、国际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有关职薪、薪金计算、薪金发放,除另有规定外,均依本制度办理。
第三条本公司员工的职薪,依其学历、工作经验、技能、内在潜力及其担任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等综合因素核发。
第四条本公司顾问及特约人员、临时人员薪金,根据其实际情况另行规定或参考本制度核发。
第二章员工薪金类别
第五条本公司从业员工薪金含义如下:
1、本薪(基本月薪)。
2、加给:主管加给、职务加给、技术加给、特别加给。
3、津贴:机车津贴、伙食津贴、加班(勤)津贴和其他津贴。
4、奖金:全勤奖金、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和其他奖金。
第六条从业员工薪金分项说明如下:
1、本薪:本薪乃基本月薪,其金额根据“职薪等级表”的规定核发。
2、主管加给:凡主管人员根据其职责轻重,按月支付加给。
3、职务加给:凡担任特殊职务人员根据其职务轻重,按月支付加给。
4、技术加给(特别加给):凡担任技术部门或在其职务上有特别表现的人员,酌情支付技术加给(特别加给)。
5、伙食津贴:凡公司未供应伙食者,均发给伙食津贴。
6、机车津贴:凡业务部外勤人员自备机车者,均发给机车津贴。
7、加班津贴(加勤津贴):凡于规定工作时间外延长上班时间,按实际情况酌情支付加班津贴,或按时计发加班津贴。若于休假日照常出勤而未补休者,按日发给加勤津贴。
8、其他津贴:凡上述各项本薪、奖金、津贴以外的津贴,其发给均需要由单位主管会同人事单位商定支付。
9、全勤奖金:每月除公司规定的休假日外,均无请假、旷工、迟到、早退记录的人员,应给予全勤奖金。
10、绩效奖金:凡本公司员工,均享有绩效奖金支领权利,其办法另行规定。
11、年终奖金:凡本公司员工,年终奖金由董事会根据公司利润情况及员工年度考绩等级核给,其办法另行规定。
12、其他奖金:包括个人奖金、团体奖金或对公司有特别贡献的奖金,均由董事会支付。
第三章员工薪金管理
第七条从业人员的薪金计算时间为报到服务之日到退职之日,对于新任用及辞职的员工,当月薪金均以其实际工作天数乘以当月薪给日额。若是下旬26日以后报到的新进人员,为了便于薪金作业,合并于下月份发给薪金。
第八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若遇职称调动、提升,从变更之日起,适用新职等级薪金。
第九条兼任下级或同级主管者,视情形支给或不支给特别加给。
第十条较低级的员工代理较高级之职称时,仍按其原等级本薪支给,但支领代理职称的职务加给。
第十一条有关本公司各职等人员考勤加薪规定按国际企业雇员考勤管理制中有关条款计算。
第四章员工薪金发放
第十二条从业人员的薪金订为每月5日发给上月份的薪金,除另有规定外,应扣除薪金所得税、保险费以及其他应扣款项。
第十三条从业人员领薪时必须本人亲自签章领取,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亲自领取时,由部门主管代领。
第十四条领薪时,须将钱数点清,如有疑问或错误,应尽快呈报主管求证,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第十五条退职人员薪金于办妥离职及移交手续后的发薪日发给,如遇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后在退职日当天核发。
第十六条员工应对本身的薪金保密,不得公开谈论,否则降级处分。第五章员工晋升管理
第十七条从业人员晋升规定如下:
1、效率晋升:凡平日表现优秀、情况特殊者由主管办理临时考绩,给予效率晋升,效率晋升包括职称、职等、职级晋升三种。
2、定期晋升:每年1月1日起为上年度考绩办理期,每年3月1日为晋级生效日,晋级依考绩等次分别加级。
3、本公司特殊职务人员(专员、特助)其晋升等级最高不得超过本公司主管之职等。
4、从业人员在年度内曾受累计记大过一次处分而未撤销者,次年内不得晋升职等。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职薪等级表”的金额及各项加给、津贴,可根据近期市场的物价波动及公司财务状况作适当弹性调整。
第十九条本制度经董事会核准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篇四:薪资福利管理规定]
一、目的规范公司薪资福利管理,融洽劳资关系,激励员工士气,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配合公司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参照国家劳动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总监及以下人员
三、定义
四、权责
1、管理小组负责薪资福利管理规定的制定及解释。
2、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负责薪资福利管理规定的执行。
3、信息中心负责薪资的核算。
五、内容
5、1薪资管理原则
5、1、1业绩优先
在公司薪资福利管理规定中,要贯彻“业绩优先”原则。也就是注重工资的激励作用。
(1)对于结构工资,应加强绩效工资的比重,并加强绩效工资的调节力度。业务部门绩效工资反映为提成工资,详见各业务部门<业务提成管理规定>;
后台部门的绩效工资反映为后部门的人力资源部、信息中心、财务部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2)对于计件工资或类似的销售工资,应认真核定计件单价,计件工资可考虑在工程维护和施工岗位推行。执行细则参照业务单位的<>
(3)对有重大贡献者要给予重奖。如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业绩异常优秀,为公司挽回重大损失等。
5、1、2分享利益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员工应当分享企业发展的部分利益。最主要体现为年终奖励,每年1月10日前,董事会制定出上年年终奖励计划,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负责计划具体的执行、实施。
5、1、3合法性
合乎劳动法规,保险法规,计划生育等法规。
[篇五:员工管理制度]
第一节薪酬
一、薪酬
1、原则:以贡献、能力、态度和责任为分配依据,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适用对象:本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3、薪酬组成:基本工资(含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
(1)岗位工资根据工作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确定,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级别。
(2)工龄工资根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时间和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来确定。
(3)学历工资根据员工所具有的学历水平来确定。
(4)绩效工资根据公司对员工考评结果确定。
4、工资制度
(1)年薪制。适用于公司总裁、副总裁及其他经总裁批准的特殊人才。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年终奖金。
(2)提成工资制。适用于从事营销的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岗位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年终奖金。
(3)结构工资制。适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职能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4)固定工资制。工作量容易衡量的后勤服务人员。
(5)计时工资制。适用于工作量波动幅度大的生产操作工人。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时工资。
(6)新进人员工资:试用期内一般定为招聘岗位工资等级内第一档工资的70%发放,试用期内无浮动工资。
5、公司按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薪酬,付薪日期为每月15日,
支付上月薪酬。若遇节假日,顺延至最近工作日发放。试用期员工以现金形式领取,正式员工以个人银行帐户形式领取。
二、调整机制
1、集团薪酬管理是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况,联系市场薪资水平与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实行“市场化动态薪酬管理”。管理委员会于每年底进行"议薪",人事部门根据公司效益及社会同行业工资变化情况,提出薪资水平合理化调整建议后报管理委员会审议。
2、员工工资级别调整的依据:
(1)公司范围的工资调整。根据经营业绩情况、社会综合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变动相应调整全公司范围的员工工资水平。
(2)奖励性薪金晋级。其对象为在本职岗位工作中表现突出,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成绩突出者。
(3)职级变更。员工职级发生变动,相应调整其在该职级内的基本工资。
(4)员工在年终考核中,工作绩效低下者,将被下调岗位薪金。
(5)根据员工即期表现上浮或下调其岗位薪金,以及时激励优秀、督促后进。
3、岗位薪金晋级,新岗位薪金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下月一日起执行;岗位薪金降级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当月起执行。
第二节福利
1、假期
(1)休息日:公司全体员工在法定工时以外,享有休息日。
(2)法定假日:全体员工每年均享有以下10天带薪(视为上班)假日:
a、元旦(公历1月1日)
b、春节(农历新年初一、初二、初三)
c、劳动节(公历5月1日、2日、3日)
d、国庆节(公历10月1日、2日、3日)
e、妇女节(3月8日,女员工放假半天)
(3)婚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员工结婚时,可凭结婚证书申请14天(含休息日)的有薪假期。
(4)产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女员工,持医院证明书可申请有薪产假90天(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晚育的顺产120天,难产135天。男26周岁、女24周岁以上初育为晚育。
(5)男员工护理假7天,晚育者为15天(限在女方产假期间,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6)慰唁假公司员工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的父母)不幸去世的,可申请5天有薪慰唁假。直系亲属在外地的,带薪路途假另计,路费自理。
(7)工伤假因工受伤休假视为上班,具体情况按国家社会保险法规办理。
(8)公假员工参加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公益活动、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入学或资格考试经所在部门及人事部门批准的,可按上班时间计发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