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石二鸟造句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用一石二鸟造句 篇一:《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1.8选用、变换句式》

【重点知识梳理】

一、选用句式

选用,是根据不同对象、场合、目的等,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选择恰当的句式。变换句式指的是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基本相同的意思。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和书面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相互变换

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在主语位置上就是主动句,主动句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我拿走了书。”动作、行为的支配者在主语的位置上就是被动句,它强调、突出的是被支配的对象,或者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如:“书被人拿走了。”选用被动句,有时还为了使句式整齐或表示特定的感情。

2.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相互变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否定句又可分为一重否定和双重否定。肯定句、否定句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气轻重上。一般地说,一重否定句语气轻些,肯定句语气重些,双重否定句语气最重。让我们看以下三个例子:①这幅画画得不错。②这幅画画得好。③这幅画画得不能说不好。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运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反而委婉,如;“不是我不愿意

”显然, 陪你上街,我还有很多作业没做呢。这句语气要比用“不愿意”的一重否定句来得和缓。

3.长句和短句的相互变换

所谓长句,就是附加的成分多、结构较为复杂、字数多、容量大的句子,反之就是短句。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长句变短句时一般把句中的附加成分所表达的意思,用一个个短句表达出来。短句变长句时,则常常把它们有序地组成长句的附加成分嵌入句中。这两种句型的变换常常同时也涉及了单句和复句的变换,尽管说法有异,但方法有时相同。

4.整句和散句的相互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加强语势。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结构较为自由,形式参差多变,表达意思更显得自由。

5.常式句和变式句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有倒装的句子。如“怎么啦,你?”“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今天下午两点开会,在礼堂。”以上三个句子就是变式句,分别是谓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其作用一般是强调、补充,看具体语境而定。

6.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选择

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包括设问句和反问句)和感叹句。同前面的第2点一样,表达效果的差异也来自语气的不同,试看以下句子。

① 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他的心情多么激动啊。

显然,后者感叹句的语气强于前者陈述句。

② 到时你通知我一下。

到时,你通知我一下好吗?

后者疑问句的语气弱于前者祈使句,表达更为委婉、客气、礼貌、易被对方接受。

③ 独立自由最可贵。

什么最可贵?独立自由最可贵。

通过设问,语气更强烈、肯定,观点也更突出。

7.约定俗成的特殊句式

有些字眼,正反两种说法的意思是一样的。如:①“好热闹”与“好不热闹”,均表热闹,“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均是不容易之意。②“差点儿忘了”和“差点儿没忘了”均表示没忘。③“小心撒了”和“小心别撒了”均表示叫对方别撒了。④“难免进水”和“难免不进水”均表达可能要进水的意思。这样的句式请多留意。

二、仿用句式:

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近几年来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

仿用题的主要题型有:(用一石二鸟造句)

1.嵌入式。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再造句子嵌入空缺处,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通。

2.续写式。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3.命题式。提供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新的内容,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 4.开放式。或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或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三、变换句式

句式的变换是一种老题型,但老题型也可以有新的考法。从句式变换的考试发展变化来看,这种题型已由原来的简单的主动与被动句的转换、肯定与否定句间的转换、长句短句间的转换、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常式句与变式句之间的转换、不同语气的句子的转换、间接语气与直接语气的转换,发展到今天的“重式转换”和“改造

式转换”。应该说,考试试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在本节中,只就其中应当重点注意的几种题型

(1)重组式变换

所谓“重组”是指命题人要求在“不得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根据上下文的制约将句式不符合要求的句子调整过来。或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组。

(2)直接语气和间接语气的变换

这里的语气不是指陈述疑问等语调,而是指因语言环境不同而运用的直接引述或间接转述的两种不同的句型。例如:小明说:“我不高兴去嘛。”这是第一人称的语气,直接引用,是

直接语气。又如,“小明说他不高兴去。”这是第三人称的语气,转述所讲的话,是间接语气。

(3)长句与短句之间的转换

长句与短句之间变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二是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词组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叠用句式,变成复句里的几个分句。三是如果—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换成一个解说复句。四是借助复指,把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用一石二鸟造句)

二、考点透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运用格言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题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也有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的。

2.句式仿用题多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性仿用题结合起来考查。

3.句式变换题多以笔答题形式出现,并与有关修辞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多年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这两种题型。但考查角度每年都有翻新,如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常常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近几年句式

造句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注重形式的一致,又注重内容选择的灵活。

句式变换题与修辞方法融合为一体进行考查,这样既是考句式,也是考修辞,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仿例造句题小巧而富有活力,涉及面广,可涉及语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未来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走向。

三、汉语句式的类型

常见的句式分类有:

1.根据表达的语气陈述句和问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根据主语和谓语的行为关系主动句和被动句

3.根据判断的性质肯定句和否定句

4.根据语体风格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5.根据句子的数量结构单句和复句

6.根据句子的繁简长句和短句

7.根据句子的结构形式整句和散句

8.根据句子成分的语序常式句和变式句

各类句式的特点:

1.陈述句和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根据它们表达的语气的不同来分的。

陈述句的语气平和、舒缓,表达陈述的语气,不带特别的情绪,较为客观。如:明天是星期天。

问句一般又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一般疑问句表询问、商量的语气;设问句自问自答,语气较为强烈、肯定,观点也更明确、突出;反问句的语气最为强烈,并且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试比较一下问句与陈述句表达效果的不同,以及各种问句之间表达效果的差异:

a独立自由最可贵。

b独立自由最可贵吧?

c什么最可贵?独立自由最可贵。

d难道独立自由不是最可贵的吗?

祈使句是表示要求或请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一般句前用了“请”字,句末用句号时,语气比较和缓,表现的态度比较委婉、客气;而句前不用“请”字,句末用感叹号的祈使句语气较为强硬。如:

a“请走过来。”

b“走过来!”

感叹句是抒发某种感情的句式,较之一般陈述句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如:

a她是一位十分善良的母亲。

b她是一位多么善良的母亲啊!

2.主动句和被动句主动句和被动句是根据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行为关系来划分的。主动句强调谓语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即施动者,以之为主语;被动句强调谓语动作行为的被支配对象,把原主动句中的宾语,即受动者,放在主语的位置。如:

a风吹落了树枝上的花朵。

b树枝上的花朵被风吹落了。

在主动句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把”字句,一般强调施动者对受动者加以处置,突出施动者的动作行为对受动者产生的结果,或使之达到的状态。如:①学校把他开除了;②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3.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个意思,从正面去表达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的,是否定句。否定句又可分为一重否定句和多重否定句,一重否定表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三重否定表否定……以此类推。一般来说,在语气上,一重否定句语气轻些,肯定句语气较为重些,而双重否定句语气最重。如:

a他足球踢得不错。

b他足球踢得好。

c他足球踢得无法说不好。

4.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口语句经常出现在日常交际语言中,一般整体结构比较松散,很少用关联词,短小简单,少用修饰,比较通俗易懂、活泼自然。如: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稻子收好了,麦垅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

反之,多用于书面,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多用关联词,用语典雅含蓄、语意严谨的句子是书面语句。如: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是五更将近时候。

5.单句和复句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句子,单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a天要下雨了;b下雨了!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根据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递近复句等。根据分句的数量可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6.长句和短句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比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称为长句,反之,修饰成分较少,结构简单,形式短小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表意严密细致,条理贯通,抒情细腻深沉,节奏较为舒缓。而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生动有力、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长句适宜于周密详尽地阐述事理,严肃庄重地发表观点,深沉细腻地抒发感情;短句则多用于简洁明了、干脆利落的叙事,抒发欢快跳跃的心情或激越强烈的感情。如:

A.①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②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十三人,已经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B.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味地用长句,会显得冗长、滞重;一味地用短句,又让人觉得单调、呆板。在行文中长短句恰当配合,交错运用,才能使两种句式各尽其长、相得益彰,使行文生动流畅、丰富多彩。

7.整句和散句整句是由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构成。整句形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语势强烈。整句常构成排比、对偶等修辞格。如:①你可以到泰山看日出,在八达岭长城看日落。可以在西湖荡画舫,到南京鸡鸣寺听钟声。可以在华北平原跑马,在戈壁滩上骑骆驼。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而散句是由结构不同,形式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一组句子构成。散句句式多样,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表意生动自然。如: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与长短句一样,我们在使用整句和散句时,也要避免单一的用整句或散句。在整句中恰当间以散句,或在散句中恰当嵌入整句,才能使表意生动丰富。

8.常式句和变式句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有它基本的规律,一般的排列顺序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按正常语序排列句子成分的句子是常式句。改变句子的结构形式,改变句子成分语序的句子是变式句。改变句子的结构形式,改变句子成分的语序是为了强调句中的某一意思或某一成分。常见的有:主谓倒装,状语前置或后置,定语后置等。如:

a你怎么了?a她养了一只白色的小狗。

b怎么了,你?(强调“怎么了”)b她养了一只小狗,白色的。

(强调“白色的”)

变换句式,指在原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题干的要求,将原句从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相应的句式的过程。

句式变换一般出现在语言运用的主观题中。要注意的是,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能增加、遗漏或改变原句的内容,可调整语序,必要时,可增、减、调动、变换个别字词。

用一石二鸟造句 篇二:《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师版)》(用一石二鸟造句)

【考纲解读】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专题突破】

一、选用句式

选用,是根据不同对象、场合、目的等,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选择恰当的句式。变换句式指的是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基本相同的意思。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和书面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相互变换

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在主语位置上就是主动句,主动句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我拿走了书。”动作、行为的支配者在主语的位置上就是被动句,它强调、突出的是被支配的对象,或者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如:“书被人拿走了。”选用被动句,有时还为了使句式整齐或表示特定的感情。

2.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相互变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否定句又可分为一重否定和双重否定。肯定句、否定句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气轻重上。一般地说,一重否定句语气轻些,肯定句语气重些,双重否定句语气最重。让我们看以下三个例子:①这幅画画得不错。②这幅画画得好。③这幅画画得不能说不好。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运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反而委婉,如;“不是我不愿意陪你上街,我还有很多作业没做呢。”显然,这句语气要比用“不愿意”的一重否定句来得和缓。

3.长句和短句的相互变换

所谓长句,就是附加的成分多、结构较为复杂、字数多、容量大的句子,反之就是短句。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长句变短句时一般把句中的附加成分所表达的意思,用一个个短句表达出来。短句变长句时,则常常把它们有序地组成长句的附加成分嵌入句中。这两种句型的变换常常同时也涉及了单句和复句的变换,尽管说法有异,但方法有时相同。

4.整句和散句的相互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加强语势。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结构较为自由,形式参差多变,表达意思更显得自由。

5.常式句和变式句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有倒装的句子。如“怎么啦,你?”“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今天下午两点开会,在礼堂。”以上三个句子就是变式句,分别是谓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其作用一般是强调、补充,看具体语境而定。

6.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选择

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包括设问句和反问句)和感叹句。同前面的第2点一样,表达效果的差异也来自语气的不同,试看以下句子。

①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他的心情多么激动啊。

显然,后者感叹句的语气强于前者陈述句。

②到时你通知我一下。

到时,你通知我一下好吗?

后者疑问句的语气弱于前者祈使句,表达更为委婉、客气、礼貌、易被对方接受。

③独立自由最可贵。

什么最可贵?独立自由最可贵。(用一石二鸟造句)

通过设问,语气更强烈、肯定,观点也更突出。

7.约定俗成的特殊句式

有些字眼,正反两种说法的意思是一样的。如:①“好热闹”与“好不热闹”,均表热闹,“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均是不容易之意。②“差点儿忘了”和“差点儿没忘了”均表示没忘。③“小心撒了”和“小心别撒了”均表示叫对方别撒了。④“难免进水”和“难免不进水”均表达可能要进水的意思。这样的句式请多留意。

二、仿用句式:

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近几年来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

仿用题的主要题型有:

1.嵌入式。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再造句子嵌入空缺处,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通。

2.续写式。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3.命题式。提供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新的内容,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

4.开放式。或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或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三、变换句式

句式的变换是一种老题型,但老题型也可以有新的考法。从句式变换的考试发展变化来看,这种题型已由原来的简单的主动与被动句的转换、肯定与否定句间的转换、长句短句间的转换、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常式句与变式句之间的转换、不同语气的句子的转换、间接语气与直接语气的转换,发展到今天的“重式转换”和“改造式转换”。应该说,考试试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在本节中,只就其中应当重点注意的几种题型

(1)重组式变换

所谓“重组”是指命题人要求在“不得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根据上下文的制约将句式不符合要求的句子调整过来。或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组。

(2)直接语气和间接语气的变换

这里的语气不是指陈述疑问等语调,而是指因语言环境不同而运用的直接引述或间接转述的两种不同的句型。例如:小明说:“我不高兴去嘛。”这是第一人称的语气,直接引用,是直接语气。又如,“小明说他不高兴去。”这是第三人称的语气,转述所讲的话,是间接语气。

(3)长句与短句之间的转换

长句与短句之间变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二是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词组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叠用句式,变成复句里的几个分句。三是如果—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换成一个解说复句。四是借助复指,把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二、考点透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运用格言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题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也有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的。

2.句式仿用题多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性仿用题结合起来考查。

3.句式变换题多以笔答题形式出现,并与有关修辞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多年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这两种题型。但考查角度每年都有翻新,如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常常同对语

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近几年句式

造句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注重形式的一致,又注重内容选择的灵活。

句式变换题与修辞方法融合为一体进行考查,这样既是考句式,也是考修辞,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仿例造句题小巧而富有活力,涉及面广,可涉及语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未来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走向。

三、汉语句式的类型

常见的句式分类有:

1.根据表达的语气陈述句和问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根据主语和谓语的行为关系主动句和被动句

3.根据判断的性质肯定句和否定句

4.根据语体风格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5.根据句子的数量结构单句和复句

6.根据句子的繁简长句和短句

7.根据句子的结构形式整句和散句

8.根据句子成分的语序常式句和变式句

各类句式的特点:

1.陈述句和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根据它们表达的语气的不同来分的。

陈述句的语气平和、舒缓,表达陈述的语气,不带特别的情绪,较为客观。如:明天是星期天。 问句一般又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一般疑问句表询问、商量的语气;设问句自问自答,语气较为强烈、肯定,观点也更明确、突出;反问句的语气最为强烈,并且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试比较一下问句与陈述句表达效果的不同,以及各种问句之间表达效果的差异:

a独立自由最可贵。

b独立自由最可贵吧?

c什么最可贵?独立自由最可贵。

d难道独立自由不是最可贵的吗?

祈使句是表示要求或请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一般句前用了“请”字,句末用句号时,语气比较和缓,表现的态度比较委婉、客气;而句前不用“请”字,句末用感叹号的祈使句语气较为强硬。如:

a“请走过来。”

b“走过来!”

感叹句是抒发某种感情的句式,较之一般陈述句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如:

2.主动句和被动句主动句和被动句是根据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行为关系来划分的。主动句强调谓语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即施动者,以之为主语;被动句强调谓语动作行为的被支配对象,把原主动句中的宾语,即受动者,放在主语的位置。如:

a风吹落了树枝上的花朵。

b树枝上的花朵被风吹落了。

在主动句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把”字句,一般强调施动者对受动者加以处置,突出施动者的动作行为对受动者产生的结果,或使之达到的状态。如:①学校把他开除了;②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3.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个意思,从正面去表达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的,是否定句。否定句又可分为一重否定句和多重否定句,一重否定表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三重否定表否定„„以此类推。一般来说,在语气上,一重否定句语气轻些,肯定句语气较为重些,而双重否定句语气最重。如:

a他足球踢得不错。

b他足球踢得好。

c他足球踢得无法说不好。

4.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口语句经常出现在日常交际语言中,一般整体结构比较松散,很少用关联词,短小简单,少用修饰,比较通俗易懂、活泼自然。如: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稻子收好了,麦垅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

反之,多用于书面,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多用关联词,用语典雅含蓄、语意严谨的句子是书面语句。如: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是五更将近时候。

5.单句和复句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句子,单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a天要下雨了;b下雨了!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根据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递近复句等。根据分句的数量可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6.长句和短句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比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称为长句,反之,修饰成分较少,结构简单,形式短小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表意严密细致,条理贯通,抒情细腻深沉,节奏较为舒缓。而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生动有力、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长句适宜于周密详尽地阐述事理,严肃庄重地发表观点,深沉细腻地抒发感情;短句则多用于简洁明

用一石二鸟造句 篇三:《2013年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12 句式变换》

用一石二鸟造句 篇四:《一箭双雕造句》

1、这次围捕行动,不但抓到了绑匪,还从他住处搜出许多枪械,真可谓一箭双雕。

2、我知道你想一箭双雕。

3、也不要被空中的假牙击中,也会死掉,尽可能的一箭双雕,就是又射中草药又射中气球,否则非常危险。

4、在它看来,“真正的” 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一箭双雕造句

5、这种一箭双雕的政治打击,对近代中国的政制建设产生了“破旧”却没能真正“立新”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6、如果您遵从了本文中介绍的xml样式准则,您至少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7、这个晋升程序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8、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9、葛柏于是对华籍前警司声称可以以其总警司的影响力积极为他开路,()打算一箭双雕,既可保障其黑钱收入来源,又可多添一笔卖官进账。

10、这两个有意义的又能够一箭双雕的目标,在历史上已有先例。

11、恩,12、有时还可以一箭双雕。

13、读英文文章,你就能一箭双雕,你可以提高你的英文能力和了解外国文化。

14、运气好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15、相反,操控该名华籍前警司则易如反掌。葛柏于是对华籍前警司声称可以以其总警司的影响力积极为他开路,打算一箭双雕,既可保障其黑钱收入来源,又可多添一笔卖官进账。

16、这一过程的本意是一箭双雕:既减少排放,又把资金与技术转移给穷国,但这从来就不太可能奏效。

17、就在天上,我欲以一箭双雕之功将牛郎织女星射下来送给你作为情人节礼物。

18、不过,斯科曼也许已经用niche一箭双雕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9、“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20、这是个一箭双鵰的妙计,一定可以使你得到不少好处。

21、历史老师说立出提纲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又为我们复习应试提供材料。

22、妈妈:这太好了。他还真是一箭双雕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382286.html

    上一篇:班级心语高中

    下一篇:提早祝福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