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动;甚至有时在家躺沙发里看电视,可以坐上几小时连厕所都懒得去……这些似乎很难克服的拖拉,大多又会混杂着内疚、焦躁、逃避等种种复杂情绪,令人沮丧。
拖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内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心理压力;挫折忍耐力降低;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受阻;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经常焦虑和抑郁。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事情推迟到将来,那他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拖延时间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在现实中变得懦弱,并不断依靠幻想。他们总是不分事情的轻重,一律拖延,明日复明日,最终碌碌无为。
小华这类人若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慢性拖拉症”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是性格冲动的人,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一旦想到就马上去做,因为等冲动劲头
过了,就会有大量干扰信息涌进来,阻碍你的行动。如果是个慢性子,则可以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行动的小步骤。首先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这步完成,然后再继续下一步。这样可以避免因顾虑过多而产生逃避,进而推迟行动的念头。只要把目标细化,一切就显得简单很多。
当思维过于活跃,无法集中精神完成任务时,不要强迫自己坚持去做,这个时候可以先停下来,做一下放松,比如活动一下身体等,待注意力逐渐回到事件上时,再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把任务中最艰难、最重要的工作放在最开始完成,或者把不喜欢的事放在待办事项的第一位,也是避免拖拉的一种方法,在强化成就感的同时也避免因重要任务还未完成而带来的心理焦虑。
在工作或学习时,应尽量避开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例如关掉QQ、MSN等聊天工具,或者关上门给自己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等。而当周围人拖延或忙于各种非重要事情时,也要学会跳出来,告诉自己要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任务,避免一起陷入这种消极情绪
像小华这样在面临一项新的工作时,会为它的繁重与困难而心情紧张、沉重、不安。消除这种紧张、沉重与不安的办法,只有立刻着手去做这件事。其实,开始工作之后往往会很意外地发现,事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对自己也就有了信心。
当然,做完事情后要记得给自己奖赏,比如,做完工作后听一曲优美的音乐,品尝喜欢的食物,或者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让自己对工作有着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如此,时间一长,拖拉的坏习惯自然就会与你渐行渐远,直至无影无踪。
(作者系高级心理咨询师)
快乐养生 2011.06(中)
下一篇:数学题脑筋急转弯(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