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
写雨的抒情诗 第一篇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
【摘 要】杜甫风雨漂泊的一生,写了很多关于雨的诗句,他笔
下的雨千姿百态,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朝雨、夜雨、山雨、
峡雨、楼雨、江雨、飞雨等等,不论哪种雨,杜甫都能抓住其特点,
或细笔刻画,或大笔渲染,描形摹态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
诣。
【关键词】杜甫;写雨诗;艺术特点
杜甫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其中写到雨的诗句约二百多
处,试题中出现“雨”字的达五十多首,这与杜甫漂泊的生活经历
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史之乱前后,杜甫长期过着流亡生活,常常奔
波于路途之上,雨给逃亡中的杜甫带来许多麻烦。后来流寓蜀中、
渝州、夔州、湖湘等地,都是潮湿多雨的地方,杜甫又患有疟疾、
消渴等疾病,身体孱弱,阴冷潮湿的雨天会加剧身体不适,所以比
较关心天气情况,因此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写雨诗篇。
1.体物工细
杜甫在表现小雨、细雨的形态上常常采用细笔工描,突出刻画雨
的细微特征。如最著名的《春夜喜雨》,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只闻风声不闻雨声,春雨如丝,借着夜幕暗暗随风而
来,可见其轻巧,滋润万物,却悄然无声,毫不张扬,将春夜丝雨
的轻柔可爱用一个“潜”字刻画出来了,形神毕肖。《杜诗详注》:
“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见造物主发生之妙。” [1]p799《晨
《诗歌的描写手法》
写雨的抒情诗 第二篇
1、动静关系 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 达情感。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练习 兰溪棹(zhào)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1)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2) 鲤鱼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三天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
2、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2、前两句是静景,写月色清爽皎洁,山水的明丽动人;后两句是动景,写出了多日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至,逆流而上,结句尤为传神,富有动态美,使人感到美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表达诗人喜爱之情。
2、衬托与对比
衬托——为了突出主体的人物或事物,用客体的人物或事物去作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正衬与反衬)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同时突出两个方面,美者更美,丑者更丑,给人深刻印象。
两种手法的答题 衬托:用xxx衬托xxx,突出后者的xxx特点
对比:用xxx与xxx对比,突出了作者xxx与xxx的情感。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诗中用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身不由己,表达出他们渴望自由但不可得的悲哀。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1、区别概念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技巧。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1)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写雨的抒情诗】
(2)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问题: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用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生活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
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3、烘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写雨的抒情诗】
B.二、三两联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加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本诗采用了一种烘托的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部是蒙蒙的细雨。这种手法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经过前面的铺写渲染,至此已经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一个“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前文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这时却再也控制不住,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
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4、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答题模式:
实写什么+虚写什么+虚实的关系以及作用
答:一二两句是实写,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秋夜下了一场大雨涨满水池,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寂寥之苦,三四句是虚写,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的幸福欢乐情景,虚实相生,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思归的急切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千,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中实写淮河两岸的船、波浪、鸥鹭,虚写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浪接触也难做,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南北分离的痛苦无奈,渴望祖国能统一,人民能够自由往来。
5、白描 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用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7、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8、观察角度的变化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仰视 俯视
9、色彩的渲染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又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①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② 以动衬静的写法。“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③ 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④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4分)
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③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④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与“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答: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父生活;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父的高洁情怀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写雨的抒情诗】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睛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娶英宗赵曙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颍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⑴上阙着力描绘初晴晚照的富丽园林,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上阙着力描绘园林楼台叠翠、杨柳依依、嫩荷无数的迷人春色,是用来反衬下阙词人的伤心怀抱,用乐景来衬哀情;上下阙跌宕顿挫,景与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全词结构变化有致。
《古典诗词鉴赏:陈与义《观雨》》
写雨的抒情诗 第三篇
古典诗词鉴赏:陈与义《观雨》
古典诗文
2012-05-08 0557
古典诗词鉴赏:陈与义《观雨》
《观雨》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名句如下: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问题设计:
1、陈与义《观雨》中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第二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
第三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顽强地挺立着,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尽管云雨的猛烈遮蔽万物,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
2、陈与义《观雨》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1)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2)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译文】
老态龙钟的隐士没有懈怠耕作,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
【鉴赏】
首联“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山客”是诗人自谓,“客”点明处境,“龙钟”写诗人精神状态;“不解耕”表明诗人不会(懂)农桑。这里,与其说在介绍自己,不如说他在述说那个不幸的时代。寓居异乡,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不事农桑,是由于在这战乱扰攘的年代无法进行和平生产。
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
尾联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对句也是老杜的“洗尽甲兵长不用”诗句的化用,在此均为反其意而用之。由雨又想到了一个典故: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我大宋王朝如果兴兵伐金,不也可以借助这大雨洗刷兵器吗?果真如此,我个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当然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于抗金的好的事物。
当然,全诗还运用了拟人、对仗等辞格,使得气韵雄沉;但关键还是双关的应用,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气足神完,极具审美意义,是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也是同期诗坛上的上乘之作。
《描写雨景的诗歌》
写雨的抒情诗 第四篇
篇一:雨景
作者:翼凤尾蝶
雨,在下着。
静静的;轻轻的;悄悄的下着。
那无从分辨的雨滴的雨丝,
从朦胧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雨,在下着。描写雨景的诗歌。
淅淅沥沥的下着,
它悄悄地下着,
湿润着肥沃的土地。
雨,在下着。
轻轻的打在屋檐上和地上,
溅起一株株,
美丽的晶莹花。
雨落下的雨滴,
是晶莹剔透,
是无色的,
是干净纯洁的。
真像一个白衣天使的小女孩啊!
雨景真是有趣极了!
篇二:下雨景
作者:衡宾
对
雨是为人下的
她不是在哭啼
她是在唱歌
听那婉转的鸟儿的笛
你是否感受到暖暖的夏意
夏天的雨最好
不冷也不热
悄无声息的文字对着那边的你
可惜你听不见
更不知
那边的鸟儿
有没有徘徊于你的窗前
有没有
带去我的歌声
篇三:漫步雨景
作者:张月洪
雨来了,
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不一会,
这雨塘就盛开了各色的荷花,却从未,
惊起一个小涟漪。
我没伞,
默默地走了,
也从未,
带走一片乌云。
一路上,
又新开了好多荷花。描写雨景的诗歌。
心中却渐渐多了,
又多了好多涟漪。
不知有好久,
好久,
都没有这般酣畅淋漓了。
我漫步着,
醉了,
迷了,
不知归路了,
心也如那春日,
春日飘零的柳絮,
沉沦,
沉沦,
落到地上,
却无针砭之音。
篇四:小桥雨景
作者:程声响
雾气蒙蒙的细雨
落小桥无数泪滴
柳枝随河风飘拂
摇醒心底难忘回忆
此地景,海誓山盟
是春天吧?我送你
燕双飞,小桥依旧
可是你呢?你在哪里?
篇五:雨景
作者:章楚霏
初冬。
黄昏雨,飘飘洒洒
桐枝上,长满了眼睛,闪闪烁烁
飞身坠落的那一瞬,掰开了阴霾
我看见它们含着落日的辉煌
俯吻大地,一朵接一朵细小的金色菊花
正无声地消弭
枝条下,一些行人麇集
鞭痕累累,速生的木炭即将燃起
藏于城市隐秘角落的火焰
不久即成燎原之势……
篇六:都市雨景
作者:司马剑雪
这个夏季。多雨
当阳光干涸视线
雨点,不期而至
雨点,斜斜的
一朵朵伞花,撑起了都市的天空
雨点,斜斜的
一个个晒蔫的心思重新吐露、绽放
街边的积水悄然聚成了洼地
匆匆的,脚步淌着雨点
细细碎碎地拍打
走着、走着
忘了要去了方向
来时的原地已经模糊
听见叶子摇曳的声音
从广告牌上走下来
时尚与心灵。驻扎
清凉了微妙的时辰
篇七:雨景
作者:飘雪姐姐
看
那雨 那草
好象诗 又象画
给人
一种相知相属的美
雨 自然地下着
草 悄悄地生长着
不听风 不怕雷
不问人间冷暖
不知日月何年
就那样
自生 自长 自谢
不期盼明天
不奢望未来
然而
这自然的一切
却有一种
让人羡慕 而又望尘莫及的
清醇 逍遥与自在
《关于春天的诗歌》
写雨的抒情诗 第五篇
1、<春天的集会>
冬天刚过,
一些急信子的花儿竟相斗艳,
争赶春天的集会,
因为怕迟到,
小草、杨柳也提前来报道,
一年一度的春天集会,
谁想错过。
燕子呢喃,
是春姑娘的信使,
原野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大地沐浴着春光,
万物生机勃勃。
迎春花枝头缀满了黄色的花蕾。
随着拂来的微风轻轻地晃着头。关于春天的诗歌。
牵牛花花藤正绕着绳子向上爬,
藤梢的小绿叶还完全没有开放,
像一只手要抓什么似的。
春姑娘来到河岸,
为河岸披上了毛茸茸的绿毯,
星星点点的野花,黄、粉红、雪白、淡红、紫色的
在绿草中开放。
一群小鸟在唧唧喳喳的叫着,
它们垒窝了,
那叫声仿佛是说: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春天>
春天是一本五颜六色的书??
黄的菜花,
红的木棉花,
绿的鸡蛋花树,
白的芒果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朋友笑了,
酒窝圆又大;
妈妈笑了,
咧开大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小朋友啦啦啦??
3、<春天的歌谣>
春在枝头飘绕
春在花间闪耀
春在燕翅声声歌唱
春在鸽哨翩翩舞蹈
春给西山一片绿涛
春给长河一串欢笑
春给田野沸腾喧嚣
春给古城百媚千娇
春雷擂响鼙鼓
春风奔走呼号
春雨播洒歌谣
春潮汹涌如涛
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染绿了人们的每个细胞
一只希望的鸟儿在北京人的心头
正悄悄地筑巢
4、<我跟春天有个约会>
温柔的春,
闯入了我的生活。
冷漠的冰,
似乎已成了过去。
柳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柳儿扭动,
柔美细腰,
多么迷人的线条。
尽情飘摇
尽情舞蹈;
石榴花穿上了石榴裙,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风向爱情的方向吹,
石榴花羞红了脸,
暗自丛中笑
燕子穿上了燕尾服
遥遥飞来了。关于春天的诗歌。
因为她跟春天有个约会。
燕舞,
燕舞,
莺歌燕舞;
我匆匆赶来,
因为我跟春天有个约会。
5、<春天的脚印>
看,小松鼠岀来了!
快乐地又蹦又跳。
看,小燕子飞回来了!
叽叽地叫着春天的歌;
人们身上的衣服,
越开越薄;
小动物身上的绒毛,
越来越少。
听,沙沙的春雨声,
滋润着河边的小草;
听,温和的春风,
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唤醒!
走到田野里,
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走到城市里,
到处都是青翠的香樟树。
闻,路边的小花,
它们个个都散发着清香;
闻,温暖的空气,
蕴藏着太阳的香气息??
看,小河解冻了!
快活的流淌着;
看,天气变暖了,
我们高兴地跳着!
6、<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首先告诉了人们春天已经来临,
我用滴哒的声音,唤醒了万物。
万物将在我的引导下讯速生长。
我在天空一刻也不停留。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是大地给了我生命,
我一样要还给大地。
但我无怨无悔。
我能让大地披上绿装,
但我死而无憾。
我的牺牲能让大地五彩缤纷,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的每一滴汗水,
都是大地的精灵,
是万物的琼浆。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虽然我来去匆匆,生命短暂,
但我因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而更加快乐。
7、<春雨的色彩>
春雨绵绵,喜为微弱,
怒之倾盆,欲情之,
春雨沙沙,欢为虹彩,
怨为雷鸣,欲色之。
雨露晶莹,低垂下落,
飞舞交姿,欲滴之,
汇雨成江,会水成河,
奔流不息,欲动之。
雨细如针,雨粗如棍,
斜下欢歌,欲落之,
雷鸣如吼,电闪如剑,
剑吼交织,欲天之。
花开黄骨,草长昌葱,
汇予自然,欲醒之,
牵牛挂树,荷莲怒放,
会为苍葱,欲娇之。
春雨之情,不易领,
全予欲观春之人也。
8、<春,你在哪儿?>
春天的脚步,
虽然无影无形,
但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
你就一定会发现!
春,你在哪?
小溪的水,
不在被冻住了,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枝头已长出了花苞,
有的已张开了?笑脸?,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小草已从地里冒了出来,
遍地都是绿油油的,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春日天气温暖的阳光,
挥去了冬日的阴霾,
春已从那里走过。
春,你在哪?
当你停下寻春的脚步时,
你一定会发现,
春,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对!春,就在我们心里!
9、<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10、<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冬爷爷带走了茫茫大雪和刺骨的寒风。
春姑娘带着春的气息。
小燕子姐姐,
从南方飞回北方,
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浪漫的生机。
小草又重新换上了
碧绿的衣服,
好像在对人们说
呀!我梦寐以求的,
春天终于来到了。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柳树的枝条就像妈妈,
那柔顺的长发,
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沉睡了一冬的麦苗,
揉了揉它那睡意朦胧的眼睛,
好奇的看着这日新月异的世界,
小麦苗们抖擞抖擞精神,
奋力追赶着变幻没测的世界。
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也要振奋精神,
向前冲、向前冲??
11、<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魔术师,
一转眼,
他就会把
被冬天冻住的小溪
融化开。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画家,
他提起毛笔,
把世界上需要的东西画上,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演员,
他让爸爸妈妈们无法把专心投入到工作中,
我们的眼睛离不开春天的表演
天天迟到。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妈妈,
春天每天跟随着我们来到了到学校,
每天跟随着我们离开学校,
每天给我们做饭。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化妆师,
他把小花染红了,
他把小草涂绿了,
他把小朋友的心灵美丽了,
他把世界打扮的更加鲜艳了。
12、<春>
春
来了
她穿着在冬天里织好的裙子,
来到了人间。
她把裙子上的五颜六色洒向了大地。
她把绿色给了田野,
把红色给了花园,
把黄色给了太阳,
把蓝色给了大海和小河。
把黑色给了夜晚,
把白色给了天空,
最后,
剩下的几块彩色布料给予了人们。
春姑娘非常高兴地
做完了这一切,
她坐在摇椅上,
陪伴着人们度过美好的春光。
13、<春天>
梅花落时,
熄灭了冬季;
杏花开时,
燃烧了春天。
花儿们唤醒了春姑娘,
使她张开了沉睡的双眼;
春姑娘唤醒了小动物,
让小动物们自由玩耍。
春姑娘拿起画笔,
把花儿们画红;
春姑娘拿起画笔,
把草儿们画绿。
啊,小朋友们,
沉静在五彩的春天里;
啊,小朋友们,
成长在幸福的春天里。
14、<颂春天>
春天来临之季,
小鸟歌颂春天,
迎接着春姑娘,
歌颂着春天的绿色。
大雁往南飞,
成群节队颂春天,
歌颂着春天暖和的天气。
小花小草齐长大,
吸吮着春的甘露,
它们赞美春天的露水。
游人四处观赏,
他们赞美春天的美景。
啊!
春天的绿,
春天的天气,
春天的露水,
春天的美景,
多美呀!
鞭炮的余音,
纷纷落地。
让青春一天天苍老童年,
一天天长大。
往事已随风远去,
希望已渐渐发芽。
春天是美丽的象征!
15、<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儿透过像镜子似的湖水,
照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她满意的笑了,
这就是春天。
春天来了,
刚刚发芽的柳树姑娘,
在微风里得意的,
跳起舞来了,
这就是春天。
春天来了,
春风唤醒了大地的孩子,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
到处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就是春天。
啊!春天是最美好的。
春天将伴随着我们,
一起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将春天,
创造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