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2010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和答案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一)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全诗用虚写的手法描写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

参考答案

2.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丹,让月光与牡丹的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别,所以入院后只闻其香。诗不正面描写白牡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白牡丹的声、色、香,很巧妙的利用了虚写的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朋友长久隐居,尽享山川之美。但同时暗寓了人们对待事情应持的态度,请分析。

参考答案

3.诗人用《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解朋友不能像武陵人一样,要“须尽丘壑美”。暗寓对待事情不能尝浅辄止、要坚持到底的哲理。语言虽浅白,含意却很深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季的绚丽美景(青青草色、鹅黄杨柳、缤纷桃花、芬芳李花),是欢乐的景象;后两句用比拟的修辞写自己的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添加遗憾),是悲哀的感情。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利用对比,真切地表现出自己的哀愁。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①香严闲禅师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②李忱写的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5.1、第一句写瀑布的出处(“千岩万壑”指经历曲折,“不辞劳”指其性格坚毅),含蓄地写出不经磨难,难成大业的哲理,第二句写瀑布气象高远,是对李忱生活的客观描述。

2、像瀑布一样,不甘寂寞,想有所作为,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气势。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题目是“观祈雨”,但写祈雨情景的只有一句: ,然后诗人用 的手法,写乡民与朱门对天气的担忧,从而揭露朱门 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乡农的情感: 。

参考答案

6.“箫管迎龙水庙前”、对比、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同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秋夜

李峤

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

参考答案

7.中秋之夜,月色明亮,但也有些地方可能正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利用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表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道理。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②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③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8.①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②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③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③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

9.①“倚杖柴门外”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临风听暮蝉”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②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勾画出一个放浪形骸、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诗人运用“五柳”的典故,说明自己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乡野,过恬淡的生活。

③诗人选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色彩鲜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李商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②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0.①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鸡鸣声唤起旅客,天空亮着残月,板桥白霜还没消退,留下行人足迹,)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①首联从 和 两个角度描写景物,表现山村的 特征。

②尾联表现诗人何种心境,你如何评价这种心情?【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1.①听觉、视觉、宁静

②表现诗人看到“人烟”的欢喜之情。从诗人看到山村没有遭到战火时的愉悦情感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①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②颔联的“已”、“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2.①用浪打礁石、船下双锚描写大江(湘江)的惊涛骇浪,象征着当时的动荡、险恶的局势。

②两个虚词有力地将刘司户短时间遇到的事情连接起来,充满同情之心。

③全诗情景交融,有友谊、有愤怒、有讥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友情,又表现出伤时忧国之思。【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清人纪昀在《瀛奎律髓》卷二评价这首诗说:“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 充分肯定了这首诗的讽刺意义。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13.诗的前四句,写真挚的友谊。五六两句, “悲花落”是悲叹时光空逝,无所建树;“羡鸟飞”是羡慕鸟可自由飞翔,自由鸣叫,反衬出没有言论自由。尾联有言外之意,反话正说,寓贬于褒,说明朝廷并不需要犯颜直谏的人,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①吴汝纶评价该诗“一气舒卷,复极高华朗曜,盛唐诗极感之作(《唐宋诗举要》)。”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②何焯《义门读书记》说:“结句才非世情常语,乃嗟叹之极致也。”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评说:“结句贵在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请简析尾联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4.①诗的首、尾联是合写;颔联、颈联分写(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暗示李少府去的地方很荒凉,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的长沙也是偏僻的地方;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是再写李少府),同时描写两人贬谪之地的萧索、荒凉景色(猿啼、归雁、秋帆、古木),相互交错进行,情景交融,结构严密。既凄清缠绵,又慷慨悲歌,别意浓重。

②尾联劝解二人不要烦闷、犹豫,尽可放心去,不久就会被召还。以此劝勉二人不要为一时的得失伤心、哀痛,要努力为民做事。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情景交融是抒情诗最主要的表达方法,但这首诗却是情与景分开来写,试作简要分析。

2012-2013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二)

三中2012-2013高一第二次月考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语 文 试 题

第I卷(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裨益/奴婢 黄粱/不可估量 着落/卓越 奢糜/靡日不思 ........

B.峥嵘/狰狞 脉脉/拐弯抹角 骠勇/缥缈 谙熟 /三聚氰胺 ........C.囹圄/龃龉 孳生/锱铢必较 蔷薇/桅樯 诨号/混混沌沌 ........D.龌龊/优渥 目眩/泫然泪下 谰言/呢喃 襁褓 /强人所难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伎俩 珠光宝器 沉湎 指手画脚

B.睿智 视若草介 赌博 世外桃源

C.楹联 牙牙学语 录像 照本宣课

D.部署 千刀万剐 装订 势不两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因病逝世后,虽然北京下着鹅毛般的大雪,但到钱老家悼念的人却不绝如缕。 ....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

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

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

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6.下面关于名著导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两句写

的是王熙凤和林黛玉。

B.巧授连环计实际是庞统为周瑜火烧战船作的事前准备,他表面为曹操解决曹军不习

水战难题,使曹上当。

C.卡西莫多在艾丝美拉达被执行绞刑后失踪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的尸

骨,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D.冯乐山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会上提亲,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

爷并没有马上答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据新快报报道,由凌沧洲、裴钰、孔慧、黄梓峰、蒙昧联手推出《宣言》表示,‚春节‛作为一种文明的现象,本质就是‚人的自由‛,不受任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羁绊。但如今‚春节‛被赋予了太多的教化、劝导和条条框框。五位学者认为,当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文明的话语垄断工具开始‚改造‛春节之后,过年就变成了看电视,让千万年存在的文明现象化作一种单一的视听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庸俗‛。当春节晚会承担了很多教化、吹捧和歌功颂德后,‚春节‛又被工具化、舞台化、政治功能化了。

笔者以为,春晚成为新民俗,并没有谁在推动,从来没有哪个部门下文件发通知让大家观看,完全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事实上,民俗的形成总是因为得到了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并乐意参与,虽然也有自上而下推行到民间的风俗,但这也至少得到了民间的认可。而春晚正是为亿万观众所喜爱,才逐渐成为除夕夜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尽管如此,春晚与其他传统的过年形式并没有什么冲突。过年的习俗,如年前的掸尘扫房子、贴窗花春联年画,吃过年夜饭后的熬年守岁,正月初一的燃放爆竹、拜年走亲戚,人们自由自在一如以往地过年,并没有因为有了春晚,就受到影响甚至排斥。春晚只不过是让人们多了一种过年的形式。‚正是春节晚会这种工具化的方式,扭曲了春节这个人类文明节日的纯朴和自由,亵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显然不符事实。

而且,电视机的开关并不掌握在春晚的手里,如果有人要完全恪守传统,过一个原汁原味的‚老法‛年,春晚对此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力,完全可以悉听尊便。当然,这在事实上却不可能。风俗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此人们也早已习以为常,譬如,今天几乎没有人穿长褂马甲,并没有人因此痛心疾首,更没有人像这些学者抵制春晚那样地发起抵制西装夹克。其实,当电视文化已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即使抵制得了一个春晚,也抵制不了电视。

当然,多元化时代,终究各有所爱,也因此,除夕之夜,其实已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其他的方式辞旧迎新,但这并非是因为要‚抵制春晚‛。如果你抵挡不住春晚的诱惑,只能说春晚这种新民俗对你而言更有魅力。风俗必然是优胜劣汰,这样的趋势不可能因有人抵制而改变。而且,虽然说春晚每况愈下,但春晚作为一台综合性晚会,其质量依然

是不可否认的,无论如何,也比打麻将之类有着更多的思想文化含量。

春晚说到底只是一台晚会,看春晚不是过春节,五位学者声称春节晚会承担了很多教化、

吹捧和歌功颂德后,‚春节‛又被工具化、舞台化、政治功能化了,这显然是太抬举了春晚。

当然,也唯有如此,抵制春晚才有理由。不过,这些学者并非出于无知,而明知是痴人说梦,却还要抛出惊世骇俗之论,其用心,当然不过是不甘于自己尊为学者,却少有关注,因此想掠取一点眼球效应罢了。

7.下列不属于五位学者抵制春晚理由的一项是

A.“春节”作为一种文明的现象,本质是“人的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羁绊都是不

应该的。

B.要完全恪守传统,过一个原汁原味的“老法”年,春晚对此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力。

C.让千万年存在的文明现象化作一种单一的视听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庸俗”。

如今“春节”被赋予了太多的教化、劝导和条条框框。

D.当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文明的话语垄断工具开始“改造”春节之后,过年就变成了

看电视。

8.在下列不赞成抵制春晚的观点中,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五位学者抬举春晚,其用心,不过是想引起关注,想掠取一点眼球效应。

B.民俗的形成总是得到了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并乐意参与,而春晚正是为亿万

观众所喜爱,才逐渐成为除夕夜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C.春晚与年前的掸尘扫房子、贴窗花春联年画,吃过年夜饭后的熬年守岁,正月初一

的燃放爆竹、拜年走亲戚等过年形式并没有什么冲突。人们自由自在一如以往地过年,并没有因为有了春晚,就受到影响甚至排斥。

D.春晚作为一台综合性晚会,其质量依然是不可否认的,无论如何,也比打麻将之类

有着更多的思想文化含量。

9.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有人抵制,还是有人拥护,春晚的生命力都要受到优胜劣汰的考验。

B.要思考和改进春晚的活动形式,使它符合时代需求,满足全体民众的愿望,成为我

们民族精美的文化大餐。

C.春晚和电视文化紧密互联,电子信息技术的提升会为两者提供专业技术保证。

D.爱春晚和不爱春晚都各有理由,不必拘泥,多元化的时代各有所爱无须苛求。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 ‚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并海有宿寇,久不获,浩募其徒,自缚赎罪,即得其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 ‚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至郡,旧有灵渠通漕运及灌溉,岁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赖其利。邕管所隶安平州,其酋恃险,谋聚兵为边患,浩遣单使谕以祸福,且许其引赦自新,即日叩头谢过,焚彻水栅,听太府约束。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上谓: ‚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 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其事者隐克官钱 董:监管,主持

B.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 穷竟:追究到底

C.浩遣单使谕以祸福 谕: 口谕

D.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 谮: 诬陷

11.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 王好战,请以战喻 ..

B.不逞者因谋作乱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C.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李浩“正直”的一组是()【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①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②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

③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④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⑤命疏而通之,民赖其利 ⑥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共28分)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并海有宿寇,久不获,浩募其徒,自缚赎罪,即得其魁。(4分)

(2)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4分)

(3)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1)颔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生活和感情的?表达了怎样的生活和感情?(4分)

(2)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杜甫的,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请你简要概括他们“心领神会”的主要内容。(4分)

15.古诗文填写(8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

(2) ,孤舟一系故园心

(3) 画图省识春风面 , 。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曲终收拨当心画, 。

(6) ,绕船月明江水寒。

(7) 故木受绳则直, 。

(8) 天下云集响应, 。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特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我一天要说九十九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吃不准笑脸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赚你一个笑吧。我眼睛盯着账单,手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张还是假慌张地站起来,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灾难啊!‛我说:‚我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他耐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冬天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他拿了张纸,又递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电话。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他还是坚持要我的电话号码。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过分了,因为他眼神一下变得楚楚的,问:‚平时可以给你打电话吗?‛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一步都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 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拼音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三)

jì zuǒ shěng dù shí yí

寄左省杜拾遗

zuî zhě :cãn shēn

作者:岑参

lián bù qū dān bì ,fân cáo xiàn zǐ wēi 。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xiǎo suí tiān zhàng rù ,mù rě yù xiāng guī 。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bái fā bēi huā luî ,qīng yún xiàn niǎo fēi 。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shâng cháo wú quâ shì ,zì jiào jiàn shū xī 。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

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3、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

4、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评析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_幽州夜饮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四)

<幽州夜饮>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张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幽州夜饮阅读答案_幽州夜饮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译文]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鉴赏]
据<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全诗以“夜饮”二字为中心紧扣题目。开始二句描写“夜饮”环境,渲染气氛。“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值秋深风凉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这一切,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地之夜的荒寒景象。第二句还暗用了宋玉<九辩>中的诗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益发渲染了诗句中悲伤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悲愁的心绪,已经见于言外。而这“夜饮”,就是为了要驱走这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宴会还没有开始,从着力渲染、暗示中,已经给“夜饮”罩上了一层愁苦的阴影。
第二联紧接一、二句,进入“夜饮”,抒发诗人的感叹:“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正”字接转巧妙,紧承首联对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自然地转入到宴会。诗人说:正是在这风雨寒冷的夜晚,我们在高敞的厅堂中摆开了夜饮的筵宴,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又岂能忘却自己的衰老和内心的悲伤呢?“能忘”句以问句出之,将诗人内心的郁勃之气曲折地表露了出来。这种迟暮衰老之感,在边地竟是那样强烈,挥之不去,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夜饮”,也排遣不开。诗中化用了屈原<离骚>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诗人心意表达得更加婉曲、深沉。
第三联,随着宴会开始,并逐渐进入高潮的时候,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诗情也有了亮色:“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在都督府的宴会之间,军士们舞起剑来,那矫健刚劲的舞姿,慷慨雄伟的气魄,令诗人为之感奋。<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舞剑是为了助兴,增加席间的欢乐气氛。一个“宜”字,传出诗人对剑舞的欣赏。但接着吹奏起胡笳时,那呜呜的声音,使席间短暂的欢乐顿然消失,而充溢着一片悲凉的情调,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塞上本来就多悲凉之意,与诗人的远戍之苦、迟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成为心灵上的沉重的负担,诗情在稍稍有了亮色之后,又忽然黯淡起来。这一联在豪壮中寓悲凉,在跌宕起伏中展现出诗人难以平息的滚滚思潮,直至引出最后一联。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这十个字铿锵有声,似乎将愁苦一扫而光,转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边城作将为乐、为荣。实际上这最后一联完全是由上面逼出来的愤激之语,他将对朝廷的满腹牢骚,隐藏在这看似感激而实含怨望的十字之中,像河水决堤似地喷涌而出,表现了思想上的强烈愤慨和深沉的痛苦。清人姚范评论说:“托意深婉。”(<唐宋诗举要>引)这一联的确托意遥深、措语婉曲,可谓“得骚人之绪”,寄寓着诗人悲愤的感慨,它与首联的悲苦的边塞荒寒之景,恰成对照,相得益彰。全诗以景起,以情结,首尾照应,耐人回味。
诗歌在语言上遒健质朴,写景之语,并无华丽之辞,与边塞情调极为相称。遣词用字也十分精当,例如“吹”、“动”、“宜”、“重”这些字,看似一任自然,实际经过认真锤炼,用得恰到好处,对写景、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5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