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喻户晓造句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2016年中考讲义-词语理解与运用
用家喻户晓造句(一)

中考讲义

语言文字应用·词语理解与运用

掌握词语理解和运用的相关考点和解题技巧。

1. 词语的意义、辨析;

2. 成语、熟语的正确使用。

知识梳理

一、考点解读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

中考考查的范围有:(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5)正确使用成语。

其主要题型有:①选择填空式;②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以选择题居多。

这些题目中所涉及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语的考查几乎占据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此外,一些省市考查了网络流行语,例如“给力”“神马”“杯具”“时间都去哪儿了”“吐槽”等,体现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大语文观。这就要求考生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二、解题技巧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丰富,考查角度多,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

第二,注意积累熟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熟语(成语)。对于有关熟语(成语)的考题,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遵循两点:(1)切实明确熟语(成语)的含义,这是恰当运用它的前提,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2)充分考虑该熟语(成语)所处的语境,看其是否能帮助造句者准确地表情达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成语要准确把握。

第三,熟练掌握关联词语。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1)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2)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1)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2)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3)关联词语是否完整;(4)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5)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

第四,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备考期间以课文下的重点注释为主。

例题讲解

例一 (2014·盐城)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沥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一要平时牢记词语的意思,二要善于结合当前语境辨析词义。B项中“嗫嚅”是指“想说而又吞吞吐吐或不敢说出来或很小声地说”,该词主要形容言语,而“小心翼翼”是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结合B项句子的语境,对“嗫嚅”的解释显然有误。

【参考答案】B

例二 (2014·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C项中“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但句中写的却是“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太阳”是“天然”,而非“人工”,所以此处用“巧夺天工”不恰当。

【参考答案】C

例三 (2014·南充)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识和关联词的运用。我们首先辨析“熏陶”与“熏染”:“熏陶”表示好的影响,为褒义词;“熏染”表示不好的影响,为贬义词。结合第(1)句语境,应该使用褒义词“熏陶”,这样就排除了A、C两项。接着辨析“五彩缤纷”与“姿态万千”:“五彩缤纷”侧重于颜色多彩,“姿态万千”侧重于形态变化,结合第

(2)句,只有“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又排除了B项,所以马上可以选出D项了。另外,“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也可以根据这个,选出与句意合适的“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这样多角度出击,选题更有把握。

【参考答案】D

一、选择题

(一)词语理解

1.(2014·衢州模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

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赞美舞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

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

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答案】D

2.(2014·北京四中一模)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期盼——不期而遇(解说:两个“期”字意思不同,“期盼”的“期”是“盼望,希望”的意思;“不期而遇”的“期”..

【用家喻户晓造句】

是“约定”的意思。)

B.厉害——声色俱厉(解说:两个“厉”字意思不同,“厉害”的“厉”是“凶猛”的意思;“声色俱厉”的“厉”是“严..

肃”的意思。)

C.谋生——不谋而合(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生”的“谋”是谋求、寻求的意思。“不谋而合”的“谋”是..

“商议”的意思。)

D.筹备——略胜一筹(解说:两个“筹”字意思相同,都是“谋划”的意思。) ..

【答案】D

3.(2014·泰安模拟)下列加点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意的一项( )

A.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左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不慌不忙) ....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久别重逢,两人激动不已。(破镜重圆) ....

C.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磨难,饱经沧桑,但我们愈挫愈勇。今天特大的地震灾难同样不能击倒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饱经风....

霜)

D.见到神往已久的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爱国激情。(莫名其妙) ....

【答案】C

4.(2014·贵阳)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B.倒坍:倒塌。

C.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D.折衷是非:反复折腾,搬弄是非,无理取闹。

【答案】D

5.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1)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带好自己(必需 必须)的生活用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事 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变幻)。

【答案】(1)必需 (2)启示 (3)变幻

(二)词语运用

6.(2014·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用家喻户晓造句】

(1)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2)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3)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4)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无动于衷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无动于衷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答案】A

7.(2014·东营胜利十一中调考)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如海上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答案】B

8.(2014·襄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答案】C

9.(2015·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

B.看到王飞同学滑稽的表演,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 ....

C.评比文明班级,我们班想必是首当其冲了。 ....

D.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应当妄自菲薄。 ....

【答案】D

10.(2015·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答案】A

11.(2014·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

【答案】C

12.(2014·广州第三十七中学模拟)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

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

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

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

A.家喻户晓 B.石破天惊 C.泾渭分明 D.苦心孤诣

【答案】A

二、填空题

13.请在下面括号内分别填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终成( )属意思:

(2)( )满全球意思:

【答案】(1)眷 亲属 (2)誉 名誉

14.(2014·上海闵行区一模)按要求填空。

“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

【答案】气息 气宇轩昂、气冲霄汉等

15.(2014·石河子第十八中学模拟)解释下列句中“阳光”一词的含义。

①一条竖花色的直身背带裙,可以有很多件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REEBOK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海上文坛》2002年第8期)

全国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解析
用家喻户晓造句(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中考考查的范围有:(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5)正确使用成语。

其主要题型有:①选择填空式;②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以选择题居多。

这些题目中所涉及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语的考查几乎占据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此外,一些省市考查了网络流行语,例如“给力”“神马”“杯具”“时间都去哪儿了”“吐槽”等,体现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大语文观。这就要求考生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丰富,考查角度多,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 第二,注意积累熟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熟语(成语)。对于有关熟语(成语)的考题,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遵循两点:(1)切实明确熟语(成语)的含义,这是恰当运用它的前提,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2)充分考虑该熟语(成语)所处的语境,看其是否能帮助造句者准确地表情达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成语要准确把握。 第三,熟练掌握关联词语。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1)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

(2)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1)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2)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3)关联词语是否完整;(4)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5)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

第四,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备考期间以课文下的重点注释为主。

(2014·盐城)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沥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一要平时牢记词语的意思,

二要善于结合当前语境辨析词义。B项中“嗫嚅”是指“想说而又吞吞吐吐或不敢说出来或很小声地说”,该词主要形容言语,而“小心翼翼”是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结合B项句子的语境,对“嗫嚅”的解释显然有误。

【参考答案】

B

(2014·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C项中“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

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但句中写的却是“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太阳”是“天然”,而非“人工”,所以此处用“巧夺天工”不恰当。

【参考答案】

C

(2014·南充)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识和关联词的运用。我们首先辨析“熏陶”与“熏染”:

“熏陶”表示好的影响,为褒义词;“熏染”表示不好的影响,为贬义词。结合第(1)句语境,应该使用褒义词“熏陶”,这样就排除了A、C两项。接着辨析“五彩缤纷”与“姿态万千”:“五彩缤纷”侧重于颜色多彩,“姿态万千”侧重于形态变化,结合第(2)句,只有“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

寂荒凉”形成对照,又排除了B项,所以马上可以选出D项了。另外,“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也可以根据这个,选出与句意合适的“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这样多角度出击,选题更有把握。

【参考答案】

D

一、选择题

(一)词语理解

1.(2014·衢州模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

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赞美舞....

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

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2.(2014·北京四中一模)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期盼——不期而遇(解说:两个“期”字意思不同,“期盼”的“期”是“盼望,希望”的..

意思;“不期而遇”的“期”是“约定”的意思。)

B.厉害——声色俱厉(解说:两个“厉”字意思不同,“厉害”的“厉”是“凶猛”的意思;..

“声色俱厉”的“厉”是“严肃”的意思。)

C.谋生——不谋而合(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生”的“谋”是谋求、寻求的意思。..

“不谋而合”的“谋”是“商议”的意思。)

D.筹备——略胜一筹(解说:两个“筹”字意思相同,都是“谋划”的意思。) ..

3.(2014·泰安模拟)下列加点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意的一项( )

A.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左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不慌不忙)【用家喻户晓造句】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久别重逢,两人激动不已。(破镜重....

圆)

C.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磨难,饱经沧桑,但我们愈挫愈勇。今天特大的地震灾难同样不能击倒坚....

强不屈的中国人民。(饱经风霜)

D.见到神往已久的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爱国激情。(莫名其妙) ....

4.(2014·贵阳)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B.倒坍:倒塌。【用家喻户晓造句】

C.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D.折衷是非:反复折腾,搬弄是非,无理取闹。

5.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带好自己 (必需 必须)的生活用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启事 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 (变换 变幻)。

(二)词语运用

6.(2014·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2)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3)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4)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无动于衷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无动于衷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7.(2014·东营胜利十一中调考)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如海上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8.(2014·襄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9.(2015·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

B.看到王飞同学滑稽的表演,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 ....

C.评比文明班级,我们班想必是首当其冲了。 ....

D.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应当妄自菲薄。 ....

10.(2015·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11.(2014·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

12.(2014·广州第三十七中学模拟)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

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

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

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

A.家喻户晓 B.石破天惊 C.泾渭分明 D.苦心孤诣

二、填空题

13.请在下面括号内分别填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终成( )属意思:

(2)( )满全球意思:

14.(2014·上海闵行区一模)按要求填空。

“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 (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 )

15.(2014·石河子第十八中学模拟)解释下列句中“阳光”一词的含义。

第2讲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用家喻户晓造句(三)

第2讲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中考考查的范围有:(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5)正确使用成语。

其主要题型有:①选择填空式;②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以选择题居多。

这些题目中所涉及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语的考查几乎占据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此外,一些省市考查了网络流行语,例如“给力”“神马”“杯具”“时间都去哪儿了”“吐槽”等,体现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大语文观。这就要求考生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丰富,考查角度多,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

第二,注意积累熟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熟语(成语)。对于有关熟语(成语)的考题,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遵循两点:(1)切实明确熟语(成语)的含义,这是恰当运用它的前提,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2)充分考虑该熟语(成语)所处的语境,看其是否能帮助造句者准确地表情达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成语要准确把握。

第三,熟练掌握关联词语。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1)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

(2)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1)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

(2)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3)关联词语是否完整;(4)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5)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

第四,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备考期间以课文下的重点注释为主。

)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沥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一要平时牢记词语的意思,

二要善于结合当前语境辨析词义。B项中“嗫嚅”是指“想说而又吞吞吐吐或不敢说出来或很小声地说”,该词主要形容言语,而“小心翼翼”是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结合B项句子的语境,对“嗫嚅”的解释显然有误。

【参考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C项中“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

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但句中写的却是“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太阳”是“天然”,而非“人工”,所以此处用“巧夺天工”不恰当。

【参考答案】

C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识和关联词的运用。我们首先辨析“熏陶”与“熏

染”:“熏陶”表示好的影响,为褒义词;“熏染”表示不好的影响,为贬义词。结合第(1)句语境,应该使用褒义词“熏陶”,这样就排除了A、C两项。接着辨析“五彩缤纷”与“姿态万千”:“五彩缤纷”侧重于颜色多彩,“姿态万千”侧重于形态变化,结合第(2)句,只有“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又排除了B项,所以马上可以选出D项了。另外,“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也可以根据这个,选出与句意合适的“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这样多角度出击,选题更有把握。

【参考答案】

D

一、选择题

(一)词语理解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赞美舞动....

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

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期盼——不期而遇(解说:两个“期”字意思不同,“期盼”的“期”是“盼望,希望”的意..【用家喻户晓造句】

思;“不期而遇”的“期”是“约定”的意思。)

B.厉害——声色俱厉(解说:两个“厉”字意思不同,“厉害”的“厉”是“凶猛”的意思;..

“声色俱厉”的“厉”是“严肃”的意思。)

C.谋生——不谋而合(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生”的“谋”是谋求、寻求的意思。..

“不谋而合”的“谋”是“商议”的意思。)

D.筹备——略胜一筹(解说:两个“筹”字意思相同,都是“谋划”的意思。) ..

3下列加点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意的一项( )

A.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左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不....

慌不忙)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久别重逢,两人激动不已。(破镜重圆) ....

C.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磨难,饱经沧桑,但我们愈挫愈勇。今天特大的地震灾难同样不能击倒坚....

强不屈的中国人民。(饱经风霜)

D.见到神往已久的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爱国激情。(莫名其妙) ....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B.倒坍:倒塌。

C.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D.折衷是非:反复折腾,搬弄是非,无理取闹。

5.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事 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变幻)。

(二)词语运用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2)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3)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4)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无动于衷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无动于衷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7.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如海上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用家喻户晓造句】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

B.看到王飞同学滑稽的表演,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 ....

C.评比文明班级,我们班想必是首当其冲了。 ....

D.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应当妄自菲薄。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

1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

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

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

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

A.家喻户晓 B.石破天惊 C.泾渭分明 D.苦心孤诣

二、填空题

13.请在下面括号内分别填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终成( )属意思:(2)( )满全球意思:14.(2014·上海闵行区一模)按要求填空。

“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 (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

活力或精神状态(如: )

15.(2014·石河子第十八中学模拟)解释下列句中“阳光”一词的含义。

①一条竖花色的直身背带裙,可以有很多件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REEBOK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海上文坛》2002年第8期)

②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电视剧《刘老根》台词)

③“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相声《马路情歌》台词)

② ③

三、综合题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字形判断及字形修改意见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议休息期间,政协委员成龙和新朋友聊得十分投缘,他们的很多想法都不谋而和。 ....

(判断:“不谋而和”意思是“事先没有商量就聊得很和谐”,这个词语字形没问题,不用修改。)

B.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时刻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神圣领土。 ....

(判断:“坚不可摧”意思是“意志坚强不用催促”,这个词语字形有误,应该写成“坚不可催”。)

C.经过12局的决斗,“九球天后”潘晓婷略胜一筹,战胜台北周婕妤获得亚运会冠军。 ....

(判断:“略胜一筹”意思是“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这个词语字形没问题,不用修改。)

D.抗日英雄赵一曼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气冲霄汉,她那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

进。

(判断:“气冲霄汉”意思是“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这个词语字形有误,应该写成“气冲宵汉”。)

17.(2014·福州)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鲜为人知造句
用家喻户晓造句(四)

1、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他都知道,所以大家叫他“百事通”。

2、小芳暑假到一个鲜为人知的乡村渡假去了。

3、较鲜为人知的公司购买广告是为了向客户解释它们是谁。

4、雷锋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鲜为人知造句

5、在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鲁迅先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6、曝温总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7、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电脑已经不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东西了。

8、而且她对古董店有了新的认识,古董店这概念在中国还鲜为人知。

9、然而,这次斗争与以往不尽相同,其辩论不再基于鲜为人知的党报评论,而是公开面向大众。

10、朝鲜队主教练金正勋则实际上鲜为人知。()

11、我知道有一家鲜为人知的餐馆,我们可以去。鲜为人知造句

12、阿布拉菲亚先生喜欢用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来支持他的论点。

13、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的一个曾经鲜为人知的指标,在首次发布后不到两个月即占据了全球报纸的头条。

14、我们可以让电脑在网上搜寻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鲜为人知的收藏品拍卖,15、没有听说过某部鲜为人知的外国法律不能成为抗辩的理由。

16、这一点提示,在人类早期那段时间里,相对而言人与人打仗是鲜为人知的。

17、我们把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搜集到一块,这些都是女人和男人必须知道的事实。

18、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每个守身如玉的好姑娘都有个独角兽爱人。

19、下面是一些能帮助你成为键盘大师的鲜为人知的windows快捷键。

20、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1、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22、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鲜为人知的事件中,他其实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他用自己生命,用他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人生格言。

23、许多品牌在本土以外的地区鲜为人知。

24、这些秘密鲜为人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5、彭萨科拉拥有令人惊讶的鲜为人知的过去:这里是美国最早的移民地。

26、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5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