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浙江省瑞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理科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第一篇

瑞安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科)试卷 命题人:李晓 审题人:应仙环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选择题请做到填涂卡上,综合题做到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的概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今天,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遇到的矛盾纷繁复杂,更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A.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ks5u

C.哲学思想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结

D.哲学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3.荀子、王夫之、朱熹等先哲大师们,长期都在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等方面“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其实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4. 漫画警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自觉站到

A.唯物主义阵营 B.唯心主义阵营

C.辩证法阵营 D.形而上学阵营

5.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

对撞实验项目均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

直在寻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上帝粒

子”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将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的形成

奠定基础。“上帝粒子”的发现表明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

B.自然界的发展是由人的认识决定的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

6.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人说:“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

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该言论

A.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B.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7.根据生物学的知识,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一事实说明人类可以

A.创造规律 B.消灭规律 C.利用规律 D.改变规律

8.分别在一平方米的土地上栽一棵树和栽十棵树,十年后的结果是:一棵成材十棵成柴。这是因为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C.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D.新事物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9. 研究表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人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自然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计划性

10.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生存下来,是因为我们对真实世界有乐观的幻觉,相信现实会比原来更好,这驱动人类去超越自己,发挥潜能,”人类学家的上述说法,强调了

A.乐观的幻觉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B.真实世界与乐观幻觉之间存在着冲突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C.乐观的态度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D.超越自己、发挥潜能,不应抱有幻想

11. 科学发展观能指导人们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D.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 ks5u

12.费尔巴哈认为:“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表明

A.宗教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宗教观念是人脑自生的,世界上不存在上帝神灵

C.宗教观念的原型在人间而不是天上

D.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13.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句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A.真理具有条件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

C.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D.认识具有无限性

14.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15.在神十的空中课堂上,宇航员把在地球上司空见怪的物理现象和经过验证的物理实验 摆到了失重的太空中进行演示,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出现了地面上难以见 到的景观,让人大开眼界。这生动的一课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C.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D.实践目的是获得正确认识

16.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7. 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最近的美国科学家诺切拉宣布造出人工树叶。这种人工树叶形状像扑克牌,只需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它便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条件,建立起新的联系

B.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推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去掉

C.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存在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18.《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材料寓意相反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气者,理之依也 ks5u

D.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

19.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不满足已有成就,打破传统疗法,采取暴露疗法,使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愈率达到96%,高出国外权威报道25个百分点。这体现的哲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重视量的积累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形成必须多次反复

20.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漂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这告诉我们

A.整体统率着部分 B.整体由部分构成

C.部分影响整体 D.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1.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人们可以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人体内缺少的维生素。有专家认为,经常服用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随后又有专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健康有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①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不完善的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见仁见智,认识和真理都是主观的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无法把握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我白天都是顶着太阳,和农民一起趟着泥水下田,晚上对着材料分析,伴着月光思考,一辈子这样坚持。“这是袁隆平的工作写照。它包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世界上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追求真理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4.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怎么学?书法家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说明书法学习必须经历一个

①圆圈式的循环过程②数量增减的过程③螺旋式的上升过程④由浅入深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谁都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这是因为

①人的实践都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任何真理一定是和谬误相伴而行的

③人的认识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南北朝时,宋季雅非常仰慕吕僧珍的品德,特地花重金买下吕宅旁的一幢房子。有人笑他买得太贵。他却说:“我用百金买房,而用千金买邻”。“千金买邻”所蕴涵的哲理要求我们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立足部分、重视整体③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④把握事物的内外部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7.年年贴春联,岁岁有不同。“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流行于八十年代;而如今,人们更喜爱“发彩信点新歌,邀来众人聚诗友;贺年华敲电脑,迎接新岁盼祥和”。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的随意性 ②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③客观规律的永恒性 ④思想观念的运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就是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的墨菲定律,它给我们的忠告是

①要容忍各种错误 ②努力从偶然中把握必然

③要避免盲目乐观 ④具体分析事物的各种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青霉素问世以后,抗生素成了人类的救星,但是,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救星”就成为“灾星”。这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性质通常是不确定的

③事物都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0.《百喻经》载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这个愚人食盐的故事的哲学寓意有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③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ks5u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31题6分 ,32题6分,33题9分,34题9分,共30分)

31.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也不可超之过急。【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请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6分)

32.我们还在西柏坡向人民诉说,要把谦虚谨慎的作风牢记在心窝。我们也在西柏坡向历 史承诺,要用艰苦奋斗的执着改变山河。啊!风雨岁月,早已从容走过,西柏坡留下了一首真情不变的歌,真情不变的歌。啊!美好未来,道路仍坎坷,西柏坡正激荡着一首与时俱进的歌,与时俱进的歌!

从意识作用的角度,简析“要用艰苦奋斗的执着改变山河”的正确性。(6分)

33.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高二的同学们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同学们了解到:网络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平台,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网络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市场是比较大的。从2008年9月至今,淘宝网上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网络创业热潮正扑面而来。

说明网络创业是如何体现实践特点的?(9分)

34.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9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第二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

目 录

1.愚人食盐 15.乐羊子妻

2.战国策·秦策二 16.子产不毁乡校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3.王右军诈睡 17.习惯说

4.戴震难师 18.陈实与梁上君子

5.曾子杀猪 19.割席分坐

6.千金市骨 20.临江之麋

7.高帽子 21.木兰从军

8.赵威后问齐使 22.《李将军列传》(节选)

9.学弈 23.当止不止 10.永某氏之鼠 24.《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11.魏文侯从谏 25.工之侨为琴

12.原谷谏父 26.三人成虎 13.截竿进城 27

.郢书燕悦

14.陈太丘与友期行 28.赵普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

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

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至于他家( ) ②更为益盐( ) ..

③既得盐美 ④缘有盐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34.从愚人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到 ②改变 ③已经 ④因为

2.①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②就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被盐所害。

3. ①语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或者,动作:“愚

人无智,便空食盐。”②他以为菜的味道好,就是靠盐,于是只吃盐,不吃菜。

4.启示:①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

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②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

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战国策·秦策二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卞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

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

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管与止之( ) ②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 ..

③小者必死 ( ) ④而有刺两虎之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①人者,甘饵也 【译】 ②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译】

3.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答】

4.概括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

1. ①卞庄子(代词) ②那么 ③小的老虎 ④却

2.①人是老虎最美好的食物。 ②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就是

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了。

3.文章的寓意:智慧带来胜利和荣耀 事半功倍 或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4.启示:我们做事情要运用智慧,善于观察,仔细思考,找到科学合理 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可以提高效率,甚至是事半功倍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②尝先出,右军

犹未起。须臾,钱凤③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

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

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人称其有智。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 ③钱凤:为王敦的

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王右军年减十岁时( ) ②方忆右军未起( ) ..

③相与大惊曰( ) ④及开帐(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

【译】 ②信其实熟眠

【译】

3.王敦为什么认为“不得不除之”?

【答】

4.“于时人称其有智”,你认为王右军的智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

要概括。

【答】

【参考答案】

1.①不满 ②才 ③一起 ④等到

2.①王羲之睡醒,已经听到他们谈论的话,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

②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

3.因为王敦与钱凤商议的是叛逆的阴谋(便言逆节之谋),一旦泄露出去可是

要灭九族的,所以如果睡在帐中的王羲之知道此事,必是要除去的。

4.睡在帐中的王羲之无意中听到了王敦与钱凤商议叛逆的阴谋,知道没有活路

了,不满十岁的他没有惊慌失措,就佯装出熟睡的状态(假装呕吐弄脏脸和被子都全然不知),骗过了王敦与钱凤的眼睛。这是他机智过人的地方。

戴震难师 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

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

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也?“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

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④二千年矣。“”然则⑤朱文公何

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①先生:这里指戴震。 ②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 ③

就傅:跟随老师。 ④几(jī):差不多。 ⑤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蕴蓄者久矣( ) ②日数千言不肯休( ) ..

③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

【译】 ②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译】

3.文中戴震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与《论语》所提倡的哪些观点相一致?请你

各列举一句。

【答】

4.塾师为什么把戴震评价为“非常儿”?

【答】

【参考答案】

1.①积蓄,积累 ②每日,每天 ③距离 ④这些

2.①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的?

②老师无法回答,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啊。”

3.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

4.“非常”一词蕴含对比,说明戴震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敢于质疑,凡事都

大胆的问一个为什么;不盲目听从,能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意思对即可)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②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①彘:小猪 ②特:只不过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曾子之妻之市( ) ②其子随之而泣( ) ..

③顾反为女杀彘( ) ④子而不信其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译】 ②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

3.对于该不该杀猪,曾子和他的妻子持不同的观点,试分析他们各自的理由。

【答】

4.由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答】

【参考答案】

1.①到 ②跟随 ③同“返”,返回 ④于是,就

2.①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开玩笑罢了”

①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交给他欺骗啊。

3.曾子的妻子认为不该杀,理由是说杀猪只是跟儿子开个玩笑,好哄孩子回去,

不让他跟自己去集市,不必当真。曾子认为该杀,理由是答应了孩子的事要实

现,否则没有办法教孩子诚信。

4.曾子是一位言而有信(诚信,诚实)的父亲,同时他通过细小之处“以身作

则”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教子有方。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

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

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国君。 ②涓人:国君的近侍,即宦官。③期年:一周年。【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期,读“j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反以报君( )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 ..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④于是(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已死,涓人却“买其首五百金”,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则故事有何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反:通“返”,返回。 ②市:买。 ③以:认为。 ④是,这。

2.①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浪费五百金买这死马的头骨?

②在这以后,不到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好几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3.使“天下以王为能市马”,从而得到千里马。(或让人们认为君王的确渴求千

里马,从而主动献马。可引用原文或自己概括回答,意对即可。)

4.①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

②吸引人才,就应该做出爱才惜才的姿态,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使群

贤毕至,事业兴旺。

高帽子

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尝有门生两人,初放外任,同谒①老师者。老师谓:

“今世直道②不行,逢人送顶高帽子,斯可矣。”其一人曰:“老师之言不谬③,

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老师大喜。既出,顾同谒者曰:“高帽已

送去一顶矣。”

【注】①谒:yâ,拜见。 ②直道:善良风气 ③谬:miù,错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老师谓( ) ②尝有门生两人( ) ..

③既出( ) ④顾同谒者曰(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文言文愚人食盐翻译_愚人食盐阅读答案》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第三篇

文言文<愚人食盐>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文言文愚人食盐翻译_愚人食盐阅读答案。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1更:改变
2闻已:听罢
3益:增加
4所以:表原因
5缘:因为
6空:空口
7薄暮:靠近傍晚
8具:准备好,准备
9口爽:口味败坏
10昔:从前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文言文愚人食盐翻译_愚人食盐阅读答案。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鉴赏]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孔子名言,孔子的名言,关于孔子的名言》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第四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名言,孔子的名言,关于孔子的名言。 -- 孔子语录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 勿欺也,而犯之。"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孔子名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 孔子名言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孔子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孔子语录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 孔子名言

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言事死如事生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孔子语录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 孔子语录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孔子名言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 孔子名言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孔子名句

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孔子名句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5990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