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

“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下面这些题你会填吗?(多媒体呈现)

( )×4=12 2×( )=6

( )×5=10 ( )×2=1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3-75页。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本节课要学习的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时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和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会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倍的认识”。“倍”的概念比较抽象,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必须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比一比、摆一摆,积累充分的感性材料,并与学过的旧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为学习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更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载体。因此,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然后用现实情景,结合摆小棒和线段图,教学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片、小棒、课件

【教学教程】:

一、承上启下与引入

根据下面的图填一填,并列出算式。

( )个( ) ( )个( )

□○□=□ □○□=□

小结:在计算几个几相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快。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技巧之所在。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复习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产生“倍”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问题与探索

(一)动手摆一摆。

1、请同学们在第一行用小棒摆1个正方形。

问:摆1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也就是1个4根。

2、在第二行用小棒摆2个正方形。

问:摆2个正方形,也就是摆了几个4根?

3、在第三行用小棒摆3个正方形。

问:摆3个正方形,也就是摆了几个4根?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四】: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王镇中心小学 王道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第一、二个红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的描述和学具的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表象,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探究现实问题的过程,抽象出两数关系,形成数学概念“倍”,并用倍描述数学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倍”的意义,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三角形、圆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前几节课同学们经历了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了用乘法口诀可以解决除法问题。今天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课件展示)看,他们在干什么?

对,他们在拾贝壳,(指表格)这里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预设:王丁拾了3只贝壳,李飞拾了6只贝壳„„

二、动手操作,感知“倍”的意义,初步建立表象。

1、谈话法引导学生: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再看看情境图,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板书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经验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同学们要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李飞和王丁拾的贝壳的数量。(学生回答,教师贴图片)对比李飞和王丁拾的贝壳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李飞比王丁多几只? 王丁比李飞少几只?

预设2:李飞拾的是2个王丁那么多。

3、动手操作,体会6只里面有2个3只,引出“倍”的概念。

(1)、你能想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两个王丁拾得那么多吗?摆一摆,同位交流。

(2)、组间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五】: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一,倍的初步认识

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呀?今天小兔家可热闹了,瞧!它们正在举行拔萝卜比赛呢? 小白兔说:这是我拔的萝(出示课件)。

它拔了几根胡萝卜?(2个)师贴2个胡萝卜上去,并板书:2根.几根白萝卜? 我们把胡萝卜2根看成一份,那白萝卜有几份?手势.也就算几个2根?板书3个2根。为了把这3份看的更清楚些,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2根为一份.是边说边圈.像这样,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下面我们来电脑演示,胡萝卜2根看成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谁听明白了?(请3人说,再同桌互说)

二,标准量不变,比较量变化,进一步巩固倍的认识

1.小白兔拔了这么多萝卜,还知道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间的倍数关系,真不错!小黑兔也不示弱,看,这是小黑兔拔的萝卜,你能用老师刚才圈一圈的方法找到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吗?请大家翻开课本50页,完成圈一圈(有些学生会说,我写完了)师:.利用老师刚才讲的知识检查一下昨天的预习作业是否正确.

谁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这里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几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师边问边出示课件)。有谁再来说说吗?你们都是这样圈的吗?

2.下面请看(出示课件)红萝卜2根,白萝卜6个2根,10个2根,4个2根分别说出它们的倍数关系。你会举例说吗?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100个2呢?根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树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三,比较量不变,标准量变化,加深倍的理解

我们再来看看小灰兔拔的情况,出示课件,胡萝卜3根,白萝卜6根。现在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谁来说?(3人说),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的?

那老师有些有些疑惑了,(指着课件及黑板)这里都是白萝卜和胡萝卜比,6根白萝卜,怎么这里是2倍,这里又是3倍呢?小结:一份数(标准量)变了,倍数也就变了。

四,摆一摆。体会标准量和比较量同时发生变化,但倍数是一样。同时介绍1倍关系。 1,学习了这么久,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吧。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几倍?请看大屏幕:拿出需要的卡片摆一摆,摆出的苹果个数是桃的3倍。请大家拿出袋里的卡片,开始吧。(选择性的请学生上来,并汇报是怎么想的)

师:这两人用的卡片数量一样吗?那为什么摆出的都是3倍呢?

师:只要桃摆一份,苹果摆3份就是它的3倍。

老师有个学生这么摆(出示摆放很乱的苹果是桃的3倍),你们认为苹果是桃的3倍吗?(预设:可能会有学生看的出来。)如果还没看清楚,老师让这些卡片排排队看(出示整齐的3倍关系的卡片)

小结:只要桃摆一份,苹果摆出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3,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桃的3倍。

2,介绍1倍关系

如果老师再拿6个桃过来,现在它们是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小结:当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桃的1倍,也可说成桃的个数是苹果的1倍。(你们真了不起,给自己一个掌声)

五,练习做一做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用“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2、通过整理与复习,能进一步掌握倍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

“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进一步掌握倍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我们认识了“倍”的意义。

生2:我们会“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

几倍”的问题。

师生共同梳理小结: 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了例1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学习例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学习例3

二、应用巩固,拓展提升。

1、数学书55页第8题。

通过年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年份不同,两个人年龄差不变,而两个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会发生变化。

2、数学书55页第9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改变某种珠子的数量以达成给定的两种珠子的倍数关系,检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七】: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强化教师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八】:《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9页例12、例13。 )

教材简析:倍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等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最终又回到“份”,使倍的知识在整体网络中产生和发展。

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活动中学数学。 第一层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再现“几个几”的旧知,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 第二层通过观察、演示和讲解,在认识“1份”和“几份”的基础上引出“倍”,将“几个几”与“几倍”联系起来,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第三层通过操作、游戏长讨论,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化对“倍”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九】:《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内 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76例2、例3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的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掌握了“倍”的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倍”的具体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并利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构建倍的思维模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利用学生画几个几的作业,考一考学生。

2、拍一拍 让学生拍出几个几

二、教学例2

由一双筷子引入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几双筷子?1双筷子有几根?是几个几? 让学生比赛摆筷子(用小棒代替)

师:摆的时候要一双一双地摆,每一双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让人们一下子就看 出摆了几双。

(师敲钱鼓,学生摆)

师:你摆了几双?是几个几根?(学生分别说)

师:如果把1双筷子2根小棒看作一份,

那么3双筷子就有这样的几份?(3份)

每一份都是2,是几个几?(3个2根)

3个2根也可以说成2的3倍。(学生齐读一遍)

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很特别,是什么呢?(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师:如果是4双筷子是几个几?也可以说成()的()倍。5双筷子呢?„„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摆了()个()根,也可以说 成()的()倍。

同桌交流。

师指名学生个别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到3个2根也可以说成2的3倍,那反过来说2的3倍就是几个几?(3个2)

师:那2的4倍呢?(5个2)

三、教学例3

师: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想考考你们了,敢接受挑战吗? 活动一

1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十】: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胥金花 刘翠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