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也译作《人类大历史》,以色列一位28岁的年轻人哈拉瑞著,林俊宏译,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我此前跟几个朋友推荐过。

  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遗憾的是,很多给别人一杯水的人自己只有半杯水,所以给的时候总是磕磕绊绊牵强附会,但本文作者,显然有一桶以上的水,所以写起来,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自圆其说地把人类历史演绎了一遍,颇值得一读。

  哈拉瑞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三次重大革命:大约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让人类的历史得以启动;大约一万两千年前的农业革命,让历史发展加速;大约五百年前,科学革命,开创了全新的时代。而人类发展中,有三个大的趋势:融合的趋势、和平的趋势以及迷茫的趋势。

  认知革命

  在哈拉瑞看来,人类(智人)是一种没什么特别的动物,在七万年前,智人还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的生活。智人的体能显然弱于很多动物,脑容量大但是也不是最大的。

  但是,大约七万年到三万年前,因为某一些偶然的基因突变,如同《圣经》里说的吃了那棵知善恶树的果实一样,突然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即所谓的认知革命。

  在所有动物之中,人类的突出长项是语言,人类的语言最为丰富最为灵活,这让人类能够八卦---八卦是极为重要的沟通能力,无八卦能力的动物只能靠血缘和简单的沟通组织起50人规模以内的合作,而八卦让人类可以组织起150人以内规模的合作,这使得人类的能力变得非常强大。

  后来,人类又借助自己独特的语言能力,慢慢虚构出神灵、图腾、宗教、国家、货币等事物,得以组织起成千上万互不相识的人合作,只有人类能够策划、组织、凝聚大规模的合作,这是人类能够独霸这个星球的核心。

  农业革命

  最早的250万年间,人类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8500年,人类开始驯化小麦、山羊、狗。。。。。。很难说是人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总之,因为驯化了植物,人类开始定居,开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道路让人类抛下了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共生关系,人口激增,大步走向贪婪,开始自外于这个世界并终将走向灭亡。。。。。。

  农业革命后,加上新的运输技术,终于让愈来愈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先形成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城市,再由王国或商业网络把它们紧紧相连。

  人类的基因里并无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这种大规模的合作是靠什么维系的呢?简单的讲法就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并且发明了文字。

  每个人类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社会、政治阶级制度其实都没有逻辑或者生物学的理由基础,仅仅是由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的,再套用虚构的故事延续壮大罢了,文字即是实现延续壮大的核心工具。

  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公元后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并无不同,不论是基督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然后统治者有意识地宣传这些秩序是千真万确的绝非虚构的源于“神”的,并且在教育体系内也强力呼应和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

  农业革命后,维系人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追求特定的事物,也遵守特定的规范。

  法国大革命后,全球人民逐渐同意“自由”和“平等”都是基本的价值观,然而这两者根本就互相抵触,美国民主党希望更加平等,共和党希望更加自由。所以,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全球政治史就是解决这对儿矛盾的历史,有的是追求“自由”(例如资本主义)有的是追求“平等”(例如共产主义)。

  科学革命

  五百年前,人类进入到了科学革命。科学开始与帝国联手,欧洲开始大航海时代,开始探知未知的世界,殖民和征服,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欧洲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所需资金逐渐由税收转变为信用贷款。没有人愿意缴税,但人人都乐于投资。传统帝国扩张千里后就后继无力,但对资本主义的创业者来说,从一次到另一次的征服,都让经济的动力更强大。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是为了增加可能投资的人数并减少每个人需要承担的风险。

  十六世纪荷兰人成功的秘诀,在于信用贷款,在于他们取得了欧洲金融体系的信任,因为他们坚持准时全额还款,而且荷兰司法独立并保护私有财产权,所以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都愿意借钱给荷兰官方尤其是荷兰商人。

  后来又出现了股票交易所,让股票发行资金的募集更加便利,并且让股票可以随时变现从而为资金提供流动性,以便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投资并且分散每个人投资的风险。实际上,真正建立起十六世纪荷兰帝国的,是荷兰的商人们而不是荷兰的官方。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通过出售股票筹集资金建造船队,再派船队去亚洲贸易,甚至资助军事行动直接攻下了印尼。攻下印度的也不是英国政府,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佣兵。直到十九世纪后,资本主义才借助其代理人操控国家来帮忙维护经济利益,例如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成我们所需能量”的知识。

  自由市场主义认为最明智的政策是政治不要干预经济,政府应当将税收和管制都减到最低,将一切交给市场自由发挥。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保证利润会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为了避免产能过剩,于是催生了一个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让我们买了大量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在哈拉瑞看来,人类的发展史,有三个大的趋势:融合的趋势、和平的趋势以及迷茫的趋势。

  人类的融合统一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本质上还是有一种融合统一的倾向。公元前1000年开始,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宗教上的全球性教派。

  金钱制度有两大普世通用的原理:万物可换、万众相信,所以可以让人就算互不相识、不清楚对方的人品,也能携手合作。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必须统治很多民族,第二是疆域可以灵活调整,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可以无限制扩张领土。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与地球逐渐融合为一,帝国是造成民族多样性大幅度减少的主因之一。帝国会刻意加速传播思想、制度、习俗、规范以便于统治,也会积极传播共同的文化以强化统治的正当性。

  宗教是一种人类的规范及价值观体系,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同时具备普世特质和鼓吹特质。很多古代神话其实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承诺要永远崇敬某些神灵,换取人类对其它动植物的控制权。

  帝国一般都是多神教共存,但一定有一个不带有任何私下或偏见的最高的神,即宇宙的最高权力(佛教中称之为梵)。例如佛教认为,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所有世俗的欲望和恐惧都如梦幻泡影,要接近宇宙至高的权力,就要放下所有的欲望,接受福祸共存的事实,坦然面对失败、贫穷、疾病和死亡。痛苦来自欲望,要放下欲望,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释迦牟尼达到涅槃,从痛苦中完全解脱,所以被称为佛陀。

  帝国崩溃,和平升起

  工业革命后,世界越来越被塑造成智人需求的模样。但其它物种开始迅速灭绝。1945年以来,多数帝国崩溃的过程变得迅速、平和,而且颇有秩序,无论是英国、法国的殖民地撤退,还是苏联的解体。而且,自1945年以来已经基本上不再有吞并其它国家的事情发生。因为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利润大幅下降,和平越来越有利可图。因为过去的财富多为土地、牛羊、奴隶和黄金,无论抢劫或者占领都十分方便。今天,财富形式变成了人力资本、科技知识,以及银行这种复杂的社经结构,想要抢夺或是占领相当困难。相反彼此间的贸易却越来越有利可图。

  人类的未来

  过去五百年,我们见证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革命,今日人类所享有的财富,科学和工业革命也带给我们超人类的力量以及几乎可说无限的能源。但,我们真的更快乐么?民族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都认为自己能让人更快乐,但结果呢?

  人的能力与幸福成正比还是反比?也许,每次出现新发明,只是让我们与伊甸园又离得更远。我们在评估历史进程的时候,经常是以二十一世纪西方中产阶级的观点为标准,但要评估全球幸福程度,只看上层阶级、只看欧洲人、只看男性,都是巨大错误,或许,只看人类也同样有失公允。

  快乐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有人认为是金钱。金钱确实能够带来快乐,但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对于经济阶层底层的人来说,确实是钱愈多愈快乐。

  有人认为是健康。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者持续不止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有人认为是家族和社群。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族和地方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在物质条件上有了大幅度改善,但因为家庭崩溃、社会失调,现在的人并不见得比1800年前更快乐。

  有人认为快乐与外在条件无关。佛教、现代生物学及现代自由主义都持此观点,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真正的快乐也与文明的主观感受无关,我们愈强调主观感受,反而就愈感到苦。因此,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感受了。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而是在于放下“贪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主观感受只是刹那生灭的波动而已。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快乐是由期望决定的。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现代研究的结果与先哲的结论一致:最重要的是知足,知足常乐。

  没有人能够确实知道未来,历史一再让我们看到:许多以为必然发生的事,常常因为不可预见的阻碍而无法成真,而某些难以想象的情节,最后却成为事实。面向未来,我们真正应该认真以对的,不仅仅是关于科技和组织的改变,更是人类意识与身份认同的根本改变。这些改变触及的会是人类的本质,就连“人”的定义都有可能从此不同。

  如果人类的历史确实即将谢幕,我们这些最后一代的智人,或许该花点时间,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或许真正该问的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最后,哈拉瑞感慨到,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至险,恐怕莫此为甚。

  三次革命,三个趋势,一个28岁的小伙子给我们勾勒出的人类发展简史,值得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149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