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白夜行》读书笔记
白夜行是我度过的第二本日本式的悬疑推理小说。读书过程中让我饶有趣味的便是每一个有意无意的线索被另外一个看似毫无干系的故事完美接洽的时候。
白夜行的开头似乎只是一个略有疑点的刑事案件:一幢荒废的大楼内发现了一具中年男人的尸体,是附近一间当铺的老板,身中数刀,皮带宽松了两格。但尽管案发地仍有疑点重重,但警方从所获得的线索中仍迟迟无法确定凶手:当铺老板的妻子和店员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男人死前见过的一个女人文代太太也同样。文代是个丧夫多年独自带着女儿的寡妇,与当铺老板的关系似乎不用说也很明显,可就在警方顺着这个思路怀疑与文代交好的货车司机时,那个货车司机却因车祸意外身亡,但他的车上却留有当铺老板身前的物证。虽然到此,案件仍有很多不明朗之处,可之后不久,文代太太就因煤气中毒死于家中,让这起案件不得不带着诸多疑问收场。
如果作者仅仅要描述这一起未解凶杀案的始末,就不是日本悬疑作家的风格了。尽管我只看过除此之外的一本日本悬疑小说也猜得出——阴暗,暴力以及桃色丑闻如果不能被一股脑的发泄出来,这些作家是不会停手的。
白夜行果然是这样,那个疑点重重的案件只是一个很小的开始,在此之后,华美的主人公才算真正登场。
文代太太去世后,作者的笔头有点突兀的转进了高中生活,她美貌的女儿雪穗和当铺老板的儿子桐原渐渐明晰在大家的视野中。他们二人似乎过着完全不同且毫不相干的生活:母亲去世后,雪穗在养母的照看下优雅得体的生活,惊人的貌美让她总是围绕在光环中,甚至可以说享受着不允许任何人与她争锋的优越;而另一面,失去父亲的桐原则套上了阴郁难懂的外衣,他没有朋友没有家人,但只要看他办的几桩事,就不得不为他的谋略和阴暗胆寒。从外在看,桐原先是干起了帮欧妈桑找男孩子的桃色勾当,又为了贩卖软件的计划顺利进行,以奸尸帮人躲避嫌疑,他对电脑黑客和窃听了如指掌,复制银行卡、窃听成了他最平常的手段,对杀人,他不但没有惧色,还每次都精致策划完美执行。故事的起初,作者从未透露他与雪穗有直接的联络,仅是让人通过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事项和或有意无意的叙述,让你细思极恐。但这也会让你疑惑:他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筱冢成一是这个故事中唯一一个始终没有被雪穗诱惑的男人,因为出生在优越家庭的他第一眼见到美穗就觉得她眼中显露的光芒绝不应来自大家闺秀,所以他对她从未放松过警惕。但在更强大的对手前,警惕又怎么能够呢?无论对爱情、婚姻或友情,雪穗早已习惯用欺骗和手段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精致的伪装和恶魔的保护——当然,还有她绝顶的聪慧,都已成为帮她蒙蔽一切的利器。
可是,敏锐的猎鹰也从不酣眠。当成一派去调查雪穗的私人侦探与19年前负责当铺老板案件的刑警渐渐有了意见上的暗合的时候,19年内的一切也开始有了愈合重生的可能,这段光阴的中间,是丑恶,而它的两边,则是桐原和雪穗从孩童时的天真到罪恶的两极。
没错,当年的案件的主角——正是两个孩子。在作者带着大家糊里糊涂的转悠了19年之后,我们最后才发现其实从案发现场到真相的推理路径十分简单:当铺老板死亡后房间门被从内堵住,因此出路只有防风暗道,而能从防风暗道的狭窄空间里出入自由的只能是那些经常在这玩的孩子,而且是男孩子。
虽然从最初的故事情节中,我们早就对雪穗过人的轻巧察觉出了不对,作者越是赞美,我们的目光越是疑惑,可又能怎样呢?对于这样的悬疑推理故事而言,操纵证据和文字的永远是作者,不给出必要的证据,坚实的判断力便无从谈起。譬如,如果不是在结尾前才告诉你当铺的老板有恋童癖,如果不是他最后才说犯罪现场只有孩子的脚印,如果不是他最后才让刑警回忆出当时屋内有转堵着门——谁会完美的联系起着一切呢。
但当然,推理小说的吸引人处本就不是结局吧。
结局虽然简单,但真相其实令人唏嘘。因为案件的背后是桐原和雪穗过早的见识和经历到了人生本不该被掀起和面对的阴暗。雪穗和桐原其实早就在图书馆相识,剪得一手好剪纸画的桐原常向雪穗展示他灵巧的作品,那大概是他们童年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但后来,雪穗的妈妈以100万将女儿卖给了有恋童癖的店铺老板,而那个所谓和文代是朋友的货车司机也不过是淫秽之举另外一个买主;而同样还在上小学桐原,在目睹了他的妈妈和店员的不耻后又在小朋友们常去玩的防风暗道里撞见了父亲对雪穗的淫威。于是桐原杀死了父亲,并让雪穗先走,用砖堵住了门口后再从暗道爬出。书中说,不知桐原是“抱着何种心情在通风管道中爬行”,但我们只知道结果,是“他一生都未能走出那段通风的暗道”。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小说起名为“白夜行”的原因。
那场案件之后,雪穗再不以真面目视人,桐原则一直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护雪穗,两人默契的开始了一场隐蔽与精心设计的关系:共生。
我的评价:即使耐着性子看完整部书,我依然坦诚的说不喜欢这类小说。对我来说,细究情节里的蛛丝马迹本就不是我喜欢的事,何况联想到对这类文体的构思和设计了。生活中我们遇到这类故事里提到的人物类型的情况极少,我不但相信更是深信生活中良善的存在,也深信只要修为得当,这些故事原本也不应该出现在生活里。
但其实说到底,这类的小说的存在其实并不需要让我们引导对善良或邪恶的辩论中去,只是,我并不习惯这类的情节设计罢了。
无论如何,悬疑与推理小说都是情节设计颇重的一种文体。我想不明白的只有一点,为了把所有的疑点综合到一起,作者到底需不需要设计19年以及中间的这么多的故事,这些内容,究竟是基于剧情的需要,还是基于对复杂度的炫技式的需要?这个答案,恐怕只有自己设计一下,看到底是否需要写出这么多的故事和人物做成铺垫才能获得了。
悬疑推理小说与其他的小说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基于情节发展的目的。悬疑推理要解决的是疑难杂症,要面对自己设下的诸多离奇古怪的人性和场景,但其他种小说,譬如言情或散文故事类,则是基于更普通的情节和随意发展,这种发展虽然不是毫无目的,但也只是所设计的情景之下,为诸多主人公找寻到恰当的出处而已。这种出处大多会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或为了实现故事的和谐和合理,让人获得情感的慰藉或引发人的共鸣等等。就中国人来说,喜欢和擅长的,大多是第二种吧。
很敬佩作者的铺垫衔接能力,要给自己解开很多扣子,运用到想象力和知识广度真不是盖的。可你若此刻还要推荐我另一本日本悬疑推理小说,我想我大概是会拒绝的。
下一篇:《反脆弱》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