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全国3卷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2016高考全国3卷(一)
2016全国高考语文3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使用地区:重庆、广西、陕西,四川)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邹,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SPAN>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

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1.【答案】C【解析】c项曲解了文意。A 项,见于文章第①段,由“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日记、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会不断地扩大”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A 项正确。B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B 项正确。C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可知,王国维肯定了对古史的怀疑精神,但认为需要充分结合史料而非利用史料后就不会“疑古”,选项不合文意,故C 项不正确。D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第②段“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D 项正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2.【答案】D【解析】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见于文章第④段,由“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认为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做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可知,作者认为可以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但不能把它作为历史,选项理解不正确,故D 项不合文意。A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A 项符合文意。B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

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B 项符合文意。C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杰出的例子”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C 项符合文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与原文不合,B项,见于文章第①、②段,由第①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及第②段“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可知,《山海经》属于文学,它不作为史料的原因只是它在史学家眼里并非史料,选项不合文意,故B 项不正确。A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A 项正确。C 项,见于文章第④段,由“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可知,当代学者主要为了在作品中发掘史料,故对于他们而言,文学意义不重要,选项符合文意,故C 项正确。D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D 项正确。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流寇扰河南,太监陆訚谋督师,下廷议,莫敢先发。珪厉声曰:“师老民疲,贼日炽,以冒功者多,偾事者漏罚,失将士心。先所遣已无功,可复遣耶?今贼横行郊圻肘腋间,民嚣然思乱,祸旦夕及宗社。吾侪死不偿责,诸公安得首鼠两端。”由是议罢。疏上,竟遣訚,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

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遣命毋请恤典。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中书舍人。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4.【答案】B【解析】结合语境根据文意及职位的升迁来判断。【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5.【答案】A【解析】A 明朝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贡举,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由“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可知,傅珪被人诬蔑而辞去官职,言官为之请留皇帝没有听取而不是他自身坚持离职,选项不合文意,故C 项不正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7.【答案】(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译出大意给3分,“权幸”“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权幸”意为“得帝王宠幸、有权势的人”;“嫉”意为“憎恨”。)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译出大意给3分,“忠谠”“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忠谠”意为“忠诚正直”,“报”意为“答复,给回信,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0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8.【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9.【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解析】解答本题要通读全诗后,了解主旨大意,再与题目中要求的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进行对比。曹诗在回忆起自己年少时便掌握各种兵法,后又因国难而从军,一心投入报国的事业中一直到年老。其中关键句在于颈联“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作者由此句表现了自己虽年老,但壮志犹存,满腔豪情。辛词中作者回想起沙场征战时的潇洒、激昂,但却在词的最后叹息“可怜白发生”。相比曹诗,更多的是慨叹和悲哀。【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016高考全国3卷(二)
2016年高考全国3卷文数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0,2,4,6,8,10},B{4,8},则ðAB= 8} (A){4,

2,6} (B){0,2,6,10} (C){0,

2,4,6,810}, (D){0,

(2)若z43i,则

z

= |z|

(A)1

(B)1

43+i55 (C)43

i55 (D)

11

(3)已知向量BA=(),BC=

,),则∠ABC=

2

2

(A)30°(B)45°

(C)60°(D)120°

(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 (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

(5)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I,N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8111(A)15(B)8(C)15(D)30 1

(6)若tanθ=3,则cos2θ=

4114

(A)5(B)5(C)5(D)5

(7)已知a2,b3,c25,则 (A)b<a<c (B) a<b<c (C) b<c<a (D) c<a<b

【2016高考全国3卷】

(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

43

23

13

(A)3 (B)4 (C)5 (D)6

1

,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sinA

3(9)在ABC中,B=4

3

(A)10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18(B

)54(C)90 (D)81【2016高考全国3卷】

(11)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 (A)4π(B)

9π32π(C)6π(D) 23

x2y2

(12)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221(ab0)的左焦点,A,B分别为C的

ab

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

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 (A)

1123(B)(C)(D) 3234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2xy10,

(13)设x,y满足约束条件x2y10,则z=2x+3y–5的最小值为______.

x1,

(14)函数y=sin x–cosx的图像可由函数y=2sin x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15)已知直线l

:x6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

与x轴交于C、D两点,则|CD|= . (16)已知f(x)为偶函数,当x0时,f(x)e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

x,则曲线y= f(x)在点(1,2)处的切线方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2

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1,an(2an11)an2an10.

(I)求a2,a3;

(II)求an的通项公式.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下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

.

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14.

(Ⅰ)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Ⅱ)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附注: 参考数据:

y

i1

7

i

9.32,

tiyi40.17i1

7

0.55,≈2.646.

参考公式:r

回归方程yab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

b

(t

i1

n

i

)(yi)

i

(t

i1

n

,a=y.

)2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地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I)证明MN∥平面PAB;

(II)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

【2016高考全国3卷】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

(Ⅰ)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

(Ⅱ)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lnxx1. (I)讨论f(x)的单调性;

(II)证明当x(1,)时,1

x1

x; lnx

x

(III)设c1,证明当x(0,1)时,1(c1)xc.

请考生在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中

的中点为P,弦PC,PD分别交AB于E,F两点。

(Ⅰ)若∠PFB=2∠PCD,求∠PCD的大小;

(Ⅱ)若EC的垂直平分线与F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G,证明OG⊥CD。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线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2016高考全国3卷(三)
2016高考全国3卷化学解析

2016高考新课标3卷化学解析

新东方在线 全幼明

2016年高考理综考试刚刚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全幼明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新课标3卷化学试题解析。

【真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第7题,考查的是化学生活。A考查镁离子和碳氢。第二没有对称,铁比铜强,结论发生反应,第三个和第四个是对的,强氧化性。

【真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第8题,考察有机。A选项,想想甲烷特性,高温不会跟高锰酸钾反应,这个选项不对。再看看其他选项,比如乙烯,乙醇溶解度,跟水互相溶,乙酸和甲酸、甲脂,化学方程式写不出来,大概知道酸和脂异构,比较轻松的。

【真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第9题,考察实验室。A配制稀释硫酸,先加入水,再加入硫酸,高锰酸钾先离再稀。第三个选项,新净化其他,最后加入水,再净化。

【真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10题,考察点依然是有机,比原来的有机难度,比平时考试难度降低不少,平时做题方向都是偏密度,异丙苯,不饱和度算出来,A这个选项是对的,B选项考察知识点,碳越多,非典越高。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甲基考点,两个共线,三个共面。

【全幼明老师解析】11题,这是综合的,既考察充电,又考察放电,考察电解质,充电时是电解质,阴阳,阴离子到阳极,A选项错。B选项,充电氢氧逐渐减少,充电时,产物变反应物,难度增大。C选项没有问题,D两个选项,如果对氧气了解的话,虽然是电化学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12题,考察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相对来说考察难度这一次不是特别大,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第一个突破口,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钠半径最大,W知道方向,离子与钠离子一样,W与Y是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Y是氯,推荐氧气和硫,离子化合物呈现中性,应该是氯化钠,到底最后是氮还是氧,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对应考点当中,对应这些知识点,基本上都是排除掉,但是个人应该考氧比较多,带入分子,考察比较常规,离子半径,电子层不同,电子层越大,半径越大,呈碱性是对的,C选项,氧化物稳定性,12题从推断到最后难度不是特别大。

【全幼明老师解析】 13题,有点难度,采用排除法。有关电解质的溶解说法正确的是,A选项,0.1醋酸加少量水,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样本增大,浓度减小,正向移动,可以得出结果,增大不是减小。B选项,醋酸钠水解和电离,温度升高,颗粒子增大,醋酸跟氢氧浓度,跟A反过来,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离子增大,反过来有影响,B选项排除。C选项盐酸加入氨水至中性,电化学最简单的,有些同学可能会讲,呈中性,氨水必须加多一点,其实不用,应该氨加氢离子等于氯离子+氢氧,ABC排除。

选择D不是那么容易,氢化银加入硝酸银,银离子量增大,浓度确实增大,平衡移动,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溶液,颗粒子有变,浓度没有变,变的是物质量,物质量减小。ABC排除,选择D。

七道选择题当中出现的点,个人觉得这次还是比较善良,基本上把分送给大家,

如果没

有拿到满分的同学可能还是有点遗憾。从老师角度来说,这次题目比较好做。

【真题】

【全幼明老师解析】26题采取方式,过氧化钙溶于水,拿分很多,三种实验方法,一种用石灰石少量铁氧化物加盐酸,铁不会反应,加双氨水,加氨水,氧化铁很少情况下可以沉淀,滤渣氧化铁,滤液氧化钙为主。碳酸铵溶液得到碳酸钙纯一些。有利于颗粒变大,有利于过滤。

第二道题,一题二题三靠,一题当中A选项,漏斗末端选择B,离子高出来,肯定不

能搅拌,作为滤体过损,第二道题当中。得到碳酸钙以后,加稀盐酸,煮沸,变氯化钙,过

2016高考全国3卷(四)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数试题(含答案)

【2016高考全国3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S=SxP(x2)(x3)0,Txx0 ,则SIT=

(A) [2,3] (B)(- ,2]U [3,+)

(C) [3,+) (D)(0,2]U [3,+)

(2)若z=1+2i,则4i zz1

(A)1 (B) -1 (C) i (D)-i

uuv1uuuv1(3

)已知向量BA(,

,BC), 则ABC= 222

(A)300 (B) 450 (C) 600 (D)1200

(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0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0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0C以上

(B) 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 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 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月份有5个

(5)若tan3 ,则cos22sin2 4

644816(A) (B) (C) 1 (D) 252525

4

33413(6)已知a2,b4,c25,则

(A)bac (B)abc(C)bca(D)cab

(7)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

=

(A)3

(B)4

(C)5

(D)6

(8)在△ABC中,B=

(A

π1,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 43 (B

(C

)- (D

)- (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18(B

)54

(C)90

(D)81

(10) 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

(A)4π (B)9 2 (C)6π (D)32 3

x2y2

(11)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221(ab0)的左焦点, A,B分别为C的ab

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

(A)【2016高考全国3卷】

(12)定义“规范01数列”{an}如下:{an}共有2m项,其中m项为0,m项为1,且对任意k2m,13 (B)12 (C)23 (D)3 4a1,a2,,ak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m=4,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有

(A)18个 (B)16个 (C)14个 (D)12个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x,y满足约束条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z=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14)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图像可由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15)已知f(x)为偶函数,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曲线y=f(x),

在带你(1,-3)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直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做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前n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

(I)证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II)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求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下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

(I)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II)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地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I)证明MN∥平面PAB;

(II)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C:y22x 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

(I)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

(II)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acos2x+(a-1)(cosx+1),其中a>0,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大值为A.

(Ⅰ)求f'(x);

(Ⅱ)求A;

(Ⅲ)证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

请考生在[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AB的中点为P,弦PC,PD分别交AB于E,F两点. 如图,⊙O中

(I)若∠PFB=2∠PCD,求∠PCD的大小;

(II)若EC的垂直平分线与F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G,证明OG⊥CD

.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x(为参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ysin

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4

2016高考全国3卷(五)
2016年高考全国3卷文数试题(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6高考全国3卷】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0,2,4,6,8,10},B{4,8},则ðAB= 8} (A){4,

2,6} (B){0,2,6,10}

(C){0,

2,4,6,810},

(D){0,

(2)若z43i,则

z

= |z|

(A)1

(B)1

43+i55 (C)43

i55 (D)

11

(3)已知向量BA=(,BC=

),则∠ABC=

2

2(A)30°(B)45° (C)60°(D)120°

(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 (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

(5)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I,N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8111(A)15(B)8(C)15(D)30 1

(6)若tanθ=3,则cos2θ=

4114

(A)5(B)5(C)5(D)5

(7)已知a2,b3,c25,则 (A)b<a<c

(B) a<b<c

(C) b<c<a

(D) c<a<b

43

23

13

(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

(A)3 (B)4 (C)5 (D)6

1

,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sinA

3(9)在ABC中,B=4 3(A)10

(B)

(C)

(D)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18(B

)54(C)90 (D)81

(11)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 (A)4π(B)

9π32π

(C)6π(D) 23

x2y2

(12)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221(ab0)的左焦点,A,B分别为C的

ab

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 (A)

1123

(B)(C)(D) 3234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2xy10,

(13)设x,y满足约束条件x2y10,则z=2x+3y–5的最小值为______.

x1,

(14)函数y=sin x–cosx的图像可由函数y=2sin x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15)已知直线l

:x6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

与x轴交于C、D两点,则|CD|= .

(16)已知f(x)为偶函数,当x0时,f(x)ex1x,则曲线y= f(x)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2

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1,an(2an11)an2an10.

(I)求a2,a3;

(II)求an的通项公式.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下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

.

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14.

(Ⅰ)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Ⅱ)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附注: 参考数据:

y

i1

7

i

9.32,

tiyi40.17i1

7

0.55,≈2.646.

参考公式:r

(t)(y)

i

i

n



回归方程yab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b

(t

i1

n

i

)(yi)

i

(t

i1

n

,a=y

)2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地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I)证明MN∥平面PAB;

2016高考全国3卷(六)
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高考作文题目:小羽的创业故事

2016高考已经打响,高考语文正在进行时。在此紧张时刻,资源库小编第一时间整理了2016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3卷卷作文题目。

微软雅黑, 'STHeiti Light', 华文细黑, SimSun, 宋体,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2px; text-indent: 0px;"> 请以“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为材料,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你感觉怎么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2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