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再别康桥》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读书笔记《再别康桥》

  徐志摩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一位有名的诗人。《再别康桥》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去剑桥寻访老友不着之后写的,他与挚爱的剑桥静悄悄地打了个招呼,然后又静悄悄地离开了这片让他如痴如醉的水土。

  徐志摩的“康桥情怀”是溢言于表的,是直抒胸臆的真情流露。那为何是“再别康桥”而不是“再别剑桥”呢?其实,剑桥大学是“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翻译。“cam”是“剑”之意,bridge是“桥”。cambridge还有另一个翻译就是“康桥”,前半部分按发音译成“康”,就是徐志摩的杰作。因此,我细细品读了《再别康桥》并结合我的理解,我把它称为“徐志摩的康桥情怀。”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实写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剑桥和离开的情景,却在悄无声息中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以轻微跳跃的节奏,烘托出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再且连用三个“轻轻的”表明诗人怀着神圣、敬仰之心,唯恐惊动了这梦中乐园。“来也轻轻,去也轻轻”,诗人把康桥当做久违的好朋友,怕惊扰到她,故用“轻轻的”,由此可见,诗人对康桥是那样的爱之体贴,惜之温柔。

  没有浓烈的情感,又怎么能写出如此深情款款的诗句呢?“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当一条水草!”从这些诗句中,我读出了诗人想和康桥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似乎那个就是他所爱慕的姑娘,甘心沉沦于她的柔波暖怀里,向她细细诉说着他对她的仰慕情怀。

  该节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青荇”拟人化,写它在水底招摇,把它的那份柔软和自在形象的呈现出来。“招摇”二字既写出了青荇的动态美,同时也体现了康河的清澈、灵动之美,使画面更富有流动美。这正好与剑桥崇尚“自由”的学风相似,作为特殊学生在国王学院可以免费听课,还无须考试,日子真是快活无比。也许正是因为自由的学习氛围,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谐的人文情结,所以诗人才会如此痴迷康桥,甘心在康桥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流露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向往,在心中想起往日种种,诗人想和康桥融为一体,希望永远留在康桥,体现诗人心中有景,景中有情,表达都康桥的依恋之情。借“新娘、青荇、水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体现优美的意境,深挚含蓄的情感,诗思精巧别致。语句舒缓轻柔、淡雅清丽,为我们呈现出梦幻般的画面,在字里行间透露诗人的康桥情怀。

  康桥是诗人追梦的知识殿堂,“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里,不仅仅是康桥见证了他的追梦历程,甚至是剑桥的一草一木也参与他的追梦之旅。最终,在剑桥大学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他隽永的足迹。在国王学院后面临河的草地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句诗,已被镌刻在那里的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这快石碑成为了连接中国和剑桥的纽带。徐志摩正是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游学期间读到了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也许正是游学剑桥,才促进了诗人的成长,才会让他在高学府留下了他的美名,才造就了诗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徐志摩曾写道:“我的眼睛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给予诗人的是那么的多,尽管诗人到国王学院只是旁听一年,但不论时间还是空间上的剑桥,都成为了他一生难舍的梦。正是因为这样,诗人才对康桥难离难舍,才不能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因为爱得太深,才会此时无声胜有声,才会不想把离别愁绪染指“今晚沉默的康桥。”因为千言万语只凝聚心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此我只能用“康桥情怀”这两个真挚的词语来表达诗人对康桥的热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表现诗人是如此的豁达,只是独自承受这一份沉重的感情,不张扬不隐晦,只是含蓄地诉说自己对康桥的情怀。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诗人才能更好地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浓烈的康桥情怀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505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