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 公共卫生硕士 |

【www.guakaob.com--公共卫生硕士】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第一篇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市卫生强市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有了较大提升,一是孕产妇死亡率为1.94/10万,比“十一五”下降了

4.86个十万分点;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比“十一五”下降了3.25个千分点,三是2015年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27

岁,比2010年提高了2.28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先后启动了卫生部的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市、五县两区列为省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唯一试点市三个层次的改革试点。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努力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协调发展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和新居民的“医保”全覆盖。全市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十一个统一”(注1)[1],建立了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从政策措施上确保到2015年全市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在300元以上,筹资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的目标,5年全市总筹集资金21.8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4.16亿元,政府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54.55%提高到2015年的64.5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从2010年的90.84%提高到2015年的97.97%,5年总补偿金额22.4亿元,累计有3003.25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对参保农民开展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参检人数106.79万人次。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住院补偿率、住院结报率、门诊结报率三项指标列全省前茅。

二是着力开展农村卫生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卫生的服务和管理。近年来我市明确了“3+X”改革的目标,即开展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定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之间实行一体化管理;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两新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的“两同步一整合”。同时全市各地开展“一院多站”式、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医疗资源功能整合改革等“X”项目自选改革,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和资源管理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拟订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重点推进城乡统筹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投入的补偿机制、健全人才队伍培训和流动机制、建设卫生信息化5项改革任务,同步推进公立医院运行和监管机制等各项改革,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日趋健全。到2015年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总数1376家,其中:综合性医院25家,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10家,专科医院6家,妇幼保健院(所)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8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847个,设有床位的民营医疗机构有13

家,基本形成了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县、乡、村三级网络齐全、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至2015年底,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总资产达84.42亿元,净资产57.24亿元,房屋建筑物面积达264.24万平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加47.67亿元、28.3亿元和117.31万平方米。床位规模达到14927张,较2010年增加了3762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 4.37 张,比2010年提高1.03张/千人,病床使用率为89.02%,较2010年提高14.46个百分点;单价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00台,比2010年增加222台,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了硬件设施条件。三是医疗队伍不断充实壮大,2015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2117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注册护士数2.39人,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0.49人/千人和1.01人/千人。四是“科教兴卫”取得新突破,通过组织实施“科教兴卫”工程、“351”人才工程计划、“526”科研和重点学科计划,全市评出省级及以上医学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0人、后备学科带头人100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省、部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15个,市级29个,为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增添了科技含量。五是医疗服务接诊能力上了新台阶,2015年全市门急诊量2518.86万人次,住院人数42.86 万人次,服务床日374.12万床日,分别比2010年增长67.37%、47.3 %和28.18%。六是院前急救能力得到了提高,急救网络更趋健全,全市共配备了84辆救护车,市本级设立了1个中心12个站点,五年内累计出车9.28万次。

(四)公共卫生保障更为有力

一是加强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政府的公共卫生委员会,提高了公共卫生整体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了卫生应急和卫生保障工作,市县两级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出色完成抗震救灾、XX安保、省运会等重大卫生保障任务。采供血工作继续加强,2013年、2015年先后两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三是加强了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防治网络不断健全。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人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处臵,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处于历史低水平,2015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91.97/10万,比2010年下降了39.16%,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四是加强了卫生监督工作,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设臵全面完成。建立市、县(市)卫生监督所7个,在镇(街道)建立了26个卫生监督分所,初步形成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五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2011年在省内率先设立了流动人口定点分娩医院,建立了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等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制度,为全面加强和改善新居民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六是加强了爱国卫生工作,全市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县城(城市)2个、国家卫生镇3个,省级卫生镇(街道)35个、省级卫生村172个,爱国卫生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政府投入逐步加大

成本、费用(讨论) 卫生经济学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第二篇

成本、费用(讨论)

一、医疗机构成本分析

(一)成本差异分析

(二)收支平衡分析:1.盈亏临界分析

2.图示法

3.边际贡献法

二、根据表13.6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内科和外科的医院成本指数和医疗服务强度指数

三、如何控制医疗服务成本(P317)

四、卫生总费用评价指标

(一)卫生费用总量分析

1.卫生总费用绝对值

卫生总费用绝对值是反映卫生费用总量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全社会卫生投入水平,卫生总费用绝对值一般用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两项指标来表示。

2.人均卫生费用

人均卫生费用是消除人口增长因素对卫生总费用绝对值的影响,用来分析评价公平性的重要指标,人均卫生费用一般用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两项指标来表示。

3.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通常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经济水平下,国家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支持程度和全社会对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卫生总费用结构分析

1.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是进行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政府各部门对卫生工作的支持程度和投入力度,体现政府行为在卫生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是衡量社会各界对卫生服务贡献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的作用程度。

3.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是衡量城乡居民个人对卫生费用负担程度的评价指标,各地区不同人群对卫生费用的自付率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享受卫生服务的公平程度。

4.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百分比是评价各级政府对卫生工作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

5.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反映不同地区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支持程度和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6.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卫生经费主要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公费医疗经费和药品监督管理费。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也是评价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支持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7.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为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由政府财政预算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费用,是反映政府财政对卫生事业发展支持程度和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评价指标。

8.医疗保险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医疗保险费用包括政府公费医疗费用(含公费医疗费用超支部分)、企业劳保医疗费用以及私人和商业医疗保险费用等。医疗保险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是评价国家、社会和个人直接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费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1.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各年卫生总费用增减变化趋势和发展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评价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要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把当年价格换算成可比价格,用可比价格进行测量。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2.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是衡量卫生总费用各年平均增长程度和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的重要评价指标。

式中:an 报告期卫生总费用;a。基期卫生

总费用; n 总计年数。

3.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

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是表示卫生总费用和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一般情况下,弹性系数保持在1左右,说明卫生总费用同GDP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五、 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

(一)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

1.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

2.物价上涨因素

3.疾病谱发生改变

4.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新药的应用

5.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

6.管理体制方面某些弊端

(1)不合理的支付制度

(2)药品的过量消费

(3)疾病控制仍是重治轻防

(二)中国卫生筹资的变动趋势

1.卫生总费用水平及筹资主体发生变化

卫生总费用总额和人均卫生总费用逐年上涨,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

卫生总费用筹资主体发生了改变,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社会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2.医疗卫生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

总费用的平均收入弹性为1.2左右,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卫生总费用增长1.2%,表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

3.政府卫生筹资发生变化 政府卫生筹资水平改变表现为,筹资绝对值增加,而相对值即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明显下降。同时,政府卫生资金分配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部分占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也趋于下降,提示财政对卫生保健事业的支持有所减弱。

4.卫生资金城乡分配格局发生改变

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由1990年的158.8元上升至2000年的771.0元,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由1990年的38.8元上升至2000年的224.0元,城市和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之比由1990年的4.09下降至200年的3.44。 表明卫生总费用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城市所占有的卫生资金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卫生总费用中农村占有的份额趋于上升,可见卫生资金分配的公平性有所提高。

5.卫生筹资公平性

卫生筹资公平性指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不同,对卫生服务也应有不同的支付额,收入水平高的居民应比收入水平低的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支付额高。

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都有所增强,但城市居民卫生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比农村居民大得多,表明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支出的增长相对其收入比农村居民快得多。

深圳市盐田区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第三篇

深圳市盐田区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卫生事业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时期。为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更好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发[2009]11号)、《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深府〔2009〕233号)、《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服务能力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等指标持续处于良好水平,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区政府投入卫生事业经费3.55亿元(不含基建设备),医疗卫生设备政府投资项目资金1.6亿多元。对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和运行经费实行全额保障;对区人民医院、盐港医院及梅沙医院的财政核拨补助比例分别达到80%、90%、90%,区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38.97%,较全市平均高21.97%。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按照每年30元/服务人口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保障了社康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2.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合理。2010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5间,其中医院3间、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间、社区健康服务机构15间(含3间医疗服务站)、门诊部(诊所)等45间,实现了社区、人口、服务的全覆盖。全区病床数400张,比2005年增加100张。在岗卫生工作人员1094名,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73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94名,是2005年的2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360名,比2005年增加72%。拥有万元以上医疗卫生设备988台,是2005年的2.7倍,其中50—100万元的医疗卫生设备32台,是2005年的1.7倍。百万元以上的医疗卫生设备14台,是2005年的2倍。

3.卫生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新建了梅沙医院综合楼、盐港医院住院大楼和区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区人民医院被纳入市级医院规划建设,按照深圳东部区域医疗中心的标准进行整体改造,新住院大楼正式启用,整体改造项目二期工程稳步推进。盐港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式立项并完成方案设计。

4.普惠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3间公立医院和2间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核心,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为基础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两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点不断优化,便捷的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服务流程不断优化,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率先实行药品采购方式改革,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效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率先在全市实施社康中心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0年,区属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99.46元,平均住院人次费用4801.49元,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4.5%和23.1%。

5.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医疗服务。紧抓人才队伍与医学学科建设,推动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加大对重点、特色学科建设经费、设备和人才投入,评审确定了区人民医院骨科等六个首批区级重点学科。开展了“半肝切除术”、“血液透析疗法”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微创外科、血液透析、人工器官置换等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辖区居民对医疗服务能力信任度逐步提高。2010年,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总人次达到116.8万人次,是2005年的1.6倍;出院总人数1.08万人次,是2005年的1.2倍。

──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夯实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区政府颁发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对辖区社康中心进行了网点调整和资源整合。不断丰富社康中心服务内涵,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10年,全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5.2万份,社区诊疗23.4万人次,占全区门、急诊总量的20%,是2005年的2倍。 ──公共卫生服务。一是疾病防控及时有效。建立并完善了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连续五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全市较低水平。依托社康中心为居民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核病、艾滋病、梅毒和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处置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二是卫生监督保障到位。全面推行卫生行政许可“六统一”,规范了卫生许可审批,提高了行政许可效率。在食品经营单位、公共场所深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提高卫生监督效能。大力推行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管理,有效控制了职业病发病率,保障了劳动者身体健康。以医疗执业行为为监督重点,加大对医疗机构人员执业资质、执业范围的监督管理力度,保障了医疗安全。三是妇幼保健水平先进。积极探索计卫合作模式,整合计生、妇幼保健服务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十一五”期末,辖区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常住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0.96%,住院分娩率达9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97%,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1‰和1.6‰;全面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2.8‰、破伤风发病率为零;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为35.2%,较2005年提高27.7%。“十一五”期间,实施“降消”项目累计救助贫困孕产妇144名,救助金额近13万元。

(二)“十一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技术水平、资源配置、管理绩效等与居民群众期望需求、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的定位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1.卫生服务水平仍需提高。医学学科优势和特色不够突出,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医学科研教育水平不高,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和继续教育项目总量偏低。医学学科建设水平较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对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不够系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对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有待加强。

2.卫生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医疗卫生机构部分硬件设施陈旧,大型先进诊疗设备总量不足,社康中心的基本诊疗设备与分类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每千人口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卫生人才编制总量不足,临聘人员比重过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卫生人才引进困难,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资源不足。

3.卫生管理绩效有待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绩效、成本控制意识不强,管理、服务成本过高,还没有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现代化、精细化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作为深入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设置管理的基础,对卫生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尚不完善。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保障机制、医疗卫生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绩效评估机制还不健全。

4.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主要依靠自筹资金,自行开发用于医疗服务收费、临床检测等方面的软件系统,但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制约着卫生服务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管理体制、投入保障机制、人事制度等一些关键环节的改革难度加大,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坚定的信念、更创新的精神去攻坚克难,确保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推动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按照“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大社会建设领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居民幸福感,

打造“幸福盐田”。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的新定位、新目标,对卫生事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四是随着盐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群众健康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加多样化,需要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高效的卫生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求。五是随着现代城市进程、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食品安全、慢性病管理、精神心理疾病、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显现,对调整卫生工作思路和卫生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区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努力构建与盐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定位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质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提质增效”、“特色精品”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能,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深圳东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区。到2015年,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服务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三)主要发展指标。

1.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全区新增医院床位280张,病床总量达到680张,每千人口病床数达到3.4张(按2015年当量人口20万计算,下同);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2.6名、3.38名,医护比提高到1︰1.3;社康中心按6名/万人的标准配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力争每个社康中心配备全科医师2名。

2.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明显增强,社区首诊率达40%。区属医院CD型率(危重病例率)≥30%、病床使用率≥75%、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达90%。建设1个以上市级医学重点特色学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免疫接种率≥95%;职业病危害企业建档、监督覆盖率达100%、社会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无证非法行医案件查处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常住人口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5%;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85%。

3.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升。综合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保持全市先进水平,孕产妇死亡率≤15/10万、婴儿死亡率≤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300/1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无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发生。

4.卫生行业作风明显改善。“博学行医、业务精湛,情操高雅、与人为善,博爱救人、敬业爱岗”的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和社会认可,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医患关系明显好转,社会群众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理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能。按照“政事分开”、“监督与监测分离”的原则,尽快解决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机构设置问题,进一步理顺职能,解决卫生监督执法和卫生技术服务合一的问题,确保卫生监督执法的公信力,促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剥离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等临床业务,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心转向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保

障辖区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2.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按照《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整体评估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目标和任务,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明确医疗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保障和补偿机制。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以事定费”的方式核定补助经费。完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督促考核。

3.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平台作用。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康中心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和培养,为全面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保障。社康中心在承担居民常见病诊疗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体现其“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功能。以网格化分片包干的形式将9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4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使其成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和平台。

(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效能。

1.明确公立医院发展定位。按照“定位明确、特色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加快形成辖区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格局。区人民医院以“三级甲等”标准建设,抓管理、强学科、提绩效,在保证辖区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诊治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危急重症、疑难病症、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部分重点特色学科形成优势,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使其深圳东部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地位逐步显现;盐港医院以“二级甲等”为建设目标,着力加强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增强中医药服务水平,在中西医结合医疗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梅沙医院突出社区医院特色,提高基本诊疗能力和水平,在海滩急救和康复保健方面形成特色优势。

2.夯实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按照“合理布局、健全网络、立足社区、完善功能、丰富内涵”的思路,全面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内涵建设,形成网点布局合理、建设标准统一、服务功能健全、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院办院管”模式,强化举办医院对社康中心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管理支撑等方面职能,完善专家进社康中心制度,提高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社康中心服务模式,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构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契约式”全科医学家庭服务模式。完善社康中心与举办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转诊服务平台,提高转诊的便捷性,推动分级诊疗和社区首诊。

3.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建立健全发挥中医药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以盐港医院为骨干,其他医院中医科室为补充,社康中心、中医诊所(馆)为网络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学科、科教和文化等内涵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特色、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中医药、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提高社康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以“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更多居民选择中医药服务。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4.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按照“政府保基本,市场供高端”的思路,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领域,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疗养保健、旅游医疗等高端、个性、特色服务,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满足社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1.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劳务工医疗保险和少儿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鼓励居民根据经济支付能力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等商业医疗险种。探索建立对

医疗保险费用偿付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监管,保障统筹基金的规范、合理使用。探索将医疗服务后付费制度改革为定额包干预付制度,改进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经费结算方式,调动医疗机构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

2.落实医保制度,减轻居民看病就医负担。加强与社保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完善“定额、包干、预付”的医疗保险结算方法改革。完善现有按住院人次付费的“定额标准”,调整按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的病种和标准,逐步实现门诊“按人头付费”,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监督作用。

3.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制度。加强与区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各类政府医疗救助基金筹集力度,规范救助基金的使用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减轻低保居民、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四)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价廉。

落实基本药物优先采购和使用制度。结合辖区疾病谱和社区居民用药习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省、市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配齐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并达到全市规定比例;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处方药物。落实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并提高报销比例的医保新政策,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结合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推进诊疗规范化水平;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群众基本用药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立足区情,借鉴先进经验,以“公立医院增效率、医务人员受鼓舞、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要提升公立医疗服务效率。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权责,明确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组织的事权,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运营效率。以资产、管理、技术为纽带,推动区属公立医院联网运行,实施集团化、集约化管理,探索消毒供应、药品采购等集中管理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效能。二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以综合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医疗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加大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力度,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和体系,改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三要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以优化流程、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为核心,通过推进预约诊疗、完善转诊机制、实施“居民健康卡”工程等措施,改善居民的就医感受。以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为核心,通过加强人才与学科建设、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等措施,让居民看好病。以降低成本、控制费用为核心,通过实施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适宜性,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群众就医费用。

(二)落实重大基础建设。

加快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加强与区工务、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规划期内基本完成区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后勤服务多功能楼的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进盐港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力争在规划期内完成大楼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是做好盐港医院旧门诊楼的改建和区疾控中心搬迁前期工作;四是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根据发展需求,适当更新、补充卫生设施设备,稳步提高辖区整体医疗装备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以“适度增量、激活存量”为核心,着力构建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卫生人才队伍,使我区卫生事业步入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发展相互

黄山市黄山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第四篇

黄山市黄山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又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为更好地加快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保护和促进我区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卫生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结合我区卫生工作的情况和特点,特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回顾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区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参与,我区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一、卫生资源状况

1、卫生机构: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6个。其中: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村卫生室92个点(其中村卫生室79个),私营医院1家,个体诊所7个。

2、卫生人力:全区有卫生人员662人,卫生技术人员518人,其中医生215人,千人均

1.32人;护理人员206人,千人均1.26人。

3、医院床位:全区共有病床470张。其中区医院200张,中医院35张,专科医院30张,基层医疗机构205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2.88张。

4、资产与设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17140万元。其中医疗设备总值7600万元。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着力提高卫生发展水平。

(一)乡镇卫生院建设。五年来,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全区所有卫生院业务楼改扩建工程,为各医疗卫生单位配备救护车,添置更新医疗设备700台件。

(二)村卫生室建设。每年免费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培训2次。先后开展了四批规范、达标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截止2010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均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并全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三)社区卫生服务建设。2007年5月,政府办出台《黄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以五统一和“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投入400多万元,完成了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

(四)区直医疗机构建设。区医院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2006年动工,现已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现正在建设医技大楼。区中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已破土动工,新院占地面积35.2亩,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区保健院完成机构能力建设。疾控中心添置300余万元设备。

三、医疗保障不断巩固

2007年,我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年来,全区共筹资金4919.85万元,实际补偿4434.80万元,91436人次受益。农民参合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到2010年,参合率达99.89%。2010年初,全面实施门诊统筹、就诊一卡通和即时结报。2010年全区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5.54%。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2009年,出台《中共黄山区委黄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0年,我区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品、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全面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

五、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我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截止2001年底,全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4537份,开展健康教育培训104期,发放健教资料13万余份,发放儿童保健服务卡数3398份,发放孕产妇保健服务卡数1386份,预防接种42689人次,法定传染病报告482例,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7662人,高血压患者管理数6724人,Ⅱ糖尿病患者管理数925人,重型精神疾病管理数246人。

(二)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制定完善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等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指挥组织,设立应急办公室,组建应急小分队,开展疫情监测分析与预警,加强卫生应急技术培训和应急模拟演练,储备一定量的应急物资,卫生应急反应和现场调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及时有效地处置了甲型H1N1、手足口病、问题奶粉、洪灾、雪灾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建立120医疗急救中心(挂靠区人民医院),配备工作人员、救护车和相应急救设备。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提高检验检测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实行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并进行24小时监控。积极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儿童“五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新增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预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覆盖率达100%。全面开展了流感、麻疹等15种重点传染病监测。落实做好甲型H1N1、手足口病、肺结核、艾滋病、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控,五年来,全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四)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卫生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不断扩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覆盖面,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五年来,共查处食品、公共场所等五大卫生及医疗、传染病等违法案件299起,罚没款共计11.7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4万元,查获假劣食品500多公斤;健康体检率、卫生许可证发放率均达到了90%以上;相继组织开展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非法行医、生活饮用水、夜排档、学校食堂、十小行业、校园卫生健康行动、节假日专项检查等多轮专项整治活动。

(五)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项目。2008年10月,开始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服务。2009年初,启动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300元和免费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工作。

六、人才科教工作稳步发展

以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五年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22次,累计培训10100余人次;编辑区卫生系统论文汇编3期;完成55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募工作,及8名新农合工作人员的招聘、选调工作;实施“双千工程”,进一步落实二级医疗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或城市社区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2009年,开展区首届名医评选活动。

七、卫生行风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在区直医疗机构开展“弘扬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提高医学伦理决策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

推行党务、政(院、所、站)务公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信访接待日制度,规范工程、设备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通过“行风热线”节目,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交流沟通,营造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当前卫生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为解决

群众就医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努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随着基层医改工作的实施,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起步迟,受各方面制约,区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和整体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尚待进一步健全,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因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医养防”、“重医轻防”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还不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和手段还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亟待提高。在“十二五”期间,急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区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依然严峻,疾病防治任务依然严重。

三、卫生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近几年,我区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我区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对中医发展、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执法工作的投入明显不足。

四、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队伍素质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中心卫生院尚不能有效开展常见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老化、能力较弱。中医卫生事业基础仍较薄弱。

五、卫生改革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我区已基本完成,但区直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管理体制陈旧,运行机制不活,人员流动不畅,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群众看病贵与医院亏损经营并存,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一、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5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区城乡居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巩固基层医改成果,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一)具体指标

1、健康素质

人均期望寿命75岁以上

2、卫生资源配置

千人床位数大于2.6。

千人医生数大于1.73。

千人护士数大于1.5。

居民20分钟内可达医疗卫生机构比例80%。

3、卫生服务状况

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80%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95%以上。

儿童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五苗”接种率95%以上。

4、生活方式与环境

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5%、70%。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对现有医疗机构进行体制改革、功能调整,加快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常见病到乡镇卫生院”。

1、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改扩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硬件水平。

2、改革医疗机构运行发展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从重医疗变为重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管理体制。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整合优化资源,对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相关医技科室、人员、设施设备进行优化整合,做强做大综合性的区人民医院,做专做特区中医院,走优势互补、差异发展之路。

3、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管理新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管理,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规划、准入、监管,实施全行业管理。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医疗机构设置管理,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优先发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对大型设备的配置要遵循区域卫生规划,充分考虑其利用率,做到不重复投入、浪费资源,政府保障设备更新和新添投入。充分发挥区级医院的骨干龙头作用,区级医院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和危重急症病人的救治、双向转诊和会诊,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承担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指导、进修培训和技术支持等职能。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健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健全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与对口支援机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二)大力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

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农村地区达到50%以上,城市达70%以上。

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城市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80%以上。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全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均达95%,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90%得到规范的随访和治疗管理。

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儿童保健服务。儿童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70%。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80%,减少出生缺陷。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区平均达98%以上。

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90%和60%。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80%和50%。

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建设黄山区公共卫生大厦。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行政于一体,在黄山区新城城东建设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

二是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在黄山区新城卫生规划区建设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医疗急救中心,配备相关医疗急救设备,总投资1800万元。在黄山4门所在的乡镇及太平湖镇建设医疗急救站。

三是建设黄山区健康体检中心。在黄山区新城城东建设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配备相关设备,总投资1200万元。

四是黄山区太平湖慢性病康复中心。在黄山区太平湖镇建设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配备相关设备,总投资3000万元。

4.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两大建设,切实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城市以积极参与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卫生单位工作为重点;农村以改水改厕为突破口,推进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

(三)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政府举办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药物实行全省统一招标、采购、配送。

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处理突发群体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能力。

2.执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推广使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在落实政府补助的同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的培训指导和监管。

(四)巩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1、建立稳定筹资机制,提高筹资标准。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逐年提高筹资标准,继续坚持以家庭为单位整户参保原则,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主动缴纳参保费用,探索群众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的个人缴费方式,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稳定目前参合率水平,到2015年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积极探索社保与新农合的整合。

2、完善补偿方案,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推行和逐步完善“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探索各类人群个性化需求的补偿方案和补充方案。根据筹资水平,逐年扩大补偿范围和提高补偿比例,缩小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到2015年,住院补偿比达到60%以上,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本区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全部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鼓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

3、规范医疗服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健全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协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支出。推广单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制度,合理确定病种收费标准,逐步扩大病种范围,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约束作用,推行医药费用查询、平均住院费用公示及警示等制度,建立医药费用监测和信息发布、住院费用补偿公示等制度,促使各类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自律机制。

4、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机制,从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着手,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加强对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控,年度基金

薛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第五篇

薛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和实现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区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文件要求,特制定薛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区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卫生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1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村卫生室181所、其它医疗机构65所;共有床位768张,人员1204人,其中卫技人员1065人,全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8张,拥有卫技人员2.5人。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全区新农合参合农民24.6万人,人均筹资 130元,参合率达99%,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封顶线达6万元,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补偿比达48%。加强结报网络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合管办为中心、镇合管办和定点医疗单位为终端的网络化结报体系。全面实行新农合财务审计监督制度,自下而上实施资金审计、公示,强化社会和群众监督。

2、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加强疾病防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了由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薛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构成的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系,有效控制了发生在2008-2010年的传染性手足口病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现了公共卫生“两个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成果初步显现。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直报体系,建成网络信息直报点

10个。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得到落实。全面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预警机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和4.1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医疗市场秩序不断规范。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工程活动,城乡居民群众健康行为逐步养成,居民生活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逐步规范。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优化执业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医疗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不断有新的进步,医疗服务各项指标有了新的提高。

4、农村卫生体系不断 完善。结合山东省“360”中心卫生院建设工程和“1127”一般卫生院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无危房,设备、人员、技术、管理配套”的“一无四配套”的建设标准,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建3处中心卫生院,改扩建3处中心卫生院,提升了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功能。自2008年开始全区分三年规划建成14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通过改建、扩建和重建后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了房屋、布局、设备“三到位”,标示、制度、医疗文本“三统一”,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管理“五配套”。

5、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医疗环境、服务态度显著改观,医院的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得到大力加强,社会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结合“两好一满意”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全区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中先后开展了“优秀医师”“优秀护士”等系列评选活动,促进了优秀医学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当前卫生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积存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消除,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与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发展不够,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1、城乡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还较突出。基层镇(街)卫生院医疗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薄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群众的信任度还不够高。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业务素质偏低。我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仍较滞后,镇医疗机构引进人才难,业务骨干流失多,乡村医生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因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医养防”、“重医轻防”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还不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和手段还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亟待提高。在“十二五”期间,急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区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依然严峻,疾病防治任务依然严重。

4、卫生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求。近几年,我区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基础差,仍然不能满足我区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对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执法的投入不足。

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

“十二五”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社会宏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十二五”期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改革的深入将对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力。卫生部门要改革创新,努力谋求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对加强基层卫生基础、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统筹城

乡卫生发展重点在加强基层基础,卫生事业发展薄弱点在基层基础。因此“十二五”是我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阶段,卫生部门要始终把坚持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卫生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紧抓机遇,着力做实基层,强化基础。

(三)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能力和水平的期盼日益增长,医疗卫生服务如何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如何适应医学模式,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的转变,需要卫生部门深入研究,改变服务模式,提升能力水平,加快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主动去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全方位改善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投入机制,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让居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工作效率;坚持强化基层基础,着力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全面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强化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主要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加强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参保率均稳定在

98%以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并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医疗服务持续改善,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公益性质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满足,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财政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卫生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主要指标

居民健康水平 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到2015年在2010年末的基础上争取提高1岁左右;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10年末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五分之一;孕产妇死亡率降至8/10万以下;

公共卫生服务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持平或下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面实施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常规计划免疫接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孕产妇管理率达95%以上,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到95%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8‰以内,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

服务能力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全率达100%。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科技人才建设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30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率达100%。全区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全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它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乡村医生通过学历转化教育,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水平。

中医中药事业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达标准。以区、镇、村为单位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率均达100%。 基本药物制度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100%。

医疗保障制度 新农合人口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

卫生机构建设 完成薛城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任务。

卫生信息网络 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1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