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的散文

| 考研 |

【www.guakaob.com--考研】

生活美文
韭菜花的散文 第一篇

【生活味美文精选】

温暖的兰州牛肉面

虽然我生在南方,但是小时候看过很多关于西北的描述,去西北粗犷的地域是我的愿望.所以一直想远离故乡,想去西北看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记得余秋雨写过一篇散文:《皋兰山月》里提到兰州的牛肉面和白兰瓜,那时对兰州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来考研的时候,以我的分数,顺理成章的就找到了黄土高原上的某研究所。

那天火车到达兰州时,天已经很黑了,拖着笨重的皮箱站在了兰州的街头。 秋天了,南方的女孩还穿着夏天的裙子,可是北方已经下过一次不小的雪了。我看到街上的人都穿着厚厚的外套,我竟然还是短袖.没办法只有打着寒颤,哆哆嗦嗦的拉着行李箱,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真是饥寒交迫啊!

忽然看到对面有家饭馆前挂着一个很大的幌子:牛肉面。我想起了余秋雨散文里提到的牛肉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走进那家面馆,带着白帽子的小伙计热情的招呼我,店里的炉子里生着一大堆火,我刚坐下,伙计就给我端来一碗热情腾腾的面汤.我轻轻的喝了一口,立刻感到身上暖和起来了,这座城带给我的第一丝温暖让我有了亲近感。

看到厨房里头戴小圆帽卷发大眼的小伙子在拉面,他双手抓住面剂子两头,一拉一折,一抻一扯,开开合合,拉出来的面条粗细均匀、不粘不断,在面条下锅前,还要展开臂膀,把面条在案板上甩两下,案子上的面粉就象云雾一样散开来,然后面条嗖的一下就被投到锅里,莲花一样在沸腾的水里旋转……整个拉面过程只有几秒钟,却叫人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到了我面前,我这个异乡人吃到了第一碗牛肉面,却是终身难忘的。

现在还记得那碗面,在一个粗瓷大碗里,满满地盛着汤和面,上面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几片青萝卜,一小撮绿绿的香菜和蒜苗,里面还有十几颗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现在说起来好象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而已,但对于外地人初尝之下先是有种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辣实在难入口;等吃得入港,渐渐转入为伊销得人憔悴;未几,一碗面已毕,满口的香环绕不去,惆怅便慢慢的弥升开来,蓦然回首处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已是你的突然发现。这碗面的色香味产生的是一种绝对的诱惑和震撼,留下的也将是永久的记忆。 一碗牛肉面本质上是一个根源,万涓成水,记忆中的点点滴滴细流从深处漫来,化成氤氲升腾的香味。

故乡的鸡蛋汤

感谢那一碗甜甜的鸡蛋汤,感谢在新年伊始能够有机会重回故里,让我慢慢地想起了所有往事。

——题记

新年伊始,我得到机会重回惠安故里,再次踏上自己日思夜想的土地。 故乡如今的变化已经和记忆中的印象不大相符,时隔六年,当我再一次站在村门口,已经认不出方向了。青石板路还在,但是多了很多条笔直的公路,多了很多簇新的高楼,多了很多很多新鲜的气息。父亲出来接我的时候,我依旧想不起前往老房子的路,只得让父亲领着自己一路走一路感受。

到了三舅家后,阔别多年的亲人已经认不出长大的我,听着父母介绍连忙把我拉近细看,连声说长大了长大了,让我感动不已。舅妈赶紧进厨房忙活了一下会儿,就端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出来给我们喝。我接了过来,看着碗里那两枚白乎乎的鸡蛋,略成澄莹的汤,突然想起了很多很多……

记得十年前,刚刚赶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非常开心,也端了这样一碗白莹莹的甜鸡蛋汤给我喝,那时我还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孩子,很不乐意喝这么甜的汤,因为实在是太甜了。在外婆好心苦心劝说下才不得已吃了一半。妈妈说我那时眉头皱的跟七十岁的老太婆似的,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外婆的好心。

那年,我记得外婆有点模糊的眼睛,就那样慈祥和蔼地看着我,看着我皱着眉头慢慢地喝着那碗鸡蛋汤,外婆没有说什么,但是我想当时她的心里一定是很失落。外孙女不喜欢她做的汤,外孙女已经长大,学会嫌弃了。

在临走的时候,外婆依旧拉着我的手,外公在床的一边坐着,我们就这样坐了好一会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外公说:‚这几年有空就多回来看看我们俩老人,也许明年就看不到了。‛我却笑着说外公外婆应该要长命百岁怎么说这样的话。外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外公又说:‚在外面要好好读书,要争气,多写点信。‛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努力地想要记住二老的样子,我相信我一定还可以见到他们。外婆当时还很健硕,外公也很健康,所以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过后我会再也看不见他们了。记得当时他们俩位老人一起送我们到村门口,外婆趁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塞进我口袋一点东西,并且按着我的口袋不让我掏出来,说是让我自己买点零食吃。我上车后掏出来看是两张很崭新的十元大钞,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也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外婆说不要告诉别人,就这样我捂着这钱回到了三明。直到多年后我才和母亲谈起当年外婆偷偷塞钱给我的事情,母亲很难过地说,外婆一向很节俭,舍不得吃穿,攒的钱却都给了儿孙们。我当时听了懊悔的要命,要是当时还给外婆,或许还能帮到外婆买些东西。

我还从母亲口中得知,这甜汤不是一般的人能喝到的,只能给远道而来的至亲作为洗尘之食而呈上的。越甜代表越亲,在端者的心中地位越重。而且鸡蛋都是自己家下的土鸡蛋,很营养的。我听了以后,决定如果下次回来,一定要一口

气喝完。但是,我再也没能喝到外婆端上的鸡蛋汤了,这是我毕生最后悔的事。 当我再次回到故乡,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我连最爱的外婆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两位可爱的老人的脸庞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可是却再也不能亲眼看到他们,去握着他们的手说出我对他们的思念了。我看到的是他们的遗像,虽然依旧和蔼可亲,虽然依旧熟悉无比,但却已是阴阳两世。当时舅舅依旧按照老习俗,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我看着汤,掉了泪水,母亲连忙拭去我的泪水,说不许哭,回来好好的哭什么,应该高兴才是。我没敢说出我的思念,我也没敢继续掉泪,只是大口大口喝着汤,依旧很甜,可是再也没有了外婆的味道。 我想起了外婆一大早把我叫醒,端了一个大海碗,笑眯眯地望着我,自己舍不得吃,让我独自一个人慢慢吃完了那只香香的清蒸大螃蟹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婆和我坐在石床上,她讲着故事让我睡觉,而我总是听了一个又一个,不想睡觉,淘气地让外婆很晚很晚才睡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总是教我学会节俭,让我学会如何节省着用纸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叼着一根烟坐在床头亲切地和我说话让我好好学习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外婆盼着我回来却只是盼来零星的几封短短的信一定非常失落难过的那些年;我想起了外公外婆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不愿我这么快就回三明的神情……我不懂得珍惜,所以只能接受惩罚,让我失去至爱亲人的惩罚。当我懂得如何珍惜的时候,时间却难以倒流,我再也回不到小时候,我再也无法报答外公外婆对我的恩情了。我曾告诉二老会好好地找一段时间来专心陪着他们,可是当我有时间的时候,已经无法完成这个心愿了。 如今,端上这碗鸡蛋汤的是已经步入中年的舅母,感慨时间易逝的同时,我慢慢地用汤匙喝着这甜甜的鸡蛋汤,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忍着眼里正在打转的泪水……

所以,当能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否则,一旦失去,才知道那是撕心裂肺的心痛,那将会是一辈子追悔莫及的回忆。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趁我们的亲人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有空,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父亲的咸菜坛子

老家的两间瓦屋里住着我年迈的父母。每次我和爱人或是孩子回去探望,总要捎回来一些老家里的东西,其中最多的是父亲亲手腌制的咸菜。

父亲曾是位厨子,方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需要帮厨或者做上几桌席面,总是请他。除非排满了日程,每每都是满口答应。每次给人干完活,人家过意不去,送他烟酒,他从来不要,但常常会带回来一包装盘剩余的点心给我们。看着我们姊妹几个欢天喜地,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父亲脸上总会洋溢出难得的幸福神情,帮厨的劳累也就烟消云散了。但是十余年来,由于母亲卧病在床,需要照料,加之肺心病的侵扰,他便再也没有给人家操过刀。母亲十余年来得益于父亲的厨艺,省却儿女们多少的忧心。

自联产承包以来,父亲便一直侍弄门前的小菜园子,在母亲患病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父亲把旺季里吃不了的菜腌制起来留作淡季里食用,这样就不至于让我们在四季里有干吃馒头的时候。

父亲一生勤劳俭朴,两间瓦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摆设。但他却一直珍爱那些少有的家什中的粗糙的坛坛罐罐,那是父亲毕生的贮藏之所,那些陶器里仿佛有他一生可以回味的宝藏。而当年的家具除了破旧的坏掉之外,能用的早已送给儿女做了嫁妆。

有几个专业用来腌制咸菜的坛子,质地很好,密封也很好,父亲很是喜爱。对于一个养着五个儿女的农家,生活的艰难可以想象得到。没有任何外援的家庭只能靠俭朴的习惯和安贫乐道了。父亲非常地习惯于过穷日子,倒也教会了自立门户的儿女们。一年四季里,父亲腌制的咸菜各色各样,萝卜条、芥菜丝、韭菜花、咸面酱、糖醋蒜、咸鸭蛋等。即使突然来了客人,也能应酬一阵。

现在仔细想来,能吃到咸菜,对于我们是多么的幸庆,曾在那些年月,有多少邻家的孩子甚至会眼巴眼望地看着一碗红红的辣椒。

父亲腌制咸菜是很讲究的。每种咸菜的腌法会有所不同,大抵是要把需要腌的菜洗净,晾晒至八成干后,再把醋熬开了放凉,然后徐徐倒入。当然还要加入精盐、白糖、味精、辣椒面、八角和花椒面揉匀,随后淋上白酒,用薄膜密封坛口,两周后即可食用。

父亲的切菜的功夫很是了不起,比如芥菜丝和胡萝卜丝放在一起,红白相间,细如丝线,每每在界墙上晾晒,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金灿灿的光来,邻居们看到,就会啧啧称赞。

2000年秋季,我和妻子因工作调动,小家从乡镇搬出的时候,父亲特意从老家挑着担子(父亲从没学过骑自行车),赶来送我一个装满咸菜的坛子,并且叮嘱我一定要把坛子放好,咸菜吃完了让我学着腌些,平时忙时,顾不上,就吃点咸菜,况且每一顿都炒菜也不现实的。还说,生活嘛,要学会简朴,挣点儿钱不容易,不能胡吃海喝,悠着点,留着钱好办大事。我只是不住地点头。

后来,该到腌什么咸菜时,父亲总直接或者间接地告知我。然而我终于没有腌出一次像样的咸菜。几年前腌过一次韭菜花,也因青椒没有晾干,不久就坏掉了。

再后来,辗转地搬了几次家,那个坛子也有了裂痕,加上房小屋窄,也就把它扔掉了。我却从未给父亲起说我不会腌菜和坛子扔了的事。

一次回家不知提到什么时,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似乎有了一声叹息,然后对我说,以后我腌给你,你只管回来拿就是了。其实,父亲近几年来,体力日渐减弱,牙齿掉了不少,也根本咀嚼不了任何硬东西了。我支支吾吾地说,别弄了,蛮受累的。

以后每次回家,父亲总会准备一些咸菜,然后再配个小塑料瓶子,不知怎的,肉食吃得多了,每每吃点父亲腌的咸菜,感觉特别爽口,还会多吃下半个馒头呢。 每次我也不多拿,只一小瓶。父亲也不强求,只是应和着我说,那好,就下次吧。在反反复复回家和拿咸菜的过程之中,我读出了一种父亲的期盼。

如今广大的农村,这种有着上万年历史的易熔粘土制作的陶器还会有很多,想起它们,粗糙却有细密的纹理,温厚和朴拙里透出灵动的光,形形色色的坛坛罐罐中会饱含很多的温情,贮藏很多的温暖。

父亲的咸菜坛子呀,成了他一生的最爱,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如今父母都老了,母亲也已卧病在床十二年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父亲也日日为母亲操劳,为儿女们操心。也只是因为母亲尚在身边和儿女们的点点孝心平添了他一些生活的信心。如果有一天,他拿不起了菜刀,谁还会为我腌制那些可口的咸菜呢,到时,我还会读懂贮藏在坛子里的深情么!

奶奶是爷爷的眼

爷爷失明已经近二十年了,这在比手拼脚的乡下是致命的。看不见东西,就干不了活,那就是‚废物‛。爷爷赶大车、种大田干了大半辈子,忽然他的世界看不见了。他慌乱,他自责,他发怒,他沉默,好在有奶奶,这个陪了他几十年的传统女人。

爷爷看不见东西,奶奶就成了爷爷的‚眼‛。

爷爷喜欢吃辣,奶奶做好饭,都会把鲜红的辣椒夹在爷爷嘴前,说一句‚老头子,辣椒来了,张嘴,辣不死你。‛

爷爷爱听京戏,原来爷爷过戏瘾是听磁带,那个老旧的放音机不知陪伴他度过了多少快乐时光。后来,mp3盛行,我教奶奶怎么用数码产品,没想到她学城里的先进玩意很慢,唯独学mp3速度奇快。我知道,那是因为奶奶是爷爷的眼,她怕老头听不到戏心急。

爷爷爱抽旱烟,烟瘾又重又大,再好的烟他不爱抽,只抽大旱烟,说那玩意有劲,过滤嘴没味。年轻的时候,爷爷喜欢干完农活,坐在田间‚吧嗒吧嗒‛抽上几口。那旱烟比烟囱冒出来的还要浓。以前奶奶常说‚死老头子,呛不死你‛。现在奶奶成了爷爷的眼,每天要给他装烟叶,奶奶也有不老实的时候,不但每回装的烟叶少了,还会把烈辣的旱烟改成毒性小的烟叶。

爷爷是庄稼人,劳动了大半辈子,一天不活动就难受。每天,他都让奶奶牵着他的手出去遛弯,田间地头,村旁河边,留下了两位老人的足迹。

红花与庄稼留意过老人的步履蹒跚,飞鸟与鸣虫听到过老人的唠叨与缠绵。 命运没有遮住爷爷的眼帘,因为有奶奶在。

迟子建散文之北方的盐
韭菜花的散文 第二篇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淼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婀娜的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那个夏至时可以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很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菜蔬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份,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

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

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

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品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在过去的岁月中,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便会悄然浮出眼眶。泪水一定来自大海,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浅谈80年代汪曾祺散文1.
韭菜花的散文 第三篇

浅谈80年代汪曾祺散文中“谈吃”的现象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082 学号08011114 姓名 费会

【摘 要】: 汪曾祺写“吃”是“大雅”与“大俗”的完美融合,是汪曾祺用精致的笔尖热情拥抱生活的结晶。他用他那儒雅朴实的笔触去紧紧拥抱生活,也让读者随着他的笔享受了一道道精神的美食之旅。本文从发现汪曾祺散文中广博的“吃”现象入手,进而发掘其异于其他文人的特

殊之处最后重点总结其特殊性的成因。

【韭菜花的散文】

【关键词】: 雅俗融合 怀旧情怀 自由博雅 儒家文化 饮食传承

【韭菜花的散文】

【引言】: 随着新时期文学环境越来越宽松自由,汪曾祺那淳朴灵动的语言又跃入读者的眼帘,犹如给浮躁的当代文坛带来一曲悠远清新的牧歌。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疏朗淡薄之气,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尽收笔下。读其散文不难发现,其在散文中涉及“吃食”之多,是颇为有趣并且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散文领域能把写“吃”写的如此广博多样,雅致讲究,舒坦爽朗的,汪曾祺无疑是屈指可数并独占鳌头的一位。仅仅关于吃食的美文,汪曾祺就有32篇之多,如《故乡的野菜》《端午的鸭蛋》《昆明菜》《四方食事》等等。他那些古朴清晰,自然温婉的语言犹如汩汩细流缓缓滑过读者的心头,能让焦躁的心绪获取短暂的平和。他谈吃方面的散文在可谓是给读者乃至文坛带来了一道道精神上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现当代文坛上,笔下涉及“吃”的作家虽不止汪曾祺一个,但是能够把“吃”写的雅俗融合而且毫不做作的,汪曾祺可谓是第一人选。周作人谈吃,是为了表现艺术化的生活。正如他在《生活之艺术》中讲到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1 周作人是推崇艺术化的生活的,在他看来,中国人少的就是生活的艺术,少的就是微妙的,美的生活。而在《北京的茶食》中说得更为具体一些:“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有

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

2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周作人谈吃,也就是生活艺术的一个表现,关于“吃”【韭菜花的散文】

在他的笔下过于“雅”,带着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无疑拉远了他的文章与现实生活距离。在其他文人笔下也有各种写吃的文章,但是关于“吃”总被写的非“大雅”就是沾染着“俗气”在此不做缀谈。汪曾祺写“吃”却是“大雅”与“大俗”的完美融合,是汪曾祺用精致的笔尖热情拥抱平淡生活的结晶,他写的是处处流露着的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的“吃”。

汪曾祺自己在《文章杂事》中说他业余爱好有三样:“写字、绘画和做菜”3写字和绘画是文人的遣兴自娱,是风雅的爱好,至于做菜,则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汪曾祺怎么会对做菜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为什么到了当代的这个异常开放的大的文化环境背景之下汪曾祺先生又开始写起“吃”来呢?并把日常的一日三餐的“吃”写的如此温情雅致,独树一帜呢?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他写了哪些吃食,更应思考的是为什么汪老如此钟情于写吃,我们关注的不应是作家写了什么,而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作家开始写这个题材。有关“吃文化”在整个中国的文化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了,如汪老在多篇写吃的美文之中提到的袁才子的《随园食单》就已经表示在吃文化方面已有相关叙述了,并且汪曾祺在《知味集》征稿小序中所言:“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而汪曾祺在八九十年代,却对各种菜的“色、香、味”的描写却毫不吝啬笔墨,反而在他笔下有关吃的文字却如行云流水般一泻而下,绵延开去,浩浩汤汤。细读其散文后,归纳汪曾祺钟爱乃至陶醉于写“吃”,并写的如此别具特色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汪曾祺写当时当地“吃食”缅怀的是那些逝去的岁月。 首先, 关于“写吃”的 那些美食文章,正如汪曾祺自己定义:“婉转亲切,意不在吃。”在有关写各地的美食的文章中,我读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一种回忆往事时对过去生活的眷恋,是一种怀旧或者是恋家情怀。十九岁离开家乡的汪曾祺一生辗转各地,从他的故乡高邮出发,到西南边陲四季如春的的云南,到张家口的沙岭子,到庄严肃穆的帝王之城北京,再到大西北的内蒙、新疆等地,汪老“吃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及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因此,由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就化为当时当地的美食,以此来缓解汪老对过去生活经历的眷念之情吧。在汪曾祺的笔下,每个不同的地域都代表了他一生中的一段难忘的历程,而每个难以忘怀的生命瞬间都可以用他写吃的散文中的不同食物来做一个标记。如在《故乡的野菜》中 开头便写到“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是可以上席的。”在汪曾祺家乡那里,一般的酒席,在客人入席前即已摆好的通常都有八个凉碟,通常是:火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呛虾)、蚶子、咸鸭蛋之类。如若是春天,汪曾祺说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必不可少即: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蛰,和拌荠菜。笔墨之间透露着汪曾祺对其家乡的热爱之气,接下来的对枸杞头、蒌蒿、马齿苋等的介绍如数家珍,而在汪老的对家乡关怀的脉脉温情,在文尾的那段话中质朴却感人的表达出来了,在汪曾祺读到王西楼的文字时,鼻子发酸的他这样写到:“我的家乡本是个穷地方,灾荒很多,主要是水灾,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事是常有的。我小时候就见过。现在水利大有改进,去年那样的特大洪水,也没死一个人,王西楼所写的悲惨景象不复存在了。想到这一点,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 ”最后一句“喔,我的家乡的野菜”与其说是对野菜味道的赞美到不如说是对家乡变化的深情感叹吧!不妨再来看看汪曾祺在《咸菜茨菇汤》最后的那两句“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怀念家乡的雪。”到底作者是想念那久别的家乡,还是想喝那碗咸菜茨菇汤而已呢?《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写道 “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如此毫不做作的直白的语言真实体现了先生的真性情和率真可爱之处,写故乡的鸭蛋,是充满了自然闲适、惬意、自由、洒脱的文化心理的,尽管一边说对于异乡人“好似只知道高邮出咸鸭蛋似的”的称道有着些许的嗔怪的意思,可是一边心里的那种自豪感却是显露无遗了。接下来便对咸鸭蛋的可口之处进行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描绘,不仅如此汪曾祺的笔下故乡的食物还有:炒米、焦屑、炒红蔊菜、油爆虾、虎头鲨、昂嗤鱼、砗鳌、螺蛳、蚬子、红烧野鸭4等等,我认为汪曾祺其实是借着故乡的美食,来缓解蕴藏在其心中的怀乡忆旧之情,而与其他作家不同之处在于汪曾祺不仅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在他驻足过的地方他都是有着眷恋的。最明显不过是昆明了,在汪曾祺的笔下可谓是留下了许许多多对云南昆明的温爱之情,关于昆明,是他写得最多的。

他几乎把昆明都写尽了,昆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紧紧地系着汪曾祺的心的,他的《翠湖心影》便是证明。在汪曾祺笔下关于昆明的“吃食”更可谓是洋洋洒洒娓娓道来的,在《昆明的吃食》中汽锅鸡,云南火腿,云南的牛肉,昆明的蒸菜,昆明的各种菌子,在云南被当做菜的乳扇、乳饼,就连昆明的炒鸡蛋和炒青菜也是别地所不可比的,除此之外还写道黑芥、韭菜花、茄子酢5。不难看出汪曾祺对昆明是倾注了极大地感情的,所以汪曾祺写昆明各色各式的吃食如果说是为了满足读者或者食客的口腹之欲,不如说是在缅怀西南联大的那些难以忘怀的旧时岁月。沙子岭在汪曾祺的记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土豆了,汪曾祺写下《马铃薯》一文仿佛在回味着在在沙子岭的那段岁月一般...是的,苏北高邮, 沙子岭,上海,重庆,内蒙古,新疆,北京,只要汪曾祺走过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有关于当时当地的吃食的文字,对于他曾经驻足过的地方不过艰苦幸福与否,看来他都是愿意通过文字去回味去追忆的,所以与其他文人相比,汪曾祺写“吃”是深深渗透着自己的怀旧情感的。

二、汪曾祺写“吃”源于他那雅俗共赏,广博自由的文学创作理

念。

如此倾心于写“吃”是因为汪曾祺对文学创作始终怀有一颗宽容博大而且崇尚自由的态度。汪曾祺的文学探索之路是从他踏入西南联大的那一段岁月开始的,这种随遇而安,平静淡泊的心境是与其在西南联大所接收到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汪曾祺曾把西南联大学风的一个重要特点归为“博雅”二字,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中汪曾祺这样写道“我在西南联大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常不上课,但是乱七八糟看了不少书。有一个时期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有时只我一个人。中文系在新校舍的西北角,墙外是坟地,非常安静。在系里看书不用经过什么借书手续,架上的书可以随便抽下一本来看。而且可抽烟。”最后他这样说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我也许会成为一个画家。如果考不取联大,我准备考当时也在昆明的国立艺专。”6可见正是这种自由与民主,开放与博雅的学习氛围使得汪曾祺的身上平添了一种天真自在的文人气质,使得他能够贴近生活,去描摹最真实平凡的“生活之吃”。汪曾祺在《葵·薤》中提到“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7由此可以看出,老人家劝我们多积累生活经验,多尝试新口味,正是这种旷达和谐的情怀使得汪曾祺在散文创作方面能够不去刻意追求文笔之华丽,辞藻之绚烂,而仅仅从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出发,去发觉身边的,凝聚在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在《汪曾祺自选集》自序中写到当有一位外国的汉学家发给他一张调查表,问他认为自己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哪几篇时,他这样说道“我的自选集不是选出了多少篇,而是从我的作品里剔除了一些篇。这不像农民田间选种,倒有点像老太太择菜。老太太择菜是很宽容的,往往把择掉的黄叶、枯梗拿起来再看看,觉得凑合着还能吃,于是又搁回到好菜的一堆里。常言说:‘拣到篮里的都是菜,我

8的自选集就有一点是这样’。”在这里我们充分看到了汪曾祺那种宽容的具有一

种平民意识的创作心态。在《苦瓜是瓜吗?》一文中,汪曾祺由苦瓜联想到几个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中是这样写的:“一、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乡一样,问道:‘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提出 ‘这样的作品能写?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品?’我希望们能习惯类似苦瓜一样的作品,能吃出一点味道来,如现在的某些北京人。”可见汪曾祺的这种宽容的心境是渗透其中的。又写道“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在《四方食事》9的《口味》一文中在对各方美食一一介绍之后结尾这样写道“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不仅如此,汪曾祺还在《知味集》征稿小启中写道“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或小市烹鲜,欣逢多年之故友;佛院烧笋,偶得半日之清闲。婉转亲切,意不在吃,而与

人间滋味定稿
韭菜花的散文 第四篇

吃八方美食,品百味人生

--------《人间滋味》读后感

城南小学 二(4)班彭易家长 李宝香

在中国当代汪曾祺算是一个资深吃货,他自称“我是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他不但会吃,还会做;不但会做,还会写。

他与著名作家陆文夫被人称为“南北人文美食家”。但同是写美食,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只能算是一本绝佳的菜谱合集。周作人也是著名的人文美食家,他的《知堂谈吃》也记录了许多美食,但细细琢磨之后便会发现,周作人谈吃的散文多了一丝书卷气,而少了一些人间烟火的味道。而汪曾祺正相反。

他的《人间滋味》是一部经典的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大方面。文章的主要叙述对象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无论是萝卜、豆腐、栗子,还是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食物,全都是美食。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他用真实细腻的语言,清新质朴的文字,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完美统一。

这本书最大特点就是画面感很强,每每描述一种吃食,就像是在你面前展示制作工艺一般,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品尝。比如《豆腐》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

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这段文字简练通俗,可谓描写入微,不仅把豆腐的做法做了个细致的介绍,而且色香味都浸润弥漫于文字之间,读来让人艳羡喜爱不已。

全书文章通透自然,引用了较多的历史典故,针对多种食材,介绍了各地的不同做法。既有南北方不同习俗的对比研究,又有作者的主观品评。在此基础上,汪老还谈了亲身体会和见闻,并结合美食美味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大量引用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美食的记载和评述。或是诗文,或是典故,又为八方美食增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

汪老写的食物很少提及奢华的菜品,文中记录描写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家常食物。但在他的笔下,这些家常食物不再是寻常的果腹之物,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人生、一种境界。

现代文阅读——散文、小说、传记阅读课后练习
韭菜花的散文 第五篇

高考语文备考模拟训练(六)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开三面

红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

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边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节选自《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

1. 下列关于文中古人“环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环保是怀着仁德的爱心、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进行的“兼爱”“推恩”

式环保。

B. 商汤和子产对环保是运用权力进行强制执行的,前者要求明令整改,后者则进行严厉惩处。

C. 孔子和曾子以“君子”标准积极倡导环保,前者遵守“君子之行”,后者主张“君子姿态”。

D. 古人的环保与今人的环保发出的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友好的,而后者却是不友好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点,而且启发了今人的思考。【韭菜花的散文】

B. 守“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 地说他“钓的其实是文王”。

D. 了文章的活泼性、可读性。

3.

A.

【韭菜花的散文】

B. 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

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

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

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

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韭菜花的散文】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8. 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是怎样写的?

答: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司马迁《屈原列传》)

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 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定着一两个动作,满足地搓着玉米,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平淡平凡,真实神圣。这是故乡的给予,更是父亲的精心安排。如此‚奢侈‛的待遇,如此丰盛的‚精神‛盛宴,让久居都市的我等,来不及细细品味、细细消化。我思忖着,一定好好咀嚼品味,好好珍惜,好好受用。

在故乡的时间紧而又紧,短短的几天,父亲不忘带着我们走亲串户,联络感情,把维系亲情的那根无形的‚亲情链‛拉得很长很长,把中华民族那份古老的美好传统延续延展延伸。这就是我的父亲,老实憨厚,朴质纯粹,他给了我原生态的爱,教我原生态地做人。

17岁那年,我‚克隆‛父亲穿上戎装,与父亲走进同一片月光。今天,尽管离开故乡,以一个也算是老兵的身份在大都市‚战斗‛,但任怎么走也还是走不出父亲的视线,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情海,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牵挂,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叮咛,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手心,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影子,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光辉,怎么走也走不出父亲的阳光。

(节选自《解放日报》2010年11月8日)

⑴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标题“走进同一片阳光”中的“阳光”不仅指自然的阳光,而且还指父爱的光辉、

写了地坛的四季和人物:一对散步的老夫妇,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卓尔不群喜好饮酒的老头,一个素朴并优雅的学理工的女知识分子,一个倒霉而有天赋的长跑家,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弱智‛的小姑娘和保护她的哥哥。然后又归结到苦难的命运,专注于‚心魂‛的拷问与思量,执著于形而上的思辨,重新提出‚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的终极性精神哲学问题,认为‚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最后作了这样的结束语:‚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2227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