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篇一: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读书的记忆

读书的记忆

句容中专 于秉发

很久不曾静下心来像样地读过一本书了,以前读过的一些书也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褪了。书里的很多人物形象在我的头脑里已变得如同枯槁的僵尸,没有生机;书里许多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也变得支离破碎,牛嘴不对马尾;很多有关读书的美好回忆也只能静卧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常记得小时候,我最大的兴趣就是看小人书。那时候家里穷,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哪来的钱买书呢?村上有个同学,父亲在粮站上班,那是个让全村人都羡慕的工作。他父亲每月回来总要带一些小人书给他。我记得当我为他挖了很多猪草,拍了他很多马屁,借回书的时候,我的手是颤抖着的,我的心兴奋得提到了嗓子眼。那是一本画图精美的小人书,上面赫然写着“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八个大字,字迹金光闪闪。那是我记忆中看到的第一本小人书,一个中午我便狼吞虎咽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孙悟空的高强武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让我眼花缭乱。我甚至幼稚的想,我要是孙悟空多好啊,会变,会飞,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根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的金箍棒,哪怕有一样也行。在几天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中我等来了第二本小人书《哪吒闹海》,这是我在和许多儿童玩伴中比谁的本领高强得知还有哪吒比孙悟空本领大的时候才得知的。从此我便陷入对小人书的痴迷中,我曾不知多少次的以帮人做作业为条件去借一本书,也曾省下父母给我吃的鸡蛋独自跑到三里外的小店去换一本书,也曾死缠烂磨地跟随母亲上句容以不买吃的为代价买回一本书,甚至等人家晚上睡觉时以“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借我看”为理由熬夜看完一本书。那时,我看的小人书很杂,有神话的,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有鬼怪的,如《画皮》、《精卫填海》;有英雄的,如《岳飞传》、《火烧邱少云》;有励志的,如《愚公移山》、《凿壁借光》;有宣传真善美的,如《司马光砸缸》、《白雪公主》……感谢那些小人书,是它让我在那信息贫瘠的时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在那饥寒交迫、冷清凄凉的日子里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

上中学时,我接触到了中长篇和短篇小说集。读到《聊斋志异》、【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三海经》,我才知道原来童年时所看的小人书很多是这些小说集的一部分;读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为保尔顽强斗争、身残志坚的的精神所感动;读到《鲁滨逊漂流记》,我为主人公求生的意志、聪明的才智而敬佩。

80年代流行武侠小说和爱情小说。还记得我第一次历经艰辛、千方百计借来《笑傲江湖》时的情景。数学课上我偷偷的看令狐冲的豪爽,正当沉浸于“催心掌”这种神奇的武功时,我被老师敏锐的目光注视到了,毫无疑问,书被缴了,以至于一连多少天总想着令狐冲被罚到思过崖会怎样。多么盼望能再看到这部神奇的书!好在很多同学有其他的武侠小说可以聊解我的饥渴,像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古龙的《绝代双骄》、《楚留香传奇》等。至于爱情小说,当时最流行的莫过于琼瑶的作品。那时的我们,男生看武打,女生看爱情,但也有像我一样不愿被别人看见嘲笑而偷看爱情小说的男生。琼瑶的处女作《窗外》是我偷偷的跟同村的一位女同学借的,我至今都在为江雁容叛逆执着的爱情而感动,更为琼瑶那细腻含蓄、引经据典的丰富语言而折服。不过我的那一点秘密还是被泄露了,班上同学笑我这样的“三好生”还看“黄色”小说。我总担心被老师父母知道,但这担心没过多久,我却发现班上像我这样的“黄迷”越来越多了。开始是男女生换着看,接着主动地买,以至于像我这样买不起书的人倒也有机会把琼瑶、岑凯伦的小说看了个大半。

真正不愁没有书而又不需偷着看的时候是上大学。初到大学,听同学们说大学有专门的图书馆,各种小说都有,我兴奋之极。更让我惊奇的是,居然老师还给我们下任务,每周必须读完一部名著,学期末还评比。从此,我真正的畅游于书海之中,四大古典名著是我首先光顾的对象,特别是《红楼梦》,我看了两遍。我很欣赏曹雪芹丰富的文学才华,高超的写作技巧,书里的许多诗词至今我记忆犹新,背起来滔滔不绝。有时跟学生谈到《红楼梦》,我更是口若悬河、鞭辟入里,自感在学生面前露了脸。

【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大学期间,我还读了很多古诗词,特别是词,而且是婉约派。像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放词虽然也背了一些,但那好像是被逼的,【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我真正喜爱的的婉约派,像冯延巳、李煜、柳永、李清照等。“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多么坚贞执着的爱情啊。“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失国之痛,刻骨铭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之情,肝肠寸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得不佩服李清照仅用几个叠词便把她晚年寂寞凄凉的境况抒写的淋漓尽致。

虽然大学时我读了很多书,但总觉得没有小学初中借来偷看的急切、过瘾。难道读书也会陷入“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怪念吗?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书架上的书也是琳琅满目,但看过的却是寥寥无几,大多落满了灰尘,与儿时抚摸着爱不释手的情景已大相径庭。有一次,学生与我网聊时问我《倾城之恋》写得怎样,我为自己都不知道是张爱玲的名篇而羞愧!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丰乳肥臀》、《蛙》等作品我却没有看过。曾多少时,我总在想,是什么让现在的我们不愿再去读书,是工作繁忙,应酬太多?还是网络便利,无需再读?我想这一切都是借口,关键在于少了一颗积极年轻的心。

篇二: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温暖的回忆(读书征文)

【回忆读书时候的文章】

温暖的回忆

我家书房,任何人只要走进都会大呼一声“哇”,因为书房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书架占据了,而书架上放的满满当当全是书,这些都是外公年轻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我就是在书香的浸染中成长的。

还记得我小时候十分喜欢书架上一本叫《格林童话》的书,喜欢到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拿出它来读,以至就算读了五六遍都不觉腻。记得刚看这本书时,读了一遍故事就想知道后面的剧情,到了睡觉的时候还乐滋滋地读着。经过父母再三催促,我才依依不舍地抱着书钻进被窝。虽然身体休息了,但大脑仍然兴奋地想着故事。十几分钟后,我听到父母均匀的鼾声,马上将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拿进被子中,接着慢慢地用“缩骨功”钻进被窝深处,按亮手电筒,乐滋滋地看着书。正当我看到高潮,突然感觉寒冷一下包裹住了我,被子不见了。我打了个哆嗦发现老妈正用锐利的目光盯着我,我连忙将书和手电筒放到床头,接着倒头就睡,还不忘来一句“老妈晚安”。第二天,我醒得特别早,等老妈叫我起床时,我已经趴在床上继续看书了,弄得妈妈都感慨:“你还真是视书如命啊!” 上初中后,我依旧很喜欢看书,当时看见一本书在网上卖得很便宜,于是拜托老妈在网上购买。因为几天后要考试,所以我让妈妈在书到了后告诉我一声,再把书藏起来,不要让我找到,以免影响学习。几天后,妈妈告诉我书已经到了,回到家我克制不住自己到处翻箱倒柜地找书。最终,我凭借着自己的侦察力到了书的藏身之处,我赶紧趁老妈没发现时随意翻了一遍,但没想到竟被书中内容所吸引,将书看了一小半。随后几天,我在完成学习任务后,都会悄悄跑到老妈的房间畅读一番,几次过后,我竟将整本书看完了。考试过后,老妈一脸兴奋地告诉我她将书藏得如何好,而我一脸淡定地听着,她不知道我已经将书看完了。 我和书之间的点点滴滴,对别人来说,也许很平常;于我,却是非常温暖亲切的回忆。

1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3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