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一)
2015年北京建筑大学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入口

2015北京建筑大学高考录取查询系统

点击查询

来源:北京建筑大学招生网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二)
北京建筑大学硕参考书

参考书目

北京建筑大学2010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录【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三)
2014年公示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实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四)
北京建筑招生简章

欢迎全国各地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现设有10院3部,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体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法学和艺术学。我校现有1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具有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目前全校共有29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9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42%;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68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5%;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46人,占专任教师的58%,生师比为15:1。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051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351人,研究生1155人,留学生40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973人。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北京市各级政府所属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其中大多已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校共计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9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5项,省部级项目21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与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服务经费连续五年过亿,连续六年位居市属市管高校前三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校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04年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学校西城校区占地1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大兴新校区在2009年3月28日开工建设,新校区占地6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新校区一期工程于2011年9

月投入使用,生均占地面积约为10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约为41平方米,教学科研用房约为23平方米。

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值为14742万元,生均设备值为1.98万元。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9205个,计算机3754台。图书馆藏书112.1万册,生均149册,电子图书11.3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24个,中外文期刊1237种;并与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成为全国建筑图书最齐全的高校。

学校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服务于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学校已发展成为服务首都城市化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和以工为主,理、工、管、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大学。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学术型研究生(以学科代码为序)

1. 数学(0701)

本学科密切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相结合,形成了生态环境中的数学建模与应用、动力系统及其在生态科学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中的数学方法、最优化与控制理论应用研究等特色鲜明的稳定学科方向。目前,研究范围覆盖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等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1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莫斯科大学数理科学正博士1人)。学科带头人担任相关学会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并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

本学科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2008年,“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区退化森林植被生态恢复(CRRM)的模式理论与三北技术”于2009年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0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和 “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和物种多样性”先后于2004和200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本学科先后完成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近60项。

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90多篇;运用微生物培养数学模型,主持完成“水源季节性重污染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

本学科设置2个招生专业:(1)应用数学;(2)运筹学与控制论。

2.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本学科设置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控制理论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工程应用研究。多年来,本学科已形成了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为专业特色,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2006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本校是住建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本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导师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还聘请了多名具有工

程实践经验的校外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本学科有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本学科具有北京市创新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各一个,该学科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于2007年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于2011年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良的研究环境。

近几年,本学科教师共承担“863”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住建部及企业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本学科设置4个招生专业:(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本学科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动向,具有扎实的控制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建筑安全监测诊断技术,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

3. 建筑学(0813)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本科专业“建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起已连续4次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建筑技术科学自1984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城市规划与设计2006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9人。具有“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及更新设计团队”和“北京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09年成为北京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本学科聘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科研设计单位的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担任兼职导师。

本学科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研究设备。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本学科起点高,影响大,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提倡创新;学科架构齐全,基础宽厚,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学为主体的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等工程学科集群,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6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完成多项全国各地及北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设计,出版了大量研究专著和论文,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处于北京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一级学科设置3个招生专业:(1)建筑历史与理论;(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建筑技术科学。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动态;具有扎实的中外文文献基础;具有数字化设计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土木工程(0814)

本学科设置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系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年通过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2011年通过复评。本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本校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学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讲师38人,博士生导师8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5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5个。本学科聘请数名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和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

本学科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配有各类先进的科研及检测设备。2001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实验室成为首批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之后又先后获批了教育部“雨洪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条件平台。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 3 次,聘请国外专家 28 人次,聘请国内专家 78 人次,应邀出国讲学 3 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报告6 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35 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3人次。【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6项,参加973项目3项,参加国家863项目4项。2009年市政工程学科联合了天津大学、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等单位,申请并获批了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城市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学术专著数 27 册,获批专利数16 项。科研获奖30 项,其中国家级奖 3项,省部级奖 9 项。

本学科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院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生。

本学科设置6个招生专业:(1)岩土工程;(2)结构工程;(3)市政工程;(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6)桥梁与隧道工程。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各大设计研究院,以及科研、开发、施工、监理、房地产公司和政府机构等建设相关单位。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突破,本学科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5.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本学科设置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学院设有两系一中心, 即测绘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和测绘遥感信息实验中心。测绘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北京市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博士生导师4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

本学科设有“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现代城市测绘”重点实验室。拥有最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其中三维激光扫描仪6台、激光跟踪仪1台、关节臂测量机1台、移动道路测量系统1套、城市连续测量参考系统(CORS)1套、GPS 20台套、测量机器人1台、全站仪30台套,高性能图形图像工作站80余台,学院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为教学科研提供技术保证。

近5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1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故宫古建筑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激光雷达测量、基于立体影像的数字城管等项目在国内外都产生一定影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勘查工程奖一等奖1项,建设部华夏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学科积极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合作,在城市空间信息获取、城市与建筑三维重建、城市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变形监测等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故宫太和殿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化工程、激光扫描技术与国家体育馆大型钢架安装与变形检测、基于网格影像的数字城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在国内外都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本校城乡建设学科群的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设置3个招生专业:(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摄影测量与遥感;(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本学科侧重培养在国土资源、测绘、交通、城建、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政府各部门以及军事、教育、科研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古建筑数字化测绘与保护、空间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数字地图分析与应用等方面教学、科研、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6. 交通运输工程(0823)

本学科设置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2006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现有教师36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5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名,硕士生导师28名,并有多名来自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兼职导师。本学科每个研究方向都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教授作为研究方向带头人,组成了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2010年本学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11年本学科的“城轨车辆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牵引技术” 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本学科人员有较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国内外沥青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路面病害治理及预防性养护、宏观交通政策分析建模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加州 Davis大学、德国Wupptal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日本武臧工业大学、德国亚深工业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路基路面材料的实验研究条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学科相继开发和引进了多个大型综合试验系统,组建了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车辆工程3个综合试验室,2009年北京市政府批准本校成立“工程结构与新材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五)
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

附件1

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共62个)

1

2

3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化(六)
2013年度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

附件2

2013年度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共43个)

1

2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4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