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名校街】
2014-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调研试卷 姓名: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65周年 B.60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人民不再受
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
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
开展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
人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
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奥本海默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 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葛洲坝水利工程 C.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D.刘家峡水利工程
二.材料解析题(共3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 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形象、概括地表现了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2014-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调研试卷
姓名: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65周年 B.60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人民不再受地
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
展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
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
“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
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奥本海默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 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葛洲坝水利工程 C.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D.刘家峡水利工程
二.材料解析题(共3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八下期末历史试卷名校调研】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 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形象、概括地表现了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⑵、请依据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的选择标准,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选择一个重大事件的画面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只写出事件的主题名称即可,共6分)
-2-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
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
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 “老人”指
2014-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调研试卷
姓名: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65周年 B.60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
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
已醒的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
历史。请你仔细观察右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A.《长征》 B.《血战台儿庄》 C.《抉择》 D.《开国大典》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了《临时约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5. “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测这位英雄应该是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王崇伦
6.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7.“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第一个 “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道路
8.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
A. B. C. D.
9.根据下图所反映的情况分析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农村改革全面实行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0.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12.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13.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
15.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
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
二、判断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 )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 )
(4)到1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20世纪年80代实行的。 ( )
三、识图填图题。
18.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设立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对国家分别产生了怎样重大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
(1)200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1分)
(2)材料一反映中美两国关系达到怎样的新起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经历过一系列挫折,任举一例。(2分)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4)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无赖的感觉。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七夕,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曾经最令人向往的“春节”似乎越来越淡离于我们视野,……如此看来,中国人是不是在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
——百度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2分)
(3)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结合材料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共12分)
21.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2分)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八下期末历史试卷名校调研】
(3)上题中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以C点代表年份发生的历史史实予以证明(任举两例)。(2分)
2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1分)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1分)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2分)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历 史 答 案
三、识图填图题:
18.保障了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 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 统一 ,有利于民族 团结 、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
19.(1)30周年 (2)提升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3)社会制度不同。 求同存异(1分)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弱国无外交(1分)
20.(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2)大跃进运动(1分)发展经济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1分)
(3)诵经典、唱红歌;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分)
五、简答题 : 21.(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举例恰当即可(1分)
(2)B 邓小平(2分)
(3)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姓“资”姓“社”三条标准;扩大对外开放(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2.(1)平等、团结、互助(1分)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3)坚决反对。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和祖国其他各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臧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相处。(2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内容合理即可。(1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调研试卷
姓名: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65周年 B.60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人民不再受地
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八下期末历史试卷名校调研】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
展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
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奥本海默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 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葛洲坝水利工程 C.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D.刘家峡水利工程
二.材料解析题(共3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 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形象、概括地表现了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⑵、请依据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的选择标准,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选择一个重大事件的画面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只写出事件的主题名称即可,共6分)
-2-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 “老......
人”指的是谁(2分)? .
⑵“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2分)请你(模仿这位老人)在图中相应处画出这...些圈?(2分)
⑶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3分)?有何影响?(3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分,内容填写正确4分)
⑵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
生这样大的变化?(3分)
三.探究与实践(共26分)
2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⑴请同学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各举2例说明互联网....
技术的应用:(8分)
-3-
⑴请根据上图设计表格,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的变化:(表格设计正确合理3
⑵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4分)
2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黄石大桥中学八年级九班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共14分)
一、政 策 变 化:
⑴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2分) ⑵(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2分)
⑶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共2分)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分 析 比 较:
⑴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2分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2分)
三、得 出 结 论:*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说出一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上一篇:2015北京小学排名
下一篇:八年级人教版名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