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古代汉语叫文言文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一篇

古代汉语叫文言文!!!我转载了一篇,希望对你有用!!!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语文教材中,高一文言文的比重上升到50%,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份量也在不断加大。这的确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

2、字词积累。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

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

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例如: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远交近攻(《战国策,秦策三》)、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平易近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典故了。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举,”,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怎么样,这样一座宝库——文言文,你去开掘,只要做到以上两方面,文言文其实并不难学,不是吗

13

回答时间:2006-9-1 07:19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danny80

| 六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课外文言文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二篇

一、(09安徽省芜湖市)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 “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4分)

【甲】林尽水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三、【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1.解词 (1 ) (2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3)不营产业 ( ) (4)欢守志弥固( )

2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四、[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五、《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15.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6.【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7.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六、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2)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

(3)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

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

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20.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4)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一、答案:1.(4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

2.(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二、10.【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6.答案:①tiáo ②fǔ 7.答案:①交错通达 ②全 ③正,正在 ④遗憾

8.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0.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

三、【附答案】:(一)1.(1)出名、著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

(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 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四、答案: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五、答案;13.(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

14.莲,是花中的君子。

1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7.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六、参考答案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20.象征 描写 议论

文言文整理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三篇

1

2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重点问题

一、人物特点

12.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

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12.可以从如下方面回答: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答出一方面的才能得1分,共3分)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 的说法作答亦可。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二、启示:

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3

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2分)

15.阅读这两则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写出三点。(3分) 15. 提示: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点1分,满分3分)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18.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三、同句:

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指古代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18.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即可,如答“不计得失”“忧国忧民”等也可。

四、原文或引用: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2〉《观第五泄记》

14.(2分)(1)清 (2)伟(奇)【每题1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9.[甲]文中的“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一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有类似意思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2分) 9.(1分)流连忘返(错—字扣1分)

10.在[甲]文中,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请从[甲]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两个句子。(2分)

10.(2分)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11.请找出律诗《南轩松》中押韵的字。(2分)

11.(1分)幂、夕、碧、尺。

14.《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其内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两句诗。(2分)

14.(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一字扣1分)

21.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请细读甲、乙两则选段,并摘选其中你认为最恰当的原句回答他们成功的缘由。(3分)

2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避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缺首句或尾句各扣1分)

4

5

古人赞美老师的句子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四篇

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3、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4、为学莫重于尊师。古人赞美老师的句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7、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身为世范,10、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11、务学不如务求师。古人赞美老师的句子

1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15、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1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19、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1、圣人无常师。

赞美老师的古诗词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五篇

1、<>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赞美老师的古诗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赞美老师的古诗词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7、<七绝·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8、<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1、<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12、<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13、<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4、<师蚕>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15、<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六篇

1、<赞美老师的诗>

金风送欢笑,
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
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
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
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
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
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
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
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
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
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
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
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
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
老师的热情像太阳,
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
老师的事业像大树,
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2、<赞美老师的诗>

我爱我师
老师就象红烛,
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把,
却燃烧了自己,
直到红烛成灰。
老师就象园丁,
养育着我们这一株株花朵,
却辛苦了自己,
直到体力耗尽。
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啊!老师就是这么无私!
啊!老师我们爱您!

3、 <赞美老师的诗>

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
您只能获取花香
您的黄金是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乐的吹着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4、<赞美老师的诗>

你献上一朵花,
我献上一朵花,
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
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
是您给了种子,
太阳般的温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浇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闪烁着迷人的光华;
你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
把欢乐带给了大家。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5、<赞美老师的诗>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6、<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7、<教师礼赞>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8、<献给敬爱的老师>

老师像什么?
老师像红烛,
照亮了知识的路程。
老师像什么?
老师像春雨,
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撒在我们的心里。
老师像什么?
老师像园丁,
把幼小的我门培育成一个懂得知识的大数。
老师像什么?
老师像一把金钥匙,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知识的宝库。
老师像什么?
老师像我们的妈妈,
天天陪伴在我们生边,
告诉我们一些丰富多采的知识。
是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知识,
在这里我要祝所有的老师永远年轻、漂亮。

9、<老师颂>

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
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
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
因为有您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因为有您世界才会如此文明
老师您是明灯
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师您是天使
九月,献给老师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灿烂。
我们歌唱九月,
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九月,
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一片真诚的祝福声中,
请您干杯。
九月的乐章已经奏响,
请接受我们九月的献礼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10、<赞美老师的诗歌>

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
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
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
是您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
不要轻易说放弃。
从此我们的生命中,
随时充满了欢喜。
少了许多烦恼,
增添了一份坚毅。
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
您仍紧握手中彩色的画笔。
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滋润着祖国的桃李。
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
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
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
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
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
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爱,健美,求实,进取!

11、<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
我们是一颗颗星星,
在老师的微笑里,
闪烁闪烁。
老师的眼睛,像一望无际的海洋。
我们是一条条小鱼,
在老师的怀抱里,
快乐的游来游去。
老师的眼睛,像蓝色的天空。
我们是一朵一朵白云。
在她的注视下,
自由的飘来飘去,
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
能照亮我们的心灵。

12、<老师颂>

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
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老师像蜜蜂,勤劳又勇敢;
老师像妈妈,美丽而善良;
老师像一本书,交给我们很多知识。
祝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13、<赞美老师的诗>

终于还是要说再见了,
在这个苍茫的夏天。
天很高,很蓝,
栀子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
我们在黄昏的小路上最后一次的相携走过,
听到斜阳里有人在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歌。
我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想起了那不再回来的从前,
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里,
曾经看到的无数次别离。
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
但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们在夏天的风里握别,
说一声珍重,再见。
为了这次道别,
我们用了整个的青春做为铺垫。
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
这一生将再也不会有如此豪华而隆重的道别,
但泪水还是从我们的心底奔涌而出,
就象那些逝去了就再也不肯回来的年轻岁月。
你对我说,
不要再流泪了,
过去的一切我们将永不忘怀,
我们相信这世上还有永远。
但是为什么呢,抬起头的时候,
我看见你的眼里也有泪光。
那就让我们痛痛快快的哭一次吧。
在这个夏天的风中,握着你的手,
让我们再想起在一起走过的日子,
想起那些不再回来的梦想,
让所有的一切在心中再一次的走过。
这可能是我们年轻岁月中最后的,
也是最温柔的夏天。
在这个夏天之后我们还将面对很多个四季,
很多次别离。
但不能再有这样的夏天了,
不会再有这样的道别。
我们会把这个夏天一次次的想起,
想起所有的欢笑和眼泪,
想起所有的清醒和沉醉,
也想起所有的友谊与爱情。
多年以后,我们会在某个相似的夏夜,
翻开那本泛了黄的纪念册。
所有的字迹都将模糊,
只有那朵被我们夹进本子的栀子花,
仍然保留着属于这个夏天的最后一缕香气。

14、<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歌颂老师的古诗
古代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第七篇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歌颂老师的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歌颂老师的古诗
拨云寻古道,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7、<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8、<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板书有感>

未知作者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10、<七绝·师恩难忘>

未知作者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11、<冰心>

未知作者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12、<师蚕>

佚名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13、<一似梦瑶台>

未知作者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1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5、<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未知作者

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96203.html